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二章紋的典故,或神話有哪些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乾隆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龍袍。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fǔ)、黻(fú)等,通稱「十二章」,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金烏,這是漢代以後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日中有烏」、「後羿射日」等神話傳說。「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白兔,這是漢代以後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盪,普照四方。
十二章
「山」即群山,其圖案亦為群山形,取其鎮也,代表著帝王之性格穩重,象徵帝王治理四方水土,人所敬仰;「龍」為龍形,取其變也,龍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妥善處理國家大事;「華蟲」,即是雉,取其文(紋)也。雉是鳥類,但有細毛似獸,紋理華美,象徵帝王之文采昭著。
「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作尊形,取其孝也。「宗彝」通常是一對,每隻各有虎紋和猿紋。虎,取其忠猛;長尾猿猴,古人傳說其性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即水藻,為水草形,取其潔也,象徵帝王的品行高尚,冰清玉潔。「火」即火焰,為火焰形,取其明也,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天下黎民及眾生向歸天命之意。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取其養也,象徵著帝王給養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斷也,象徵帝王做事干練果敢。「黻」為兩個「己」字相背,取其辨也,代表著帝王明辨是非,背惡向善,知錯就改的美德。
明朝一品文官補子
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周天子用於祭祀的禮服即開始採用「玄衣黃裳」,並繪綉有十二章紋。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級。章服制度真正確立,是在東漢初年。東漢初規定:「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黃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皆備五采」(《後漢書輿服下》)。
唐武德四年,朝廷發布詔令,宣布車輿、服裝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擬上」,違者治罪。天下只有皇帝可用十二章,皇太子及一品之服用九章,二品之服用七章,三品之服用五章,四品之服用三章,五品之服用一章。明、清兩朝的文武官員,則改章服為補服,規定文官的「補子」綉鳥,武官的「補子」綉獸,各依等級綉有不同的動物。
中國古代十二章紋之制前後綿延近兩千年,文獻記載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實物卻很少。十二章圖案,自它在中國圖紋中出現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專有紋飾,應用在帝、後的服飾和少數親王、將相的服飾上,從未在民間出現過。
明朝萬曆 滿綉江山萬代龍紋圓補
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徵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覆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十二章紋自出現開始,雖歷經兩千多年的朝代更替,因其意義深刻,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幾乎沒有改變,這也是其它普通裝飾圖案無法比擬的。
http://www.szzh9.com/a/guiyuanys/liyi/ctfushi/2010/1103/5988.html
❷ 十二章紋的基本簡介
按照史料十二章紋在在周朝時便已明確形成,後至秦漢。所以不可能取材於漢朝之後的書籍。
十二章紋其實就是十二種圖案。
「日」即太陽,太陽當中常繪有金烏,這是漢代以後太陽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日中有烏」、「後羿射日」(《淮南子·精神訓》等)等一系列神話傳說。
「月」即月亮,月亮當中常繪有蟾蜍或白兔,這是漢代以後月亮紋的一般圖案,取材於「嫦娥奔月」(《歸藏》、《淮南子》古本、張衡《靈憲》)等優美的神話傳說。
「星」即天上的星宿,常以幾個小圓圈表示星星,各星星間以線相連,組成一個星宿。
「山」即群山,其圖案即為群山形。
「龍」為龍形。
「華蟲」,按孔穎達的解釋,即是「雉」,「華蟲者,謂雉也。……雉是鳥類,其頸毛及尾似蛇,兼有細毛似獸」。(《禮記·王制》孔穎達疏)。
「宗彝」,即宗廟彝器,作尊形。
「藻」即水藻,為水草形。
「火」即火焰,為火焰形。
「粉米」即白米,為米粒形。
「黼」是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
「黻」是黑青相次的「亞」形。
❸ 古代官員的衣冠上有十二章紋有什麼講究都有哪些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志,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日、月、星辰除了取它們照耀大地,帶來光明之意外,更重要的是,古代的人們認為日月星辰在宇宙中有著主宰一切的意義 。山,指為人仰望又穩重,寓意江山永固。龍,神秘的象徵,又被人們以神話,取其隨機應變的意思。花蟲,是禽類,俗稱雉雞,寓意有文采德行。宗彝:是表達了一種忠孝之意。 火;代表旺盛也有光明的寓意。粉米:指白米和麵粉,寓意帝王要滋養終生,珍惜百姓。黼: 就是斧頭的意思,代表庄嚴穩重提醒帝王果斷行事。黻:代表的是一種明辨是非的含義 。
