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深評論員 王錫鋅 是誰 是什麼東西
王錫鋅 王錫鋅 法學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I.教育
2005年6月,耶魯大學「中國—耶魯高級領導能力項目」證書;
2001年9-12月,耶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1999年7月,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
1999年2月-1999年4月,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UCLA法學院訪問研究;
1998年4月-1999年1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高級研究員;
1996年7月,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研究生;
1990年7月,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法學學士學位。
II.學術及工作經歷
2007年5月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5年5月起,北京市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2003年8月起,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律中心客座研究員;
2001年9月起,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特約研究員;
2002年2月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
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1999年7月起,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1998年4月-1999年4月,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中國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999年7月起,全國人大法工委「中國行政立法研究組」和《行政程序法》(專家建議稿)起草小組成員;
1994-1998,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講師;
1991-1993,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助教;
1990-1991,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法制辦。
研究領域
中國行政法、法律和行政過程分析、行政程序,比較行政法
著作:
1.《行政程序法理念與制度研究》,(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北京,2007年1月);
2.《公眾參與和行政過程:一個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北京,2007年2月)
3.《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與應松年教授等合著,國家九五重點課題;
4.《走向法治政府》,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課題參與人及撰稿人。
論文:
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1.再論現代行政法的平衡精神,《法商研究》,1995年第2期;
2.行政程序立法思路探析,《行政法學研究》,1995年第2期;
3.行政程序法的價值定位,《政法論壇》,1995年第3期;
4.行政法性質的反思與概念的重構,《中外法學》1995年第3期(與陳端洪合作,第一作者);
5.市場經濟與行政程序法制度,《法商研究》,1995年第5期;
6.行政法理論基礎再探討,《中國法學》,1996年第4期(與沈巋合作,第一作者);
7.試析行政處罰法的立法精神,《法商研究》1996第6期;
8.傳統行政法控權理念及其現代意義,《中外法學》1999年第1期(與沈巋合作,第二作者);
9.論法律程序的內在價值,《政治與法律》,2000年第3期;
10.行政程序理性原則論要,《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11.對正當法律程序需求、學說與革命的一種分析,《法商研究》,2001年第3期;
12.行政過程中相對人程序性權利研究,《中國法學》,2001年第4期;
13.行政事實行為再認識,《行政法學研究》,2001年第3卷;
14.行政行為無效理論與相對人抵抗權問題研究,《法學》,2001年第10期;
15.正當程序與「最低限度的公正」,《法學評論》,2002年第2期;
16.自由裁量與行政正義,《中外法學》2002年第1期;
17.WTO與中國行政法制度改革的幾個關鍵問題,《中國法學》,2002年第1期。
18.行政程序立法的中國語境,《法學》,2002年第9期;
19.大眾、專家與知識的運用——行政規章制定過程的一個分形框架,《中國社會科學》,(與章永樂合作,第一作者)2003年第3期;
20.規則、合意與治理,《法商研究》,2003年第5期;
21.波蘭的憲法法院與違憲審查制度,《行政法學研究》,2003年第3卷;
22.中國的行政程序立法:語境、問題與方案,《中國法學》2003年第6卷。
23.中國行政執法困境的個案解讀,《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
24.公共決策中的公眾、專家和政府,《中外法學》,2006年第4期;
25.公共決策中的專家、技術理性及其限度,《法商研究》,2007年第1期。
26.對政府績效評估模式的評估,《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
中文其它期刊論文
27.中國行政程序立法:主義和問題,《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28.行政程序法與現代法治國家,《行政法論叢》第3卷(與羅豪才教授合作),法律出版社;
29.程序正義之基本要求解釋,《行政法論叢》第3卷,法律出版社;
❷ 最近幾年記者暗訪事例。。比較有名的。。寫作文急用。。求
柴靜,生於1976年,19歲電台主持《夜色溫柔》節目,22歲到北廣學習電視編輯,並在湖南電視台主持《新青年》節目,2001年起擔任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她曾經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礦難的真相調查,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曾經故意在節目中反復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她曾經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
著有自傳性作品《看見》,講述了柴靜央視十年歷程,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❸ 內地每年「三公消費」究竟多少
中國政府每年用於三公消費的數額到底多少?北大教授王錫鋅曾給出一個數字:9000億。這個數字流傳甚廣。但財政部匯總的2010年「三公」支出合計94.7億元。兩者差距甚大。2012年,民眾期待「三公消費」更加透明。漫畫 劉道偉
❹ 柴靜在什麼節目中反復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
非常確定的告訴你, 《新聞1+1》
❺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現任領導
院 長:張守文(全面主持行政工作)
副 院 長:
潘劍鋒(分管本科生教學)王錫鋅(分管國際合作、中國法碩士項目)楊曉雷(分管行政、財務、校友、籌資、繼續教育、國內合作、圖書館(行政))薛軍(分管科研、法治與發展研究院、圖書館(學術資源))郭靂(分管研究生教學)
