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天津是幾線城市
擴展閱讀
防城網 2025-07-10 04:11:36

天津是幾線城市

發布時間: 2022-01-12 03:26:00

⑴ 天津屬於一線還是二線城市

天津屬於新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天津的歷史沿革: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同年7月,直隸改稱河北,省會仍設天津,10月省會遷北平。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劃為華北人民政府直轄市。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

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直轄市至今。

⑵ 天津幾線城市

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地處中國華北地區、東臨渤海、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
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天津是新一線城市,2019年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沈陽、寧波、昆明。

⑶ 天津到底算幾線城市

12-13年中國gdp省份排名前十
城市 12年GDP.. .13年GDP .名義增速
1.上海 20101.33億 21640億...7.65%
2.北京 17801億...... 19330億....8.59%
3.廣州 13501.21億 15270億...13.1%
4.天津 12885.18億 14460億...12.22%
5.深圳 12950.08億 14400億....11.2%
6.蘇州 12011.65億 13000億....8.23%
7.重慶 11459億...... 12200億....6.47%
8.成都 8138.94億... 9300億......14.26%
9.武漢 8003.82億....9150億......14.32%
10.杭州 7803.98億....8400億......7.64%

⑷ 天津屬於一線城市嗎

截至2019年9月,天津屬於新一線城市。

依據160個品牌商業數據、17家互聯網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其中天津市屬於新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天津市位於北緯38°34′~40°15′,東經116°43′~118°4′之間,處於國際時區的東八區。土地總面積11916.85平方公里,疆域周長1290.814公里,其中海岸線長153.334公里,陸界長1137.48公里。

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成為連接國內外、聯系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是鄰近內陸國家的重要出海口。

(4)天津是幾線城市擴展閱讀

天津的歷史沿革: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同年7月,直隸改稱河北,省會仍設天津,10月省會遷北平。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劃為華北人民政府直轄市。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

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直轄市至今。

⑸ 天津市怎麼樣算不算一線城市

發現包括天津市人在內的很多人都對「天津」乃至「中國」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錯亂。其中根源並非出自於天津這個城市作為一個客觀存在本身,而出自於觀察者自身主觀的社會位置和其與生俱來的生活經驗。

1. 「天津沒歷史」,天津自隋朝開鑿大運河以來,便是北方漕運與海運的樞紐,歷經三河匯海(三會海口),直沽寨、海津鎮、天津府,到近代九國通商,直至成為中國和亞洲第一的國際都市,天津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不可以說沒有歷史。直到建國後,劉少奇主席依然指出了天津作為三北樞紐在全國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

2. 「天津的人文素質低」,這可能是對天津最大的高級黑。遠了講,古代天津有「三取、問津、輔仁、集賢、稽古、會文」等著名書院,是北方文教最發達的地方。時載:「天津士人,工於應試文字,近年舉人會試者計逾百數,實為天下罕見。」當時天津雖位於北方海濱一隅,不及科甲最發達的蘇杭,但明清兩季也是士子舉人輩出之所,「在全國各個地區的科舉發展史上也是罕有匹敵的。」而到了近代,天津更是開中國社會現代化之先河,擁有中國現代化標志性創舉的近一百多項第一,「百年中國看天津」不足為奇。開埠後,天津的文教工商不斷發展,城市工人與民族資產階級隨之壯大,伴隨著西方知識和科學思想的引入,一批現代高等學府在天津建立,北洋大學、北洋法政、北洋工藝、北洋警校等等,不能詳盡。天津不光只有天大南大,還有天津外國語大學(前身為法國高等工商業學校),津沽大學(拆分為多所目前多所天津市內的高校如天津師范,天津財經,以及後來被河北遷到保定的河北大學)。時人雲:「天津人較早接受了西方的自由、平等觀念,加之見識廣,多機變。」當時法國人註:「天津培養了這個國家幾代的精英。」今天,這些歷史也許被眾所周知的原因掩蓋了,但一個城市一所高中,倆位總理,咱們就當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至今,天津市依然擁有眾多百年以上的大中小學校,人文底蘊之深厚非中國其他城市可類比。這些都培養了天津人獨特的文化個性與身份,與其他地方乃至附近的北京也截然不同。(天津人確實與全國大多數人不分享北京夢上海夢深圳夢,原因不是戀家,而是對於自己城市或清晰或模糊的更多了解,天津畢竟還是那個天津,不是隨便什麼地方)

3. 對天津認知的多維度錯亂,這並不怪大家。作為互聯網新媒體影響下成長的網民,部分80後與90和00後,或者說多數外地人或部分本地人對天津的認知主要依靠新媒體(外地高考應試為主,地理與歷史不考的內容基本沒人看)。年輕人逆反心理,以及挑戰既有權威的心態,於是一種「認知錯亂」產生了。在中央政府眼中,中國的主要城市排序為京津滬,而在大眾認知中,卻成了北上廣,近年後者甚至開始喧賓奪主。原因不外乎,在早年地產商眼中,天津是一個不隨波逐流的城市,在北上廣深大玩套路賣地炒樓推高GDP的時候,天津卻要把自己建成一座「花園城市」,房價與地產商們期待的賺錢剪羊毛的節奏慢了半拍。當然這其中不乏出自地方利益的狹隘考量,但在地產商眼中,天津確實是一個很「不識時務且後進」的城市。

4. 對天津-北京關系的認知錯亂。這方面的錯亂原因要多歸功於早年間北京的地方文化身份對於天津的認知錯亂,於是產生了後來流傳於津京地區關於「天津的設立是為保護北京」,「天津是首都門戶」等等假設,隨著北京地區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代表之後,這些假設被植入大眾意識里。

