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商紂
擴展閱讀
今日掌閱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10 15:03:33
69ss 2025-07-10 15:02:33
滿族人和漢族人區別 2025-07-10 14:41:36

商紂

發布時間: 2021-11-10 02:26:46

1. 商紂的歷史是什麼

商紂亦名受,或稱商王帝辛,受辛;(紂,受古音同,實為一字。)帝辛其廟號也,乃商朝第三十位王帝乙之子。紂聰慧敏捷,能言善辯,體壯力強,能格猛獸,常自稱天王,而嗜酒好樂,愛財重寶。因聚財而加重貢賦,為玩樂而有靡靡之音。於王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外,建離宮別館,苑囿亭台,常從美姬往來其間,作長夜之飲。用諛臣費仲、蜚廉、惡來,委以重任。並耀武於黎,定諸侯貢納;伐有蘇氏,得妲己,而東夷叛,又徵人方,以重兵守東南,於是民有怨言,諸侯離心。紂則施重刑,有炮烙法。鬼、鄂侯進諫,而醢鬼侯、殺鄂侯;西伯昌知而惋惜,又囚之於羊久里,昌因而演易。西伯昌之臣閎夭,散宜生以重賄紂,昌得釋並請廢炮烙刑,紂許之,仍封姬昌為西伯,受命得專征伐。昌回周原,修德立功。諸侯叛商歸周者眾,三分天下遂有其二焉。

時商臣憂西伯坐大,不利於商。比干、商容、祖伊、微子、箕子等先後諫,紂怒,命剖比干囚箕子,於是太師疵、是為周武王,時已強大,乃觀兵於孟津,諸侯會者八百。武王以尚有所待,又率師還周。二年後,武王以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會同庸、蜀、羌、仿、微、盧、彭、濮人再渡孟津伐紂。周兵渡河,紂始罷宴,以十七萬兵拒守牧野,兩軍會戰而商軍倒戈。甲子日昧爽周軍占朝歌,紂知大勢已去,乃登鹿台,以火自焚死。計在位三十餘年而身亡商滅。周武王以紂子武庚祿父繼商祀,復以三監叛,周公二次東征,東方大定,遂以宋繼商後為三恪焉。

2. 商紂的介紹

中國商代最後一位君主。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3. 商紂的真實面目是怎樣的

中國商代最後一位君主。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殷帝辛名受,「天下謂之紂」,人稱殷紂王。為帝乙少子,以母為正後,辛為嗣。帝紂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歡心。時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載,帝乙崩,帝辛繼位。

即位後的紂王,在父師長箕子、少師比十五上,時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業,名臣賢相的誥言警語的勸諫教育下,也曾勵精圖治,以期增光先王,宏振邦。所以當時的政治也還清明,四海也還賓服。只是江淮間的夷人,還時有內侵。帝辛八年,九月甲子卜,「征夷方」,紂王決心御駕親征,徹底制服夷人。帝都的九月,沫邑柿葉染丹,淇濱竹林葉翠。英姿颯爽的紂王,身著戎裝,在大臣的陪伴下,舉行了告廟典禮,接著在大校場殺牲祭旗,鳴炮啟駕。只見旌旗蔽天,戈戟耀日,這時紂王坐在四馬拉的戰車上,在四轔馬蕭聲中,東征大軍出淇水關,越過湯湯南流的淇水,跨過滾滾北流的大河,向通行為表現黎邑(在今河南浚縣東)的大道進發。在黎邑會合了諸侯發來的軍隊。紂王作了征東夷的誓師後,東征大軍便直奔商邑(今河南商丘)而去。在商邑略事休息,第三天便向攸地(今安徽桐城縣)開跋。到達攸地後,紂王接受了攸侯的參拜及軍情的匯報。紂王的大軍在攸侯軍隊的前導下即開赴前線。也許是由於王師軍容的盛壯,夷方聞風喪膽,倉皇遠遁。紂王的軍隊只和東夷的盟國小有接觸,未有大的斬獲。後來紂王的軍隊在夷方國域大肆威勢之後,即於次年正月,由前線返回攸地。再入商邑。在商邑舉行了告廟後,紂王的大軍便走上返國的道路。在返國途中,遇上風景好的地方,便留連幾於;碰上好的圍場,便狩獵一番。邊走邊玩,興致勃勃。直到楊花撲暮春天氣,王師才回到沫都。

