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獅子山總統科羅馬出生日期
獅子山總統歐內斯特·巴伊·科羅馬生於1953年10月2日。
2. 為何獅子山盛產鑽石卻是世界最窮國家之一
獅子山位於非洲西部,面積7.2萬平方公里。這里土地貧瘠,農業種植條件並不優越。不過這個袖珍的國度,卻因鑽石和貧窮聞名世界。
一方面,獅子山鑽石儲量高達2300克拉,世界排名第7,幾乎近一半的國土,都屬於鑽石礦產區,因此它被稱為“鑽石之國”。
另一方面,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極其低下,無論是購買力、健康長壽或受教育程度都處於世界後列。其人均GDP不足146美元,有近一半的民眾,每天的生活支出不到1美元。全國文盲率高達70%,人均壽命只有35歲,大多數平民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
(獅子山內戰)
三、內戰的代價。
為爭奪鑽石礦區引發的內戰,摧毀了獅子山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結構,不同數據顯示,有近12萬人失去生命,近百萬居民流離失所,被叛軍砍去手足的殘疾者多達2萬多人。
內戰還讓獅子山失去了未來,兵源不足的叛軍,大量抓捕十幾歲的兒童,強迫他們服用毒品,從而達到控制他們的目的。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獅子山12年內戰中,共有近萬名16歲以下的兒童,被迫成為叛軍的娃娃兵。其中最小的僅7歲,這些娃娃兵深陷毒癮,用手槍、步槍和砍刀,積極參與大屠殺。
從2003年開始,獅子山政府開始整頓鑽石產業,希望改變國家狀況。2005年,該國鑽石出口額高達1.41億美元,近2500個公司從事鑽石開采工作。但國家所獲得的利潤不足3%。這些收入,很難養活戰後的六百萬獅子山人。
由於歷史的原因,獅子山的大部分鑽石礦,均由來自中亞和西非其它國家的外國人經營,而實際控股的卻是美國等西方大國的財閥。這就讓當地政府想要分更大一杯羹,讓獅子山人能真正靠本國的鑽石,解決溫飽改善生活,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3. 非洲國家的各個總統
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阿齊茲·布特弗利卡 Abdelaziz Bouteflika
總理:艾哈邁德·烏葉海亞
國務部長兼外長:穆拉德·邁德勒西 Mourad Medelci
埃及總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 Mohamed Hosni Mubarak
總理:艾哈邁德·馬哈茂德·穆罕默德·納齊夫 Ahmed Mahmoud Mohamed Nazef
外長:艾哈邁德·阿里·阿布·蓋特 Ahmed Ali Abul Gheit
安哥拉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 Jose Eardo Dos Santos
總理:費爾南多·達皮耶達德·迪亞斯·多斯桑托斯 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
外交部長:阿松桑·阿豐索·薩·多斯安若斯 Assuncao Afonso Sousa Dos Anjos
波札那總統:塞雷茨·卡馬·伊恩·卡馬 Seretse Khama Ian Khama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潘杜·斯凱萊馬尼 Phan T.C. Skelemani
貝南總統:托馬·博尼·亞伊 Thomas Boni Yayi
外交和非洲一體化部長:讓-馬里·埃胡祖 Jean-Marie Ehuzu
布吉納法索總統:布萊斯·孔波雷 Blaise Compaore
總理:特爾蒂烏斯·宗戈 Tertius Zongo
外交與地區合作部長:阿蘭·約達(2008年9月任職)Alain B. Yoda
蒲隆地總統:皮埃爾·恩庫倫齊扎 Pierre Nkurunziza
外長:奧古斯丁·恩桑澤 Augustin Nsanze
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 Paul Biya
總理:菲勒蒙·楊
衣索比亞總統:吉爾馬·沃爾德·喬治斯 Girma Wolde Giorgis
總理:梅萊斯·澤納維 Meles Zenawi
外長:塞尤姆·梅斯芬 Seyoum Mesfin
厄利垂亞總統:伊薩亞斯·阿費沃基(簡稱:伊薩亞斯) Issayas Aferwerki
外長:奧斯曼
赤道幾內亞總統: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 Teodoro Obiang Nguema Mbasogo
總理:里卡多·曼格·奧巴馬·恩富貝 Ricardo Mangue Obama Nfube
外交、國際合作和法語國家事務部長:帕斯托爾·米查·翁多·比萊 Pastor Micha Ondo Bile
維德角總統:佩德羅·韋羅納·羅德里格斯·皮雷斯 Pedro Verona Rodriques Pires
總理:若澤·馬里亞·佩雷拉·內韋斯 Jose Maria Pereira Neves
外交、合作和僑務部長:若澤·布里托在普拉亞
甘比亞總統:葉海亞·賈梅 Yahya Jammeh
外長:巴拉·加爾巴·賈亨帕 Bala Garba Jahumpa
剛果(布)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 Denis Sassou-nguesso
總理:伊西多爾·姆武巴 Isidore Mvouba
外交和法語國家事務部長:巴西勒·伊奎貝 Basile Ikouebe
剛果(金)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卡邦格 Josef Kabila Kabange
總理:阿道夫·穆齊托 Adolphe Muzito
吉布地總統:伊斯梅爾·奧馬爾·蓋萊 Ismail Omar Guelleh
總理:迪萊塔·穆罕默德·迪萊塔 Dileita Mohamed Dileita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馬哈茂德·阿里·優素福 Mahamoud Ali Youssouf
幾內亞總統:阿爾法·孔戴Alpha Conde
幾內亞比索總統:巴卡伊·薩尼亞 Malam Bacai Sanha
加彭總統:阿里·邦戈 Ali Bongo Ondimba
總理:保羅·比約格·姆巴
外交部長:保羅·通吉
迦納總統:約翰·阿塔·米爾斯 John Atta Mills
