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龔半倫
擴展閱讀
股票基金債券的安全 2025-07-12 19:40:18
北京移動官網首頁 2025-07-12 19:28:48
今天平安很行股票價格 2025-07-12 19:22:59

龔半倫

發布時間: 2022-01-08 17:35:47

『壹』 龔半倫身為忠臣龔自珍的兒子,為何卻領洋人入圓明園

龔半倫身為忠臣龔自珍的兒子,卻領著洋人進入圓明園,這是因為龔半倫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衷心,而是野心蓬勃,他帶領洋人將進入圓明園之後,首先自己就帶出了一大堆奇珍異寶,總而言之他是完全為了自己的利益。

一天,龔半倫隨英艦北上來到北京,也不清楚他是何時和這些洋人混在一起的,只知道下了軍艦之後,龔半倫徑直帶領他們來到了圓明園,他們在圓明園打鬧成一片,然後臨走之前龔半倫還順手拿走了圓明園很多的奇珍異寶,可能他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些與他打鬧的洋人已經盯上了這個地方。於是,就有了震驚中外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事件。

『貳』 龔自珍的兒子是誰龔半倫

龔自珍,又名定 ,是清代文學史上的一個亮點,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華的愛國詩人,在他的詩篇中,往往表現出憂國憂民的強烈意識。但他的兒子,不但不愛國,而且賣國,當時,就被人視為漢奸,後人讀近代史者,知道這個名父之子的行徑,無不以敗類視之。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化為灰燼,固然是英法帝國主義的罪惡,但他為向導,為高參,為狗頭軍師,出這惡主意,壞點子,是不能饒恕的。歷史的這一頁,就永遠留下這個丑類的名字,遺臭萬年。如果龔自珍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冬烘先生,也許人們不至於株及。然而,他是詩壇翹楚,他是文學菁英,他的《已亥雜詩》,家喻戶曉,有口皆碑,這樣,他就不得不吃他兒子的「掛落」——看你生出來的這個禍國殃民的狗東西。幸而他兒子干這事的時候,他已死去。如果活著,別人指著他的鼻子這樣損他,他也只能沒脾氣。正如清人趙翼所言,名父之子多敗德,這雖然不是必然規律,但名父不幸而有逆子,而不能辭其咎,也就不能怪罪他人的苛責。所以,如今談到這位詩人,就不能不令人想起他的不肖子,只要談火燒圓明園,就不能不談引英法聯軍燒毀一代名園的龔半倫;龔自珍當然不能為這個喪心病狂的漢奸負任何責任,但他的這個混賬兒子,給他一世聲名抹了黑,卻是事實。這一點,不僅是名父,即使非名父,也是應該引以為鑒的。「定 子孝拱,晚號半倫,半倫者,無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倫雲。半倫少好學,天資絕人,顧性冷僻而寡言語,好為狹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賣書為活。英人威妥瑪方立招賢館於上海,與之語,大悅之,旅滬西人均呼為龔先生而不名,月致百金以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師船入京,焚圓明園,半倫實與同往。橙(龔半倫名橙——編者注)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而歸。」(《清朝野史大觀》卷一)凡是提到火燒圓明園,就會涉及這個敗類,而只要談到此人,無不從龔自珍開始寫起。兒女作惡,父母受譴,清人趙翼《廿二史 記》卷二十,在一則《名父之子多敗德》的讀史心得中,舉了很多這樣的例子: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唐代的名臣,治國有方,政聲卓著,為人所欽敬。而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杜如晦的兒子杜荷,最後是以謀反的罪名被殺了頭。狄仁傑在武則天執政時,以堅持正義,抗拒邪惡,著稱於世,可他的兒子狄景暉,為魏州地方官員,很不爭氣,貪婪搜括,酷暴無比,被欺壓的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遷怒於狄仁傑,將其生祠也給砸了。宋景也是一代名相,無人不知他正直磊落的名聲,但他的兒子宋渾等行為不檢,流盪無行,成為社會渣滓,為人所不齒。李泌,在唐朝,歷仕四帝,謹慎自愛,剛正不阿,稱得上為高風亮節的賢相,可他的兒子李繁,卻墮落為奸相裴延齡的一個內應外合的死黨。陸贄彈劾這個無恥的佞臣,讓李繁起草奏書,然後,陸贄親筆改定。這小子將全文默記在心,然後通報裴延齡,使其得以先下手為強。所以,趙翼嘆息:「此皆名父之子,而敗德墜其家聲,不可解也。」還是在唐代,那個上官儀,更是死憾不盡。他是被武則天殺死的,想不到他的孫女上官婉兒,卻成為武則天作惡的左膀右臂。