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月份有哪些節日
1、聯合國日
聯合國日(United Nations Day)是1947年聯合國大會為紀念《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和聯合國正式成立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日期為每年10月24日,主題為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友好關系,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3、世界動物日
「世界動物日」 (World Animal Day) 源自13世紀義大利修道士聖·弗朗西斯的倡議。他長期生活在阿西西島上的森林中,熱愛動物並和動物們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關系。他要求村民們在10月4日這天「向獻愛心給動物的人類們致謝」。
弗朗西斯為人類與動物建立正常文明的關系做出了榜樣。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並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每年的這一天,在世界各地舉辦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
4、世界教師日
每年的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該主題日於1994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起。世界教師日旨在贊揚和感謝全世界教師為教育事業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並引起對教師的世界性關注,幫助教師維護自身權益。
5、世界郵政日
世界郵政日是萬國郵政聯盟的世界性郵政紀念日,為每年的10月9日。為了廣泛地宣傳郵政在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萬國郵政聯盟在1969年召開的第16屆代表大會上通過決議,將每年10月9日定為「萬國郵聯日」。
並要求各會員從1974年起,於每年的「萬國郵聯日」組織各種宣傳和紀念活動。在1984年召開的萬國郵政聯盟第19屆代表大會上,又通過決議,將「萬國郵聯日」更名為「世界郵政日」,以使這一紀念日有更廣泛的影響。
⑵ 10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10月是大月。
公歷10月有31天,所以是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大月(31天);2月可能有28天(平年)也可能有29天(閏年),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剩下的4月,6月,9月,11月都是小月(30天)。
(2)10月擴展閱讀:
用拳頭識別月份大小的方法:
1、握緊左手成拳頭狀,手背方向對著,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關節部位有「凹下去」的和「凸起來」的;
2、順著食指凸起的關節開始數從1月份開始數,凸起的為大月凹下去的為小月,則1月大2月小3月大...一個來回正好數到7月,然後再從食指凸起關節開始數,從8月份開始,直到數到12月。
⑶ 10月份有幾天
10月份有31天。
有4個星期零3天,計算方法是:十月份是大月,整個月一共有31天,而一個星期有7天,31除以7等於4餘3,因此有4個星期零三天。
十月的別稱有陽月、陰月、小陽春、孟春、初冬、上冬、良月、霜月、開冬、正陽月。
十月份大事記: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余留軍在湖南和江西的交界羅霄山脈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國誕生。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71年10月1日,美國迪斯尼樂園開放。
2009年10月16日,第11屆全運會在山東省開幕。
⑷ 10月有什麼節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2、世界教師日
每年的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該主題日於1994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起。世界教師日旨在贊揚和感謝全世界教師為教育事業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並引起對教師的世界性關注,幫助教師維護自身權益。
3、世界糧食日
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後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4、全國高血壓日
為提高廣大群眾對高血壓危害健康嚴重性的認識,引起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和社會各界對高血壓工作的重視,動員全社會都來參與高血壓預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衛生部決定自1998年起,將每年的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
5、萬聖節前夕
萬聖節(All Hallows' Day)的前一天,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一般在晚上。主要流行於撒克遜人後裔雲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等西方國家。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
⑸ 10月有什麼節日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又稱十一、國慶節、國慶日、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2、世界教師日
每年的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該主題日於1994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發起。世界教師日旨在贊揚和感謝全世界教師為教育事業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並引起對教師的世界性關注,幫助教師維護自身權益。
3、國際盲人節
1984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開的世界盲人聯盟成立大會上,確定每年的10月15日為「國際盲人節(White Cane Safety Day)」,這使盲人在國際上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組織和自己的節日。
在這以前,盲人節沒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歐洲國家的盲人們經常在秋天舉行文藝活動,並把這項活動的紀念日稱為「白手杖節」。
4、聯合國日
聯合國日(United Nations Day)是1947年聯合國大會為紀念《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和聯合國正式成立而確定的節日。節日日期為每年10月24日,主題為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友好關系,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5、世界勤儉日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World Thrift Day)最早是在1924年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儲蓄銀行大會上由義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提出並最終於2006年由聯合國確立的。該節日的確立旨在號召人們勤儉節約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進而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⑹ 十月份是什麼月是丑月嗎
十月為亥月,十二月為丑月,具體十二地支代表的月份如下:
一月:寅月
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
四月:巳月
五月:午月
六月:未月
七月:申月
八月:酉月
九月:戌月
十月:亥月
十一月:子月
十二月:丑月。
(6)10月擴展閱讀:
月份來源的傳說來自於《山海經》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經》記載,帝俊有兩位妻子,羲和與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稱為月母。
其實羲和與常羲同為制定歷法的官職。《世本》中記載,黃帝為了制定歷法,讓「羲和占日,常儀占月」,常儀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觀測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來歷。
⑺ 十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公歷10月有31天,所以是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大月(31天);2月可能有28天(平年)也可能有29天(閏年),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剩下的4月,6月,9月,11月都是小月(30天)。
農歷十月又叫什麼月
陽月:十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
陰月:十月叫成「陰月」的理由據說是源自古代陰陽學說,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
孟冬:初冬,指農歷十月。
露月:因秋去冬來的十月,露水多生而得名。
小陽春:指農歷十月。
十月通常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不同農歷月的不同別稱:
一月通常稱: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二月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三月通常稱: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鶯月、末春。
四月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 麥月梅月 純月 清和 余月。
五月通常稱: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六月通常稱: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七月通常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八月通常稱: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
九月通常稱: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十月通常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十一月通常稱: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十二月通常稱: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
⑻ 9月什麼什麼的10月什麼什麼的稱呼
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還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黃巢的《菊花》詩歌吟:「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陳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而把九月稱為朽月,雖無處考證,或許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後衰老、枯落之故。
農歷十月的別稱有:初冬、開冬、露月、良月等。漢董仲舒《雨雹對》:「十月,陰雖用事,而陰不孤立。此月純陰,疑於無陽,故謂之陽月。」郭璞的註解為:「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玄。」
(8)10月擴展閱讀:
九月和十月節假日和習俗
中國大陸、英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的中小學普遍於每年的9月1日作為新學年的開學日。如遇上9月1日為假日或是星期六、星期日,則可能順延至第一個平日,最遲為9月3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接受全國政協的建議,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定每年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