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萬曆十八年是哪一年
明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10歲登基,萬曆18年應該是1590年
㈡ 萬曆十八年的章節簡介
序章
第二章 虎子
第三章 女真人
第四章 軍戶
第五章 條件
第六章 去撫順
第七章 皮貨行
第八章 馬市
第九章 強盜
第十章 出征
第十一章 軍營之中
第十二章 出邊牆(一)
第十三章 出邊牆(二)
第十四章 出擊
第十五章 變故
第十六章 遇襲
第十七章 逃
第十八章 脫險
第十九章 回家
第二十章 目標
第二十一章 操練
第二十二章 開源
第二十三章 麻煩
第二十四章 李家(一)
第二十五章 李家(二)
第二十六章 李家(三)
第二十七章 苦練
第二十八章 婚事
第二十九章 行軍訓練和買馬
第三十章 果然有一手
第三十一章 買人
第三十二章 自製鎧甲
第三十三章 完婚
第三十四章 牛毛寨
第三十六章 拉練
第三十五章 商議
第三十七章 連鍋端(一)
第三十八章 連鍋端(二)
第三十九章 開導
第四十章 冬訓
第四十一章 萬曆十八年的朝局
第四十二章 林海雪原
第四十三章 巧合
第四十四章 伏擊
第四十五章 天命
第四十六章 拉攏
第四十七章 再次出陣
第四十八章 又被偷襲
第四十九章 反擊
第五十章 殺回去
第五十一章 先打弱的那一路
第五十二章 震動
第五十三章 春播
第五十四章 餘波
第五十五章 又升了
第五十六章 威寧營
第五十七章 收買人心
第五十八章 上層變動
第五十九章 重建牛毛寨
第六十章 山中相遇
第六十一章 海東青
第六十二章 福壽膏
第六十三章 合金
第六十四章 燧發槍和火炮
第六十五章 葉赫部
第六十六章 三大征開始了
第六十七章 被發現了
第六十八章 關門打狗
第六十九章 迫降
第七十章 收編
第七十一章 還得咱李家
第七十二章 三韓之殤
第七十三章 戰前准備
第七十四章 入朝
第七十五章 驕兵
第七十六章 感慨
第七十七章 翻臉
第七十八章 攻城
第七十九章 反沖鋒
第八十章 你攻我守
第八十一章 往哪撤
第八十二章 騷擾
第八十三章 計謀
第八十四章 火銃對火銃
第八十五章 屠戮
第八十六章 肅清殘敵
第八十七章 東線戰事
第八十八章 屠城
第八十九章 跟進
第九十章 狩獵
第九十一章 再下鏡城
第九十二章 加藤來了
第九十三章 火燒鏡城
第九十四章 完勝
第九十五章 先手
第九十六章 升任游擊
第九十七章 坐船來的
第九十八章 羅蘭德船長
第九十九章 對付猶太人的辦法
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的小西行長
第一百零一章 寧夏平復
第一百零二章 大軍到來前的最後一次
第一百零三章 東征大軍的到來
第一百零四章 朝鮮君臣的努力
第一百零五章 一絲嫉妒
第一百零六章 順著他
第一百零七章 軍議
第一百零八章 進攻平壤
第一百零九章 建言
第一百一十章 向東而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從容准備
第一百一十二章 像狼一樣
第一百一十三章 狼群戰術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三天
第一百一十五章 馬失碧蹄館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還是和尚忠心
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獻計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有人不想打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扯皮
第一百二十章 向南是大海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貿易路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女真人的問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擴編
第一百二十四章 消息
第一百二十五章 整合鴨綠江三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劍指哲陳
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化
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把火
第一百三十章 遼鎮故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見搗巢
第一百三十二章 勝利太過容易
第一百三十三章 遼鎮有奸細
第一百三十四章 組建鷹眼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個生意可以做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換總兵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朵顏三衛
第一百三十八章 防禦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壕溝
第一百四十章 五段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崩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報一些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被關注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的海西女真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吞並王甲部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強盜
第一百四十七章 擒賊先擒王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還是繼續當馬賊吧
第一百四十九章 水軍初成
第一百五十章 小人水有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歸附
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到渠成
第一百五十三章錢庄
第一百五十四章祈和
第一百五十五章來犯
第一百五十六章韃子也會演戲
第一百五十七章做大
第一百五十八章夫人路線
第一百五十九章船上
第一百六十章京師行(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京師行(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行 (三)
第一百六十三章京師行 (四)
第一百六十四章京師行(五)
第一百六十五章京師行(六)
第一百六十六章京師行(七)
第一百六十七章京師行(八)
第一百六十八章海盜
第一百六十九章意外收獲
第一百七十章范先生
第一百七十一章南貨生意
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於蒸汽機
