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猴兒酒
擴展閱讀
股票基金160314 2025-07-03 20:03:06
和順股票代碼 2025-07-03 20:00:11
艾迪康 2025-07-03 19:31:58

猴兒酒

發布時間: 2021-11-22 09:50:53

『壹』 猴兒酒釀造方法

獼猴桃的種類很多,但是對釀酒來說,品種的要求不高,大小也沒關系。只要成熟了就行,要稍微軟一點的比較好(出酒率高,口感高)。硬的獼猴桃釀出來的酒酸味略重。另外獼猴桃一定要新鮮的,而且沒有外傷和磕碰的,壞果更不能要。

第一步,把獼猴桃清洗干凈,放在外面晾乾表面的水氣。然後削掉果皮,切成幾塊。如果嫌棄麻煩的話,可以不削皮,直接切成幾塊就行。削皮比較干凈,釀出的酒清澈,顏色比較淺。帶皮釀的酒顏色略微深一點。

第二步,每10斤獼猴桃,放入3斤白糖,然後簡單攪拌一下。准備一個干凈的容器,把攪拌過的獼猴桃全部倒進去,但是不要倒滿,最多倒2/3。然後蓋上蓋子,不需要酒麴,也不要倒酒,讓獼猴桃在裡面自然發酵就行。

第三步,每間隔2-3天左右,要擰開蓋子,用干凈的器具攪拌一下。目的是讓獼猴桃果肉均勻發酵,這個過程大概需要8-10天左右。等到攪拌的時候,發現沒有塊狀的獼猴桃果肉了,全部都已經「化掉」。也沒有大量氣泡時,就說明差不多了。

第四步,准備一個干凈的濾網,把裡面的獼猴桃酒液全部過濾一下。最好是過濾2次,這樣酒體會比較清澈一點。過濾出來的獼猴桃皮渣可以直接扔掉了,完全沒有營養了。過濾出來的「酒」,顏色呈淺黃,酸味重甜味淡,酒味還不足。

第五步,把過濾好獼猴桃酒液倒進之前的容器,再放入1斤冰糖。然後蓋上蓋子,放在陰涼避光處繼續發酵。間隔10天左右,擰開一次跑跑氣,放置一個月左右就差不多了。然後把上層的清酒液倒出來,裝入干凈的玻璃瓶里保存。

好了,獼猴桃酒就這樣釀好了。色澤橙黃,酸甜可口,酒香撲鼻,味道特別好喝。毫不誇張地說,自己釀的獼猴桃酒,比市場上賣的要好喝的多。而且沒有任何添加劑,喝著更放心。一般2個月就能喝,放的時間越長,酒香越濃郁,口感越好喝。

需要說的是,獼猴桃發酵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氣泡。所以不要擰太緊,否則容易導致瓶子破裂。第二步放的白糖不是為了甜味,而是給酵母提供養分。白糖能促進酵母發酵的速度和效果,增加出酒率和酒的度數。第五步放的白糖才能增加甜味。

