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柳葉兒
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港幣 2025-07-15 17:59:39
天津海鋼股票行情 2025-07-15 17:42:34

柳葉兒

發布時間: 2022-01-04 15:26:29

❶ 柳葉兒的中心思想和主題

本文描寫了作者童年時代,在那飢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❷ 西安事變中扮演柳葉兒的演員是誰

柳葉兒演員叫「羅悅丹」

別名:楚楚

國 籍:中國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77年2月23日

職 業:演員

代表作品:《紅櫻桃》、《天安門》、《西安事變》

主要成就:第0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早年經歷:20世紀80年代,出生北京的羅悅丹跟隨父母一起去了蘭州,後來又舉家搬到了河南鄭州。並在那裡成長。而羅悅丹真正開始接觸影視表演,則是一次在去舞蹈學校報名的路上被導演相中的結果 。1990年,七歲的羅悅丹進入河南鄭州電視台少兒藝術團,並走上藝術的道路。

(2)柳葉兒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1993年,因在一個公用電話亭等待打電話,意外被導演章家瑞發現,邀請羅悅丹拍攝了電視劇《紅櫻桃》,在其中扮演清純的女中學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2000年,與李晨領銜主演電視電影《天使的翅膀》。同年羅悅丹參與柳雲龍、杜雨露主演的懸疑推理偵破劇《非常案件》。

2007年,羅悅丹參演由葉大鷹執導的歷史劇集,由胡軍、劉交心、霍思燕、唐國強、劉勁、姜南等主演的電視劇《西安事變》,她在劇中扮演柳葉兒;同年在無厘頭式都市愛情喜劇電影《完美新娘》中飾演詼諧女「杜蕾思」

❸ 柳葉兒作者童年爬高搶柳葉兒,家中吃柳葉兒分別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雖然作者的童年是艱苦的,但是他是苦中帶澀的。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被學習所困擾的,所以感到悶

❹ 《柳葉兒》這篇課文的主旨

本文的深層情感已不難領悟了,表面上寫了一個孩子如此的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便實際上在成年以後的作者看來,那時的生活就像這柳葉兒的味道一樣:苦中微澀。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作者特殊的心情了。「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有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也不難理解當時作者為什麼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嚼著……」了。那種經歷,那種情感若不是細細品味,誰能感同身受?

❺ 柳葉兒 課件

1,《柳葉兒》

教材分析:本文描寫了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飢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的感情。童年以為是「趣」,但現在回憶起來是「苦中略帶些澀」的事兒。課文語言生動,很有感染力,飽含感情。

學情分析:本文所反映的時代離當代學生很遠,他們很難體會那嚴重飢荒歲月里什麼都吃光了、什麼都能吃的情形。他們可能只會看到「我」 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要引導學生深入討論這種「樂」的內涵。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和飽滿的感情。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本文「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的內涵,珍惜今天生活的幸福。

2、品讀文中的精彩句子,並體會從中飽含的感情。

3、能與其他類似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教學重點、難點:生動細致描寫的方法和語句飽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一、導入:1、請描繪一下你所能想到的艱苦的生活。(從衣食住行角度來講)(捋槐樹葉、地瓜葉子,榆樹皮,摳樹皮,挖野菜、草根充飢……)

2、柳葉兒是什麼?能用具體的語言描繪一下它嗎?

學生具體描繪:注意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繪。

3、這就是我們江南隨處可見的柳葉兒,文人墨客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請從你的積累中回憶出寫柳的詩句。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tāo)。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悟。

本文是一篇寫童年趣事的敘事散文,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注意以下問題。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或默讀。畫出並掌握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2、本文作者對小小的柳葉懷有怎樣的感情?結合課文描寫的內容,說說你認為柳葉兒好吃嗎?(不好吃。苦中帶澀。結合12、13節的描述。)

3、搶柳葉兒吃,這本來是一件極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卻感到無窮的樂趣,討論討論:童年的我為什麼會感到「最樂」?「樂」在何處?[明確:一樂能顯示自己上樹爬高的本領;二樂搶柳葉兒;三樂吃柳葉兒。]

