❶ 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什麼時候出
4月底
統計局:全國總人口為13.397億 老齡化進程加快
新華社快訊: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第1號公報,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人口年均增長0.57%,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男性人口佔51.27%,女性人口佔48.73%。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人口漏登率為0.12%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減少0.34人,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49.68%,2000年來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為8930人。文盲率從2000年的6.72%下降為4.08%。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9萬人,比2000年增長81.03%。
新華社快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漢族人口佔全國人口91.51%,比2000年下降0.0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佔8.49%,上升0.08個百分點。
❷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開始和結束時間
以2010年11月1日0時為基準點,好比是在這個時間拍個照定下來,但統計調查的工作不可能也是在這一刻就知道的,會持續到11月10號左右。有沒有戶口都要填表,但不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受法律保護的。
❸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什麼時間結束
人口普查不要求上戶口的。人口普查條例有規定,要求對各戶申報的情況,必須保守秘密。嚴禁公開個人和家庭的登記資料。人口普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作為對人口普查對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得用於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人口普查條例、第四章、第三十三條)
❹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在幾幾年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在2010年。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指第六次有關全國人口信息的調查。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標准時點為11月1日零時,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
普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境內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記(已上報戶口)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
(4)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擴展閱讀: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成功實施,再一次充分證明了中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並完成巨大工程的制度優勢。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需要進入到4億多戶家庭,採集13億多人的信息,普查任務非常繁重。
自2000年進行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後,10年來,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經濟的國際化快速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開展這次人口普查面臨的難度也在加大。
流動人口數量的大量增加,人戶分離現象的普遍存在,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加之我國首次將境外人員納入普查對象,都對如何科學組織好這次人口普查、獲得真實可靠完整的普查信息構成了巨大挑戰。
搞好這次普查,需要設計一套科學可行的普查方案,建立嚴密的組織機構、進行廣泛的社會動員,需要籌備足夠的物資和財力,組織和培訓一支近千萬人的普查專業隊伍,還需要通過立法和部門協調做好法律和政策保障。
從2008年啟動籌備工作開始,在3年多的時間里,各部門密切配合,各負其責,較好地執行了分工協作的原則;人口普查隊伍勤奮工作,一絲不苟,表現了高度的政治覺悟、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為國普查的奉獻精神;
各族各界群眾熱情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體現了高度的愛國情懷和主人翁責任感。在黨和政府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密切配合下,第六次人口普查順利推進,高質量完成任務,主要匯總數據如期發布。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國情國力大盤點,普查數據也將為制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各級政府決策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這次普查得到的人口總量、地區分布、性別年齡構成、民族、就業、教育、遷移流動、婚姻生育、城鎮化、居住環境等方面的翔實數據,將為有效實施「十二五」規劃提供基礎依據。
特別是對於加強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保障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等,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普查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人口普查的成果,大力進行人口基本國情的教育,進一步增強「人均意識」,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把人口問題同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的關系,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❺ 請問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截止日期是什麼時候
2010年11月1日零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規定:「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間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
相關含義:所謂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間,就是規定一個時間點,無論普查員入戶登記在哪一天進行,登記的人口及其各種特徵都是反映那個時間點上的情況。根據上述規定,不管普查員在哪天進行入戶登記,普查對象所申報的都應該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情況。通過這個標准時間,所有普查員普查登記完成後,經過匯總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國人口的總數和各種人口狀況的數據。
❻ 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誰知道
標准時點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每名普查員將在10天內完成100戶居民的入戶調查和登記,主要內容是人口和住戶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登記狀況、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住房等。
❼ 解放後我國第一至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別是哪一年
1、第一次是1953年。
1953年我國著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迫切需要翔實的人口資料,決定在於1953年在選舉工作的同時,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按照近代人口普查的要求,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普查方案,頒布了《全國人口普查辦法》共18條。
