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王細牛
擴展閱讀
補錄分數線 2025-07-09 06:12:13

王細牛

發布時間: 2022-01-13 16:39:35

Ⅰ 王木匠的抓住領導弱點 攪動一座城市

一個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兩個地區的政府蒙騙?王細牛對此頗有心得。他供述說:「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個政府領導的弱點,我就能攪動一座城市。」
綜觀「王木匠」的騙術要旨,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投其所好。
有人愛「攀富結貴」,王細牛就進行奢華表演。到呼市「投資」時,他坐著加長凱迪拉克轎車,跟著8名保鏢。保鏢一色的黑西服、小平頭、戴墨鏡。他以8萬元一天的價格,包住了五星級賓館的一個樓層,樓道還有保鏢把守。每有領導造訪,他一伸手,身後保鏢立馬遞上一支古巴雪茄,「咔」地一下為其點燃。
有人喜好「大手筆」,王細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張嘴就是「大投資」,在銀川聲稱投資36億元,在呼市漲到了53億元。做的項目更是不厭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這叫抱大領導打大旗號發大財。」王木匠供稱,別看有些領導職務高,其實他們沒經歷過商場險惡。
警方與「王木匠」有一段經典對話。警方:「啥叫CBD項目?」王細牛:「我也不知道,這是外國名,我的秘書知道啥意思。」
令人驚奇的是,個別領導也跟著這個騙子「忽悠」。2005年,呼市炸掉市公安局指揮大樓後,社會上響起一片「假港商」「大騙子」的質疑聲,許多已經中標的建築企業開始退卻。
沒有建築企業墊資,金鷹CBD就難以破土動工。王細牛請建築施工單位領導到內蒙古飯店的「金頂大帳」吃飯,他邀請當地一位領導出面作陪。席間,這位領導拍著「王木匠」的肩膀說:「小鄭(王細牛當時叫鄭澤)是很有實力的啊,你們怕什麼?」
結果,王細牛在呼市騙了中建三局裝飾公司等25家投標單位4688萬余元投標、履約保證金,還騙了中鐵十七局等6家施工企業的墊資款2.2億多元,拖欠大同水泥廠等20家材料供應單位貨款950萬元。

Ⅱ 王細牛的真相

「鄭澤」原名王細牛,1958年生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現湖北省龍感湖工業園區),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莊市遷了假戶口,改名「鄭澤」,年齡縮小11歲。警方發現,「王木匠」有6個名字:王細牛、王亞偉、王世偉、舒兵、王偉、鄭澤。每個名字都注冊了一家公司,娶了一個「老婆」,其中有4個「老婆」給他生了孩子。香港金鷹公司真相如何呢?這原來是一家1萬元港幣注冊的「三無」公司,無辦公場所,無資金,無工作人員。2001年2月,王細牛得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想改造寧夏賓館,於是前往寧夏,許諾出資4.56億元改造寧夏賓館,合作建設「寧夏國際村」。錢騙到手了,「王木匠」卻無心蓋房。五年過去了,「寧夏國際村」還只搭了個框架。「寧夏國際村」資金鏈斷裂後,「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騙術幾乎是寧夏的翻版:2005年5月,他騙取了呼市政府4.59億元的土地使用權,強行開工建設金鷹國際CBD項目 。