外交、經濟一體化與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部長:哈吉穆罕默德·穆穆尼 Alhaji Mohammad Mumuni
辛巴威總統:羅伯特·加布里埃爾·穆加貝 Robert Gabriel Mugabe
總理:茨萬吉拉伊
外長:辛巴拉謝·蒙本蓋圭
象牙海岸總統:洛朗·巴博 Laurent Gbagbo
總理: 索羅·基格巴福里·紀堯姆 Soro Kigbafori Guillaume
葛摩總統:艾哈邁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桑比 Ahmed Abdallah Mohamed Sambi
外交、合作、海外僑民、法語區和阿拉伯國家關系部長:艾哈邁德·本·賽義德·加法爾 Ahmed Ben Said Jafar
肯亞總統:姆瓦伊·齊貝吉 Mwai Kibaki
總理:拉伊拉·阿莫洛·奧廷加 Raila Amolo Odinga
外長:摩西·韋坦古拉 Moses Wetangula
賴索托國王:萊齊耶三世 Letsie III(戴維·莫哈托·貝林·塞伊索 David Mohato Bereng Seeiso)
首相:帕卡利塔·莫西西利 Pakalitha Mosisili
外交大臣:莫赫拉·采科阿
利比亞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Omar Mouammer al-Qathafi
總人民委員會總秘書(總理):巴格達迪·阿里·馬哈茂迪 al-Baghdadi Ali al-Mahmoudi
賴比瑞亞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女)Ellen Johnson-Sirleaf
外長:奧盧班克·金·阿克雷爾(女) Olubanke King Akerele
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 Paul Kagame
總理:貝爾納·馬庫扎 Bernard Makuza
外交和合作部長:夏爾·穆里甘德 Charles Murigande
馬達加斯加總統:安德里·拉喬利納 Andry Rajoelina (2009年3月18日,馬達加斯加高等憲法法院裁定拉喬利納為總統職)
過渡政府總理:蒙賈·魯因德富 Monja Roindefo
外長:尼·哈西納·安德里亞曼賈圖 Ny Hasina Andriamanjato
馬拉維總統:賓古·瓦·穆塔里卡 Bingu Wa Mutharika
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喬伊絲·班達(女) Joyce Banda
馬里總統:阿馬杜·圖馬尼·杜爾 Amadou Toumany Toure
總理:莫迪博·西迪貝 Modibo Sidibe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莫克塔·瓦內 Moctar Ouane
模里西斯總統:阿內羅德·賈格納特 Anerood Jugnauth
總理:納文錢德拉·拉姆古蘭 Navinchandra Ramgoolam
外交、地區一體化與國際貿易部長:阿爾文·布萊爾 Arvin Boolell
茅利塔尼亞總統:穆罕默德·烏爾德·阿卜杜勒-阿齊茲 Mohamed Ould Abdel Aziz
總理:穆拉耶·烏爾德·穆罕默德·拉格達夫
摩洛哥國王:西迪·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六世)Sidi Mohammed (Mohammed VI)
首相:阿巴斯·法西 Abbas El Fassi
外交和合作大臣:塔伊布·法西·費赫里 Taieb Fassi Fihri
莫三比克總統:阿曼多·埃米利奧·格布扎 Armando Emilio Guebuza
總理:路易莎·迪奧戈 (女) Luisa Diogo
外交與合作部長:阿爾辛達·安東尼奧·德阿布雷烏 Alcinda Antonio De Abreu
納米比亞總統:希菲凱普涅· 波漢巴 Hifikepunye Pohamba
總理:納哈斯·安古拉 Nahas Angula
外長:馬爾科·豪西庫 Marco Hausiku
尼日「恢復民主最高委員會」主席:薩盧·吉博 Salou Djibo
奈及利亞總統:奧馬魯·亞拉杜瓦 Umaru Yar'aa
代總統:古德勒克·喬納森
外長:亨利·阿朱莫戈比亞
獅子山總統:歐內斯特·巴伊·科羅馬 Ernest Bai Koroma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扎伊娜卜·哈瓦·班古拉(女) Zainab Hawa Bangura
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 Abdoulaye Wade
總理:蘇萊曼·恩德內·恩迪亞耶 Souleymane Ndene Ndiaye
塞席爾總統:詹姆斯·阿利克斯·米歇爾 James Alix Michel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帕特里克·喬治·皮拉伊 Patrick Georges Pillay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總統:弗拉迪克·德梅內塞斯 Fradique De Menezes
總理:帕蒂斯·特羅瓦達 Partice Trovoada
外交、合作與僑務部長:奧維迪奧·巴爾博薩·佩克諾 Ovidio Barbosa Pequeno
史瓦濟蘭國王:姆斯瓦蒂三世 Mswati III
首相:巴納巴斯· 西布西索· 德拉米尼 Barnabas Sibusiso Dlamini
外交大臣:盧特福·德拉米尼 Lutfo E. Dlamini
蘇丹總統:奧馬爾·哈桑·艾哈邁德·巴希爾 Omar Hassan Ahmed al-Bashir
外長:阿里卡爾提
索馬里總統:謝赫謝里夫·謝赫·艾哈邁德 Sheikh Sharif Sheikh Ahmed
過渡政府總理: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
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奧馬爾
突尼西亞總統:扎因·阿比丁·本·阿里 Zine al-Abidine Ben Ali
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 Mohamed Ghannouchi
外長:卡邁勒·米爾詹
坦尚尼亞總統:賈卡亞·姆里紹·基奎特 Jakaya Mrisho Kikwete
總理:米曾戈·卡揚扎·彼得·平達 Mizengo Kayanza Peter Pinda
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伯納德·門貝 Bernard Membe