第一百七十三章 露餡
第一百七十四章 實力發展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讓楊元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趙大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進朝鮮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一百三十八章 防禦戰
第一百三十九章 壕溝
第一百四十章 五段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崩潰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少報一些吧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被關注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的海西女真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吞並王甲部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強盜
第一百四十七章 擒賊先擒王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你還是繼續當馬賊吧
第一百四十九章 水軍初成
第一百五十章 小人水有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歸附
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到渠成
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庄
第一百五十四章 祈和
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犯
第一百五十六章 韃子也會演戲
第一百五十七章 做大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夫人路線
第一百五十九章 船上
第一百六十章 京師行(一)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行(二)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行 (三)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行 (四)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行(五)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師行(六)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師行(七)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師行(八)
第一百六十八章 海盜
第一百六十九章 意外收獲
第一百七十章 范先生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貨生意
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於蒸汽機
第一百七十三章 露餡
第一百七十四章 實力發展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先讓楊元去
第一百七十六章 趙大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進朝鮮
第一百七十九章 局勢嚴峻
第一百八十章 行軍路上
第一百八十一章還不算遲
第一百八十二章不一樣的戰前准備
第一百八十三章 堅壁清野
第一百八十四章 遭遇戰
第一百八十五章 島津家
第一百八十六章 野伏釣
第一百八十七章破敵
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火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朝中影響
第一百九十章補給
第一百九十一章 打法
第一百九十二章 海戰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戰前的准備
第一百九十四章 算計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且戰且退
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
第一百九十七章 晉州之戰(一)
第一百九十八章晉州之戰(二)
第一百九十九章 晉州之戰(三)
第二百章 一勝一敗
第兩百零一章 遼東驚變
第兩百零二章趁火打劫
第兩百零三章 葉赫來降
第兩百零四章 整訓
第兩百零五章 夢中之夢
第兩百零六章 需要打一仗
第兩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
第兩百零八章背水一戰
第兩百零九章 偏心
第兩百一十章 初試鋒芒
第兩百一十一章 技術的進步
第兩百一十二章 太平洋公司
第兩百一十三章 播州叛亂
第兩百一十四章范楠入幕
第兩百一十五章 三道浪
第兩百一十六章 龍頭老大
第兩百一十七章 不堪一擊
第兩百一十八章 東南大警
第兩百一十九章 先看看再說
第兩百二十章 幫忙是有條件的
第二百二十二章 利家死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互相算計
第二百二十四章 病入膏肓
第二百二十五章 慢慢來
第二百二十六章西去
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鎮總兵
第二百二十八章 總要表現一下
第二百二十九章說服
第二百三十章 對手
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田家
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中遇襲
第二百三十三章 是明國武士
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個人不簡單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張旗鼓
第二百三十六章就在這里防守
第二百三十七章 就在這不走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朕的江山
第二百三十九章礦監稅監
第二百四十章 飛剪船
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陳其人
第二百四十二章 是麻煩,但也是機會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影子武士
第二百四十四章 陽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關原之戰
