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約·博格的人物軼事
在網球場上,他曾經是無往不勝的霸主;在商場上,他卻始終玩不來簡單的數字游戲,以至於在離開網壇23年後,不得不靠變賣獎杯來為生。昨天,倫敦邦漢姆拍賣行對外宣布,一代球王比約·博格的溫網五連冠獎杯以及兩支曾經使用過的球拍,對外公開拍賣。作為英國四大拍賣行之一的邦漢姆拍賣行是於本周五收到前網壇巨星博格的拍賣委託的。在委託書中,這位曾經五次捧起溫網冠軍、六次摘得法網頭銜的瑞典球員表示,為了給自己未來20年的生活提供經濟上的保障,他不得不拍賣自己溫網五連冠的獎杯以及兩支球拍。「顯然,任何人都很難放棄這些曾經用努力和汗水換來的巨大榮譽,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在感情上。因為它們見證了我在溫布爾頓五次奪冠的輝煌。」博格在這篇聲明中說道,「但是我迫切地需要一筆巨大的資金以解決我長期的經濟問題。」現年52歲的比約·博格被譽為最偉大的球員之一。未滿18歲時,他在法網奪得了職業生涯的首個大滿貫冠軍頭銜,在隨後長達10年的職業生涯中,博格更是憑借溫網五連冠,法網六封王,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地上證明了自己對綠色小球的天賦。目前博格以11座大滿貫排在大滿貫冠軍榜的第三位。1984年,26歲的博格退役後,一頭扎進了從未涉及過的金融行業,順便開設了一家服裝廠。但由於經營不善,很快在1990年宣告破產。上世紀90年代初,他開始陷入一連串的經濟麻煩中,甚至有消息說他一度選擇輕生,後來獲救。1991年博格為了避免個人的破產而向瑞典的稅務機構支付了40多萬美元。此後1997年博格所屬的一家公司倒閉,他又不得不再次向瑞典的11個債權人支付了100多萬美元。出於規避稅收等方面的考慮,他曾數次遷居。不過,最後瑞典法庭仍然不承認其避稅天堂摩納哥的實際情況,要求其按瑞典的稅法向當局納稅。
據瑞典晚報最新報道,最近,曾經服裝公司的債權人又向法院起訴,要求博格支付140萬美元的賠償。出於萬不得已,博格才不得不拍賣他的溫網獎杯。根據邦漢姆拍賣行公布的消息,溫網五連冠的獎杯預計可拍賣價格在35萬到52.5萬英鎊之間。而博格的兩支Donnay牌冠軍球拍預計最高售價可達15萬英鎊,這其中包括博格在1980年溫網決賽中擊敗麥肯羅使用的那支球拍。 曾五奪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的比約·博格昨晚因為被狗咬傷,錯失了26年來再度在英格蘭參加草地單打比賽的機會。比約·博格1956年6月6日出生於瑞典,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18歲時的博格就奪得過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冠軍,這也是他生涯中首個大滿貫頭銜。1975年,他在法網成功衛冕;此後,1978到1981年,他又在這片紅土聖地取得四連冠。他8次參加法網,6次奪冠,49勝2負,高達96.1%的勝率足以讓他在紅土場地上笑傲群雄。在1977到1979年間,博格在紅土場上所向披靡,連續44場勝利使他成為那個時代不可撼動的紅土之王。溫網五連冠,法網六封王,博格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場地上奪得了11個大滿貫頭銜。後來的天王巨星桑普拉斯以及如今的費德勒雖然在溫網戰績顯赫,卻一直無法征服羅蘭·加洛斯的紅土場。這位51歲的瑞典人原本預計參加利物浦國際網球賽,但組織者周日宣布,博格在瑞典家中因為狗勸架而遭咬傷。
