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it創業故事
擴展閱讀
沒買股票卻有股票簡訊 2025-07-04 06:27:00
度小滿可以買股票 2025-07-04 06:21:35
上海海能投資股票行情 2025-07-04 06:14:13

it創業故事

發布時間: 2021-11-21 11:01:34

A. 成功人士的創業故事

提供網路CEO李彥宏的創業故事:

第一,找到突破點。2004年李彥宏被迫從CEO位置下來做一個項目的經理,開始超越Google的「閃電計劃」。李彥宏回憶說,當時的策略就是「用網路強的地方攻Google弱的地方」。網路很快找到兩個突破點,一是網路伺服器在中國,可以抓到四倍於Google的中文信息,網路索引量每年漲200%,Google每年僅漲50%;二是在中文內容稀少的情況下,網路推出貼吧等產品來增加內容。幾年下來,信賴網路的用戶終於超過競爭對手。

第二塑造企業文化,網路發展從一兩個人到現在一萬兩千人,遠超李彥宏創業時想像。李彥宏還向學生總結了做好企業的三個心得:首先要有共同的使命目標,網路使命是「讓人們最便捷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其次是核心的公司文化,網路 「簡單可依賴」文化已為每個員工理解、認同和貫徹;第三是高效的流程和制度,「想要做世界級的公司,必須要有世界級的流程」。

第三,注重用戶體驗。李彥宏還強調,未來操作系統越來越不重要,相反,構建在操作系統上的服務很重要。比如說安卓電話在中國現在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安卓電話默認的搜索變成網路了,因為網路跟手機廠商談,在中國網路可以給廠商分更多的錢。」

李彥宏指出,不管網路做不做操作系統,未來整個IT產業的重心會從操作系統轉到互聯網服務。網路要做的是不僅有網頁檢索,還有貼吧知道一系列用戶非常喜歡的服務。

B. it名人和成功企業的傳奇故事

南存輝,正泰集團董事長。

這位被《福布斯》雜志列入中國首富前五十名的中國民企精英,創業之前只是個子承父業的修鞋匠。

現在,南存輝已經是個腰纏億貫的富翁了,但這可不僅僅是他辛勞創業,不僅僅是他克勤克儉,讓他在新一代的溫州人中鶴立雞群,全在他長著一對千里眼。

修得用功一點,質量可靠一點

南存輝的少年時代布滿了艱辛與磨難。從6、7歲開始,南存輝就挑著米糠,提著雞蛋上街賣。

南存輝的父親是溫州樂清柳市鎮人人皆知的老鞋匠,13歲那年,他初中剛畢業,父親在一次勞動中腳被水泵砸傷,卧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輟學子承父業。他天天挑工具箱早出晚歸,一晃就是三年。

一個嚴寒的冬天,補鞋的錐子不小心深深地扎入南存輝的手指中,他咬牙拔出錐子,用片破紙包上傷口,堅持為客人補好鞋。回憶這段非常經歷時,南存輝說,修鞋那陣子,我天天賺的錢都比同行多,我就憑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點,質量可靠一點。

在溫州的低檔壓電器創業潮中,南存輝找了幾個朋友,四處借錢,在一個破屋子裡建起了一個作坊式的求精開關廠。四個人沒日沒夜地幹了一個月,賺來的第一筆錢只有40元錢。三個合作夥伴都沮喪極了,而南存輝卻興奮異常,因為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財富的路子。南存輝說,我們要干,就要講究質量,不能賺昧良心的錢。

後來,一位退出舞台的大業主不無感慨地說:當年產品好壞都有人要,我們只圖眼前利益,沒想到這是條末路。南存輝看得清,他勝我衰,這是要害。

C. 請問網上哪裡有大量有關it創業故事

這里有很多:

青年農民網上闖出一條金光大道 (2284)
網路創業網上開店最新實用手冊 (11970)
黃明明網路創業故事:錢不是萬能的 (7)
周鴻禕:冷門小軟體成就億萬大富豪 (1)
小女子網商創業的故事 (38)
紀念一個英年早逝的網站站長:吳昊 (62)
網路創業如何穿越三重大門 (91)
中國站長站阿飛的網路財富之旅 (252)
小女子觸電網路的創業故事 (184)
站長網和圖王的網路創業故事 (176)
http://www.cfzn.org/Article/cfzn/wlcy/Index.html

D. 求幾個IT創業中堅持的故事~

韓華 我愛打折網 創始人 女 80後 北京。(網路有簡介)
逛街中發現打著信息需求量大,存在市場機會。
於是找了幾個朋友一起湊了30萬開始做打折網。
那時2005年,打折網還很少,也算做在了前面。
所有的信息,都是他們設計好路線,一個個去商場抄回來的。
網友看到信息真實有效,慢慢都知道這個網站了。
不過運行一年後,沒有盈利,無法承擔伺服器50萬的費用。
網站面臨關閉。。。
他們向供應商提出分期付款的請求,得以緩解幾日。
恰巧,這是他們的網站被一個韓國人看中了,要出資30萬美元收購。
韓華非常高興,但是冷靜思考,看到了他們的機會和趨勢是正確的,沒有出售。
後來,有商家主動來付費廣告合作,他們就意識到可以招商了。
於是開始招商,效果很不錯
沒想到,沒多少時間,商家都不合作了。。。
她感到很奇怪,走訪客戶得知,有競爭對手惡意拉他們的客戶,只要不在他們網站做廣告,就免費給他們宣傳。。。
這也是一次危機,不過還是品質救了他們。
那些走掉的客戶,發現免費 新網站 效果不好,又回來了。。
很快,他們的網站營業收入過千萬,
現在已經超過3000萬了

還有中勞網創始人 周文華,淘寶網商幫創始人:白林,80後幾個創業新貴:李想、茅侃侃等人,可以自己查下 太多了 不好寫。

E. 高手提供一些IT人士奮斗的例子,激勵一下!!

馬雲,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著名企業家、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在1988年在杭州師范學院(現杭州師范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此後任教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了網站「中國的黃頁」。1997年,加入了中國外經貿部,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
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網站之一。阿里巴巴網站成功,使馬雲多次獲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學府講學,當中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的講師;
1995年-1997年 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外經貿部官方站點及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
1999年至今創立阿里巴巴集團,並迅速成為全球最大B2B電子商務平台,目前已成亞洲最大個人拍賣網站;
2003年 創立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
2005年 和當時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並其在華所有資產,阿里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
2006年至今成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最有特色,最具影響力的評委,還用雅虎中國和阿里巴巴為《贏在中國》官方網站提供平台。為千百萬創業者提供平台。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網路廣告為贏收項目的營銷平台「阿里媽媽」,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門檻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長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實行廣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和杭州師范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任董事會董事長。
馬雲率領他的阿里巴巴運營團隊匯聚了來自全球2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注冊網商,每天提供超過810萬條商業信息,成為全球國際貿易領域最大、最活躍的網上市場和商人社區。《商界時尚》雜志封面人物
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被國內外媒體、矽谷和國外風險投資家譽為與Yahoo、Amazon、eBay、AOL比肩的五大互聯網商務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動了中國商業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限機會,「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
馬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2002年5月,成為日本最大財經雜志《日經》的封面人物;《日經》雜志高度評價阿里巴巴在中日貿易領域里的貢獻 "阿里巴巴已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整個互聯網世界的驕傲。自中國加入WTO以來,日本市場逐漸升溫,大量的日本企業將目光投向阿里巴巴,並對她寄予了濃厚的興趣和希望。

F. 請問孫明佳有哪些創業故事

好多創業故事,他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沒有錢,錢都是借的,吃飯也非常節省,一開始銷路出打不開,他都是自己出去推銷的。