據《新唐書》:「初,武後得志,遂牽制帝,專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厭勝,中人王伏勝發之。帝因大怒,將廢為庶人,召儀與議,儀曰:『皇後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草詔。左右奔告後,後自早訴,帝乃悔,及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後由是深惡儀。」這個怕老婆的皇帝,也夠德行的,一推六二五,自己躲清凈去了。武則天可不是善碴,老公可以饒恕,背後出主意的傢伙,絕不放過。不久,使人出首告密上官,借這個碴口,大開殺戒,凡上官家的男人,都殺無赦,凡上官家的女人,都沒入宮里作奴婢。刀架在脖子上時的上官儀,想不到那時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後來長大成人,忘了國恨家仇,先附武後作惡,後助韋後為逆,成為徹頭徹尾的敗類。掉了腦袋的上官儀,死不瞑目,同樣,不幸暴卒的龔自珍,更恨的未必是那鴆死他的情敵,而是他那無可救葯的人渣兒子,借帝國主義之手,將圓明園夷為平地,即使在九泉之下,他那熱血沸騰的志士之心,也是無法平靜得下來的。他曾著文指出:「近惟英夷,實乃巨詐,拒之則叩關,狎之則蠹國。」他對帝國主義侵略者,對於英國這個殖民主義大國的野心,看得最為清晰。當林則徐到廣東禁煙,他不但賦詩壯行,鼓舞士氣,還出謀畫策,多所建言。他哪裡想到,他的兒子偏偏當了英國殖民主義者頭子巴夏禮的謀主。謀主的說法,出自章炳麟的《檢論》。但也有人說,他在上海,也已經沒落到無以為生的狀態,是靠洋人每月數百大洋,吃花酒,逛窯子,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所以焚掠圓明園者,因有龔半倫為引導。半倫名橙,字珍子,為人好大言,放盪不羈,窘於京師,輾轉至上海,為英領事紀室。及英兵北犯,龔為響導曰:『清之精華在圓明園。』及京師陷,故英法兵直趨圓明園。」(據《圓明園殘毀考》)引狼入室,還沆瀣作惡,這是中國有漢奸以來,恐怕最為十惡不赦的一個了。咸豐十年八月癸亥之諭里,有這樣一段話,也足以佐證龔半倫為敵前驅的罪不可逭:「該夷去國萬里,原為流通貨物而來,全由刁惡漢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逃到熱河承德的奕 ,在詔諭里出現「漢奸唆使」之詞,當有所指,絕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有頭有臉之輩,自然是沖著龔自珍這樣有大名聲的人而言,若他地下有知,將何以堪?名父之子多敗德,敗到龔半倫這種程度者,是很鮮見的。但名人之子多不肖,卻是常見。所以,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現代少爺們,以先人的名聲,作為生財有道的本錢,以前代的光榮,化作討價還價的資源,以上輩的功勛,充當無惡不作的庇護,以家族的榮譽,干出為非作歹勾當者,不也時常可見於報紙屏幕,而使人想起《三字經》里「子不教,父之過」那句話嗎?因此,龔自珍及其子的這段故事,也許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民初蔡東藩的《清史演義》,將他寫得十分不堪。據冒鶴亭《孽海花閑話》載,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議和時,龔半倫也赫然在座,席間對大清的談判代表恭親王奕訢,百般刁難。恭王氣憤不過,質問他道:龔橙你世受國恩,為何為虎作倀?!誰知龔半倫並不尷尬,反而厲聲說:我父親不得入翰林,我窮到靠外國人糊口,朝廷於我龔氏,何恩之有?!恭王瞠目不能言。 歷史的後半截龔自珍的兒子點燃了圓明園的第一把火 龔自珍的名字,不僅在他所在時代,即便是在現代,人們都不陌生。他是清代文學史上的愛國主義詩人、思想家、文學家,才華橫溢,在他的詩篇中,表現出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他那著名的詩句「我願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他思想的寫照。他的350首詩集《乙亥雜詩》,更是精彩紛呈。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課本里就有龔自珍的作品《病梅館記》,對龔自珍大人的崇拜,自小就有了,這是中國式課本的特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連老師也未曾提及他身後之事。 不難想像,龔自珍定是清時文學小青年追逐的明星和偶像,就連他打工的宗人府的小姨太太被他的文采所折服,給他身子,給他情慾,甚至救他性命。 話說龔老爺子,和歷朝歷代才子文人一樣,喜歡女人,特別是那些漂亮且有才華的女子,更喜歡和這些女人交往,在他一生中交往的女人中,上至王妃,下至青樓妓女,無奇不有。 龔才子在宗人府打工的時候,掌管宗人府的是老闆明善。明善在當時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親王,但遠遠比不上龔才子。