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千金」與「假寐」各是什麼意思求解
任何一個詞彙,都可能包含著種種的文史哲典故,語義的變遷、流轉,以及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思維的力度與文明的向度。學習傳統文化,就得一字一詞,細摳慢捋,究本求原,始得頭緒。
「千金」原本是男兒
在今天,家有嬌女稱為「千金」。「千金小姐」特指未婚女子,女子結婚之後,身價立馬縮水,不能再被稱為「千金」了。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在古代,「千金」最早卻是指男孩兒。
「金」是古代的貨幣單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統一了幣制,規定貨幣分為兩種:黃金為上幣,計量單位為「鎰」,一鎰等於二十兩或者二十四兩;銅為下幣。但是古人卻不用鎰或兩來稱呼貨幣,而是用「金」稱呼,比如「馬一匹百金」之類。漢代以一斤黃金為一金。
《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項羽的頭值一千斤黃金,可見有多貴重。後來「千金」就引申為貴重的意思,並誕生了諸如「一字千金」、「一諾千金」、「春宵一刻值千金」、「五花馬,千金裘」等等許多典故。
第一次把「千金」用來比喻人,出自《南史·謝弘微傳》。南朝梁的著名文學家謝胐,字敬沖,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庄的兒子。謝胐小時候非常聰明,謝庄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讓他跟隨左右,外出遊玩的時候也帶上他。
謝胐十歲就能寫一手好文章,有一次謝庄帶著他去土山遊玩,讓謝胐寫一篇命題作文,謝胐拿過筆來一氣呵成,謝庄看了之後,不由得大喜過望。謝庄的朋友對謝庄說:「你這個兒子真是神童,將來一定發達。」謝庄撫著兒子的後背,心花怒放地說:「真吾家千金。」真是我家的千金啊!
那時南朝的宋代還沒有被齊、梁兩個朝代取代,謝胐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眼裡,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蘇(蘇州)遊玩,特意命謝庄帶上謝胐一起前往,並讓謝胐寫了一篇《洞井贊》的命題作文,謝胐隨隨便便就寫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後感嘆道:「雖小,奇童也。」後來,謝胐果然成為了著名文學家,官至尚書令,「千金」這個比喻也流傳了下來,但是專指男孩兒。
到了元朝,張國賓所作《薛仁貴榮歸故里》一劇中才把「千金」和女孩兒聯系起來:「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顯然,在張國賓寫作此劇之前,民間已經改換了「千金」一詞的原始含義,而用來指稱女孩兒了,張國賓只是在劇中使用了「千金小姐」這一稱謂而已。一直到今天,「千金」一詞的含義早已固定下來,專指未婚女子了。
「假寐」不是裝睡覺
蒲松齡的名篇《狼》講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位屠夫賣肉回來,天色已晚,有兩只狼跟上了他。屠夫把肉扔給它們也沒有阻止它們繼續跟蹤。在一個草垛前,屠夫和兩只狼對峙。過了一會兒,一隻狼離開,另一隻狼坐在屠夫前面「假寐」。趁著這個工夫,屠夫暴起殺了這只「假寐」的狼,又轉到草垛後面,殺了那隻想從後面實施偷襲的狼。很多注釋都把「假寐」解釋成「假裝睡覺」,這是錯誤的。
《詩經·小弁》:「假寐永嘆,維憂用老。」鄭玄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高亨註:「假寐,不脫衣帽打盹。」朱熹註:「不脫衣冠而寐曰假寐,精神憒耗,至於假寐之中而不忘永嘆,憂之之深,是以未老而老也。」可見,「假寐」是不脫衣服打盹兒。