4. 誰可以幫我概括周武王討伐商紂的故事

商紂王無道,做了挺多損害諸侯百姓利益的事情,引起諸侯國不滿。但商王朝氣數未盡,實力依舊很強大,周武王靜等時機。等商朝連年用兵,實力大減、民怨沸騰之時,周武王起兵反商。由於周武王在封地內養精蓄銳多年,將境內之事治理的井井有條,國富兵強。

加上很多諸侯願意擺脫商王朝統治而投靠周武王,此消彼長,周武王實力大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舉兵反商,一路勢如破竹佔領商朝國都朝歌,商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4)商紂擴展閱讀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wǔ]),周文王姬昌與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9年。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 。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

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5. 商紂的武王伐紂

帝辛五十一年,周武王十一年,武王看到紂王荒淫無道這地方,親也畔了,眾也離了,知道伐紂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遍告諸侯說:「殷有重罪,不能不伐滅他了」。十二月癸巳,周武王遵文王遺命,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由鎬京出發,東征伐紂。師行二十五日,於丁己日到達盟津,在盟津大會諸侯。與會諸侯有庸、羌、 、徽、彭、濮等方國,周師聯軍合計兵力達三十多萬。周武王作了伐紂的總動員,武王從上天設君談起,繼數商紂罪行,最後談到自己這次伐紂是恭行天罰;指出紂惡貫盈,代紂必勝,不要錯過這個時機。戊午日,整個聯軍渡過大河,周武王循諸侯的請求,再作動員。指出商紂不以夏亡為鏡子,而且罪惡超過夏桀,是自絕於天,不可不伐。希望大家不以一心一德,以立不世之功。戊午的次日即已未日,這天正是冬至。黎明的時候,周武王親自檢閱了聯軍,在北上之前,武王又作動員,再次說明伐紂是恭行天罰,要求百夫長以上的軍官,都要果毅勇敢,幫助自己的君主,多立戰功。盟津離紂都約四百里,已未離癸亥只有六天。他們於是「選馬而進」。從而大大提高了進軍速度。終於在癸亥日,「朝食於戚,暮宿百泉」。在共邑百泉,埋鍋造飯,稍事休息,大軍便向牧野進發。周師聯軍到達牧野,已是「厭旦」時分。周武王下令停止宿夜,士卒歡樂歌舞,以待天亮。
當周師東來時,紂王曾使膠 在鮪水候周師,詰問去向。當紂王知道周師要進犯京師的消息後,不禁拈須大笑說:「你周,也不過是一個要方里的小國,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豈不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所以,紂王把武王的兵犯朝歌,根本沒放在心上。另一方面,紂王伐東夷的戰爭,由於後來採取了窮追猛打的戰術,經過一個多月的血戰,東夷終於被征服。捷報傳來,紂王喜上眉稍,朝歌一片歡騰。從前線遺來的戰浮,正源源不斷地送來京師。加上時值臘盡,朝廷上下,一方面張燈結綵,挑符換新;一方面又要准備隆重熱烈的祝捷盛典。至於如何對付東來的周師,看來紂王還沒有來得及排上日程。 進入新春,紂王君臣又接連數日,在鹿台忙於計功授勛,大擺九龍盛筵。歡慶征伐東夷的勝利。紂王把周師東來的事,早已忘在了腦後。直到周師兵到牧野,軍報傳來,這才驚散了紂王君臣的歡宴。紂王倉皇從鹿台下來,乘車來到牧邑的黃土崗上。天色已近黃昏,臨時築起高台,遠望周師,但見牧野篝火處處,光燭夜空,猶如火的海洋。周師的人數,大大出乎紂王的意料之外。這時紂王才灑意初醒,火速返回朝歌,組織兵力迎戰。但由於國家的主力部隊,還在遠離京師的東夷前線,只好把從東夷前線遣來的戰浮及大田奴隸,臨時整編起來,作為前鋒;把京師小人及京師宿衛軍,作為後衛,開赴牧野。兩軍對壘,看起來紂旅「其會如林」,人數大大超過周師,但紂旅的士氣,卻極為散渙。