多哥總統:福雷·埃索齊姆納·納辛貝 Faure Essozimna Gnassingbe
總理:吉爾貝·福松·洪博 Gilbert Fosson Houngbo
外交部長:科菲·埃薩夫 Kofi Esaw
烏干達總統:約韋里·卡古塔·穆塞韋尼 Yoweri Kaguta Museveni
總理:阿波羅·恩西班比 Apolo Nsibambi
外長:薩姆·庫泰薩 Sam Kutesa
尚比亞總統:魯皮亞·班達 Rupiah Banda
外長:卡賓加·潘德 Kabinga Pande
南非總統:雅各布·祖馬 Jacob Zuma
國際關系與合作部部長:邁特·恩科阿納-馬沙巴內
查德總統:伊德里斯·代比·伊特諾 Idriss Deby Itno
總理:優素福·薩利赫·阿巴斯 Youssouf Saleh Abbas(辭職)
中非共和國總統:弗朗索瓦·博齊澤·揚古翁達 Francois Bozize Yangouvonda
總理:福斯坦-阿爾尚熱·圖瓦德拉 Faustin-Archange Touadera
外交、地區一體化和法語國家事務部長:迪厄多內·孔博·亞雅 Dieudonne Kombo Yaya
4. 當今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統是誰
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有一個人時常在街頭溜達,總有人指著他的背影議論紛紛。他就是獅子山前總統瓦倫丁·斯特拉瑟。這位前任國家元首現在一副落魄樣子,讓人難以想像他當年不可一世的領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當他25歲時奪取了獅子山的政權後,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首腦,不過好景不長,4年後在另一次政變中他被驅逐了。在國外混了幾年後丟掉工作、從學校輟學、成為不名一文的人,然後回到了獅子山和媽媽住在一起,靠老媽的資助過活。
今年35歲的斯特拉瑟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記者的采訪,他說:「我現在基本上靠我母親的資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業了,生活很艱難,但我還是可以應付這一切。」
這位前總統現在所做的事:和朋友開開玩笑;一邊下跳棋一邊拚命地吸著一塑料杯棕櫚酒。
5. 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統年齡是多少
總統不同於君主,君主是採用世襲制,所以沒有任職的年齡下限,而總統是選舉產生的,所以許多國家都規定了總統任職的最低年齡,一般都是40歲,最低的也是30歲。
目前最年輕的國家總統,就我所知的是今年3月通過非正常手段上台的馬達加斯加總統拉喬利納,他才34歲,不到該國憲法規定的最低40歲的總統就職年齡,不過他們會通過修改憲法為此鋪平道路。
6. 世界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是誰
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有一個人時常在街頭溜達,總有人指著他的背影議論紛紛。他就是獅子山前總統瓦倫丁·斯特拉瑟。這位前任國家元首現在一副落魄樣子,讓人難以想像他當年不可一世的領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當他25歲時奪取了獅子山的政權後,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首腦,不過好景不長,4年後在另一次政變中他被驅逐了。在國外混了幾年後丟掉工作、從學校輟學、成為不名一文的人,然後回到了獅子山和媽媽住在一起,靠老媽的資助過活。 今年35歲的斯特拉瑟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記者的采訪,他說:「我現在基本上靠我母親的資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業了,生活很艱難,但我還是可以應付這一切。」 這位前總統現在所做的事:和朋友開開玩笑;一邊下跳棋一邊拚命地吸著一塑料杯棕櫚酒。 比起他掌握軍隊和博得外國總統好感的風光日子來,斯特拉瑟現在似乎是另一個住在弗里敦的潦倒的傢伙。一身戎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陽鏡和一套新裝束:倒扣著的棒球帽;一件「鮑勃·馬里」牌的T恤;一條深藍色的短褲和一雙「耐克」氣墊運動鞋。. 10年前斯特拉瑟的境況可大不一樣,他是個小上尉,因迪斯科舞比賽獲勝而成名。他帶領一幫20出頭的年輕軍官發起抗議,要求提高軍人工資。當時針對獨裁政府的抗議活動越鬧越大,1992年4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政變將獨裁者約瑟夫·莫莫趕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許多人當成救世主受到極大支持,直到今天,弗里敦的居民還說他確實改善了當時的狀況:徹底遏制了通貨膨脹;使關閉多年的國家電視台重新開播。但是斯特拉瑟不是天使,這位年輕的統治者因為他的政府未經審訊處死了24名所謂的政變陰謀者而遭到了廣泛的指責。斯特拉瑟1996年許諾把政權移交給民主選舉,但是他被他的2號人物朱利葉斯·馬達·比歐擊敗了,後者在當年1月份的一次不流血政變中把他趕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迫流亡英國,在那裡聯合國給他提供了一筆特殊的獎學金,使他能夠在考文垂的沃里克大學學習法律。在學校呆了18個月後卻因為學費不夠而中途輟學。據說,為了逃避老冤家的追殺,他還被迫改名換姓逃離倫敦。這樣的流浪生活一直持續到2000年他的學生簽證過期,一籌莫展的他只得想辦法返回獅子山。 不久以後他就回到了獅子山。然而,不像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前首腦那樣,斯特拉瑟既沒有定期生活津貼,也沒有公寓和保鏢。政府說斯特拉瑟沒有資格享受津貼,因為他是靠武力奪權的。他在弗里敦郊區的一棟房子於1999年被一群受不公平待遇的士兵燒掉了,所以他只能搬到他母親在市裡的兩層的房子里。 初回國時,斯特拉瑟還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2001年,獅子山政府呼籲國民不要向前國家領導人扔石頭,他才再次坦然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斯特拉瑟依然在很多人中間非常受歡迎,也許他可以利用這一點。5年後他將有資格競選總統,他說他正考慮這么干!