院長助理:殷銘(行政) 楊明(研究生教學) 車浩(本科生教學) 侯猛(科研)陳若英(國際合作) 李媛媛(國際合作) 書 記:潘劍鋒
副書記:朴文丹路姜男
委 員:王成、朴文丹、楊曉雷、汪建成、沈巋、張騏、張守文、郭靂、潘劍鋒 主席:楊曉雷
委員:張守文、潘劍鋒、朴文丹、王錫鋅、楊曉雷、薛軍、郭靂、錢明星、路姜男、殷銘、喬玉君、陳志紅、張騏、徐愛國、李紅海、凌斌、湛中樂、沈巋、甘培忠、肖江平、白桂梅、宋英、王慧、張智勇、葛雲松、許德峰、易繼明、樓建波、王新、車浩、汪建成、江溯
秘書:殷銘 主席:錢明星
副 主 席:張雙根粘怡佳
組織委員:洪艷蓉
宣傳委員:王社坤
福利委員:張 婕
女工委員:黃 晨
文體委員:賈薇薇 主席:陳興良
副主任:陳瑞華、沈 巋
委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馬懷德朱蘇力劉凱湘劉 燕張守文張 騏 賀衛方錢明星龔刃韌崔建遠梁根林 潘劍鋒 主席:潘劍鋒 副主席:宋 英 委員:郭 靂、甘培忠、汪建成、王 磊、傅鬱林、徐愛國、王 慧、易繼明、王 新、樓建波、薛 軍
❻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名校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知名校友有:
學界:
1)賀 鏗:著名統計教育家與經濟計量學家,中國經濟計量學開拓者、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
2)何盛明:著名財政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則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曾任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3)王利明:著名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法學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研究會會長,《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典草案》起草者,多次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授課
政界:
1)錢運錄:原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
2)黃嘉華:學者外交家,曾任常駐聯合國特派全權大使兼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
3)關廣富:原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
商界:
1)王明權: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中國光大銀行董事長,申銀萬國證券有限公司、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朱小黃: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中信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3)田國立:現任中國銀行黨委書記(2013年4月起),董事長。
4)陳四清,中國銀行副行長。
5)姚中民: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6)馬明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工學等八大學科門類的普通高等學校,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屬的四大財經院校之一,是國家「211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❼ 全國人大特約評論員王錫鋅發布的負債數額是真的嗎
全國人大特約評論員發布的負債數額是真的嗎?這個也許是真的吧,要不然他不會發出來的。
❽ 柴靜簡歷!
柴靜,女,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記者、主持人。1992年,到長沙鐵道學院(現中南大學)讀書,1995年,電台主持《夜色溫柔》節目,1998年,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編輯,並在湖南廣播電視台主持《新青年》節目。2001年11月起擔任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主持人。2003年擔任《新聞調查》記者,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礦難的真相調查;2011年起擔任《看見》主持人。2013年出版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看見》,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書籍。[1]2014年從央視離職,2015年初推出空氣污染深度調查《柴靜調查:穹頂之下》。
人物經歷1992年,16歲的柴靜到湖南長沙讀中專,1995年畢業時,恰好逢長沙要成立一個新的文藝台,柴靜去應聘,考核之後留下了。1995至1998年,在湖南廣播電視總台文藝廣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溫柔》,這成為大學宿舍的必修課;1998年,中國傳媒大學進修電視編輯,並在湖南廣播電視總台主持《新青年》。[3]共60張柴靜1998至2001年,湖南廣播電視總台衛星頻道《新青年》節目主持人;1999年,偶然進入央視《東方時空》。2001年10月,加盟《東方時空·時空連線》,擔任主持人;2003年4月,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同時也是第一個「零距離」報道「非典」的記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線,七次與非典病人面對面,參加了《北京「非典」狙擊戰》的拍攝,成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采訪的記者之一。被評為「2003年中國記者風雲人物」。[4]2006年起推出的《柴靜兩會觀察》11年已成為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品牌欄目,2008年在新聞1+1節目中反復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2009年,離開《新聞調查》,擔任新聞頻道《24小時》主播、《面對面》主持人。[4]柴靜著作《看見》2011年將從3月3日至18日,在新聞頻道每晚八點鍾的《360度》中繼續推出,節目時長約15分鍾。8月,邱啟明和柴靜主持的《看見》周末版重拳出擊,打響內容調整的第一炮。[5]同年,還凸現中央電視台的新聞傳播優勢,與兄弟電視台聯手合作,圍繞這一欄目每天的不同主題,全方位鏈接會外相關新聞事件和資料背景。先後擔任新聞頻道《東方時空》《24小時》主播、新聞頻道《面對面》主持人。2013年,柴靜出版講述央視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看見》,引起熱議,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書籍。2014年,有媒體爆料稱央視著名記者、主持人柴靜已從央視低調離職,她本人尚未對離職一事進行回應。據柴靜前同事邱啟明接受采訪時透露,柴靜自2013年7月《看見》停播有辭職意向,後來離開央視。[6]個人生活2013年年初,柴靜被爆與攝影師趙嘉結婚,引發眾多討論。此後,柴靜漸漸淡出熒屏。《南都娛樂周刊》報道,柴靜於2013年10月底生下了一個女兒,生產的地點是在「美利堅合眾國」。根據美國法律,這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個美國公民。此事一經曝光便引發輿論的火熱討論[7]。
❾ 中國哪個地方最窮需要幫助的人最多如何與他們取得聯系
中國農村最窮,要幫助最好自己去找。錢給別人都是沒有下到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