Ⅲ 誰有金鷹國際詐騙案寧夏高院的二審判決書

王細牛有 補充: 新華社銀川9月29日電(記者武勇)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不久前對原金鷹集團高管鄭澤等人合同詐騙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原金鷹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鄭澤及該公司股東、高管人員田瑋、嚴勝等人的上訴,維持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目前,判決已生效。 銀川市中院在今年8月21日一審以合同詐騙罪,分別判處主犯鄭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處田瑋有期徒刑12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案犯嚴勝、徐兵、吳霞、袁濱、許春雷分別被判處12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人民幣20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罰金。鄭澤、田瑋等人不服,提出上訴。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確認,上訴人鄭澤夥同田瑋等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隱瞞無實際履行合同能力的真相,於2000年在香港注冊只有1萬港元資本的香港金鷹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並使用偽造的資信證明等文件虛構資金實力,先後欺騙寧夏、內蒙古兩地有關部門與其簽訂合作協議。 鄭澤等人又以上述項目為誘餌,在對金鷹集團進行虛假宣傳包裝的基礎上,以先履行小額合同和部分履行合同等手段誘騙相關單位和個人與其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在2001年至2007年間,鄭澤等被告人採取招標後不開標,非法佔用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惡意拖延及拒絕支付工程、材料款;編造購房合同、套取銀行按揭貸款;以高利回報誘騙被害人交納商鋪租賃轉委託經營保證金,以及違法銷售貴賓卡、違法預售房屋等手段實施合同詐騙。 補充: 被告人鄭澤共騙取寧夏、內蒙古兩地土地出讓金及相關被害人資金總價值17.09億多元;田瑋、嚴勝等6名同案犯,參與合同詐騙,所涉合同詐騙金額均屬特別巨大。 鄭澤等人還採取虛列財務支出,以假發票沖抵個人借款,購買高檔轎車、房產及消費等手段,轉移、揮霍被害人交付的錢財計9000餘萬元。案發前,鄭澤秘密轉移寧夏賓館改造及金鷹國際村開發股份,圖謀套取現金轉移境外,並隱匿、轉移涉案證據,企圖逃避法律追究。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審被告人鄭澤、田瑋、嚴勝等人的行為嚴重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侵害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均已構成合同詐騙罪。各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各被告人犯合同詐騙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准確,適用法律正確,刑罰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故依據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近日,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Ⅳ 最近1年內蒙古發生了那些犯罪什麼案件最突出

包頭市,全國轟動的王細牛案件。人稱香港富商一句話把包頭公安局大樓就給平了,要建市政宏偉建築
中廣網呼和浩特2008年4月1日消息(記者鄭穎)內蒙古公安廳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內蒙古萬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偵辦情況,目前,萬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長陳相貴等人已經被捕,涉案林地已由各地人民政府負責接管,並得到了正常的管護。相關涉案資金追繳工作公安機關正在加緊進行,內蒙古萬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經濟犯罪案件將於近期偵查終結向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記者從2008年11月20日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紀念檢察機關恢復重建30周年專題論壇上了解到,近年來,內蒙古檢察理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在大局服務、法治建設服務方面起到積極的參謀助手作用,在提高職務犯罪辦案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02——2007年,職務犯罪案件有罪判決率從91.8%上升到99.5%。 2009年2月19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召開清理職務犯罪積案專項活動總結大會。記者獲悉,去年以來,內蒙古檢察機關共清理職務犯罪積案391件462人,占積存案件總數和涉案人數的86.5%和87.5%。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邢寶玉出席總結會並講話。據介紹,去年3月以來,內蒙古檢察機關針對職務犯罪案件在偵查環節和審查起訴環節積存較多的情況,在全區集中開展了清理職務犯罪積案專項活動。 中廣網赤峰2009年2月10日消息 (記者 鄭穎 通訊員 李國才 劉長華)2月8日上午八時,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貝子府鎮發生一起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馮朝源(男,48歲)當場死亡,胡某某及其妻子被炸傷。