帝辛五十二年正月甲子,天色微明,但見周武王在文王木主前,舉行「歲祭」,接著武王左拄黃鉞,右執白旄,到軍前作戰前誓師,說:「舉起你們的戈,提起你們的盾,豎起你們的矛,聽我誓師」。武王在這次誓師的話中,除再一次揭發紂王的罪行外,特地舉出了紂王重用四方逃亡的罪囚這件事,這是最能觸及方國諸侯對紂王仇恨的。繼而武王又一次表白了自己是恭行天罰。並宣布了戰爭進退擊刺的節制,以明陳戰紀律,以期獲取全勝。誓師之後,武王令師父與百夫,到紂旅前挑戰。於是尚父率戎車三百五十乘,士卒二萬六千五百人,虎賁三千人,沖向紂旅。沖陳的周師如貔、如貅、如熊、如羆;而紂王的軍隊,卻沒有決戰之心,相反地倒是希望武王的軍隊,更快地打下朝歌。所以盡管紂王左右揮動他手中的令旗,命令前鋒應戰,無奈紂軍前鋒不唯不前進,相反都掉轉矛頭,向後殺去。紂軍陣腳大亂,接著武王的軍隊掩殺過來。紂王的七十萬大軍山倒坡滑,一下子潰退下來,直到朝歌外城。在玉門關外,紂王重整隊伍,作背城一戰。於是由小人與衛宿軍組成的紂軍後衛,與倒戈的奴隸及周師聯軍,展開了一場惡戰。只殺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血流漂杵」,滄河水赤。結果玉門又敗,紂王逃入鹿台,想登朝歌寨據險而守。周師聯軍,攻下金牛嶺,也沖進鹿台。在鹿台,雙方又作了最後的拼殺。由於周兵身披有「闕鞏之甲」,紂軍後衛的弓箭,阻止不了周兵的追擊。結果紂王在兵撤朝歌寨途中,被武王擒殺。武王的大軍國,當天便進入商國。甲子次日,周武王命人打掃了通往社壇的道路,祭祀了殷社。尹佚宣讀了 書祝文,武王再拜叩首,宣布了這次革除殷命,是奉上天的明命。最後,周武王把象徵國家的九鼎,由朝歌遷往鎬京。於是,這個立國六百多年的殷商帝國,在殷紂的手中,就這樣被一個地方百里的部落氏族給推翻了。

6. 夏桀和商紂亡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夏桀和商紂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荒淫奢侈,殘暴無道,強迫百姓無休止的服勞役,致使民怨沸騰,重用奸臣小人,剛愎冉用,聽不進正確的意見等

7. 商紂是怎麼滅亡的

商朝的滅亡
商紂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後的一位君主。「紂」是「殘義損善」之意,「紂王」是後人對他的貶損評價。史書上記載的紂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

據說,紂王喜歡飲酒,他鑿地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紂王同姬妾親眾在池上劃船飲酒。據說,他在宮內豎起像樹林一樣的木樁,上面掛滿熟肉,叫一些陪伴他的人光著身子在這「肉林」里瘋打瘋鬧。餓了就吃,吃了就玩。據說,他還大興土木,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里見方,高逾百丈。他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們聚集在台上,宴飲狂歡,長達七日七夜,以至君臣姬妾都忘了日月時辰。殘忍暴虐,荼毒四海。據說,他行炮烙之刑,用炭火把中空的銅柱子燒紅,然後叫被殘殺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