第二百四十六章 播州事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好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布置妥當
第二百五十章 應該重用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亂將起
第二百五十二章 蠱惑
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有耐心
第二百五十四章 懶的理他
第二百五十五章 枕邊風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先看看再說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山東出事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圍剿之後
第二百五十九章 輪到南邊了
第二百六十章 拓荒進行時
第二百六十一章 織造生意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松江有故事
第二百六十三章 松江有故事(續)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世界到底有多大
第二百六十五章 立儲風波
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議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處戰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處戰事(續)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京師平靜了
第二百七十章 驚訝
第二百七十一章蘇州亂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分都不能少
第二百七十三章奇技淫巧
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事還是要做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受控制的棋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 找著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找著了(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國舅病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東印度公司
第二百八十章 乘風南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南洋林家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洋局勢
第二百八十三章 漢人之殤
第二百八十四章 燕趙之風
第二百八十五章 赤峰
第二百八十六章時機成熟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組織有紀律
第二百八十八章 遠征歸化(一)
第二百八十九章 遠征歸化(二)
第二百九十章 遠征歸化(三)
第二百九十一章 遠征歸化(四)
第二百九十二章 城破
第二百九十三章 你們要繼續做買賣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同告急
第二百九十五章形式嚴峻
第二百九十六章 山西那邊有韃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要配合好
第二百九十八章 辛寅事變(一)
第二百九十九章 辛寅事變 (二)
第三百章 辛寅事變 (三)
第三百零一章 辛寅事變(四)
第三百零二章 辛寅事變(五)
第三百零三章 辛寅事變 (六)
第三百零四章 辛寅事變 (七)
第三百零五章 辛寅事變 (八)
第三百零六章 辛寅事變 (九)
第三百零七章 辛寅事變 (十)
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國舅
第三百零九章 這只是開始
第三百一十章 朝局變動
第三百一十一章 老套路
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去
第三百一十三章 借錢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上套
第三百一十五章 為了生存
第三百一十六章 東林書院
第三百一十七章 應對
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東行(一)
第三百一十九章 遼東行(二)
第三百二十章 遼東行(三)
第三百二十一章 遼東行(四)
第三百二十二章 遼東行(五)
第三百二十三章 遼東行(六)
第三百二十四章 遼東行(七)
第三百二十五章 遼東行(八)
第三百二十六章 遼東行(九)
第三百二十七章 秋試
第三百二十八章 進京趕考
第三百二十九章 竟然中了
第三百三十章 王錫爵告老
第三百三十一章 方從哲回來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開始修路
第三百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的西班牙人
第三百三十四章 松江花布
第三百三十五章摟草當捎打兔子
第三百三十六章全新的大員島
第三百三十七章 呂宋的形勢
第三百三十八章總要有個借口
第三百三十九章市集之亂
第三百四十章土人先來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小人李旦
第三百四十二章 獅子搏兔
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霆之勢
第三百四十四章呂宋條約
第三百四十五章自由港
第三百四十六章回歸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京師新氣象
第三百四十八章 此事要慢慢來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清理運河兩岸
第三百五十章朕還是愛吃肉
第三百五十一章 領他逛逛胡同吧
第三百五十二章秋賦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本太大
第三百五十四章 裁撤邊鎮
第三百五十五章 要有反對的聲音
第三百五十六章 應對
第三百五十七章 麻家反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叛(一)
第三百五十九章 平叛(二)
第三百六十章 平叛(三)
第三百六十一章 平叛(四)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叛(五)
第三百六十三章 平叛(六)
第三百六十四章 震驚
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公有請
第三百六十六章 發財的路子
第三百六十七章 還要修路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啟二年
第三百六十九章 黯然離去