7. 世界上最年輕的 總統是誰 多少年齡
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有一個人時常在街頭溜達,總有人指著他的背影議論紛紛。他就是獅子山前總統瓦倫丁·斯特拉瑟。這位前任國家元首現在一副落魄樣子,讓人難以想像他當年不可一世的領袖形象。斯特拉瑟在1992年當他25歲時奪取了獅子山的政權後,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首腦,不過好景不長,4年後在另一次政變中他被驅逐了。在國外混了幾年後丟掉工作、從學校輟學、成為不名一文的人,然後回到了獅子山和媽媽住在一起,靠老媽的資助過活。
今年35歲的斯特拉瑟在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接受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記者的采訪,他說:「我現在基本上靠我母親的資助生活,她非常支持我。我失業了,生活很艱難,但我還是可以應付這一切。」
這位前總統現在所做的事:和朋友開開玩笑;一邊下跳棋一邊拚命地吸著一塑料杯棕櫚酒。
比起他掌握軍隊和博得外國總統好感的風光日子來,斯特拉瑟現在似乎是另一個住在弗里敦的潦倒的傢伙。一身戎裝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太陽鏡和一套新裝束:倒扣著的棒球帽;一件「鮑勃·馬里」牌的T恤;一條深藍色的短褲和一雙「耐克」氣墊運動鞋。.
10年前斯特拉瑟的境況可大不一樣,他是個小上尉,因迪斯科舞比賽獲勝而成名。他帶領一幫20出頭的年輕軍官發起抗議,要求提高軍人工資。當時針對獨裁政府的抗議活動越鬧越大,1992年4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政變將獨裁者約瑟夫·莫莫趕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許多人當成救世主受到極大支持,直到今天,弗里敦的居民還說他確實改善了當時的狀況:徹底遏制了通貨膨脹;使關閉多年的國家電視台重新開播。但是斯特拉瑟不是天使,這位年輕的統治者因為他的政府未經審訊處死了24名所謂的政變陰謀者而遭到了廣泛的指責。斯特拉瑟1996年許諾把政權移交給民主選舉,但是他被他的2號人物朱利葉斯·馬達·比歐擊敗了,後者在當年1月份的一次不流血政變中把他趕下了台。
斯特拉瑟被迫流亡英國,在那裡聯合國給他提供了一筆特殊的獎學金,使他能夠在考文垂的沃里克大學學習法律。在學校呆了18個月後卻因為學費不夠而中途輟學。據說,為了逃避老冤家的追殺,他還被迫改名換姓逃離倫敦。這樣的流浪生活一直持續到2000年他的學生簽證過期,一籌莫展的他只得想辦法返回獅子山。
不久以後他就回到了獅子山。然而,不像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前首腦那樣,斯特拉瑟既沒有定期生活津貼,也沒有公寓和保鏢。政府說斯特拉瑟沒有資格享受津貼,因為他是靠武力奪權的。他在弗里敦郊區的一棟房子於1999年被一群受不公平待遇的士兵燒掉了,所以他只能搬到他母親在市裡的兩層的房子里。
初回國時,斯特拉瑟還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2001年,獅子山政府呼籲國民不要向前國家領導人扔石頭,他才再次坦然出現在公眾面前。但是斯特拉瑟依然在很多人中間非常受歡迎,也許他可以利用這一點。5年後他將有資格競選總統,他說他正考慮這么干
8. 獅子山的歷史
曼迪人於13世紀進入該地區。1462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入,荷蘭、法國和英國殖民者亦隨後運來400名「自由」黑奴,定居弗里敦(即自由城)。1808年,沿海地區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淪為英「保護地」。1961年4月27日宣布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71年4月19日成立共和國,西亞卡·史蒂文斯出任總統。同年7月29日同中國建交。1978年6月公民投票通過一黨制共和國憲法。在1985年10月大選中,武裝部隊司令約瑟夫·賽義杜·莫莫少將當選總統。莫莫執政後期,完成了一黨制向多黨制政體的轉變。 1991年,福迪·桑科領導的「革命聯合陣線」(簡稱聯陣)發動叛亂,獅子山內戰爆發。1992年4月,來自平叛前線的一批年輕軍官發動政變,推翻莫莫政權,成立以斯特拉瑟上尉為首的「全國臨時執政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1996年1月,「全國臨時執政委員會」副主席比奧發動不流血政變,就任主席。2月,獅子山舉行首次多黨總統和議會選舉,人民黨候選人艾哈邁德·泰詹·卡巴當選總統。
1997年5月,科羅馬少校發動政變,組成包括聯陣在內的軍政權,卡巴總統流亡幾內亞。1998年2月,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簡稱西共體)維和部隊推翻塞軍政權,3月,卡巴總統回國復職。2000年11月,塞政府與聯陣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簽署停火協議,並著手落實解除武裝、復員和重返社會(DDR)計劃。2002年1月,塞舉行解武進程結束和收繳武器焚毀儀式,宣告內戰結束。5月,卡巴總統在大選中獲勝,蟬聯總統。