❹ 秦始皇朝服上的十二章紋有哪些各分布在什麼部位。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志,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綉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
❺ 十二章紋的歷史記載
十二章紋的最早而又全面的記載,是《尚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綉,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這段記載並沒有指明十二章紋是周代天子的禮服紋飾,筆者推論,可能在秦漢以前,十二章紋只是服裝上的吉祥紋飾,並不一定有嚴格的十二章、九章、七章、五章之制。《詩經·秦風·終南》有「君子至止,黻衣綉裳」一句;《左傳·桓二年》又載:「火、龍、黼、黻,昭其文也」;《荀子·富國》又雲,「黼黻文(紋)章以藩飾之」等等。這些說明,十二章紋當中的火、龍、黼、黻等等,只是春秋、戰國時期(或者更早)流行的服裝紋飾而已。
❻ 十二章紋的等級制度
十二章紋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體現。作為封建輿服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早已隨著封建制度的滅亡而消亡。但十二章紋畢竟在中國古代曾長期存在過,因此,了解十二章紋,對於我們閱讀古籍、考察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體會中國帝制時代的嚴格而繁瑣的等級制度,還是有所幫助的。
龍袍十二章紋包括: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發展歷經數千年,每一章紋飾都有取義,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盪,普照四方。山,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龍,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華蟲,通常為一隻雉雞,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綉虎紋和蜼(一種長尾猿)紋,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則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火,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黼,為斧頭形狀,象徵皇帝做事干練果敢。黻,為兩個己字相背,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
❼ 十二章紋的由來
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據《周禮·春官·司服》注及疏記載,周代有官名「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周天子用於祭祀的禮服即開始採用「玄衣纁裳」,並繪綉有十二章紋;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級。不過,《周禮》本身並沒有記載十二章紋之制,只是說「王之吉服」有「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即所謂「天子六冕」。只是以後註疏《周禮》的人都一致認為周禮中有十二章紋之制。所以,十二章紋究章於何時形成,尚未確考。
秦漢以後,封建統治者為了維持封建的統治秩序,紛紛制定詳細、繁瑣的封建禮儀,為了說明這些封建禮儀的合理、正統,都把一些禮儀的產生時間上推至三皇五帝時代,對於十二章紋也是如此。例如,《史記·孝文本紀》載:「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後漢書·輿服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玄,下裳黃。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綉。以五采章施於五色作服」。《晉書·刑法志》亦雲:「五帝畫衣冠而民知禁」等等。所有這些,均無案可稽。
❽ 十二章紋具體是什麼
十二章紋
THE TWELVE ORNAMENTS
它是古代中國皇帝在最隆重的場合所穿的禮服上裝飾用的紋
樣,依次為日、月、星晨、山、龍、華蟲、宗彝、藻、火、
粉米等。
所用章紋均有取義:
日、月、星辰-取其照臨;
山-取其穩重;
龍-取其應變;
華蟲(一種雉鳥)-取其文麗;
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繪一虎)-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潔凈;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養;
__ (斧形)-取其決斷;
__ (常作亞形,或兩獸相背形)-取其明辨。
可以去這里看看http://www.grassy.org/art_cn/pattern/pattern3/p3_9.htm
❾ 十二章紋是古代的服飾上的等級標志,分別都是哪些標志
在電視上所演的古代電視劇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不同的朝代會有著不同的服飾,但是如果觀察細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服飾上都有著相似地方,就比如上面綉著的花紋。那些服飾上面的花紋為十二章紋,是古代帝王以及高級官員禮服上所秀的紋飾。十二章紋分別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
第三,十二章紋有著各自的含義和象徵。
十二章紋有著各自的含義和象徵,比如說日就代表著太陽,而太陽往往與一系列的神話傳說相關。月就代表月亮,源自嫦娥奔月的傳說。星就代表天上的星宿。日、月和心三者則代表著三光照耀,象徵著王恩的浩盪。山指群山,象徵的穩重,代表著皇帝能夠治理好四方山水。龍就指的是神龍,華蟲則指皇上要文采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