博格的寵物,一隻金毛尋回犬遭到一隻德國牧羊犬的攻擊,博格試圖將兩只狗架開,結果右腿被嚴重咬傷。醫生建議博格在六周內不要讓腿做任何負重活動。按照賽事的安排,他原本應在周五與1987年溫網冠軍帕特·卡什(PatCash)進行一場元老友誼賽。博格自1981年溫網決賽不敵約翰-麥肯羅以來,一直沒有在英格蘭參加草地賽事。 網壇悠悠歲月中,紅土場上走出了一位又一位偉大的選手,他們在紅土場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跡。比約·博格是6屆法網男單冠軍得主,也是網球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這位金發瑞典人向來特立獨行,固執為他帶來了「冰山」的綽號。1974年,即將年滿18歲的博格奪得法網冠軍,這是他職業生涯首個大滿貫頭銜。次年,他在法網成功衛冕;1978-1981年,他又在這片紅土場取得四連冠。博格一生共8次參加法網,6次奪冠,其49勝2負的總成績以及高達96.1%的勝率足以讓他在紅土場上笑傲群雄。1977-1979年間,博格在紅土場上所向披靡,連續44場勝利使他成為那個時代不可撼動的紅土之王。 由於將被曾經的生意夥伴起訴,前溫網冠軍比約·博格決定將自己的五座溫網冠軍獎杯以及兩把奪冠用的木質球拍拍賣。而很多球員視獎杯為職業生涯的「靈魂」,如此輕易放棄,這在歷史上聞所未聞。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披露,博格做出此事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的生意夥伴將在下個月起訴博格,要求他賠償100萬美金。瑞典名將比約·博格自26歲退役後生活就混亂不堪,兩次離婚,一次涉毒,長久的稅務問題,還有一大串失敗的生意,這讓比約·博格在職業時期贏得的4000萬美金所剩無幾。
因此博格將此事解釋為他需要「經濟保障」:「當然我也很捨不得這些獎杯,它們象徵了我所有的身心付出。但我仍需要一些長期的經濟保障,我覺得這些獎杯和拍子應該到一些收藏家或是什麼人的手裡,以便讓更多人所欣賞。」比約·博格在打球的時候外號「冰人」,他不僅擁有六個法網冠軍頭銜,還從1976年到1980年連續五年奪得溫網冠軍,拍賣行表示這五座冠軍獎杯將被賣到30萬英鎊左右。他出售的兩把Donnay木拍中,一把是他在1976年溫網決賽中擊敗羅馬尼亞的納斯塔斯用的,另一把是他在1990年溫網決賽中擊敗麥肯羅用的,這一場比賽被稱為史上最經典的比賽。每把拍子預計將被賣到1.5萬英鎊。拍賣時間為今年6月21日。
在金錢和榮譽之間,比約·博格最終選擇了維護自己曾經的光榮。在網球界內人士關注究竟會是何人購得瑞典球王的五座溫網冠軍獎杯時,比約·博格發表了聲明:「我絕不會出賣我的獎杯了。」日前,瑞典老球星比約·博格曾委託英國倫敦一家拍賣行拍賣自己的五座溫網男單冠軍獎杯和兩支奪冠時使用的球拍,拍賣的原因也很直白——緩解個人的經濟危機。此舉在網球界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因為比約·博格是溫網歷史上唯一一個連續五屆奪得男單冠軍的球員,也是瑞典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他手中那五座1976至1980年的溫網獎杯也因此被認為是這個一代球王榮譽的象徵,而他由於經濟問題要拍賣獎杯的舉動也就遭到了眾多球迷乃至球員的反對。美國傳奇球星阿加西就曾開口願意出資買下博格的五座獎杯,這個拿過八次大滿貫男單冠軍頭銜的老將認為,如果博格的獎杯真的被某位圈外的收藏家買去,「那對網球界會是個損失」。
也許是以前沒有意識到自己拍賣獎杯的行為會惹來如此巨大的反響,壓力之下的比約·博格終於反悔了,倫敦拍賣行公布了瑞典人的一份聲明,撤銷了原定於的溫網冠軍獎杯拍賣活動。「經過這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我已經取消了對冠軍獎杯和球拍的拍賣活動,以後也絕不會再出賣它們了。」比約·博格在聲明中說,「這五座獎杯和兩支球拍都是我當年成功的象徵,意義十分重大。它們把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以及球迷們緊密相連,而這些人都是最值得我去熱愛和尊敬的人。」不賣冠軍獎杯了,比約·博格可能會就此損失一大筆錢,因為就目前拍賣行估價認為,這五座鍍銀的溫網冠軍獎杯盡管本身價值不高,但從收藏意義上來看它們應該能拍出30萬到52.5萬美元左右的價格。而這筆錢對於挽救比約·博格所面臨的經濟困境無疑是有巨大幫助的,這名老球王在役期間曾經贏得過超百萬美元的獎金,但1986年只有26歲的比約·博格就宣布退役,此後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和接二連三的投資失敗不但使得曾經的百萬獎金全部化為烏有。1990年一個他名下的時裝公司因為財務問題幾乎破產,博格隨後重組了公司但收效甚微,1997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博格才得以從該公司面臨的11項指控、涉及100萬美元的賠償官司中脫身。但眼下,他的時裝公司再度欠下142萬美元的債務,而博格本人下個月也要就此問題再次走上法庭。