2004年2月,塞DDR計劃正式結束。2014年,塞政局基本穩定。
9. 想了解非洲獅子山共和國那邊情況
正式國名:獅子山共和國。
位 置:非洲西海岸,瀕臨大西洋,與幾內亞、賴比瑞亞為鄰。
面 積:71,740平方公里(約27,700平方英里)。
人 口:340萬(1980年),居民大部分為穆斯林,還有少數基督教徒和原始宗教信徒。
首 都:弗里敦。
主要城市:博城、凱內馬、馬克尼。
語 言:官方語言為英語,還有曼迪語、泰姆奈語等方言。
政 體:共和制。現任總統為約瑟夫·塞義杜·莫莫將軍。獅子山是英聯邦、聯合國、非洲統一組織和伊斯蘭會議組織成員國。
經 濟:是非洲窮國之一。農業是主要的生產部門。主要農產品有稻米、可可、咖啡豆、玉米等。農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6%。67%的勞動力從事農業。主要礦藏有金剛石(產量居世界第7位)、鋁和鐵。工業只有一些食品和原料加工業。
貨幣單位:利昂。
國 慶:4月27日(獨立日)。
國 歌:《我們贊頌你,自由的國家》。
歷史簡介:
15世紀中葉,葡萄牙水手首先來到本地區,把它叫做「獅子山」(即獅子山)。16世紀至18世紀,該地區奴隸買賣盛行。直至1787年,一個名叫格蘭維爾·夏普的英國釋放犯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定居點,成為奴隸的避難所。1791年,英國人建立「獅子山公司」,其所在地就是現在的弗里敦。1792年,第一個殖民者到達弗里敦,此後一直到1874年,弗里敦成了大英帝國西非屬地的首府,後來就成了獅子山的首都。從1815年起,弗里敦成了英國在西非海岸最重要的海軍基地。1815—1833年間,它就接待了35,000名釋放奴隸。在這以前,即1808年
,獅子山已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的最後25年裡,劃定了獅子山和法屬幾內亞、賴比瑞亞之間的國界。
由於對各地區和各部族(尤其是曼迪族和泰姆奈族之間)不同政策,部落斗爭很劇烈。直至1961年4月27日獅子山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時,還是這種狀況。獅子山獨立後,在弗里敦還有一名英國總督,代表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掌權。但是總理密爾頓·馬爾蓋(他是曼迪族人),後來是他的胞弟艾伯特·馬爾蓋尚能穩住局勢,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國家的統一。1967—1968年,部落紛爭再起,導致4次軍事政變。1968年人民大會黨(大部分成員是泰姆奈族人)領袖西亞卡·史蒂文斯執政。
1969—1970年,獅子山發生多起罷工和騷亂,史蒂文斯採取強硬措施,把前述4次政變的領導人送交法庭,其中21人在1970年4月被判處死刑。1971年3月23日,巴納古拉將軍再次發動政變,未遂。幾內亞總統塞古·杜爾派幾內亞傘兵到獅子山支持史蒂文斯政權。這些傘兵在弗里敦一直呆到1973年。1973年3月31日,獅子山和幾內亞兩國簽訂同盟條約。1973年4月19日,宣布成立獅子山共和國,史蒂文斯任總統兼總理。
新的共和國決定繼續留在英聯邦內,但它的政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解散軍隊,代之以武裝民兵;處死了巴納古拉將軍;加強了新聞檢查。但這些均未能阻止新政變的發生。1974年6月30日,正當總統訪問羅馬尼亞時,發生了政變,於是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15人被處死。在全國遭到飢荒威脅時,政府採取了很多的措施,解決經濟危機。
1976年3月26日,西亞卡·史蒂文斯再次當選為總統。他設法尋求外國援助來發展經濟,收效甚微。他請古巴軍官培訓他的保安部隊。一股敵視黎巴嫩僑民(約10,000人,他們掌握著國家的商業部門)的浪潮正在掀起。這一切,再加上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和部落、教派斗爭加劇,終於導致了1977年1月29日學生的罷課和示威,接著發生了暴力行動,一些人被殺,執政黨黨部的一些建築物遭破壞。
為此,史蒂文斯呼籲在1977年5月4日至6日舉行大選。這次大選後,總統及其政黨— 人民大會黨—重新控制了國內局勢。1978年5月25日,宣布一黨執政和組織新內閣。
1981年9月初,爆發了一場社會危機(由經濟問題引發的)。擁有25萬會員的工會聯合會要求降低食品價格和交通費,保證人民有住房,而當時通貨膨脹率已達200%。如果達不到目的,工會要在9月1日舉行總罷工,與工會談判失敗後,當局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為期6個月。
最近,獅子山又發生了一次政變,約瑟夫·塞義杜·莫莫成為共和國總統。
獅子山沿海為平原,東北為高原,呈梯形。高原把尼日河的源頭和其他一些比它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的源頭分隔開來。獅子山還有一個山地半島,島上有高達2000英尺的山峰。沿海平原縱深20英里,土地低窪,有一些零星小丘。高原高達2000英尺,從西北向東南傾斜。由於地形差異和降雨量的不同(南部蘇利馬年降雨量為4,779毫米,西北部的卡巴拉年降雨量為2,335毫米),獅子山人可以種植西非所有的主要農作物。獅子山至少有30個部族。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首領。泰姆奈族佔全國人口的1/4,他們生活在東北部。1787年首都弗里敦剛建立時,他們是那個半島上的主要居民。