G. IT人如何開始自己創業

(我相信中國人都會非常謹慎的作出這個決定的)因為這個決定會讓你有一種背水一戰的感覺,好像失去了強大的支援,從此要孤軍奮戰。 所以作出決定前,你最好對自己今後的事業做一些市場調查。或許你會覺得自己的資歷和經驗已經足夠,但它並不足以支撐一個牢固的事業。 做一個客觀的評估 自己創業聽起來很酷,但這是個相當繁瑣的事情。我並不是讓你悲觀的看待這個事情,只是讓你意識到創業並不是做自己喜愛的事,然後從中獲利這么簡單!這是很艱苦的工作!你要確定你已經准備好去接受這個沉悶的階段。在這里你必須對自己誠實。如果每天你不能按時起床的話,你或許還沒有經受過艱苦的訓練,還沒擁有給自己做老闆的能力! 讀書 看一些關於創業的書,找現實一些的書籍,讀一些給人啟發的創業故事。它能讓你堅守自己的信念,並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時間表和目標 一旦你決定了創業,先坐下來,寫一份規劃書,確定創業每一個里程碑,確定最終的目標!這個計劃應該包含你創業直至你成功的所有過程!比如:你要在一年內開始創業,規劃你在這12個月中的每一個步驟。規劃合理的目標,並針對目標開展工作。當這12個月的目標全部完成時,你要做好迎接一切的挑戰的准備!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能讓你在6-12個月緩慢的推動你的計劃,這比讓你第二天就辭職狀況好得多,雖然它耗費時間,但很值!另一方面,如果你確定明天就要辭職,我想你會有更強的戰鬥力! 商業計劃書 我常常驚嘆有那麼多人忽略撰寫商業計劃書。商業計劃書是一個關鍵的考驗!即使你不會把它給任何人看,你也不能愚弄自己,它會讓你對自己的事業產生一種很敏銳的洞察力。 最好在你的商業計劃書上,寫上一些你的市場調查。即使覺得自己已經很了解市場了,最好你能知道