② 比約。博格的詳細資料
比約·博格(Björn Borg,1956年6月6日—)是瑞典網球運動員,曾世界排名第一。生涯回顧比約·博格出生和成長於 Södertälje,一個靠近斯德哥爾摩的小鎮。博格對網球產生興趣,緣於一次他父親送了一支網球拍給他,這支網球拍是因他父親在一次乒乓球賽中獲得獎金而買下的。自此踏出了他在網球事業的第一步。1972年,當年15歲的博格成為最年輕的選手代表瑞典參加戴維斯杯網球賽。稱霸大滿貫博格是網壇傳奇球員,無論在草地或是紅土都有出色表現。他曾奪得6次法網男單冠軍(1974、1975、1978-81年)(公開賽年代中獲得最多次法網男單冠軍),以及在溫布爾登五連冠(1976-80)(公開賽年代中溫布爾登男單最長連冠)。由於澳網在1977年以後改在12月舉行,不喜歡在年底參加比賽的博格自此便沒有再參加澳網的比賽,他亦從來沒有在澳網稱王。ATP單打錦標 (61)1974 (7) 阿德萊德、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波士頓、倫敦 WCT、法網、義大利公開賽(羅馬)、聖保羅 WCT 1975 (5) 巴塞羅那、博洛尼亞 WCT、波士頓、里奇蒙德 WCT、法網 1976 (6) 波士頓、達拉斯 WCT、杜塞爾多夫、聖保羅 WCT、多倫多室內 WCT、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1977 (11) 巴塞羅拿、巴塞爾、科隆、丹佛、馬德里、孟菲斯、蒙特卡洛 WCT、尼斯、百事大滿貫、溫布利、溫布爾登 1978 (9) 巴塞爾、伯明翰、拉斯維加斯、米蘭 WCT、百事大滿貫、法網、義大利公開賽(羅馬)、東京室內賽、溫布爾登 1979 (12) 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拉斯維加斯、蒙特卡洛、蒙特利爾/多倫多、巴勒莫、百事大滿貫、里奇蒙德 WCT、法網,鹿特丹、東京室內賽、溫布爾登、年終大師賽 1980 (8) 拉斯維加斯、蒙特卡洛、尼斯、百事大滿貫、法網、斯德哥爾摩、溫布爾登、年終大師賽 1981 (3) 日內瓦、法網、史圖加特室外賽 經典戰役1980年溫布爾登男單決賽博格 對 麥肯羅 1-6, 7-5, 6-3, 6-7(16-18), 8-6他六月出生,雙子座,打球拚命,擅長強大的上旋抽球,其恩師是萊納德-伯格林博格外號冰人,體重一直保持在73公斤博格使用的是天然羊腸的木質球拍,穿線磅數80
③ 比約·博格的比賽記錄
ATP單打錦標(61)
1974(7)
阿德萊德、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波士頓、倫敦WCT、法網、義大利公開賽(羅馬)、聖保羅WCT
1975(5)
巴塞羅那、博洛尼亞WCT、波士頓、里奇蒙德WCT、法網 1976(6)
波士頓、達拉斯WCT、杜塞爾多夫、聖保羅WCT、多倫多室內WCT、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
1977(11)
巴塞羅拿、巴塞爾、科隆、丹佛、馬德里、孟菲斯、蒙特卡洛WCT、尼斯、百事大滿貫、溫布利、溫布爾登
1978(9)
巴塞爾、伯明翰、拉斯維加斯、米蘭WCT、百事大滿貫、法網、義大利公開賽(羅馬)、東京室內賽、溫布爾登
1979(12)
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拉斯維加斯、蒙特卡洛、蒙特利爾/多倫多、巴勒莫、百事大滿貫、里奇蒙德WCT、法網,鹿特丹、東京室內賽、溫布爾登、年終大師賽