第三百七十章 走的有點早
第三百七十章 走的有點早
第三百七十一章 速成班(一)
第三百七十二章 速成班(二)
第三百七十三章 速成班(三)
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小心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上京(一)
㈢ 萬曆的在位年號
年號公元天乾地支萬曆四十八年 公元 1620年 庚申年 萬曆四十七年 公元 1619年 己未年 萬曆四十六年 公元 1618年 戊午年 萬曆四十五年 公元 1617年 丁巳年 萬曆四十四年 公元 1616年 丙辰年 萬曆四十三年 公元 1615年 乙卯年 萬曆四十二年 公元 1614年 甲寅年 萬曆四十一年 公元 1613年 癸丑年 萬曆四十年 公元 1612年 壬子年 萬曆三十九年 公元 1611年 辛亥年 萬曆三十八年 公元 1610年 庚戌年 萬曆三十七年 公元 1609年 己酉年 萬曆三十六年 公元 1608年 戊申年 萬曆三十五年 公元 1607年 丁未年 萬曆三十四年 公元 1606年 丙午年 萬曆三十三年 公元 1605年 乙巳年 萬曆三十二年 公元 1604年 甲辰年 萬曆三十一年 公元 1603年 癸卯年 萬曆三十年 公元 1602年 壬寅年 萬曆二十九年 公元 1601年 辛丑年 萬曆二十八年 公元 1600年 庚子年 萬曆二十七年 公元 1599年 己亥年 萬曆二十六年 公元 1598年 戊戌年 萬曆二十五年 公元 1597年 丁酉年 萬曆二十四年 公元 1596年 丙申年 萬曆二十三年 公元 1595年 乙未年 萬曆二十二年 公元 1594年 甲午年 萬曆二十一年 公元 1593年 癸巳年 萬曆二十年 公元 1592年 壬辰年 萬曆十九年 公元 1591年 辛卯年 萬曆十八年 公元 1590年 庚寅年 萬曆十七年 公元 1589年 己丑年 萬曆十六年 公元 1588年 戊子年 萬曆十五年 公元 1587年 丁亥年 萬曆十四年 公元 1586年 丙戌年 萬曆十三年 公元 1585年 乙酉年 萬曆十二年 公元 1584年 甲申年 萬曆十一年 公元 1583年 癸未年 萬曆十年 公元 1582年 壬午年 萬曆九年 公元 1581年 辛巳年 萬曆八年 公元 1580年 庚辰年 萬曆七年 公元 1579年 己卯年 萬曆六年 公元 1578年 戊寅年 萬曆五年 公元 1577年 丁丑年 萬曆四年 公元 1576年 丙子年 萬曆三年 公元 1575年 乙亥年 萬曆二年 公元 1574年 甲戌年 萬曆元年 公元 1573年 癸酉年
㈣ 從萬曆直到崇禎明朝大事年表
1572年明穆宗隆慶六年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朱翊鈞
張居正任首輔
1573年明神宗萬曆元年張居正請行「考成法」,以整頓吏治
1578年明神宗萬曆六年詔清丈天下田畝,限三年完成
俺答汗尊烏斯藏喇嘛領袖索南嘉措為,是為三世
張居正舉潘季馴總理河漕
1579年明神宗萬曆七年詔毀天下書院,凡毀六十四所
1581年明神宗萬曆九年張居正進行賦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條鞭法
1583年明神宗萬曆十一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起兵攻尼堪外蘭
1587年明神宗萬曆十五年明封索南嘉措為「朵只兒唱」
海瑞死於南京右都御史任,人民為之罷市致哀
1588年明神宗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統一建州五部
1590年明神宗萬曆十八年以大理評事雒於仁諫疏,神宗不欲外人得知,留中不發,自是章奏留中遂成為例
1592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寧夏之役起。二月,拜據城反,後命李如松討平
朝鮮之役起。五月,日本關白豐臣秀吉侵朝鮮。明兵赴援,大敗。乃任李如松為防海御倭總兵官
1593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李如松收復平壤、開城,進攻王京,日軍棄王京,退據釜山。明撤主力回國
1594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吏部郎中顧憲成被責革職,遂回無錫修東林書院,與弟允成和高攀龍等講學,諷議朝政評論人物,東林黨議始於此
1596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遣宦官赴通州、天津徵稅,從此稅使繼礦使四齣
1597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日本再侵朝鮮
1598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明軍再次赴援。豐臣秀吉死,日軍撤走
1599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遣宦官至各地徵稅、辦礦。臨清、沙市、武昌、漢陽等地民變
1600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播州楊應龍作亂多年,明軍平亂,史稱播州之役
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到京,神宗允許在京師建教堂傳教
1604年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發生「楚宗之亂」。宗室數百人大肆搶掠
1615年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梃擊案發,殺張差結案
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
1616年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
後金天命元年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
1618年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
後金天命三年後金汗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征明,毀撫順,撥清河堡
1619年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
後金天命四年明經略楊鎬率四路軍攻後金,大敗。薩爾滸之戰,西路軍被殲
後金滅葉赫,至是,海西女真扈倫四部均亡
1620年明光宗泰昌元年
後金天命五年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為光宗。光宗病,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九月朔,光宗死。時人疑下毒致死,是為紅丸案。廷臣恐光宗選侍李氏操縱朝政,迫令遷宮,是為移宮案。皇長子由校即位,是為熹宗
1621年明熹宗天啟元年
後金天命六年後金攻陷瀋陽,又陷遼陽。後金遷都遼陽
1622年明熹宗天啟二年
後金天命七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
白蓮教首領徐鴻儒在山東起義,稱中興福烈帝。不久敗死
1623年明熹宗天啟三年