商朝到商紂王時已把自己的國家搞得很糟。他特別講究闊氣,尤其喜歡吃喝。他在王宮里設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鑿一個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裡面灌滿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邊上豎立許多木樁,上面掛著烤得香噴噴的肉。紂王和貴族在酒池邊上盡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紂王特別寵愛一個叫妲己的女人。妲己盡想出一些壞主意,叫紂王干一些傷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紂王用一種炮烙的殘酷刑罰來懲治那些反對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銅柱燒熱後,強迫人在銅柱上爬,掉下來被熊熊燃燒的炭火活活燒死。

據說,他為了觀察正在成長的胎兒,竟殘忍地讓人剖開孕婦的肚子;他想知道冬天光腳過河的農夫為什麼不怕凍,竟叫人砍掉他的雙腳,砸骨驗髓。還有像是寵幸奸臣,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種種罪行,令人罄竹難書。後來,紂王失去士氣和民心,終於被武王打敗。他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斷頭台。
紂王這樣荒淫殘暴,經常有人勸阻他,但他總是不聽。他的異母哥哥微子啟對他說:「我們這樣拚命喝酒,敗壞了先祖留下來的美德。喝酒使我們的百姓、大臣們都做出偷竊姦邪的壞事來,眼看我們殷朝就要滅亡了。」紂王不聽微子啟的勸告,微子啟只得偷偷離開他。紂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勸紂王,紂王不但不聽,反而把他囚禁起來。紂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規勸他懸崖勒馬,他居然命人殺死比干,剖開肚子,取出心來觀賞。紂王這樣殘暴,嚇得誰也不敢再規勸他了。大臣們有的裝病不出,有的雖上朝但一言不發。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廟里的祭器、樂器,投奔了周武王。
紂王對大臣們尚且這樣殘暴,對待老百姓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要造鹿台,就強迫老百姓去服勞役;他要喝酒,就隨意把老百姓的口糧奪去釀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獵取野獸;他的愛姬妲己喜歡看殺人,他就隨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頭、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攜幼,哀號哭泣著四處逃亡。
紂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統治再也維持不下去了。這時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協助下決定進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領兵車300輛,虎賁(近衛軍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會合各小國部隊,從孟津出發,向商朝都城朝歌進軍。周武王在牧野,豎起伐紂大旗,在誓師大會上,歷數紂王腐敗荒淫、凶惡殘暴的種種罪惡,然後指揮大軍向商軍進攻。此時紂王正帶著他心愛的妲己和寵臣在鹿台欣賞歌舞,飲酒作樂。當下屬把周軍進攻的消息告訴他時,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因商軍主力當時正在東南地區對付東夷,一時調不回來,紂王只好臨時把大批奴隸武裝起來,共70萬人,開赴前線,抵抗周軍進攻。
當周殷兩軍擺開陣勢,准備廝殺時,殷軍在陣前紛紛起義,掉轉戈矛和周軍一起殺向商紂王。紂王大敗,帶著少數衛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就把玉石和其他寶貝圍在腰上,在鹿台大吃一頓,然後放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商朝就這樣滅亡了

8. 商紂的真名..