明善有一個小姨太太,叫做太清,這個女子可不一般呀,才女,很有才華,深得老闆的寵愛。明善做詞《西山樵唱》,太清做的詞《東海漁歌》,與之對合。 本來人家夫妻之間不論怎樣恩愛對詞,也不關龔才子的事,可是事情的發展往往就是這樣蹊蹺。有一天,明善恰到西山辦事,龔才子跟隨前往。那天正好大雪,龔才子看見明善和太清兩人騎馬從林子中出來,太清外披一件大紅斗蓬,騎一匹紅馬,紅色的斗篷映著白色雪光,更顯太清天姿美麗。白雪映佳人,紅光照天地。龔才子一見後,魂魄出鞘,從此日思夜想,不能自拔。從此之後,他便想盡辦法接近佳人。果然,一來二往,龔才人竟然得手和太清搞上了。這大概是龔才子的情詩起了大作用。 這樣的佳人,這樣的情慾,讓龔才子很是解渴,日日夜夜沉浸在歡情中,更何況老闆已然辭世。龔才子自認為事情做是機密,但還是被宗人府的眼線發覺。直到有一天,有人送來密縫的一個小布包,龔才子拆開一看,有一紙條,是太清筆跡。上書:「事已泄,妾將被禁,君速南行,遲則禍及。別矣,自愛。」龔才子看後,嚇得屁滾尿流,跑得比兔子都快,連夜動身,到南方去避禍去了。 此後幾年,倒也平安,只是夜裡、夢里常常與老闆的姨太太親吻媾和,精神恍惚,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直到有一年有一天,龔才子在丹陽縣衙,遇見了一個過去宗人府的同事,甚是親切,如見到了自己的情人太清,便與其喝酒賭博,打聽太清的近況,訴說離別之苦思念之情,玩了兩天兩夜。回來後,他覺得不對,想起喝過的酒,刺鼻而有異味,知道中了毒。臨死,把兒子叫道身邊,告訴兒子龔孝拱是誰害死了自己,到底是父子倆,從此龔孝拱就和滿清結下了仇。而史書上,對於龔才子的死一筆帶過,只是一句「突患急病暴卒於丹陽」,死因未知。 寫到這里,龔才子的兒子龔孝拱便出場了。說到龔孝拱,先到圓明園看看。 火燒圓明園是近代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一塊歷史傷疤。至今,遺失海外的珍貴文物仍舊是難以數清!我們都知道是八國聯軍洗劫了圓明園,但是誰帶領八國聯軍進入圓明園的呢?這個人就是龔半倫!今天,我們說龔半倫是近代中國第一漢奸,是中華民族的敗類也罷,但想到此君竟是龔才子的兒子的時候,不免希噓不已!人們常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但是,龔才子卻扎扎實實的生了一個民族敗類的兒子。咳!歷史往往就是這么讓人感嘆不已! 龔半倫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半倫是他晚年的號。所謂「半倫」者,是言其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愛一個小老婆,五倫去了四倫半,故曰半倫。 龔自珍死後,龔家開始落魄下去,為謀生計,兒子龔半倫來到上海,混跡社會,不知通過什麼關系,結識了英國公使威妥瑪,投靠到威妥瑪手下,從此開始周旋於上海的外國人中。據說威妥瑪很賞識他,到那有衛隊保鏢,很是風光。據冒鶴亭《孽海花閑話》記載,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議和時,龔半倫陪同在座,席間對大清的談判代表恭親王奕忻可是百般刁難。奕忻氣憤不過,質問他道:龔橙你世受國恩,為何為虎作倀?!誰知龔半倫並不尷尬,反而厲聲說:我父親不得入翰林,我窮到靠外國人糊口,朝廷於我龔氏,何恩之有?!恭王瞠目不能言。 對於威妥瑪的賞識,龔半倫自然也是象狗一樣唯命侍從,他原想輔佐威妥瑪,推翻清政府,可是,威妥瑪不想這么做,原因很簡單,腐敗軟弱的清政府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大的利益,龔半倫的如意算盤沒有達到,但是他對滿清的憤恨卻是一點都沒有改變,庚申之變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龔半倫就自告奮勇,說:「中國天下,與其送與滿清,不如送與西人」,並將八國聯軍領進圓明園。但是,此賊還是夠精的,他搶先一步先行騎馬跑到圓明園,盜取珠寶金銀,重要古玩字畫。據《圓明園殘毀考》記載八國聯軍「所以焚掠圓明園者,因有龔半倫為引導。及英兵北犯,龔為響導曰:『清之精華在圓明園。』及京師陷,故英法兵直趨圓明園。」,《清朝野史大觀》也記載,「庚申之役,英以師船入京,焚圓明園,半倫實與同往……取金玉重器而歸。」 龔半倫把家仇臨駕在國家利益上,為自己當漢奸找借口,這是典型的漢奸賣國行為,之後龔家後人以他為恥,禁止他死後入祖墳。在盜得圓明園寶物後,龔半倫將其中一部分運到上海變賣,用於花天酒地,嫖娼奸宿,結果,患上梅毒,最終梅毒侵入了大腦,精神病發作,至狂而死。 今天,回顧歷史的這一頁,對此真是感慨萬千,歷史將永遠記下龔半倫這個醜陋的名字,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他的名字永遠被訂在漢奸的十字架上。 歷史勾沉: 「丁香花公案」 清代道光年間,北京城裡暴出了一件轟動一時的緋聞,人稱「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貝勒王的遺 龔自珍手跡