南部分布著曼迪族。他們約占總人口的1/3。由於殖民主義者慣用的伎倆,這兩個部族之間常有爭斗,使國家的社會和政治發展緩慢。
在其他地區分布著林姆巴族、蘇蘇族、科諾族。在西非沿海有曼丁戈族、曼迪族、科土科族、加利亞納族、富拉尼族。在獅子山還有一些祖籍為幾內亞和賴比瑞亞的基西、瓦伊和戈拉的僑民。生活在弗里敦及其郊區的可里奧爾人是在西印度群島出生的黑白混血人種,他們是獅子山人中最有特權、最有勢力的人。他們是原來生活在西非沿海的努力的子孫,被販賣到西印度群島後,又於1787—1870年間被送回原籍。按照傳教士和英國政府的意志,在從非洲泰姆奈國王托姆手中買下的土地上定居了下來。克里奧爾人拋棄了自己的習俗,在傳教士的幫助下,獲得了求學和職業訓練的機會,接受了英國文化和意識形態。於是,他們比內地居民高明,也比大部分西非人強。他們在20世紀成了職員、牧師、教員、律師和醫生,在整個講英語的西非地區的教育和行政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克里奧爾人有優越感,不尊重當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這樣就和其他獅子山人產生了敵意和誤解。雖然克里奧爾人不到老弗里敦人口的25%,直到今天,這些移居來的家族和內地人之間的競爭在政治上還是有相當影響的。他們是非洲社會里的黑人官僚階層。他們雖然人數不多(30,000人),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勢力。
座落在大西洋邊上的獅子山首都弗里敦是世界上最美麗、也是最有生機的港口之一,大自然賦予他迷人的、秀麗的景色,還有深達1,250英尺的泊位。弗里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發揮過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當時它是盟軍在大西洋的海軍基地。
弗里敦最早的居民是400名被一艘販賣奴隸的船擄去的非洲人。在英國海軍和奴隸船交戰中,這些人逃離了奴隸船,在弗里敦上了岸。後來,他們和30名英國姑娘混居,她們是因道德敗壞,於1787年被英國政府流放到弗里敦來的。
不久以前,弗里敦還被視作白人的墳墓,因為這里是又潮又濕的酷熱的赤道氣候,而且又缺乏衛生條件。到了20世紀,治療熱帶病已成易事,然而由於貧困,這兒的死亡率還是很高。
弗里敦有88,000人,獅子山的主要城市博城有20,000人;馬克尼人口為9,000;凱內馬人口為7,500人。
獨立日
1961年4月27日(星期四),獅子山宣布成為英聯邦內獨立的國家。這是1960年秋,獅子山所有黨派聯合組成的民族陣線與英國政府在立憲會議上一致同意的。英國議會批准了獨立法令。英聯邦各國首腦在會上同意獅子山獨立後接納它為英聯邦成員國。
應注意的是,在獨立前並未進行過大選。獨立憲法也是由獅子山的殖民當局制定和執行的,並未通過任何法律程序。憲法沒有經過國家最低一級立法機關——代表委員會的討論。總理密爾頓·馬爾蓋的權力是殖民當局賦予的,在他執政前,沒有經過民意測驗。因此,他在議會里未獲絕對多數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黨的領導人與其他政黨進行了實力不等的較量。顯然,密爾頓·馬爾蓋的黨害怕獅子山的群眾,尤其是在地方議會選舉中失利後,該黨覺得有必要獲得人民的支持。
1960年11月,該黨的3位候選人在首都弗里敦選區的選舉中,兩人失利。在其他地方的選舉中,該黨也遭失敗。
這樣,反對派一全國人民大會黨在議會里獲得了2/3議席。但是密爾頓·馬爾蓋宣布,在宣布獨立前進行大選。正當慶祝獨立的場所燈火輝煌時,全國人民大會黨的領導人—26名男人和16個女人卻被關進了監獄。到宣布獨立的那一天,該黨成立已有10個月了。在總理密爾頓·馬爾蓋和英國殖民部部長馬克魯達就憲法達成協議後,全國人民大會黨領導人要求向人民公布憲法,以便人民發表意見。因為憲法從未公布過。該反對黨還要求總理履行諾言,在獨立前進行選舉。因此,英國總督莫里斯·莫爾馬紮根據賦予他的維護治安的權力,簽署了逮捕反對黨領導人的命令,指控這些人要破壞公共設施。
獅子山獨立後只有一個立法機關,即議會。議會共有31名議員,其中12名是各部落首領。議長由議員選舉產生。行政機構由總理及其內閣成員組成,總理是議會中多數黨的領袖。
議會5年選舉1次。除了一些地區的婦女外,所有納稅人都有選舉權。代表英國女王的是總督莫里斯爵士。
在1957年的大選中,獅子山人民黨在31個席位中獲得了26個席位,並取得了12位部落首領的支持。然後,舉行總統選舉。獅子山人民黨以一票的多數選舉艾伯特·馬爾蓋為總統。但他自願把職位讓給他的哥哥——當了總理的密爾頓·馬爾蓋。
幾個月後,議會內部成立了一個反對派組織,領頭的是統一進步黨成員西里勒·羅傑斯·頓特,該組織還包括其他一些獨立的小組織。1958年獅子山人民黨的許多傑出人物,如艾伯特·馬爾蓋、西亞卡·史蒂文斯等脫黨,並和團結進步黨內的一些不滿分子組成了全國人民黨。1960年4月,獅子山最後一次憲政會議召開前,所有政黨都同意建立一個由密爾頓·馬爾蓋為首的統一戰線,提出獨立的要求。這些政黨要求組成一個「具有各種功能」有效率的政府。所有的與會者都會議報告上簽了字,只有史蒂文斯因被關押在倫敦未簽。後來組成了一個聯合政府。密爾頓在政府里設了4個部長的位置,三個席位給了反對派政黨。此時,史蒂文斯已脫離全國人民黨,組成了一個新的反對派——全國人民大會黨。史蒂文斯成了反對派首領。