1980(8)
拉斯維加斯、蒙特卡洛、尼斯、百事大滿貫、法網、斯德哥爾摩、溫布爾登、年終大師賽
1981(3)
日內瓦、法網、史圖加特室外賽
經典戰役:
1980年溫布爾登男單決賽
博格對麥肯羅1-6,7-5,6-3,6-7(16-18),8-6
④ BjornBorg比約恩博格的中文翻譯到是什麼
應該是比約恩博格吧,也見過比約伯格,比約博格,這個是發音里應該有一個「ang」的音
⑤ 比約·博格的人物簡介
比約·博格出生和成長於一個斯德哥爾摩的小鎮。博格對網球產生興趣,緣於一次他父親送了一支網球拍給他,這支網球拍是因他父親在一次乒乓球賽中獲得獎金而買下的。自此踏出了他在網球事業的第一步。1972年,當年15歲的博格成為最年輕的選手代表瑞典參加戴維斯杯網球賽。
網壇十大英年早退天才第一位:比約·博格
毫無疑問,他是網壇的傳奇人物。不過如果不是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使他在自己只有25歲的時候就被迫離開了網壇,他身上的傳奇色彩將更加濃厚。短短一個多月之內,先後在羅蘭·加洛斯的紅土場地和溫布爾登的草地球場奪魁,對於現在的網球選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這位瑞典球網卻4次連奪當年度法網和溫網冠軍,這一成就足以讓所有網球選手汗顏。可是在他漠無表情的冷峻臉龐之下,卻隱藏著一顆騷動不安的心,幾乎把他推到崩潰的邊緣。接二連三的投資失誤讓他嗜酒如命,後來染上了毒品,甚至動過自殺的念頭。數年以後,浪子回頭的博格又帶著那把自己再熟悉不過的木質球拍,回到了自己再熟悉不過的網球場。雖然徒勞的復出過程讓人心酸,但自從他之前宣布退役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這樣一個令所有網球迷們倍感惋惜的結局。
⑥ 比約·博格的世界排名
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 年份737475767778798081ATP男子單打
年終世界排名1833232114109周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 球王任期前任球王繼任球王連續周數累積周數1977年8月23日- 1977年8月29日康諾爾斯 (康納斯)康諾爾斯 (康納斯)1周1周1979年4月9日- 1979年5月20日康諾爾斯 (康納斯)康諾爾斯 (康納斯)6周7周1979年7月9日- 1980年3月2日康諾爾斯 (康納斯)康諾爾斯 (康納斯)34周41周1980年3月24日- 1980年8月10日約翰·麥肯羅約翰·麥肯羅20周61周1980年8月18日- 1981年7月5日約翰·麥肯羅約翰·麥肯羅46周107周1981年7月20日- 1981年8月2日約翰·麥肯羅約翰·麥肯羅2周109周
⑦ 請問四大網球公開賽之首是哪個啊
一般認為是溫網
[編輯本段]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簡介
(Wimbledon Championships,或簡稱「溫網」)是網球運動中最古老和最具聲望的賽事。錦標賽通常舉辦於6月或7月,是每年度網球大滿貫的第3項賽事,排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和法國網球公開賽之後,美國網球公開賽之前。整個賽事(大滿貫賽事中唯一使用草地球場的)通常歷時兩周,但會因雨延時。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男女混合雙打比賽在不同場地同時進行。溫布爾登還舉辦有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的青年比賽。此外,溫布爾登還為退役球員舉辦特別邀請賽,如35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45歲及以上的男子雙打和35歲及以上的女子雙打比賽。比賽時間一般為六月底或七月初。
[編輯本段]●歷史