《狼》的故事也是一樣。第二隻狼想趁第一隻狼偷襲的工夫打個盹兒,小睡一會兒,才會被屠夫抓住這個機會「暴起」殺了它。如果該狼僅僅是在假裝睡覺,可想而知注意力一定還在屠夫身上,屠夫不可能暴起殺了它。該狼沒有衣帽可脫,因此「假寐」一詞不僅可以用於人,也可以用於動物,泛指打盹兒。
《紅樓夢》里的兩個例子更加明顯:
其一:「一日,供畢早飯,因此時天氣尚長,賈珍等連日勞倦,不免在靈旁假寐。」
其二:「襲人果然伏侍他睡下,便預備下了茶水,關好了門,進里間去照應一回,各自假寐,寶玉若有動靜,再為出來。」
這兩處都不可能是「假裝睡覺」,而是打盹兒的意思。
⑵ 假寐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閉上眼睛沒有睡著
⑶ 假寐便寐是什麼意思
查一下就知道了
⑷ 假寐成眠是什麼意思
裝睡,結果就真得睡著了,弄假成真的意思。
⑸ 坐而假寐.「假寐」在句中是什麼意思
假寐:閉目養神。
坐而假寐是連動短語。
坐和假寐, 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謂語,但在語義上有方式的關系(坐著假寐)。因此兩動詞的位置順序不能相互顛倒,中間也沒有語音停頓。它們可以分別連著主語單說。
⑹ 狼假寐的假是什麼意思
不管假寐在其他地方還有什麼意思,在這里肯定是說假裝睡著了,要不然"蓋以誘敵"怎麼來的?所以一定指的是:「目似瞑,意遐甚」 失敗的原因,顯然是屠夫將計就計,暴起,事發突然,這才能夠殺狼逃命。
⑺ 假寐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打盹兒,打瞌睡;不脫衣服小睡一下。
《左傳》宣公二年有「(趙盾)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的句子,王力的《古代漢語》及洪成玉的《古漢語教程》(中華書局)均將「假寐」釋為「不脫衣服睡覺」。
假寐者「不解衣冠」,當屬事實,但「不解衣冠」只是語境提示的,不是「假寐」的詞義成分,與「假寐」的時段短暫有關。
(7)假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假寐的近義詞:打盹、假卧
一、打盹
【詞語】:打盹
【拼音】:dǎ dǔn
【釋義】:打瞌睡。
示例:
1、陽光下打盹,細雨中漫步,夜燈下讀書,或枕著幽窗入夢,夢回一次長安,和某個詩客,裁景對句,片刻光陰即是一世。
二、假卧
【詞語】:假卧
【拼音】:jiǎ wò
【釋義】:和衣而睡。
示例:
1、聽到聲音,他趕緊蒙被假卧。
⑻ 閉目假寐是什麼意思
閉目假寐的意思是閉著眼睛打盹兒。
閉目假寐
拼音:bì mù jiǎ mèi
釋義:眼睛閉上打瞌睡。
出處:魯國之附庸小邾國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有「(趙盾)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白話譯文:魯國之附庸小邾國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有「(趙盾穿戴好禮服准備上朝,時間還早,他和衣坐著打盹兒」。
筆順
(8)假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假寐用法
不能將「假寐」理解為假裝睡覺。 初中語文課本《狼》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方悟前狼假寐。」
白話譯文: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
課本沒有對「假寐」這個詞進行解釋。參考書譯為「假裝睡覺」。這種譯法,或有所本,比如《漢語大字典》假字下引《詩·小雅·小弁》:「假寐永嘆,維憂用老。」時,「假」釋為「不真實、虛偽。」事實上,這種解釋是不確切的。
總起來說,「假寐」一詞不僅可以用來指人,也可用來指動物(此時多有擬人化的意思)。指人時,是不脫衣服睡覺,指動物時,泛指小睡。「假」應當是借的意思,即借機、趁便的意思。
「假寐」到底作何解釋,需要根據不同的語境來理解。
⑼ 「假寐」究竟是何意
根據文義,理解為「假裝睡覺」很合理。寐就是「小睡」的意思。非要另尋意思實在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