由於弗里敦的克里奧爾人比起其他獅子山人來在文化上居領先地位,因此,多年來,在殖民主義立法議會中唯一的當地代表經常由他們擔任,他們從來沒有真正代表過抵制派的利益。1957年,獅子山人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後,情況才有所改變。在後來的幾年中,獅子山大部分政治斗爭在獅子山人民黨和獅子山議會間進行。前者要求所有的獅子山人權力平等,後者則堅持弗里敦的居民應該有更多的代表名額。雖然,克里奧爾人和土著居民的爭端在政治和社會方面引起了風波,但尚未釀成真正的政治問題。
1960年4月27日獅子山獨立時,人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這個國家向何處去?靠西方,還是靠東方?它會更加同情卡薩布蘭卡會議體現的非洲解放運動,還是象講法語的非洲國家如喀麥隆和法屬剛果(剛果(布))那樣,由親西方的少數派執政,綁在西方的列車上?人們從歷史上和邏輯上都懷疑西方的目的。這不僅因為獅子山是西非最早的殖民地,西方國家一直把它作為侵略、傳教和掠奪其他殖民地的基地和橋頭堡,而且它和賴比瑞亞的獨立一樣,從一開始,就沒有採取解放斗爭的形式,這是與其他殖民地截然不同的。這是獅子山的民族歷史和政治斗爭所特有的。
獅子山還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從政治上和行政上它分為居住地和保護地。住在居住地的是克里奧爾人,他們是特權階層。這對獅子山的民族解放運動起了阻礙作用。因此,有些人甚至認為獅子山的政治斗爭是從1951年才開始的。
盡管如此,當獅子山的各種政黨——第一個是密爾頓·馬爾蓋為首的獅子山人民黨——建立起來後,該黨意識到各階層之間存在著壓迫,國家經濟因受到剝削和破壞造成的落後,但獅子山政府選擇的政策與奈及利亞的政策更接近些,而不大接近迦納或幾內亞的政策。
總理密爾頓·馬爾蓋對此並不掩飾。他公開宣稱:「獅子山的難題是財政,英國向他提供援助和技術人員,獅子山眼下還不能缺少這種援助。而且在相當長時間內,需要這種援助。因此,獅子山應該忘記過去的舊帳,與西方一起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殖民主義著企圖讓獅子山人民相信他們的真正財富是農業。這種論點已屢見不鮮。有多少被殖民主義壓迫的國家,至今仍然是商品傾銷市場,而礦藏卻被壟斷資本控制著!
獅子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官方統計說明年人均收入不到15英鎊。雖然戰後財富明顯地增長,但貧困仍然困擾著獅子山。80%的人口從事農業。雖然農作物種類很多,如花生、亞麻、可可、生薑、纖維植物、棕櫚油、香蕉、咖啡豆、稻米等,但仍然不能維持生計。如果能正確地加以引導,獅子山的經濟能繁榮起來。
獅子山農業發展緩慢,長期統治獅子山的殖民主義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殖民統治時期,農業生產方式始終非常原始落後。政府不向農民提供貸款、種子、肥料等農業援助,農民也得不到耕地、收割、灌溉等機械。現在獅子山農民唯一的願望是合作社運動更加發展壯大,以便在發展農業中發揮作用,為農民爭取好處。1950年約有29個合作社,現在約有400個,擁有25000人。
獅子山有豐富的礦產如金剛石、金、鉻、鐵等。1957年礦產資源出口占獅子山出口的72%。預計鐵、鉻、金等開采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還可以在朱瑪河谷大瀑布處發電。
眾所周知,開發南非礦山和貴重金屬礦的國際壟斷組織也直接控制著獅子山的這類工業。源源不斷的利潤流水般流進了南非壟斷資本家的腰包,而獅子山的礦工干7天活,只能拿到6天的工資。
1930年獅子山首次發現鑽石。1934一1956年英國公司建立「獅子山礦業托拉斯」壟斷了礦產業。後來,當幾千名農民(很多來自獅子山境外)離開他們的土地,來到金剛石礦區碰運氣時,該土司的特權減少了,它的特區也被公諸於世。當勘探、進口和自由出口貿易大規模活躍起來時,政府只能對此稍加監督。於是,許多鑽石走私到了國外,政府喪失了巨額收入。同時,礦工們仍源源不斷地湧入衛生條件極差、人滿為患的城市,使傳染病猖獗。工人們猛烈攻擊「礦業托拉斯」的特權。
鑽石占獅子山國家出口商品的50%,是政府主要的收入來源,也為許多工人、技術人員和職員提供了就業機會。
為此,1959年建立了政府鑽石辦事處,鼓勵合法的出售,對那些持有開礦證的人加強監督。博城是繁榮的鑽石城。
1956年由於壟斷公司施加影響,有45,000名非法進入該地區幹活的工人被遣送到法國區及其周圍地區,指控他們非法勘探和走私鑽石。後來,在壟斷公司的高壓下,政府採取嚴厲的措施,加強監督,打擊走私。而壟斷公司則大肆開采這種珍貴的礦藏,生產混亂,很可能在一代人手中使這種礦產枯竭。「礦業托拉斯」交給政府的稅收極少,和它獲得的巨額利潤極不相稱。政府的反對派全國人民大會黨呼籲必須讓該公司負擔合理的稅收。
我們還可以看到工業化帶來了工人聯合會的新思想,這種新思想和至今仍然盛行的部族主義是水火不容的。
10. 獅子山內戰的原因
獅子山內戰一觸即發
據聯合國官員5月10日稱,獅子山可能發生大規模的內亂,
甚至爆發內戰,因為有4名平民在首都弗里敦發生的沖突中喪生;
英國部隊已經進駐弗里敦機場,開始全面撤離英國和歐洲其他國
家的公民;聯合國也於8日夜間撤出了266名工作人員,