賞析:爬樹之樂

搶柳葉兒之樂

吃柳葉兒之樂

童年的我的樂趣是爬樹、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實際上這是在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經歷,因為當時我小,因為我還不懂得生活的艱難,全家面臨的處境。所以有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但在今天看來,這種樂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澀啊!(尋找、分析、品味課文中相關的描述。見10節、13節)

文中寫道,「天蒙蒙亮」就去搶摘柳葉,「腳丫子猛地菜刀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折柳葉兒並不是令人舒服的差使。而「柳葉兒」吃起來也並不可口,「苦中略帶著些澀味」。吃的時候加工過程也很復雜,要先「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後,又撈進涼水裡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在攥干剁碎」,加工過程為什麼要這么復雜呢?可以想見,就是為了要把柳葉兒裡面的「苦澀」的味道去掉,可見柳葉兒並不好吃。而吃的時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許我一個人放開了吃,其他人沒有這個權利,這里又可以看出柳葉兒雖然不好吃,卻非常的珍貴,反映出了那時的飢荒的嚴重程度。

所以文中所說的「樂」只是兒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確是感到「樂」,但這「樂」卻是「苦中略帶些澀」,最多也只能說是苦中取樂而已。

三、朗讀、品味語句

經過同學們的一輪激烈討論後,老師發現同學們很有創新精神,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接下來,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請同學們抓緊機會表現吧!

分小組學習,再次朗讀課文中個別語句。每一個小組找一處生動細致描寫的語句,朗讀,品味,互相交流。看哪一個小組合作的最完美。師作巡迴指導。

四、合作探究,創新實踐

同學們在學習討論本文後,已經知道了童年的我的樂趣是爬樹、搶柳葉兒,吃柳葉兒,實際上這是在特殊年代裡的特殊經歷,因為當時我小,所以有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那麼,回到今天的生活中來,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老師想請教各位同學,我們中學生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人也吃野菜,但與課文中所寫的完全不同了,請你聯系今天的生活,說說你的感受或體會。

五、 比較閱讀。介紹張潔的《挖薺菜》、劉紹棠的《榆錢飯》,並把這兩篇文章與《柳葉兒》作比較,談談在結構、感情、語言、對苦與樂的表達方式等方面的異同點。

六、作業

1、詢問一下自己長輩年少時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作比較,談談感想,提升人生感悟。

2、我們現在的生活怎樣?那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怎樣?請你用一、二句名言警句來對不知道珍惜的人進行勸說。

2,基礎題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捋( ) 逞能( ) 勒緊( )

兀地( ) 噌( ) 唾沫( )( )

澀( ) 攥干( ) 吟詩( )

粥( ) 颼( ) 一茬( )

2.造句。

(1)不堪設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倔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約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空白處填入適當動詞。

(1)他們在長桿上________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________下來,一抱一抱________回家去,柳葉兒________下來吃,樹枝兒燒火。

(2)柳葉兒抱回家來,奶奶便把柳葉兒________進盆里、筐里,然後燒一鍋開水________,又撈進涼水裡泡。再________了剁碎。……

能力題

4.簡答題。

(1)每當看到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為什麼「我」總要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一嚼?

(2)柳葉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麼?

(3)柳葉兒並不是什麼美味佳餚,可那時的人們都抱著往家裡運,這反映了什麼事實?

(4)柳葉兒包菜包子真的那麼好吃嗎?全家為什麼只允許我一個人放開了吃?

5.閱讀理解。

(一)

(1)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2)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的(A)。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B)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咯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C)。

(3)我從上面折了樹枝往下扔,三叔仰著頭在下邊撿,一會兒便折下來一大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麼?」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1)把「冰涼、清涼、陰涼」填入選段的空白處。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我和三叔一大早去搶樹葉是因為

( )

A.早晨的樹葉兒沾著露珠,又嫩又新鮮。

B.「搶」其實是偷,不能讓別人看見。

C.搶的人太多,爭取在別人之前搶到。

D.樹葉兒是難得的美味佳品,營養豐富。

(3)第(1)節中連用兩個「搶」字,恰當嗎?請你說說理由。

(4)寫早春早晨的涼意有什麼作用?下列分析較為合理的是

( )