『貳』 有人知道真正猴兒酒的價格!給個參考

你不用參考了,淘寶上面有賣的,雖然不是真正的,但是確實超級多的水果混合釀制的,也不貴,108一瓶,去試試把,我買了,非常好喝。

『叄』 猴兒酒是什麼

猴子釀的酒,

『肆』 是否真有猴兒酒

有,副職庖丁等級夠了可以自己合成

『伍』 猴兒酒的來歷

至於猿猴好酒,也早載諸史籍。東漢學者高誘在《淮南子》的《氾論篇》「猩猩知往而不知來」句下注釋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飲而不耐息,不知當醉,以禽其身」。 而唐章懷太子李賢給《後漢書》作注,在《西南夷傳》「哀牢出猩猩」句下更引了《南中志》一段頗為傳神的故事:
猩猩在此谷中,行無常路,百數為群。土人以酒若糟,設於路。又喜屩子,土人織草為屩,數十量相連結。猩猩在山谷,見酒及屩,知其設張者,即知張者先祖名字。乃呼其名而罵雲:『奴欲張我!』舍之而去。去而又還,相呼試共嘗酒。初嘗少許,又取屩子著之。若進兩三升,便大醉。人出收之,屩子相連不得去,執還內牢中。人慾取者,到牢便語雲:『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對而泣。」
這個「猩猩病酒記」的故事在唐代及後世被廣為傳播、改編,也成了白居易、李賀、黃庭堅、陸游等大詩人愛用的典故。猿猴不唯嗜酒、貪酒,據說也能自己造酒——即造一種金庸小說里提到的所謂「猴兒酒」。
《笑傲江湖》第2回《聆秘》寫「六猴兒」陸大有向眾人講述令狐沖智騙「猴兒酒」的故事:
大師哥忽然聞到街上酒香撲鼻,一看之下,原來是個叫化子手拿葫蘆,一股勁兒的口對葫蘆喝酒。大師哥登時酒癮大發,上前和那化子攀談,贊他的酒好香,又問那是甚麼酒?那化子道:『這是猴兒酒!』大師哥道:『甚麼叫猴兒酒?』那化子說道:湘西山林中的猴兒會用果子釀酒。猴兒採的果子最鮮最甜,因此釀出來的酒也極好,這化子在山中遇上了,剛好猴群不在,便偷了三葫蘆酒,還捉了一頭小猴兒……
山林中猿猴會釀酒,古人筆記雜著里多有記述。明代學者李日華在《蓬櫳夜話》中寫道:
黃山多猿猱,春夏采雜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飲之,不可多,多即減酒痕,覺之,眾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無獨有偶,清代袁枚在《子不語》卷20「猢猻酒」條里記載,曹洛禋康熙年間同友人也是游黃山,得遇一隱居老人:
曹私憶此間得酒更佳,老人已知,引至一崖,有石覆小凹,澄碧而香,曰:「此猢猻酒也。」酌而共飲。
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則說在海南島有「猿酒」:
瓊州多猿,射之輒騰躍樹杪,於四周伐去竹木,然後張網得之。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雜百花所造,一石穴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絕難得。
清人陸祚蕃的《粵西偶記》則記述了在廣西的見聞:
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
從上引幾例可見,深山叢林中猿猴造酒的故事流傳地區很廣,金庸上世紀40年代曾兩次在湘西短暫生活工作,也許真聽說過「湘西山林中」猿猴造酒的故事。「猴兒酒」應是一種果物酒,又往往雜以百花(屈大均說還雜有「稻米」,但深山何來稻米?),味道似乎也很不錯(「香氣溢發」、「澄碧而香」、「香美異常」),有的則認為比較烈(「味最辣」),甚至連丹青生這樣的品酒大名家也引為珍品(《笑傲江湖》第19回《打賭》)。至於「猴兒酒」倒底是猿猴有意釀造還是無意得之,猴子是否能勞動之類宏大問題,這里就不展開了。
另外有趣的是,比《笑傲江湖》早一年連載也早大半年結束的古龍的《絕代雙驕》,也寫到了「猴兒酒」。那是在小說的最後一回:
歡樂的時候沒有酒,就好像菜里沒有放鹽一樣。大家正覺得有些失望,忽然發現黑壓壓的一群人「吱吱喳喳」的爬上山來,仔細一看,卻原來是一群猴子。這群猴子有大有小,吵得翻了天,手裡卻都捧著樣東西,竟是些瓶瓶罐罐,破壇子、破茶壺。大家又奇怪,又好笑,正不知這些猴子是為什麼來的,鼻子里卻已聞到一陣濃烈的酒香。
…………
這時小魚兒正在遠處的一個山洞裡哧哧地笑著,道:「我打賭,他們就算想一萬年,也絕對想不出酒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酒?」
蘇櫻像只貓似的蜷伏在小魚兒懷里,媚眼如絲,似乎根本懶得說話。只是懶洋洋地問著道:「那究竟是什麼酒?」
小魚兒道:「那就叫猴兒酒,就是猴子自己釀出來的。」
蘇櫻道:「猴子也會釀酒?」
小魚兒笑道:「猴子釀的酒,有時比人還好得多,無論酒量多好的人,若是喝多了猴兒酒,至少也得醉三天。」(第一二七回《真相大白》)
聯系古龍對金庸的推崇與早期創作的多有借鑒,再聯想到《絕代雙驕》也同時連載於《明報》旗下的《武俠與歷史》周刊,也許這算是對金庸小說的一種「致敬」吧。
當然事情還有另一種可能,即金庸寫猴兒酒既不是借鑒於古書,亦不是在湘西得諸於傳聞,古龍也並非從金庸那取經,而是金、古二人共同得益於還珠樓主。
還珠的《青城十九俠》就多次提到「猴兒酒」,如第二回寫方端「偷來猴兒一些百花酒」貼補家用;第二十三回寫怪獸康康、連連「向絕頂強逼猴子貢獻,用各種花和果子釀成的猴兒酒」等等。甚至在其以現實為背景的情愛小說《征輪俠影》(又名《輪蹄》)中,還細致描寫如何製作「猴兒酒」:
(一位餘姚人)說他家傳有一種猴兒酒,又叫百果酒的……那是將各色水果放在大缸里,漚爛霉過,等它發酵,加上少許酒母,再瀝青過濾,蒸曬埋藏,過年取用,因成本貴而費事不能多做,難得做上一回,不以出賣。……我們令他如法一試,製成果是妙絕,香腴清醇兼而有之,甘芳無比。尤妙是飲後心身清快,多醉也只眩然欲睡,彷彿春困,心不跳,腦不熱,安然入夢,舒服已極。醒來通身舒暢,神智力清。(第一八章《青梅竹馬,勝事憶當年美酒佳餚,快聚在今日》)
寫得細密妥帖,引人遐想,又超過金、古乃至古代筆記雜著作的描寫了。還珠樓主的小說被認為是港台新派武俠小說的素材淵藪,此或又是一例。

『陸』 有真的猴兒酒嗎

可能有。因為很多動物有儲存食物的習慣。

『柒』 猴兒酒 眾里尋他千百度

你好!!

現實中沒有猴兒酒。

古典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最著名的猴兒酒只在書中有,人間本難求!
猴兒酒是猴子釀造的果酒,已經沒有史書可以去考證人類第一次發現猴兒酒是什麼時候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猴兒酒的原料都是猴子們精挑細選出來,然後經過山泉的滋潤,發酵,最後形成的果酒味道甜美醇厚,有一股淡淡的花香。

猴兒酒有以下獲得:
1.夢幻玩家商店有買
2.公告或在團里喊,有人會賣給你(20W)左右
3.百寶袋或寶箱(百寶袋機率較大)
4.魔界採集
5.寵物擺灘會有
6.向GM許願(幾率極低)

『捌』 世界上有沒有猴兒酒

一些以前節日的任務時爆的或是獎勵的,或是用於做任務的。應該沒有大用處。

『玖』 經常看到小說中有猴兒酒猴子真的會釀酒嗎

有呢。。。。一般來說 植食動物都愛喝酒。。
猴兒酒嘛 其實就是猴子會儲藏水果在洞里,放久了,水果堆積壓破了就自然發酵,流出所謂的猴兒酒了。這是古文中有記載的。不過現實中恐怕沒人喝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