溫網於1877年首次於全英草地網球和門球俱樂部(All England Lawn Tennis and Croquet Club)管理之下在溫布爾登Worple路附近的一塊場地舉行。當時僅有男子單打比賽。到了1884年,全英俱樂部增加了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比賽。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在1913年加入。錦標賽在1922年搬到了如今的Church路的場地。如同其他3項「大滿貫」賽事,溫布爾登在1968年網球公開時代到來之前,只對頂級的業余選手開放。英國人對錦標賽甚為驕傲,但它也是其民族苦悶和幽默的來源:英國男性自1936年的佛瑞德·佩里(Fred Perry)之後再未獲得過單打冠軍;而最近一次英國女子單打冠軍則是在1977年的弗吉尼亞·韋德(Virginia Wade)。
[編輯本段]●球場
主要球場叫做「中心球場」(Centre Court),是舉行決賽的地方。由於比賽過程中倫敦天氣的不可預知性,球場配有可折疊的屋頂,預計到2009年完工。一號球場在1997年經過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鄰中心球場的原址搬到了一個新的可容納更多觀眾的專用場地。原來的一號球場據說擁有獨特的氛圍,是許多選手的心愛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對其移址感到悲傷。一號球場通常舉辦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賽,如單打的四分之一決賽,它還擁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來讓聚集在場外亨曼山上觀戰的球迷欣賞比賽。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球迷在這塊山坡上為沖擊冠軍的本土球員加油助威,但是遺憾的是,1936年之來,英國的球員再沒有舉起過冠軍獎杯。
二號球場擁有「冠軍墳墓」的稱號,因為在此地進行比賽的種子選手通常被排名較低的對手所淘汰。曾經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2005年的第一輪還差點將蒂姆·亨曼(Tim Henman)拉下水。
[編輯本段]●傳統
綠色和紫色是溫網的傳統代表色。女選手在整個賽事中,其姓之前被冠以「小姐」或「夫人」(如主裁判宣報比分時),而男選手則直呼其姓。 在比賽中,球員的比賽服裝的顏色只能是白色。
比賽於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第一個星期舉行,歷時2周。從傳統上講,賽事中的周日無比賽。但歷史上有3次周日(最近一次為2004年),因天雨而被迫舉行比賽。第一周內舉行早期賽事,而第二周則舉行「16強」、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決賽。
男子單打冠軍將獲得一座18英寸高的鍍金獎杯。女子單打的獎品一個為直徑約19英寸的銀盤,通常被稱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還有其他一些活動獎品。2005年比賽的獎金(雙打獎金將被平分)為:
☆男子單打:630,000英鎊
☆女子單打:600,000英鎊
☆男子雙打:218,500英鎊
☆女子雙打:203,250英鎊
☆混合雙打:90,000英鎊
溫網和法網的男子冠軍獎金比女子較多;而在美網和澳網中,男女獎金則是相同的。但從2007年開始,男女單打實行同工同酬,當年女單冠軍大威廉姆斯與男單冠軍費德勒獲得了相同數量的獎金。
對於比賽觀眾,草莓配奶油是他們在觀看比賽期間的傳統零食。此外,對於觀眾著裝規定雖然已經有所減少,但是比賽時男性觀眾依然不能穿著短褲,女性則不能戴帽子,因為這樣可能阻礙後排觀眾的視線。
下雨也幾乎已經成為溫網的一項傳統:幾乎每年的溫網都必定會碰上雨天;而且由於是草地球場,一旦下雨必須由球童們拉起雨罩保護球場,這也成了一項年年上演的經典畫面(雖然在可折疊屋頂完工後,中央球場將不會再受下雨影響)。
