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宅經濟
擴展閱讀
股票價值與股票價格對等 2025-07-16 06:20:05
音樂qq 2025-07-16 06:07:38
股票價格如何隨成交波動 2025-07-16 06:07:33

宅經濟

發布時間: 2022-01-04 01:20:16

① 概括指出宅經濟激活新消費的具體體現

1、網上問診、在線教育、數字娛樂等新模式,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也是優化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

2、辦公app:「宅生活」給多個行業帶來利好。釘釘、騰訊會議、網路網盤、猿輔導等遠程辦公、教育軟體用戶數量激增。

3、網路買菜:叮咚買菜、盒馬鮮生、拼多多交易量搶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市值屢創新高。

未來前景

可以肯定的是,"宅經濟"因危機而繁盛,卻絕不會因危機的平復而逝去。"宅經濟"產業的逆勢悄然崛起,將推動未來一波又一波經濟生態的良性循環:

網購平台運用價格優勢和快速調貨來刺激人氣,成功提升營業額,第三方支付平台負責結算;網購經營者競相提供限時宅急送,使消費者在經濟不景氣中獲得更省心貼心的服務,快遞產業因而備受矚目。

同理,保持"宅經濟"產業鏈暢通活躍的軟性設施如網路通訊軟體、櫥窗推薦軟體等;硬體設備如寬頻網路以及電腦設備製造商等也將隨"宅經濟"而起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宅經濟

以上內容參考新華網-「宅經濟」:還會有哪些投資新「風口」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經濟網-「宅經濟」激活「新消費」 賦能「新基建」

② 疫情期間宅經濟的逆勢大漲說明了什麼

這個其實什麼也說明不了,只能說明大家經濟情況不好。

③ 宅經濟」包含了哪幾大方面的經濟

宅經濟包括外賣、網路購物等。

宅經濟是隨著網路興起而出現的一個新詞,主要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職,在家中辦公或者在家中從事商務工作,同時在家中利用消費也是宅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宅經濟本質上是網路發展的結果,無論是在家經商,還是在家兼職,或是在家辦公,其基礎都是網路。雖然宅經濟的興起和這次金融危機在時間上重合,但是這只是偶然的巧合,即使是沒有金融危機,宅經濟也會興起,在家辦公、在家上班、在家兼職,在家商務,都將是今後的發展方向。

(3)宅經濟擴展閱讀:

「宅經濟」在一個時間段內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商業模式,和現有的實體商業模式互補。網路顛覆了人們在以往商品生產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方式,使這個過程更簡化了,而且也為很多年輕人或是小資本創業提供了可能,是對傳統營銷方式的補充。但從消費角度而言,大陸的信用體系還不是很健全,偶爾出現的極端案例會對整個經濟模式產生負面影響。就單純的網路經營而言,如果是一個全新的品牌,僅靠單一渠道推廣確實存在一定難度。

所以從長遠來看「宅經濟」和傳統的商業模式將會互相滲透,傳統商業模式可能會吸納網路經濟作為另一種服務渠道,而網路經濟到一定程度也將會浮出水面,開實體店。

④ 宅經濟的挖掘價值

某種程度上來說,「宅經濟」實際上可以說是網路經濟的一個「別稱」。從經濟學的角度它其實不是一個新東西,但是這種提法更為新潮,也更形象。從媒體報道而言,商報這種創新包裝的手法體現出了媒體對於讀者閱讀方式的理解,「宅經濟」這三個字初看時,覺得一頭霧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被吸引想進一步閱讀下去。就這組報道而言,可以說商報對於當前的經濟潮流動向把握的非常好,敏銳地感受到了經濟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從細微處著手,挖掘出了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而具體而微的深入式報道,也給讀者提供了非常具有可看性和參考性的信息。
而報道的形式也符合了「讀圖時代」的時代性。發掘出了已經成為消費「中堅力量」的80後的消費特性,可以說他們已登上歷史舞台並在推動經濟發展,商家如果要捕捉商機應該從他們身上挖掘。
網路提供的鋪天蓋地的信息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關於這個話題商報這組報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是經濟研究很好的題材,關於這個話題還有很多可以衍生下去的東西。
就「宅經濟」帶來的「概念」,我覺得還有很多種概念可以探討,簡單而言,有如「信用經濟」、「道德經濟」、「自由經濟」、「最互利經濟」、「朝夕經濟」、「視覺經濟」、「手指經濟」等等,以後有機會我會把此形成文字和商報讀者交流。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宅經濟」模糊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概念,就如我們在報道中提到的「家庭循環經濟」概念(此循環非彼循環)。就教學而言,未來類似於百貨管理公司的網路專業管理公司專業也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⑤ 宅經濟的潛力