Ⅳ 王細牛的經歷

2005年3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帶來了一個「神話」般的輝煌構想:在呼市商業繁華區蓋「西北第一高樓」— 金鷹國際CBD(中央商務區)。樓高169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53億元,兩年建成。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項目。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當地採取了一系列「非常動作」。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聲悶響,剛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被炸掉了,目的是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接著,原市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相繼拆除,「鄭澤」在呼市中山西路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
由於「特事特辦」,金鷹公司在呼市辦事幾乎是一路綠燈,很快就違規在工商部門注冊、辦理了《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規劃許可證》《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施工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然而,盡管獲得了種種不可思議的優惠政策,「實力雄厚」的金鷹公司卻無資注入,「西北第一高樓」很快成了爛攤子,甚至還非法集資,這引起了社會的質疑與警方的注意。隨著警方調查的展開,「神話」破滅了。
在他最風光的年頭,關於他的每篇報道幾乎均提到了他擁有的眾多榮譽,包括2004年中國西部大開發五周年回顧活動組委會授予鄭澤「西部開發傑出貢獻獎」、2005年1月世界華商促進會授予鄭澤「愛國企業家」和「傑出愛國人士」榮譽、2005年2月國家建設部授予鄭澤「中國建設系統優秀企業領導」稱號,以及2005年3月國際名人交流中心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委員會授予鄭澤「世界傑出人士」,並頒發「企業管理成就獎」。這些名頭響當當的榮譽,令出身微寒的鄭澤蒙上了一層光環。但是,探究這些光環的出處,卻發現其中大有文章。記者曾致電世界華人工商促進會,該機構便是「世界華商促進會」的全稱,不過該機構的一名韓姓負責人表示,翻查過往的授獎記錄,並沒有發現鄭澤的授獎文件。而作為國際名人交流中心在中國唯一代理機構的北京凌揚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則有不願具名的負責人稱,他們確實曾代表國際名人交流中心授予過鄭澤「世界傑出人士」稱號,並向金鷹國際頒發「企業管理成就獎」,但所有的審查流程都是在馬來西亞的國際名人交流中心進行,具體情況中方並不清楚,他們只是代表頒發。該負責人也拒絕證實相關榮譽是否需要資金贊助。
無論如何,號稱由英、法、德、美、中、前蘇聯等國家地區的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名人交流中心,在金鷹國際運作的鼎盛時期,為鄭澤和金鷹授予了兩個名頭響亮的榮譽,而這些榮譽,又反過來成為鄭澤和金鷹國際進行下一步冒險的工具。而傳聞中鄭澤並不光彩的發家史,也被掩蓋起來。也正是由於鄭澤撲朔迷離的身份,在他被捕後,公眾才一片嘩然。一位曾經和鄭澤打過交道的內蒙古一家媒體的副總對本報記者說:「鄭澤是一個有著理想主義和滿懷激情的人,而且辦事比較執著,基本不受外界的影響」。這從他的大膽投資CBD中可見一斑。「鄭曾說,我做的事是別人都不敢想的事,太超前了,是一個先行者,我自己也認為,我確實是一個先行者。」這位副總對本報記者說。其實,鄭澤的金鷹國際在銀川的名聲急劇變壞前,銀川金鷹CBD和金鷹國際村兩大項目口碑一直不差,這兩個基本完成封頂工序的項目,曾一度成為使銀川的整個城市建設面貌發生巨變、提升城市品位的標桿。

Ⅵ 王細牛的傳奇人生

可以說現在網上是查不到的,只有一些關於他的相關話題。

小木匠王細牛變身香港富豪大項目忽悠地方官
一個內地木匠,搖身一變成為香港大公司大老闆,忽悠地方高官上房地產大項目,藉此空手套白狼圈錢騙錢,地方官為保招商引資的政績工程,明明知道上了賊船還幫著賊「劃槳」。這就是轟動內蒙古的「西北第一高樓」詐騙案。

假港商套牢市政府

2005年3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帶來了一個「神話」般的輝煌構想:在呼市商業繁華區蓋「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中央商務區)。樓高169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53億元,兩年建成。

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200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獻禮項目。為了保證工程進度,當地採取了一系列「非常動作」。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聲悶響,剛建成4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被炸掉了。接著,原市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相繼拆除,「鄭澤」在呼市中山西路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然而,盡管獲得了種種不可思議的優惠政策,「實力雄厚」的金鷹公司卻無資注入。隨著警方調查的展開,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騙局卻浮出水面。

小木匠設計大騙局

「鄭澤」原名王細牛,1958年生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地人都叫他 「王木匠」。「王木匠」於1984年跳出農場闖盪世界,開過舞廳、旱冰場,辦過招待所,經營過酒店,均一事無成,還官司纏身。香港金鷹公司真相如何呢?這原來是一家1萬元港幣注冊的「三無」公司,無辦公場所,無資金,無工作人員。

2001年2月,王細牛得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想改造寧夏賓館,於是前往寧夏,許諾出資4.56億元改造寧夏賓館,合作建設「寧夏國際村」,與區政府辦公廳簽訂了引資合同。拿到了土地,金鷹公司當然沒錢投入,但是「王木匠」有辦法,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展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詐騙行動。