H. IT界經濟名人的故事

馬雲創業故事:從頑皮少年到商界大俠 一張稜角分明、削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狷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他就是馬雲,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的開拓者,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兼CEO。 馬雲和他的創業經歷,與其他互聯網精英相比,顯得格外不同。 馬雲的俠氣自小有之。為了朋友,為了義氣,馬雲小時打架無數,受過處分,身上縫過13針,也曾多次被迫轉學。從家長到老師、鄰居,都對這個頑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高中考大學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參加高考前,他的老師說:「你要是考上的話,我的名字倒過來寫。」 「我自己覺得,算,算不過人家,說,說不過人家,但是我創業成功了———如果馬雲能夠創業成功,我相信80%%的年輕人創業能成功。」 馬雲特意叮囑記者,一定要把這些話告訴所有想創業的年輕人。 1984年,歷經辛苦的馬雲終於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就這樣幸運地上了本科,並憑著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個人背著個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里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初次下海的經歷,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體會。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互聯網;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互聯網。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出於好奇的馬雲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 敏感的馬雲意識到:互聯網必將改變世界! 隨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 此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獨行的馬雲揮揮手,放棄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時,互聯網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互聯網也剛剛開始發展: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就《數字化生存》、楊致遠創建雅虎還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錢華林剛剛用一根光纖接通美國互聯網,收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著要用互聯網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里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干,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干。」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3個月後,臨近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互聯網,馬雲的業務量激增。在各企業紛紛忙著建立自己主頁的時候,馬雲的先見之明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製作一張主頁,中英文對照的2000字內容、一張彩照,開價就是2萬元人民幣。不到3年,馬雲就輕輕鬆鬆賺了500萬元利潤,並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揮師北上,建立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這段經歷對馬雲彌足珍貴。他告訴記者:「在這之前,我只是一個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宏觀視野的馬雲返回杭州,進行二次創業,他決定介入電子商務領域。 採用什麼模式?當時全球互聯網所做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為全球頂尖的15%大企業服務。但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作出決斷———「棄鯨魚而抓蝦米,放棄那15%大企業,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企業有自己專門的信息渠道,有巨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一個平台,將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匯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水泥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與大石頭抗衡。而互聯網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這樣,1999年9月,馬雲的阿里巴巴網站橫空出世,立志成為中小企業敲開財富之門的引路人。當時國內正是互聯網熱潮湧動的時刻,但無論是投資商還是公眾,注意力始終放在門戶網站上。馬雲在這個時候建立電子商務網站,在國內是一個逆勢而為的舉動,在整個互聯網界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模式,被國際媒體稱為繼雅虎、亞馬遜、易貝之後的第四種互聯網模式。阿里巴巴所採用的獨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國,也難覓一個成功範例。 1999年底,馬雲以6分鍾的講述獲得有「網路風向標」之稱的軟銀老總孫正義的賞識。兩人進行了3分鍾的單獨談判後,馬雲獲得了孫正義3500萬美元的投資。 軟銀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資申請,只對其中70家公司投資,而孫正義只對其中一家親自談判。 事實證明,無論是高盛還是孫正義,對馬雲的判斷都是准確的。在電子商務領域,馬雲顯示了自己的獨特視角和預見性:創業當年,阿里巴巴的會員就達到8.9萬個;2000年達到50萬;在2001年互聯網的嚴冬季節,依然實現了百萬會員的目標,並成為全球首家超過百萬會員的商務網站;目前的會員總數已經超過350萬之巨。 在互聯網最寒冷的冬天裡,阿里巴巴成為最早宣布贏利的.com之一,並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學院選為案例,連續4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電子商務站點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總額為8200萬美金的新一輪私募成功,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業金額最大的一次募資。這筆戰略投資加上此前風險投資的結余和自身1億多元人民幣的利潤,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在手,已經可以和國內任何一家門戶網站並駕齊驅了。 馬雲就此放出豪言———「2004年,我們要實現每天利潤100萬;2005年,我們要每天繳稅100萬。」 這話如同馬雲本人一樣———看似狂妄,實則精明。馬雲對外宣稱的數字,都是通過財務統計過的:單日贏利100萬的目標,其實在2003年7月就已經單月實現了;而他在公眾面前誇下每天繳稅100萬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內部正在執行的目標。 「偉大的企業要能賺錢,光會賺錢的企業不是偉大的企業。」馬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讓自己的公司贏利,為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他的俠者氣質也揮灑得淋漓盡致。著名的「西湖論劍」便是一例。 200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之際,通過馬雲的積極奔走並請大俠金庸從中穿針引線、廣發英雄帖,中國互聯網的風雲人物———新浪的王志東、網易的丁磊、搜狐的張朝陽以及8848的王峻濤等,在馬雲的誠意感召下欣然赴約。這些行走互聯網商海江湖的英雄,這些平時激烈競爭和搏殺的對手,首次坐到了一起,在美麗的西湖邊共同探討互聯網的發展和對策。 馬雲後來乾脆將此活動改為了一年一度的「西湖論劍」,成為中國互聯網界的年度盛事。 在馬雲的辦公室里,高高懸掛著金庸先生手書的題詞———「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細品馬雲一直以來的創業足跡,這個題詞正是點到要害,這也正是馬雲步步成功的秘訣。 面對未來,馬雲又有豪氣的預言———「中國互聯網從廣告市場的爭奪到簡訊息市場的爭奪,再到網路游戲市場的爭奪,很快就要進入對電子商務市場的爭奪。一直以來互聯網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互聯網正在為客戶和原廠商創造新的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引發更大規模化的企業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格局將產生巨變,一個新的互聯網應用人群正在形成主流,互聯網將由『網民』和『網友』時代進入『網商』時代。作為網商的代言人,阿里巴巴有一個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聯網帶入網商時代。」

I. 求一本關於IT行業的企業家,創業故事的書

雷軍 去看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