[編輯本段]溫網獎金錶
列項 2007年(英鎊) 2008年(英鎊) 增長率
總獎金額 11,282,710 11,812,000 4.7%
男子冠軍 700,000 750,000 7.1%
男子亞軍 350,000 375,000 7.1%
女子冠軍 700,000 750,000 7.1%
女子亞軍 350,000 375,000 7.1%
男雙冠軍 229,000 230,000 3.2%
男雙亞軍 111,440 115,000 3.2%
女雙冠軍 222,900 230,000 3.2%
女雙亞軍 111,440 115,000 3.2%
混雙冠軍 90,000 92,000 2.2%
混雙亞軍 45,000 46,000 2.2%
[編輯本段]歷屆男單冠軍
在賽會歷史上桑普拉斯曾七次摘得過冠軍,而費德勒也六次捧起了銀質獎杯。這個獎杯從1887年開始沿用至今,杯上刻著「全英草地俱樂部單打冠軍」。
年度 冠軍 亞軍 比分
2009 費德勒(瑞士) 羅迪克 (美國) [3:2]
2008 納達爾(西班牙) 費德勒(瑞士) [3:2]
2007 費德勒 (瑞士) 納達爾 (西班牙) [3:2]
2006 費德勒 (瑞士) 納達爾 (西班牙) [3:1]
2005 費德勒 (瑞士) 羅迪克 (美國) [3:0]
2004 費德勒 (瑞士) 羅迪克 (美國) [3:1]
2003 費德勒 (瑞士) 菲利普西斯 (澳大利亞) [3:0]
2002 休伊特 (澳大利亞) 納爾班迪安 (阿根廷) [3:0]
2001 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拉夫特(澳大利亞) [3:2]
2000 桑普拉斯(美國) 拉夫特(澳大利亞) [3:1]
1999 桑普拉斯(美國) 阿加西(美國) [3:0]
1998 桑普拉斯(美國) 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3:2]
1997 桑普拉斯(美國) 皮奧林(法國) [3:0]
1996 克拉吉塞克(荷蘭) 華盛頓(美國) [3:0]
1995 桑普拉斯(美國) 貝克爾(德國) [3:1]
1994 桑普拉斯(美國) 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3:0]
1993 桑普拉斯(美國) 考瑞爾(美國) [3:1]
1992 阿加西(美國) 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3:2]
1991 史蒂希(德國) 貝克爾(德國) [3:0]
1990 艾伯格(瑞典) 貝克爾(德國) [3:2]
1989 貝克爾(德國) 艾伯格(瑞典) [3:0]
1988 艾伯格 (瑞典) 貝克爾(德國) [3:1]
1987 卡什(澳大利亞) 倫德爾(捷克) [3:0]
1986 貝克爾(德國) 倫德爾(捷克) [3:0]
1985 貝克爾(德國) 庫蘭(愛沙尼亞) [3:1]
1984 麥肯羅(美國) 康諾斯(美國) [3:0]
1983 麥肯羅(美國) 劉易斯(紐西蘭)
1982 康諾斯(美國) 馬克安諾(美國)
1981 馬克安諾(美國) 比約博格(瑞典)
1980 比約博格(瑞典) 馬克安諾(美國)
1979 比約博格(瑞典) 塔那(美國)
1978 比約博格(瑞典) 康諾斯(美國)
1977 比約博格(瑞典) 康諾斯(美國)
1976 比約博格(瑞典) 納斯塔塞 (羅馬尼亞)
1975 阿什(美國) 康諾斯(美國)
1974 康諾斯(美國) 羅斯沃爾(澳大利亞)
1973 科德斯(捷克) 馬特維利(前蘇聯)
1972 史密斯(美國)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1971 紐康比(澳大利亞) 史密斯(美國)
1970 紐康比(澳大利亞) 羅斯沃爾(澳大利亞)
1969 拉沃爾(澳大利亞) 紐康比(澳大利亞)
1968 拉沃爾(澳大利亞) 羅切(澳大利亞)
[編輯本段]歷屆女單冠軍
在賽會歷史上女金剛納夫拉蒂諾娃曾9度封後,格拉芙也曾7次笑傲群芳。
年度 冠軍 亞軍