他採取招標不開標、開標後不退還投標保證金的辦法,騙了32家投標單位投標保證金2075萬元;通過虛構貸款主體、房屋置換按揭等方式,騙取中國工商銀行[4.00 -3.38%]寧夏分行銀川東城區支行以及中國農業銀行寧夏分行銀川新市區支行貸款179筆約1.09億元;騙取149家企業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計約3.8億元;以20%的高息為誘餌,非法向銀川市民集資約3.18億元。錢到手了,「王木匠」卻無心蓋房。5年過去了,「寧夏國際村」還只搭了個框架。

拙劣騙術竟是靠忽悠

一個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兩個地區的政府蒙騙?王細牛對此頗有心得。他供述說:「我的定律是:抓住一個政府領導的弱點,我就能攪動一座城市。」綜觀「王木匠」的騙術要旨,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投其所好。

有人喜好「大手筆」,王細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張嘴就是「大投資」,在銀川聲稱投資36億元,在呼市漲到了53億元。做的項目更是不厭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利誘」只是「王木匠」騙術的一面,另一面則是「威逼」。他總是先以「大項目」吸引人上鉤,再以「大破壞」把對方綁上一條戰船,不由你不聽他差遣。

在呼市,炸掉公安局指揮大樓後,新樓動了幾鍬土就沒了影子。在兩年時間里,呼市公安局的辦公場所分散租賃了十幾處……於是,「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局面出現了:市裡墊錢墊料幫著建,到最後乾脆全盤接過來替他建。眼看「王木匠」無錢建設「西北第一高樓」已成事實,政府也只能想方設法幫他往起拱樓。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王細牛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來源:http://www.mwjx.com/bbs/html/248000/246964.html

Ⅶ 王細牛為何構成合同詐騙罪

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那就是合同詐騙罪了。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Ⅷ 王細牛的結果

王細牛意識到罪行即將敗露,秘密與境外企業協商轉讓金鷹公司股權,並緊急辦理全家移民加拿大手續,企圖套取資金後逃往國外。同時,為掩蓋犯罪事實,他一邊轉移、隱匿、銷毀公司財會賬目、文件資料、電腦硬碟等,一邊將公司大額資金由呼市轉往北京的個人賬戶。「種種跡象顯示『王木匠』准備逃匿。」公安部辦案人員說,「恰在此時,呼市政府要給金鷹公司撥3000萬元補償金。為了防止國有資產進一步流失,決定提前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由於警方出手及時,王細牛從深圳定做的准備在呼市進行非法集資的3萬張貴賓卡被繳獲。據介紹,這些貴賓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17億元血汗錢將被王細牛收入囊中。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業、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騙資金,以及拖欠數百名農民工一年的工資,仍有百餘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萬元資金被王細牛非法吸收。
在寧夏,王細牛向5000餘名自然人非法募集資金達3.24億元。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王細牛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騙子是落網了,然而人們卻不由得深思: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漏洞百出的騙子,在數年內「呼風喚雨」,導演了這起「天方夜譚」般的詐騙大案。

Ⅸ 王細牛的介紹

王細牛化名「鄭澤」,1958年生於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讀了五年小學,13歲學木匠,1974年成為農場木工,當地人都叫他「王木匠」。「王木匠」於1984年跳出農場闖盪世界,開過舞廳、旱冰場,辦過招待所,經營過酒店,均一事無成,還官司纏身。

Ⅹ 王細牛最終審判結果

王細牛被判處無期徒刑

王細牛先後騙取了寧夏、呼和浩特兩地政府給予的超常規的優惠政策和實際支持,在兩地共詐騙資金17.58億元。在呼和浩特市:王承諾要投資興建高169米的「西北第一高樓」。為給「第一高樓」騰地兒,原市政府大樓、呼市公安局指揮大樓、第一人民醫院保健樓等重要公共建築,就在該市政府領導的草率決策下迅即被夷為平地。

塵埃總有落定時。近日,法院二審宣判,王細牛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http://www.chinapeace.org.cn/2008-12/04/content_60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