人氏------太昊------有熊氏少典(生黃帝)------黃帝(有熊氏公孫軒轅)------少昊(青陽)------帝嚳(生契又作偰,卨)------商侯王時期,殷偰[(xie)又作子契]——— 昭明 ——— 相土 ——— 昌若 ———曹圉 ——— 冥 ——— 王亥 ——— 上甲微 ——— 報乙 ——— 報丙 ——— 報丁 ——— 示壬 ——— 示癸 ——— 湯(商開國帝王,又稱天乙,大乙,成湯帝,帝湯,)
至此商統一全國.(商帝王時期)
1、天乙(湯、武湯、唐、大乙、殷湯、成、履)——(太丁:有人稱太丁為商第二帝有人稱其為王儲但早逝,未及登基,弟外丙繼位。至今史學界仍有爭議)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亶甲——13、祖乙(中宗)——14、祖辛——15、沃甲——16、祖丁——17、南庚——18、陽甲——19、盤庚(睿宗)——20、小辛——21、小乙——22、武丁(高宗)——23、祖庚——24、祖甲——25、廩辛——26、康丁——27、武乙——28、文丁——29、帝乙——30、帝辛(紂是貶損意思所以不用、帝原先名受或受德.號受辛帝或帝辛)
[商(又稱殷商.和北蒙)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稱為帝。自湯(天乙帝)至受凡十七代,三十傳,歷六百二十九年(另說六百年左右)。一說商凡三十一帝,即第二任為太丁帝,往後類推。帝位傳承製度前期以「兄終弟及」為主,後期以「父死子繼」為主。國都屢遷,至盤(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始定都](根據資料早商時期在上甲微時期早就遷都殷過.)
由於商後被周所滅,周原為商的一個諸侯國,奪取天下後自稱天子,但稱王。後世為避諱,也把商歷代君主稱呼降帝為王。
/ 商朝前期勢力還行到了盤庚,武丁帝時期版圖就空前擴大了.在世界帝王排行榜中商武丁帝也排在裡面,燧人氏,太昊,軒轅黃帝,少昊,帝嚳,大禹等等都沒有排到名次.商武丁帝王(商朝王字是上面個天字下面一橫取意思是君臨天下之意是於後來的王字有區別的.)在位期間南征北戰奠定了中國的版圖是個文武雙全文韜武略的帝王使得中國躋身於四大文明古國商朝是功不可沒.而且光是商朝都繁衍出了50幾個姓氏他們都是軒轅黃帝直系後裔也是少昊太昊後代再往上追溯就是燧人氏的後裔了/中國只有夏族商族才是正統中國人.韓國朝鮮半島在古代中國商朝時期就是我們的領土商箕子帶過五千人去了當時的高句麗現在的韓國朝鮮在那裡建立了箕子王朝!這個是有根據的推不掉的!應該說古代朝鮮半島也是中國的.至少是有中國人在那裡建立過王朝的

9. 商紂的紂是個什麼意思周武王為何給帝辛起這么個謚號

紂是惡謚,意為暴虐荒淫。周武王這樣做是政治需要,表明自己伐紂是以有道伐無道,是正義的,強調自己政權的合法性,不會對帝辛作出公正的評價,但在歷史上帝辛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帝王,他在史書上的不公正評價和後世的隋煬帝也是一個原因。

10. 誰能給我說說夏桀、商紂的故事

夏桀 夏桀當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延續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夏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他重用一個叫趙梁的小人,此人專投桀所好,教他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殺百姓。夏桀繼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有人引見伊尹給夏桀,伊尹以堯、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 太史令終古看到夏桀這樣荒淫奢侈,便進宮向夏桀哭泣進諫說:「自古帝王,都是勤儉愛惜人民的力量,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愛戴。不能把人民的血汗供給一人的娛樂。這樣奢侈,只有亡國。」夏桀聽了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閑事,終古知道夏桀已不可救葯,心裡明白夏一定要滅亡的,就投奔了商湯,大臣關龍逄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就是不聽,關龍逄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穩固,如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滅亡,陛下已經失去了人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夏桀聽了,非常生氣,下令將關龍逄殺死,這樣,夏朝朝政更加腐敗,夏桀也日益失去人心,眾叛親離了。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他帶著一大群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正是這樣,夏桀把夏朝推向了滅亡的境地。 帝辛和商紂王,是同一個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稱號。一個人有兩種稱號,在中國歷史上唯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