  • 「天津」作為一名詞並非明朝時期的發明,天津在古漢語中意為「銀河、天堂」,如隋朝時便有以「天津」命名的「天津橋」,還有「天津鋪」「天津嶺」「天津河」等諸多地名,並於明朝年間設置衛所以保衛天津這個業已存在的重要交通貿易樞紐。

  • 前述提及天津的發展源頭可追溯至隋朝開鑿大運河,而天津作為歷史上「大運河」北方的終端與樞紐,大運河才是賦予天津存在意義的歷史開端,天津的發展也並不以中國首都的選址為轉移,(作為名詞,同時期「北京」尚未被賦予任何歷史含義)。

  • 與其說天津的設立,是後人附會的「拱衛北京」,不如說天津的發展壯大始終與漢民族對抗北方胡人的歷史密切相關,(北京還處在「胡」占區)。從隋唐到北宋,天津在中原民族對抗胡人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北宋時期,在今天天津市區,大宋與遼隔海河對峙,通過大運河轉運軍械糧草的過程里,天津發揮著北方貿易與金融中心的作用,北宋政府用鹽引茶引等金融工具支付運輸費用。

  • 在之後的朝代更迭中,隨著大明的傾覆,原本與天津同氣連根的北京再一次被滿清占據,滿清入關徹底改變了北京的人口結構與文化。而天津則成了一座處在北方地區的中原文化孤島,透過大運河和海運與江淮平原及閩浙地區保持商貿、金融、文化的聯系紐帶。

  • 5. 天津作為一個擁有獨特文化身份的工商業城市,作為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三北樞紐、金融貿易中心,對中國北方、全國乃至整個東北亞政經布局,天津有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視野與見解,從首提環渤海聯席會議到自由貿易港的概念,天津始終為中國貢獻自己的想法,但卻…大家懂得。例如上世紀90年代上海深圳金融市場管理混亂造成的全國性金融系統癱瘓,最後卻由關閉當時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並具有一定規模的天津、大連、武漢的證券交易所來收尾,決策背後之考量耐人尋味,對全國政經布局之影響今已凸顯。

    6. 因為眾所周知的理由,天津之後「被二線」,「被新一線「,還經常被拿來比較,並客串「被超越的角色」。北京是首都,上海和深圳現在有後台不敢比,之後就剩下了天津這個大塊頭,夠分量。於是乎,天津成了各新媒體城市營銷號,以及北漂滬漂杭漂等等其他網紅城市還在為「居者有其所」奮斗的新「市民」們所撰寫的網文中的最受歡迎被比較城市。這種社會現象背後反映的是「新人」們對其舊身份的自我剝離(自卑),和對其新身份認同所需的自我認可(自尊)。當然這也側面反映了天津的發達,畢竟沒人總想和國際庄與宇宙山比。

    7. 新天津人復雜心理所造成的認知錯亂。新天津人包含部分前四郊五縣居民(這里指部分,比如很多靜海村民,但很多對天津的認知程度也很高)與相當多留津外地人。除了前述各地「漂泊的新人」們自卑與自尊這對兒矛盾心理所產生的自我認可的需求外,由於遠低於「老天津市民」對天津歷史與文化的認知,「初代新天津人」還會額外發展出基於另一組心理矛盾之上的亞人格,該亞人格存在於新身份所含內容里歧視舊身份的部分,會觸發「新天津人」保護內心深處殘留的最後一絲脆弱舊人格自尊的心理防禦機制,外在表現為扭曲客觀歷史發展過程,誇張放大自我舊身份的角色含義或貶低壓縮新身份屬性,使之順應其內心自尊的需求。但科學的講,天津作為一個客觀存在實體,其獨特歷史文化和與之所代表的現代市民身份卻不是以「新人」們的個人人格意志為轉移的。天津畢竟不是一個「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地方。

    天津也許是中國遼闊版圖上唯一一個還在提供替代性全國政經布局方案的獨立城市文化實體。這是由天津自身獨特的地理、歷史與現代市民文化決定的。至於替代誰,答案就在為何建國後只保留了京津滬三個直轄市。北京代表的皇清式全國政經布局,上海的(江浙)財閥壟斷式全國政經布局,天津的北洋式全國政經布局。三種布局之間也走過了幾十年的比較,目前的狀況 對於全國而言可能是最無言的無奈,然而各地吃瓜群眾也樂的在互噴中自我麻醉下去。

⑹ 天津是幾線城市

天津是新一線城市,簡稱津,是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1561.83萬人,城鎮人口1303.82萬人,城鎮化率83.48%。

天津是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⑺ 天津屬於幾線城市

天津屬於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省級行政區、直轄市、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經過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歷史文化:

方言

天津話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種,流行於天津及其周邊地區,特指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


民俗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曲藝之鄉,各種表演藝術門類齊全,民間工藝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魏記風箏、天津地毯等。

⑻ 天津市屬於幾線城市

天津屬於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省級行政區、直轄市、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經過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游、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

天津歷史文化

方言

天津話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種,流行於天津及其周邊地區,特指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

民俗

天津是中國北方的曲藝之鄉,各種表演藝術門類齊全,民間工藝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魏記風箏、天津地毯等。

⑼ 天津屬於幾線城市

天津屬於新一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沽、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1966.45平方千米。

自然環境:

天津地處北溫帶位於中緯度亞歐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臨近渤海灣,海洋氣候對天津的影響比較明顯。

主要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遊的最佳季節。冬半年多西北風,氣溫較低,降水也少;夏半年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加強,以偏南風為主,氣溫高,降水也多。

⑽ 天津是幾線城市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