『叄』 八國聯軍來了,我會給他帶路是誰說的

是龔橙,字孝棋,又名孝拱,為龔自珍的長子.通常又叫他龔半倫.

相傳,他的父親龔自珍由於和某位王爺的小妾有一腿,被人用毒酒毒死,死前告訴龔橙是滿人害死了他,所以龔橙對滿人有著怨恨,

龔半倫最不為世人所諒的,是庚子之變,他為英法聯軍帶路,火燒圓明園。初時,他混跡於上海,不知通過什麼關系,結識了英國公使威妥瑪,被威氏招至幕府,周旋於旅居滬上的外國人中,由是洋人呼龔先生而不名。據說威氏很賞識他,行動有護衛跟從,月致萬金。所以到了八國聯軍進犯北京,龔半倫就自告奮勇,將聯軍引進圓明園,並且搶先一步單騎直入,取金寶重器以歸。這是典型的漢奸行經,為天下人所側目。後來,他將這些寶物的百分之一,運到上海變賣,用作嫖資,狂嫖濫嫖,結果發狂而死。所謂發狂,是梅毒侵入了大腦。民初蔡東藩的《清史演義》,將他寫得十分不堪,就是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網上也仍然有很多關於他的帖子,將他罵作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個人確實無恥,據冒鶴亭《孽海花閑話》載,英國公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議和時,龔半倫也赫然在座,席間對大清的談判代表恭親王奕欣,百般刁難。恭王氣憤不過,質問他道:龔橙你世受國恩,為何為虎作倀?!誰知龔半倫並不尷尬,反而厲聲說:我父親不得入翰林,我窮到靠外國人糊口,朝廷於我龔氏,何恩之有(他這時似乎已經忘記當年曾國藩請他出仕的往事了)?!恭王瞠目不能言。怪不得人們都說,從來有取錯的名,沒有取錯的號,這龔半倫果然是無君無父,不忠不孝,荒唐絕倫。

『肆』 龔自珍一生洋溢著愛國熱情,為何兒子龔半倫淪為漢奸

因為龔自珍是中年得子,對龔半倫過於溺愛,雖然龔半倫雖然聰慧過人,但是人品有問題,太過於齷齪,並且被美色給迷惑住,從而淪為英國人的奴隸。

龔半倫帶領洋人進入圓明園,導致洋人掠奪和破壞圓明園,並對其父的愛國情懷表示嗤之以鼻。在《孽海花閑話》的記載中龔半倫在面對恭王的質問的時候,他否讓了國家對他的恩惠,他說他的父親沒有在翰林當過官,他反問恭王何惠之有,他覺得他養家糊口都是靠英國人的幫助,氣的恭王是瞠目望天,不能語,龔自珍如此強烈的愛國情懷龔半倫要是能學習到一點,他也不會做出如此事來。