後金天命八年閹黨顧秉謙、魏廣微入閣。魏忠賢提督東廠
1625年明熹宗天啟五年
後金天命十年魏忠賢興大獄,捕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楊、左、魏受刑死。殺前遼東經略熊廷弼,罷孫承宗。命放棄關外各城
三月,後金遷都瀋陽,是為盛京
1626年明熹宗天啟六年
後金天命十一年蘇州居民因反對濫捕東林黨人,發生民變。後顏佩韋、楊念如等五人挺身投案被殺,葬於虎丘,稱五人墓
八月,努爾哈赤死。九月,皇太極即位,是為清太宗皇太極
後金制訂嚴禁八旗奴僕逃亡的「逃人法」
1627年明熹宗天啟七年
後金天聰元年皇太極攻寧遠、錦州,被袁崇煥擊退,時稱寧錦大捷
八月,熹宗死,弟信王由檢即位,是為明思宗朱由檢。十一月,宣布魏忠賢罪狀,魏自縊死
1628年明思宗崇禎元年
後金天聰二年以袁崇煥為兵部尚書,總督薊遼
陝西連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義,明末農民戰爭開始
張溥、孫淳等聯合幾社、聞社、南社、匡社等結成復社
1629年明思宗崇禎二年
後金天聰三年後金大舉攻明,袁崇煥入援。
崇禎帝中後金反間計,將袁下獄
開歷局,以徐光啟監督
1630年明思宗崇禎三年
後金天聰四年李自成叄加起義
張獻忠起義於陝西米脂
1633年明思宗崇禎六年
後金天聰七年冬,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渡黃河南下,進入豫西
1635年明思宗崇禎八年
後金天聰九年高迎祥、張獻忠東進,破鳳陽。明廷因戰區擴大,命盧象升總督山、陝
張獻忠率部西入陝西,與李自成合
1636年明思宗崇禎九年
清崇德元年高迎祥為孫傳庭所敗,被俘犧牲。李自成代為闖王
四月,皇太極即帝位,改國號為清
1637年明思宗崇禎十年
清崇德二年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刊行
1638年明思宗崇禎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明廷推行招撫政策,張獻忠據谷城受撫,但拒絕解甲。李自成屢為明軍所敗,兵力微弱,起義軍入商雒山中
清多爾袞大舉攻明。高陽失守,孫承宗殉難。盧象升奉命督天下兵。十二月,盧象升在巨鹿陣亡
清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
1639年明思宗崇禎十二年
清崇德四年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起,破房山、保康。九月,楊嗣昌出京督師
1640年明思宗崇禎十三年張獻忠、羅汝才合兵攻四川,破綿州,逼成都。李自成重入河南
1641年明思宗崇禎十四年
清崇德六年張獻忠東進。正月,破明軍於川東開縣黃陵城。二月,破襄陽,進破光州等地。是年,李自成攻入洛陽,殺明福王朱常洵
1642年明思宗崇禎十五年
清崇德七年清軍攻陷松山
1643年明思宗崇禎十六年
清崇德八年李自成自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臨即位,是為清世祖福臨。以鄭親王濟爾哈朗、親王多爾袞輔政
九月,李自成進兵汝州,大敗孫傳庭。十月,破潼關
1644年明思宗崇禎十七年
清順治元年正月,李自成陷西安,改西安為長安,號西京。並於西安稱王,國號「大順」
三月,李自成率大順軍攻佔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死,明亡
㈤ 問明朝萬曆十八年山東臨清州學政是幾品官
「學政」是清代的官職名稱。你問的應該是明代的「學正」。明代在各地方設置了專門管理教育的官員,其中「府」級的主管官員稱為「教授」,從九品;「州」級的稱為「學正」,未入流;「縣」級的稱為「教諭」,未入流。
㈥ 日本的天正18年,是中國的什麼年代
日本的天正18年是公元1590年,當時中國是屬於明朝, 正好是明神宗萬曆十八年,庚寅年(虎年)。
萬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萬曆前期,張居正主導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中興。
㈦ 明朝萬曆皇帝的功績如何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
明神宗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而且此時東北的滿族開始崛起,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於崩潰。
明神宗在位期間衰敗的明王朝也在這個時期走向活潑和開放,中國的經濟處於當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在此期間,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外國傳教士也紛紛來華,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明神宗,開始西學東漸,整個社會也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個性解放的精神。
(7)萬曆十八年擴展閱讀:
朱翊鈞是明代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歷史中以萬曆紀元的時間,持續將近48年之久。 明神宗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
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他即位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初,終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
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系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
在這個歷史的大變動中,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制度的頑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財貨的心理病態,非但未能使中國跟上世界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裡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進程。
㈧ 萬曆十八年的基本信息
小說作者:廟街四斗米
首發網站:起點中文網
小說類別:兩宋元明
作品性質:VIP作品
授權狀態:A級簽約
寫作進程:新書上傳
完成字數:44萬4499字
總點擊:28萬7765次
總推薦:7408
㈨ 明萬曆18年到2012年,有多少年了
萬曆(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萬曆這個年號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
萬曆十八年 公元 1590年 庚寅年
公元1590年距今4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