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五經指的是
擴展閱讀
平煤股份股票價格行情 2025-09-12 17:21:26
與發行股票價格是多少錢 2025-09-12 16:51:14
股票是當時買就看的到嗎 2025-09-12 16:25:11

五經指的是

發布時間: 2021-12-31 06:11:03

『壹』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

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1)五經指的是擴展閱讀:

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參、子思,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

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五經是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貳』 五經是指哪五經

五經是指:《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
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有五經,分別是《詩經》、《尚書》、《儀禮》、《周易》和《春秋》。
漢朝儒經《白虎通義五經》曰:以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遲,禮樂廢壞,強凌弱,眾暴寡,天子不敢誅,方伯不敢伐。閔道德之不行,故周流應聘,冀行其聖德。自衛反魯,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經以行其道。也就是說,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編訂五經宗周以成王道。在樂經散失之前,其實有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禮記王制》: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詩書禮樂是周朝的貴族教科書。雖然詩書禮樂是儒家遞相傳習的典籍。但儒家之外,戰國各家也多傳習。孔子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後《樂經》失傳(一說沒有此書),成為五經。

『叄』 五經指的是什麼

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四書五經是歷代儒客學子研學的核心書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肆』 四書五經是指哪些

四書五經,是指「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是歷代儒客學子研學的核心書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詳細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1]

四書名單:《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名單:《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分別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刊。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戰國竹簡,經專家鑒定,其內容全部都是古書,其中有許多經、史一類的文獻,此次公布的清華簡中,《傅說之命》三篇引發關注,其內容與東晉時期出現的偽古文《尚書》的《說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證明,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系後人偽作。此外,《周禮》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伍』 五經指的是什麼

五經:1.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溫柔寬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詞比事,《春秋》教也。漢武帝立五經博士,儒教國家化由此謂開端。2.中醫名詞。指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經脈。

「五經」指的是《詩》《書》《易》《禮》《春秋》,這五部書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儒家的主要經典。《詩》又稱《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現存305篇,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風包括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各篇的創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確知。根據部分詩篇考查,最早的約作成於西周初年,最晚的約作成於春秋中期。全書是經過五、六百年時間的積累、並經過搜集者的加工和潤色而成的。

『陸』 五經指的是

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於秦末戰火,只剩下五經。

『柒』 四書五經指的是哪五經

《詩》《書》《禮》《易》《春秋》

『捌』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啊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

《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

宋代時,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合稱「四書」,並作《四書集注》。此後,它們成為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作《四書集注》。

此後,它們成為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官定用書。「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經典著作的總稱,始稱於漢武帝時。

四書五經的影響:

中國古代有「四書五經」,幾乎與基教有聖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被用為科舉中選拔人才的命題書和教科書。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我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四書五經」詳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書五經

『玖』 五經是指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拾』 「五經」是指什麼

五經一般指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為歷代儒客學子核心研習書經。《詩》溫柔寬厚,《書》疏通知遠,《樂》廣博易良,《易》潔靜精微,《禮》恭儉莊敬;《春秋》屬詞比事。中醫學指指肝、心、脾、肺、腎五臟的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