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擴展閱讀
外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2025-07-10 15:35:38
什麼前絕後 2025-07-10 15:30:34

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發布時間: 2021-11-10 00:52:49

① 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全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是落實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的配套措施之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請注意,國家在民生層面針對納稅人的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給出的特殊扣除支持。名義上是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實際上是五項。其中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二者僅有其一,不可重復扣除。——扣租不扣貸、扣貸不扣租。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附則第三十條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請注意:當期不用,過期作廢。比如,納稅人當年取得綜合所得收入額10萬元,減除年度費用六萬元,可以扣除的三險一金是2萬元,可以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是3萬元,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專項附加扣除無法全部扣除的問題,此時無法將不足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結轉到下一個年度。

實施經過

2018年10月20日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兩部門官網開始為期兩周的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018年12月22日,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019年12月5日,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經優化:如果2019年填報過的扣除信息在2020年沒有變化則不再需要納稅人進行修改,之前已經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延長至2020年。

以上為[ 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② 2019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什麼意思

1.      工資低於5000,不需要申報了,因為都扣不到稅;
2.      獨生子女贍養超過60歲的老人(一位或者兩位),都是減免最多2000塊;
3.      一個小孩滿3歲後,一直到上大學(包括本碩博)以及再教育,可以減免1000塊;2個孩子就2000,可以累加。但是這一筆錢,可以在父母中任何一方單獨減免,或者平均分攤減免,比如一個孩子,父母可以各減免500;
4.      租房或供房,減免1500元;
5.      大病減免:年度清算時扣除,納稅人或其配偶,或者其未成年子女,在本年內,除去醫保消費的自費部分,超出15000元以外的部分,可以扣減,最高不超過80000元。
6.      這里說說減免是什麼意思。假如每月工資是10000元,扣除每月的五險一金(假設是1000元),就是9000元,按之前的標准扣稅就是9000-5000,用4000這個基數去扣稅。
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條例出來之後,你就可以少交很多稅了,可以用9000-2000-1000=6000,超出5000的部分需要扣稅,就相當於用1000這個基數去扣稅。如果你租房子住,或者供房子的話,還可以繼續減1500的額度,那樣就根本不需要繳稅,每個月節省下來的錢也不少了。
滿意的話請採納哦,純手打很累的。

③ 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是怎樣的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納稅人發生的醫葯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葯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葯費用支出,按該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分別計算扣除額。

④ 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標準是怎麼規定的

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的扣除標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八條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第九條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符合本辦法規定扣除條件的,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

(4)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第三條納稅人享受符合規定的專項附加扣除的計算時間分別為:

(一)子女教育。學前教育階段,為子女年滿3周歲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學歷教育,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入學的當月至全日制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

(二)繼續教育。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入學的當月至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結束的當月,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48個月。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為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

(三)大病醫療。為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醫葯費用實際支出的當年。

(四)住房貸款利息。為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

(五)住房租金。為租賃合同(協議)約定的房屋租賃期開始的當月至租賃期結束的當月。提前終止合同(協議)的,以實際租賃期限為准。

(六)贍養老人。為被贍養人年滿60周歲的當月至贍養義務終止的年末。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學歷教育和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期間,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觀原因休學但學籍繼續保留的休學期間,以及施教機構按規定組織實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⑤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條件和標準是什麼

一、為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對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支出納入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呼聲,2018年修改《個人所得稅法》,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根據2018年新《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的規定,國務院頒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國發〔2018〕41號文件印發),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民生支出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專項附加扣除范圍和標准。

二、扣除的標准和方式。

每個子女,每月可扣除1000元。如果有多個符合扣除條件的子女,每個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比如,有2個子女,則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以此類推。

具體由誰來扣除,父母雙方可選擇確定,假如一個家庭中,子女教育每月有1000元的扣除額(即只有1個子女),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額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別扣除500元,只是扣除方式確定後,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5)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六條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七條納稅人子女在中國境外接受教育的,納稅人應當留存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留學簽證等相關教育的證明資料備查。

⑥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專項附加扣除是用來計算個稅應納稅額的,是指在扣除5000起征點之外的一些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房貸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方面的費用,將這些費用扣除後再算出最終的應納稅額。

相關資料擴展: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標准:

1、首套房貸款利息:按1000元/月扣除;

2、住房租金:按800元-1200元/月扣除;

3、贍養老人:按2000元/月扣除;

4、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按1000元/月扣除;

5、繼續教育:每人定額扣除3600元到4800元;

6、大病醫療:對個人自費醫葯費用超過1.5萬元的部分,按照每年6萬元的限額據實扣除。

⑦ 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是怎樣的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1)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2)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⑧ 如何理解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會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

根據新稅法,每月的應納稅所得額,由原來的扣除社保公積金、其他免稅收入和5000外,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也就使得所繳納的個稅減少。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扣除、住房貸款利息扣除,住房租金扣除、贍養老人扣除,繼續教育扣除和大病醫療扣除。其中除大病醫療扣除外,其他扣除均可以通過公司在每月的工資計稅時做抵扣。
子女教育扣除:子女滿3周歲到結束全日制學歷教育,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住房租金扣除:每月800元/1100/1500元
贍養老人扣除:被贍養人滿60周歲,子女為獨生子女的每月2000元,非獨生子女每月不超過1000元
繼續教育扣除: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每月400元;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每年3600元
大病醫療扣除: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過80000元的部分。
其中子女教育扣除、住房貸款利息扣除,住房租金扣除和大病醫療扣除,均可以選擇由自己抵扣還是由配偶抵扣。由收入高的人做抵扣,可以提高整個家庭的總體收入。
如果是一般人想了解上述內容,無法是希望了解新政之後,個人的薪資變化;如果是公司的HR、財務、行政人員,那麼則需要理解的較為深入了,因為工作職責使然,個稅專項扣除的規定對薪資計算及發放、報稅、乃至後期的人力成本和規劃都會起到較大影響。因此我個人認為「個稅專項扣除政策」的影響其實還應包括以下兩點:
①造成薪資計算的復雜度:信息收集、審核、累進計稅……隨著新政策的落地執行,19年的薪資計算與以往有較大不同②造成員工問詢大量增加:員工對新政策理解不透徹,勢必會對最後薪資結果產生疑問
為落地新政,HR、行政、財務的工作量大幅攀升,此時適當利用工具,可以緩解大部分工作壓力。為落地新政,i人事推出「科技一鍵算薪」軟體,已上線支持「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功能,員工個稅抵扣項申報信息模板上傳、自動按月累進計稅、新稅表一鍵導出、一鍵生成包含抵扣明細工資條……全方位助力企業在新政背景下、准確算薪、高效工作、合規合法納稅, 網路搜索「i人事」,點擊可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