僅留下55名重要的工作人員。
聯和國維和部隊被打垮了
危機激化始於8日當天發生在首都弗里敦反叛首領桑科的家門
前。當時大約有5000名示威者沖擊了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把守的桑
科的房子,接著開始向桑科家投擲石頭,高唱要把桑科砍頭的歌。
然而,就在示威者氣氛正熱烈的時候,一群躲在聯合國維和部隊
後面的反叛者突然向示威者開槍,他們甚至動用了沖鋒槍和槍榴
彈。在慌亂中,數十名示威者中彈或者被踩傷,3人當即死亡。聞
訊趕來的聯合國增援部隊馬上控制了街道,並且在其裝甲車上架
起了機槍。美國《基督教緘言報》女記者克里娜和另外兩名塞拉
利昂人在沖突發生時躲進了桑科家附近的一所小房間里,然而,
叛軍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並且槍殺了兩名獅子山人,然後告訴
女記者說:「我之所以放你走,就因為你是記者。你回去告訴那
些人,不要到桑科家門前抗議,不然的話下場就跟這兩人一樣。」
獅子山政府透露說,當天全城共計有16位平民被打死。
5月10日,駐獅子山聯合國維和部隊發言人戴維·威姆哈特
在弗里敦召開緊急記者招待會宣布,200餘名聯合國維和部隊官兵
在戰略要地馬西亞卡與叛軍交火後因彈盡糧絕現已全線撤退。」
不過,8日血案過後的弗里敦倒顯得非常平靜。
老百姓紛紛逃亡
當維和部隊與獅子山叛軍在首都35英里的戰略要鎮馬西亞
卡開戰的消息傳開後,獅子山全國上下一片緊張。馬西亞卡及
其附近的居民帶著僅有的家當拚命擠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或者
乾脆步行向首都弗里敦逃亡。49歲的廚師英德里斯·卡努頭頂一
個大箱子告訴記者說:「叛軍實在是太厲害了,而政府軍連武器
都不足,他們告訴居民說:『想活命的話,快跑吧!』今天早晨,
馬西亞卡涌來大批的農民告訴我們說:『叛軍要來了!』」
而恐懼萬分的弗里敦市民卻紛紛准備外逃。一名正在弗里敦
一家旅館里等著撤離的獅子山婦女說,反叛軍隊去年殺害了她
的丈夫和4個孩子。現在與她相依為命的也就是身邊這個年僅9歲
英國國籍的女兒了。這位婦女緊緊地抱著孩子說:「我不能再失
去親人了,我一定要把女兒送走。」
由於事態越來越嚴重,英法等西方國家迅速行動起來。不過,
這些當慣了「世界警察」的國家卻根本沒把這個西非國家的危機
當回事,而只是關心其在獅子山的公民的安全。英國向塞拉利
昂急調傘兵和海豹特種部隊,並且迅速控制了獅子山的國際機
場,然後於9日陸續撤走了181名英國和歐共體其他國家的公民;
法國駐塞內加爾的軍隊也進入警戒狀態,隨時准備撤運可能被困
在獅子山的外國僑民。
叛軍首領下落不明
更可怕的是,獅子山總統在9日晚的全國廣播中稱「革命聯
合陣線」的頭目桑科下落不明!聯合國維和部隊發言人戴維·威姆
哈特說:「我們不清楚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從自己的住所里失蹤的,
我們現在急著要跟桑科取得聯系。」
60歲的桑科現在是唯一能挽回獅子山局勢的人。桑科是塞拉
利昂的老反對派了。90年代初,羽翼日益豐滿的桑科開始在叢林里
訓練他的游擊隊員,教他們基本的軍事戰術、宗教信仰和非洲民族
主義,並且成立了「革命聯合陣線」。這個組織後來發展成一個人
數大約在5000至15000人的組織。
1998年,當哈塔布在西非部隊的扶植下上台之後,桑科被政府
判處死刑,但隨即被政府大赦,並且被委以獅子山礦業部部長的
肥差,一手控制了堪稱獅子山「經濟命脈」的鑽石資源,而塞拉
利昂政府對桑科及其「革命聯合陣線」的唯一要求是放下武器,解
除武裝。然而,桑科當上政府礦業部部長後並沒有遵守承諾,反而
陽奉陰違地擴大自己的武裝力量,並且於1999年幾乎攻進了首都弗
里敦,只是在聯合國及西非國家的干預下才勉強同意停止進攻。
然而,這位叛軍頭目對聯合國的成見是顯而易見的。他指責聯
合國袒護獅子山政府,歧視他的手下。桑科還斷然否認他的武裝
襲擊和扣押聯合國維和部隊。他憤憤地告訴記者說:「既然我都向
全世界宣布我將遵守和平承諾了,我為什麼還跟聯合國維和部隊叫
板呢?」
桑科自從8日失蹤後目前下落不明。有傳言說他已經乘亂逃離了
首都,准備率領叛軍前來攻城,還有人說桑科被獅子山陸軍「保
護」起來,但獅子山國防部副部長卻表示他不知情。他說:「我
們現在得想盡一切辦法將叛軍趕回他們的屬地,但政府仍希望桑科
能繼續和平進程。
聯合國正在想招兒
9日,聯合國副秘書長伯納德·邁耶特飛抵弗里敦,他准備對塞
拉利昂的局勢進行全面的評估,然後決定聯合國維和部隊下一步的行
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再度呼籲聯合國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但同
樣再遭西方國家的冷遇,就連已經部署到弗里敦的英軍也只打算撤走
本國公民,而不打算支援聯合國的行動。萬般無奈的安南只能向尼日
利亞請求,希望奈及利亞政府能派兩個營的部隊組成一支快速反應部
隊。
鑒於事態嚴重,聯合國決定提前部署3個營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將
駐獅子山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增加至11000人。美國政府終於鬆口
說,美國空軍在未來幾天內將負責把一個營的孟加拉國聯合國維和部
隊空運到獅子山。
(北京青年報 2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