2009小威廉姆斯 (美國) 大威廉姆斯 (美國)
2008大威廉姆斯 (美國) 小威廉姆斯 (美國)
2007大威廉姆斯 (美國) 巴托麗 (法國)
2006 毛瑞斯莫(法國) 海寧(比利時)
2005大威廉姆斯 (美國) 達文波特(美國)
2004 莎拉波娃(俄羅斯) 小威廉姆斯 (美國)
2003 小威廉姆斯 (美國) 大威廉姆斯 (美國)
2002 小威廉姆斯 (美國) 大威廉姆斯 (美國)
2001 大威廉姆斯 (美國) 海寧(比利時)
2000 大威廉姆斯 (美國) 達文波特(美國)
1999 達文波特(美國) 格拉芙(德國)
1998 諾沃特娜(捷克) 陶茲亞特(法國)
1997 辛吉斯(瑞士) 諾沃特娜(捷克)
1996 格拉芙(德國) 桑切斯(西班牙)
1995 格拉芙(德國) 桑切斯(西班牙)
1994 馬丁內茲(西班牙)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1993 格拉芙(德國) 格拉芙(德國)
1992 格拉芙(德國) 塞萊斯(美國)
1991 格拉芙(德國) 薩巴蒂尼(阿根廷)
1990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加里森(美國)
1989 格拉芙(德國)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1988 格拉芙(德國)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1987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格拉芙(德國)
1986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曼德利科娃(捷克)
1985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84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83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安德里亞-耶格(美國)
1982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81 埃弗特(美國) 曼德利科娃(捷克)
1980 古拉貢(澳大利亞) 埃弗特(美國)
1979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78 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77 維德(英國) 康諾斯(美國)
1976 埃弗特(美國) 古拉貢(澳大利亞)
1975 比利-簡-金(美國) 古拉貢(澳大利亞)
1974 埃弗特(美國) 莫羅佐娃(俄羅斯)
1973 比利-簡-金(美國) 埃弗特(美國)
1972 比利-簡-金(美國) 古拉貢(澳大利亞)
1971 古拉貢(澳大利亞)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1970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比利-簡-金(美國)
1969 瓊斯((英國) 比利-簡-金(美國)
1968 比利-簡-金(美國) 特加特(澳大利亞)
⑧ 比約·博格的經典戰役
1980年溫布爾登男單決賽
博格 對 約翰·麥肯羅 1-6, 7-5, 6-3, 6-7, 8-6
尋求五連冠的他和約翰·麥肯羅合演了一場被譽為最偉大的溫布爾登決賽,雙方交戰五盤之下最終由博格成功衛冕(比分: 1-6, 7-5, 6-3, 6-7, 8-6),但第四盤的搶七局長達20分鍾,約翰·麥肯羅更曾挽救了五個冠軍點,令比賽最終拖入決勝盤,結果博格在的長盤制時段破掉約翰·麥肯羅一個發球局贏8-6,獲得冠軍。
⑨ 比約·博格的生涯回顧