『伍』 龔半倫把英法聯軍引進圓明園了嗎

是的,就是他

『陸』 歷史上著名的帶路黨龔半倫為什麼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面積龐大風格奢華經過了100多年的建造也被稱為萬園之園,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被大火燒毀只剩下斷壁殘垣,同時上百萬件珍貴文物也被掠奪,成為了中國人國恥的象徵。

圓明園為什麼會被燒毀?英法聯軍為什麼留著紫禁城不燒非要舍近求遠去燒遠在西郊的圓明園?除了英法聯軍認為紫禁城與圓明園公私不同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人在燒圓明園的過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這個人就是近代著名的帶路黨――龔孝拱。

說起龔孝拱可能大家並沒有什麼感覺,但他有一個很有名的老爸叫龔自珍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個著名的帶路黨就是龔自珍的兒子。就是他帶著英法聯軍燒毀了圓明園。不但如此,他還給英國人做翻譯,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做帶路黨啊!要說這個龔孝拱也真是的,有這么一個英雄的老爸還做過大官,再不濟也是一個官二代啊?可他為什麼要給英法聯軍做帶路黨呢?

有人說龔孝拱這個人放盪不羈,什麼都不在乎,比如君臣之道朋友之道全不講!只愛自己的一個小妾,人生五倫就只剩下半倫,因此還得了個外號叫龔半倫,基本上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給錢就辦事的主。再加上他精通英文,在那個時候懂英文的人是少之又少啊,所以呢有了這個優勢帶路黨就非他莫屬了!

不過,這都是外人對他的猜測,至於他為什麼做帶路黨他自己倒是還有一翻辯解。

龔半倫作為英方的翻譯,參加了後來英法聯軍跟中國政府簽訂《北京條約》的簽約儀式,在條約簽訂的時候呢龔半倫挑唆英方代表額爾金對中方代表恭親王奕?ü百般刁難,以至於把奕?ü氣的破口大罵:

「爾等世受國恩,卻為虎作倀,甘做漢奸」!

龔半倫也不示弱,振振有詞道:

「我本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又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卻看你是國賊」!

歷史已經遠去,至於龔半倫做帶路黨的真正原因如今也無從考證了,但是若上面所說屬實,就可真應了那句話:

「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

『柒』 龔自珍的兒子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事跡

龔自珍的不肖之子———龔橙
昨夜讀書,看到一則舊聞。《圓明園殘毀考》「及英兵北犯,龔為響(向)導曰:『清之精華在圓明園。』及京師陷,故英法兵直趨圓明園」。

大駭,原來這種事都是有家狗引路的,更駭的是,這家狗還是名士之後,龔自珍的嫡親兒子龔橙。龔自珍偶們都知道,他那首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偶們在中學課本里就熟讀過啦,杭州人,做為中國近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現今杭州就有他的紀念館。

這么一位傑出人士居然生出了個汗奸兒子,也實屬家門不肖。早上在網上查了查資料,這位龔橙如果沒有後面那段做狗的歷史,倒也是有趣的很。龔橙又名「龔半倫」,關於這個半倫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每讀其父書必鞭其父靈牌而被人稱為「龔半倫」;其二是:謂君臣、父子、夫妻、昆弟、朋友一概不論,只喜歡一個美妾,所以僅留下一半人倫,故自稱「龔半倫」。

如果他沒有走上去圓明園的那條路,後來的歷史也最多不過在閑談龔自珍時,提到一個頑劣怪誕的兒子,看看一笑而過;甚至有好事者拍他老爹的時候,還會抬抬這位兒子頗具魏晉之風。

如果他那時無奈做為英領事紀室,在英人的威逼下走向圓明園,而那一刻他能振臂高呼,嚴辭咒罵八國聯軍的惡行,然後怦的一槍死在侵略者的槍下,那麼歷史就會大大地渲揚「虎父無犬子」「一門兼忠貞」之類的,而他的那些怪誕行為,那所謂的半倫都會被解釋成「個性」,挑戰封建,時尚先鋒;

可是不幸的是,他心甘情願地帶著八國聯軍去了圓明園,於是他成了中國汗奸第一人,而他那個傑出的父親成了養兒不肖的典型教材,他那些怪誕行為成了他淪為汗奸必然之路的明證。唉……這人這歷史怎麼說呢?