以1953年6月30日24時為人口調查的標准時間。調查項目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與戶主關系、本戶住地等六項。普查登記的實際時間歷時半年多。
2、第二次是1964年。
1964年人口普查是我國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1964年2月11日頒布了《關於進行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這次普查的目的是為了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和長遠規劃提供依據。
全國人口登記計算的標准時間為1964年6月30日24時。普查項目除保留第一次普查的六個項目外,新增了文化程度、本人成分、職業三項,後兩項不作匯總。同時,要求對1964年上半年出生、死亡、遷出、遷入進行核對和登記。
3、第三次是1982年。
1982年人口普查是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1982年2月19日頒布了《第三次人口普查辦法》共28條,規定1982年7月1日零時為全國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間。
普查項目共19項,按人填報的項目有姓名、與戶主關系、性別、住址;年齡、民族、常住人口的戶口登記狀況、文化程度、職業、不在業人口狀況、婚姻狀況、生育子女數和存活子女總數、1981年生育胎次等13項;
按戶填寫的有戶的類別(家庭戶或集體戶)、本戶住址、本戶人數、本戶1981年出生人數、本戶 1981年死亡人數和有常住戶口已外出一年以上的人數等6項。
4、第四次是1990年。
1990年人口普查是我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國務院於1989年5月9日發出了《關於進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1989年10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第四次人口普查辦法》,共33條。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標准時間為1990年7月1日零時。
普查表有21項,其中:按人填報項目為15項,即姓名、與戶主關系、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狀況和性質、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狀況、遷來本地的原因、文化程度、在業人口的行業、在業人口的職業、不在業人口狀況、婚姻狀況、婦女生育、存活子女數、1989年1月1日以來的生育狀況;
按戶填報的有6項,即本戶編號、戶別、本戶人數、本戶出生人數、本戶死亡人數、本戶戶籍人口中離開本縣、市一年以上的人數。
5、第五次是2000年。
2000年人口普查是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國務院於1998年6月17日發出了《關於進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2000年1月25日,國務院頒布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辦法》,共46條。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標准時間為2000年11月1日零時。
6、第六次是2010年。
中國政府網2009年5月6日公布了《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普查項目和周期安排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在2020年開展的全國人口普查。普查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
將全面查清中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提供科學准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網路-全國人口普查
❽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何時開始,歷時多少時間
口普查是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基本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中國政府網2009年5月6日公布了《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普查項目和周期安排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
10年11月1日零時。
我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1964年,進行了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
1982年進行了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標准時間是2000年11月1日。
計劃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好象是2010年7月1日開始普查,上半年以前基本上是以戶口整頓為主。普查對象是6月30日或31日24時前出生的人口。
全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
2010年也是推理出來的,一般全國型的全面人口普查相隔都在十年左右,2000年第五次大普查,所以最早是2010年,如果要普查會
提前一二年
公布並做相關准備工作的
❾ 歷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間和結果。
1、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普查結果:全國在1953年6月30日24時總人口為601938035人,其中直接調查的人口為574205940人,用其他辦法間接調查到的人口為27732095人。
2、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
普查結果:1964年6月30日24時,全國人口為720370269人,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694581759人(不包括台灣省人口、港澳同胞和國外華僑)。
3、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
第三次人口普查結果主要數據是,1982年7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為1031882511人其中大陸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和現役軍人共1008175288人。
4、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是,1990年7月1日全國人口為1100173810人,其中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共1133682501人。
5、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
2001年3月28日國家統計局分布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2000年11月1日全國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共126583萬人。
6、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標准時點是2010年11月1日零時。這次人口普查登記的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
(9)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擴展閱讀: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對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編輯出版等全部過程,它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國人口的基本情況,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為社會公眾提供人口統計信息服務。
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研究決定人口普查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口普查工作。
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人口普查,保障人口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規定,參與並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❿ 第六次人口普查時間是什麼時候
人口普查是從2010年11月1日正式開始的,之前可能會有普查員去摸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