A.使我們搶樹葉兒的事充滿詩情畫意。

B.創設清涼的氛圍,反襯生活的艱苦。

C.創設悲涼的氣氛,反襯生活遭遇的悲慘。

D.烘托我和三叔凄楚的心境。

(5)在第(2)節中畫出環境描寫的語句。

(6)我為什麼會把太陽比作「肉做的」、「鮮紅鮮紅」的大櫻桃?分析較合理的是

( )

A.因為我太愛吃大櫻桃,看到太陽產生了幻覺。

B.因為處於飢荒歲月,非常希望吃上「鮮紅鮮紅」的「肉做的」大櫻桃,因而看到鮮紅的太陽,產生聯想。

C.為自己呆在樹上找借口。

D.用謊話安慰三叔,不讓三叔對生活失望。

(二)

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美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7)作者連用四個「又」字,有什麼作用?

(8)作者開頭這一段話,在全篇上起什麼作用?

創新題

6.寫出含有柳的詩句。

7.今天,有人喜歡吃野菜、野草,與課文所寫情況是否相同?請你以談吃野菜、野草為話題,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

參考答案

基礎題

1.luō chěng lēi wù cēng tuò mò sè zuàn yìn zhōu sōu

chá

2.略

3.(1)綁 割 運 捋

(2)捋 煮 攥干

能力題

4.(1)因為柳葉兒在那飢荒的歲月里是救命的東西,在我的記憶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我」總要摘一片嚼一嚼。

(2)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3)當時人們生活艱難,飢餓難耐。

(4)柳葉兒包子在那時是難得的美味,其實並不好吃,全家出於對我的憐愛,讓我放開吃;只讓我一個人是因為吃的東西很緊張,不可能讓大家都放開吃。

5.(1)清涼 冰涼 陰涼

(2)C

(3)很恰當,因為當時飢荒,用「搶」能表現人們急於用柳葉兒來救命。

(4)B

(5)「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的……?」「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

(6)B

(7)四個「又」字,形成了排比句式,強調了人們對柳在情感色彩上的重視,為下文作者的論斷作鋪墊。

(8)造成懸念,引出下文。

創新題

6.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山重水復疑天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7.今天的人們吃野菜大多是為了嘗嘗新鮮,與過去靠吃野菜度日完全不同。(僅作參考)

3,http://www..com/s?wd=%C1%F8%D2%B6%B6%F9+%BF%CE%BC%FE&lm=0&si=&rn=10&tn=cnnicdg&ie=gb2312&ct=0&cl=3&f=1&rsp=2有課件下載。快去看看吧!

❻ 《柳葉兒》的寫作手法

幾年級的說明文

❼ 《柳葉兒》原文

又是柳葉兒抽芽的季節了。
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咽。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風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麼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
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桿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高處的,大人沒辦法,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逞能。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我就兩腳一甩,鞋飛出去,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彈過來,擺過去,搖得底下人一個勁地喊叫,一片驚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樹來。便是家裡人知道,挨一頓罵,或是挨一巴掌,嘴裡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潤的清涼。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

❽ 童年的饅頭和柳葉兒有什麼不同

(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課文第二段中「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那苦中帶些澀的滋味兒。」一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懸念:為什麼苦中的帶些澀還要去品嘗?結語說:「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解開了開頭的懸念,表達了對「柳葉兒」作為救命糧的留念之情。 (2)苦、樂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葉兒」傳達給我們的深切體悟

❾ 柳葉兒 主要內容

《柳葉兒》本文描寫了:作者在童年時代,在那飢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書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
《柳葉兒》作為蘇教版七年級下,第十課的課文被人們廣泛所知。
這篇敘事散文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飢荒歲月里童年趣事。
嚼——憶——念,或者:嚼柳葉兒——憶柳葉兒——念柳葉兒,
作者:宋學孟,當代作家,山東昌邑人。
畢業於北京魯迅文學院和北大作家班。歷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農工、木工,《北方文學》編輯、小說組組長,《東北作家》雜志副主編。
其作品《柳葉兒》選入蘇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