史載龔橙晚年精神失常,發狂而卒。背叛祖宗、背叛國家,即使自稱半倫之人,也必是日日良心受噬,惶惶不可終身,終於失常。

『捌』 圓明園是誰燒的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充當了什麼角色呢

龔自珍是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是一位有思想又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一腔愛國情懷,成了清朝腐敗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那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橫空出世,驚世駭俗。

按著正常的邏輯,他的兒子應該家傳身教,繼承乃父的優良傳統,也錯不了哪去,可惜,他的兒子龔半倫真真的是「不拘一格」的「人才」,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引領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也燒了龔自珍的一世英名,這個名父之子的行徑,民族的敗類,不倫不類。

被稱之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一把大火化為灰燼,首惡自然是英法聯軍,但這個龔半倫充當向導,是幫凶,萬萬不可饒恕。



(八國聯軍)

咸豐在一道詔諭中說:「該夷(英國)去國萬里,原為流通貨物而來,全由刁惡漢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這漢奸自然是龔半倫之流。

冒廣生的《孽海花閑話》中載:「英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議和時,龔橙亦列席,百般刁難,恭王(奕䜣)大不堪,曰:『龔橙世受國恩,奈何為虎象翼耶?』龔厲聲說:『吾父不得官翰林,吾貧至糊口於外人,吾家何受恩之有?』恭王瞠目望天,不能語。」其為虎作倀,甘當洋奴的丑惡嘴臉顯露無遺,可惡之極。

真不知九泉之下的龔自珍,那亡魂何處安頓。生前曾經說過:「近惟英夷,實乃巨詐,拒之則叩關,狎之則蠹國。」早就看清了英國殖民主義的野心,哪裡會想到,他的兒子成了英國人的奴才。

都說「子不教,父之過」,龔自珍有此不肖之子,很值得人深思。

『玖』 歷史上著名的帶路黨龔半倫為什麼帶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說起龔孝拱可能大家並沒有什麼感覺,但他有一個很有名的老爸叫龔自珍大家肯定都知道,這個著名的帶路黨就是龔自珍的兒子。就是他帶著英法聯軍燒毀了圓明園。不但如此,他還給英國人做翻譯,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做帶路黨啊!要說這個龔孝拱也真是的,有這么一個英雄的老爸還做過大官,再不濟也是一個官二代啊?可他為什麼要給英法聯軍做帶路黨呢?
有人說龔孝拱這個人放盪不羈,什麼都不在乎,比如君臣之道朋友之道全不講!只愛自己的一個小妾,人生五倫就只剩下半倫,因此還得了個外號叫龔半倫,基本上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給錢就辦事的主。再加上他精通英文,在那個時候懂英文的人是少之又少啊,所以呢有了這個優勢帶路黨就非他莫屬了!
不過,這都是外人對他的猜測,至於他為什麼做帶路黨他自己倒是還有一翻辯解。
龔半倫作為英方的翻譯,參加了後來英法聯軍跟中國政府簽訂《北京條約》的簽約儀式,在條約簽訂的時候呢龔半倫挑唆英方代表額爾金對中方代表恭親王奕䜣百般刁難,以至於把奕䜣氣的破口大罵:
「爾等世受國恩,卻為虎作倀,甘做漢奸」!
龔半倫也不示弱,振振有詞道:
「我本良民,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又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罵我是漢奸我卻看你是國賊」!
歷史已經遠去,至於龔半倫做帶路黨的真正原因如今也無從考證了,但是若上面所說屬實,就可真應了那句話:
「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

『拾』 龔自珍兒子帶英法聯軍毀了圓明園,全是潑的臟水,真相究竟如何

龔自珍我們從小學習過他的《已亥雜詩》,作為中國晚清時期著名的大臣,龔自珍我們並不陌生,而且作為支持林則徐禁煙,主張國家抵禦侵略的主張,毫無疑問是一個愛國詩人,但是後來在得知他兒子的故事以後,也很難想像以龔自珍一生的清明,為何兒子卻是一個如此頑愚不堪的人呢?

按理來說,龔半倫給英法聯軍帶路也不是不可能,有人看到英法聯軍進城時,龔半倫就在其中,原本英法聯軍打算先去故宮,但是被龔半倫攔住去了圓明園,但這個說法卻並無哪一家史書有明確記錄,即便是英法聯軍內也沒有有人帶路的說法,所以龔半倫雖然行為放浪不堪,但給英法聯軍帶路這件事情,有可能也只是以訛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