比約恩·博格出生和成長於一個靠近斯德哥爾摩的小鎮。博格對網球產生興趣,緣於一次他父親送了一支網球拍給他,這支網球拍是因他父親在一次乒乓球賽中獲得獎金而買下的。自此踏出了他在網球事業的第一步。1972年,15歲的博格成為最年輕的選手代表瑞典參加戴維斯杯網球賽,當年他亦贏得溫布爾登青少年組男單冠軍。
1974年,他首奪法網男單冠軍。
1975年,他協助瑞典奪得的戴維斯杯(參看戴維斯杯一段落)。
1976年,他首奪溫布爾登男單冠軍。
1977年8月23日,他首次登上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位,不過僅維持了一周,就被宿敵康諾爾斯重奪過來。 70年代中-80年代初,他曾稱霸法網和溫布爾登兩項大滿貫。 1979年、1980年連續兩年成為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此外,他在1978-80年連續三年獲得ITF世界冠軍(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男子球員)和1976-80年連續五年成為ATP年度球員,從而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成為那個年代男子網球的代言人。 至今,他被視為其中一位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職業網球員。 他在70年代曾在法網男單決賽兩挫維拉斯(1975及1978年),以及在溫布爾登男單決賽兩挫康諾爾斯(1977及1978年),博格也成為兩人的剋星(博格對上述兩位同代名宿均有較佳對賽成績 :博格 17-5 維拉斯、博格15-8 康諾爾斯)。
博格在事業高峰的1980年與羅馬尼亞女子網球員Mariana Simionescu結婚,但結果在1984年以離婚告終。
1981年,他在法網男單決賽僅以五盤擊敗首次打進大滿貫的未來球王倫德爾,奪得最後一個大滿貫男單冠軍。 同年他卻在溫布爾登和美網兩項男單決賽接連被宿敵約翰·麥肯羅接連擊敗後,王朝宣告瓦解。 但事實上兩人的對賽成績仍不相伯仲 : 博格 7-7 約翰·麥肯羅,雖然兩人對賽時間只有短短四年(1978-81年),卻因為經典性和劃時代性而被稱頌為其中一對最偉大對手。 1982年,他因為參賽問題和ATP產生矛盾,出乎意外地宣告退休,但直至1984年仍偶爾參加如蒙特卡洛等少量ATP賽事,惟成績不佳。
1987年,他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1989年,他和義大利女歌手Loredana Bertè結婚,但結果第二次婚姻也是以離婚收場。
退休後的他,多次傳出濫葯和自殺傳聞,均被他否認。
90年代初,他亦曾經復出參加小量ATP比賽,但是次復出也不成功。 仍使用木製球拍的他,在ATP單打比賽中未能取得任何勝仗。
2005年,美國TENNIS雜志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他位列第5位。
2006年,他因為陷入財困,宣布拍賣溫布爾登冠軍獎杯和比賽使用的木質球拍,結果引起一些球迷和網球名宿的回響和反對,博格最終也收回拍賣的決定。
他是ATP歷史中單打獲勝率最高球員(608勝127負,獲勝率為82.72%)。 職業生涯獎金共365,5751美元。
⑩ 比約博格獲得過多少大滿貫
比約博格獲得過11個大滿貫男單冠軍:1974年法網、1975年法網、1976年溫網、1977年溫網、1978年法網、1978年溫網、1979年法網、1979溫網、1980年法網、1980年溫網、1981年法網。
比約博格是網壇傳奇球員,無論在草地或是紅土都有出色表現。他曾奪得6次法網男單冠軍(1974年、1975年、1978-81年)(公開賽年代中獲得第二多次數的法網男單冠軍),以及在溫布爾登五連冠(1976-80年)(公開賽年代中溫布爾登男單最長連冠)。 他亦是男子網壇歷史上中唯一一位連續三年奪得法網-溫布爾登背靠背男單冠軍的球員。
博格不大喜歡在年底參加比賽(澳網在1977年以後更提前12月舉行),理由是要確保有足夠休息。 他生涯中亦只曾在1974年參賽,自此以後便沒有再參加澳網的比賽,故他沒有在澳網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