網上出現眾多適合在家在校兼職的工作,某專業代理出版社打字錄入排版業務的外包公司就在網上公開了招募條件,註明130元/萬字的薪資標准,而兼職人員的工資則通過支付寶、銀行轉帳等方式日結。
對於每日對著電腦的宅男宅女們來說,這應該是一份美差,在那些奔波於川流不息人海當中的上班族眼裡,可以不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能賺錢,應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然,這種「宅經濟」只是互聯網發達後的衍生物,而便捷的網上支付方式為這種不用見面的僱傭關系提供了第三方擔保。
據CNNIC於2009年01月公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網民達2.98億。網民規模較2007年增長8800萬人,年增長率為41.9%.隨著網民的不斷增多,宅人現象呈與日俱增的態勢,而伴隨著這一態勢而來的網上消費,自然而然地催熱「宅經濟」的迅猛增長,有報道顯示,「宅經濟」所引發的相應配送業務也正迅速升溫。
支付寶以成熟化與購買力強而成為網路主流用戶的認同,已形成一個中國網路消費的「支付寶現象」。隨著支付寶為代表的信任擔保支付的普及應用,在網購之外的眾多經濟生活服務領域也開始借鑒支付寶的信用擔保經驗,甚至直接借用支付寶推出各行業自己的「支付寶」,譬如出現的「房產支付寶」、「裝修支付寶」、「婚慶支付寶」等等,這種「支付寶現象」正呈逐步升溫的態勢。而所謂的「宅經濟」也正是以「支付寶」這種第三方信用擔保中介作為強勢依託。

⑥ 宅經濟的未來前景

根據瑞士信貸的研究報告預測,在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人民幣4.51萬億元,與2010年相比增長800%。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網路購物不僅僅是宅經濟的一個亮點,是「宅一族」宅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將成為未來經濟的支柱。
通過網路購物的人將越多越多。以後我們不僅僅是通過淘寶網購買各種物品,通過京東購買電器,通過當當購買書籍,還將通過網路買菜、訂餐、訂票,網路購物將服務於人們的「衣食住行」,服務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成為主流的經濟方式,與我們的經濟生活密不可分。
除了網路視頻、網路游戲和網路交易三大亮點之外,宅經濟還有更多的亮點等待發掘,例如SNS社交網站、微博營銷、創意產業、低碳生活、服務產業等等。
可以肯定的是,宅經濟因危機而繁盛,卻絕不會因危機的平復而逝去。宅經濟產業的逆勢悄然崛起,將推動未來一波又一波經濟生態的良性循環:網購平台運用價格優勢和快速調貨來刺激人氣,成功提升營業額,第三方支付平台負責結算;網購經營者競相提供限時宅急送,使消費者在經濟不景氣中獲得更省心貼心的服務,快遞產業因而備受矚目;同理,保持宅經濟產業鏈暢通活躍的軟性設施如網路通訊軟體、櫥窗推薦軟體等;硬體設備如寬頻網路以及電腦設備製造商等也將隨宅經濟而起舞。

⑦ 宅經濟的起源

特別是金融危機後,在中國的台灣地區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工作,他們就在家中通過網路找一些兼職,做一些網路商務活動,宅經濟這詞就是從台灣紅起來。

⑧ 宅經濟的介紹

宅經濟是隨著網路興起而出現的一個新詞,主要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職,在家中辦公或者在家中從事商務工作,同時在家中利用消費也是宅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眾多市民吃飯叫外賣、購物叫快遞,催熱了「宅經濟」,只要能夠送貨上門,很多甘願「宅」在家中,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而遠離室外高溫。

⑨ 網上銀行屬於宅經濟嗎

你好,這個肯定是不屬於宅經濟的,網上銀行是實體銀行的配套服務。希望可以幫到您

⑩ 宅經濟的現象

宅在家裡
經濟環境突然緊張起來,李樂鳴只好「宅」在家裡。「看孩子,盡量不出門,至少這樣還能節約支出。」「失敗就像一個漩渦,卷進去就很難出來。」李樂鳴蜷縮在家中沉浸在迷茫的情緒里。學生時代的李樂鳴充滿了抱負,「到30歲一定要做個百萬富翁。」然而而立之年已過,他仍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在李樂鳴的印象里,從2002年大學畢業之後,他失業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還要長。除了剛畢業時在設計院工作兩年以及一些短暫的工作外,他一直處於失業中。
李樂鳴最近的工作記憶還要追溯到去年9月。當經濟學家們還在討論經濟形勢一片光明的時候,他在省會西南高新區一家工程公司謀到一份差事,之後他趕往了四川。「災後重建肯定有不少工程,只要攬上一個我就發大財了。」然而,攬工程沒有他想像中那麼簡單,於是他選擇了辭職。再之後,經濟環境突然緊張起來,只好「宅」在家裡。「看孩子,盡量不出門,至少這樣還能節約支出。」李樂鳴無奈地說。
網上購物
「買衣服都是從網上看好款式而後去商場試穿,如果感覺合適再從網上買,這樣能省下不少錢呢。田英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金融危機後,業務受到了一些影響,雖然收入不算低,但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地花錢了。」田英說。金融危機給田英帶來了壓力,也讓田英找到了另一個購物的好途徑。「在商場試好了衣服,從網上買,衣服質量是一樣的,但有時能省下一半的錢呢。」田英的休息時間,除了充電,更多是泡在淘寶、有啊等購物網站上。
賣網游裝備貼補生活
「胖貓」業余時間最大的愛好已經改成了打網路游戲。對他來說,網游也是賺生活費的一個渠道。「50星法師攻防,本區排名前十,150元。」在一款網路游戲里,「胖貓」正在吆喝著賣寶寶。「胖貓」是一個餐館的廚師,除了上班,業余時間最大的愛好已經改成了打網路游戲。對他來說,網游不但是個休閑的方式,也是賺生活費的一個渠道。「上次帶小號升級,3天的時間掙了500塊錢,雖然比較辛苦,但也值了。」「胖貓」說,拿著「帶練」掙到的錢,首先給家裡裝上了寬頻。「這樣就更方便了,下班以後的時間都消磨在網游里了,賣個寶寶能掙100多塊錢,而後再弄點裝備啥的擺擺攤。」雖然網游里的裝備價格不斷下降,但「胖貓」仍然樂此不疲。「金融危機了,錢都不好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這樣還能賺個飯費。」他說。
高溫催熱中國宅經濟
嘉和一品粥金源店汪店長說:「由於持續高溫,店裡外賣訂餐數量有所增加,送餐人員由原來的3名增加到5名。平日午後1點左右就很少有人打電話訂餐了,但是現在訂餐時間會延長1個小時。」
麥當勞北京地區公關部的孫劍也表示,在過去兩天中麥當勞的外賣銷量有非常大幅度的提高,但他未給出具體數據。
高溫下生意紅火的不只是餐飲外賣。隨著網上購物的發展,日常用品也可以通過快遞輕松購買,使人們免去頂著烈日出門的煩惱。
中國最大的網路購物平台淘寶網公關部經理顏喬說,由於高溫,消夏類產品,包括空調、電扇等電器產品銷量直線上升;另外夏日服飾銷量亦呈現上揚趨勢。
顏喬說:「高溫天氣下,由於網上購物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網店相對實體店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專營女式服裝的網店店主張健說,酷暑高溫為原本進入銷售淡季的店鋪提供了新商機。他說:「現在本應是夏裝銷售淡季。因為女孩子們早已備齊夏天的衣服,而秋天還遠。但是高溫天氣下,不少本打算到商場購物的顧客也來網購了,所以最近生意還不錯。」
網名為「小果」的濟南女孩兒方瓊前天剛上網買了一件T恤。有兩年多網購經驗的她告訴記者:「我本來挺喜歡逛街的,但最近濟南太熱了,不想出去。想逛了,就去網店裡逛逛過過癮。」她還說,以前買衣服都要到街上的實體店裡試穿,看好了款式和型號再到網上「淘」,但連試穿都省了。
快遞服務讓不少人都和方瓊一樣省去了酷暑出門的麻煩,而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們則在烈日下奔波於城市各個角落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