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融資銅
擴展閱讀
補錄分數線 2025-07-09 06:12:13

融資銅

發布時間: 2022-01-26 09:34:23

⑴ 銅價上漲的最終原因是什麼

近期銅價上漲有技術上的原因,也有中國銅企減少國內精銅供給的原因。

技術上看3月中上旬銅價的大幅下跌行情需要修正,這給銅價的最初上漲以動力。銅價在2月底開始下跌並有所加速,3月10-12日銅價更是一舉向下突破近1年以來的振盪區間下沿,在很短的時間內跌至43700點一線。這和當時融資銅大量湧入市場有關,也和銅價的長期下跌趨勢有關。但無論如何,這種短期的大幅下跌之後形成很強的反彈需求。特別是這種大幅下跌引發國內銅企以減少國內銅供應來應對。3月20日前後江銅副總經理吳育能就在電話中對媒體表示中國大型銅冶煉廠已同意將精煉銅每月出口量增加至15萬噸,同時並考慮減產。隨後金川集團在其網站上稱冶煉廠設備故障,將減少出貨量。從最新的國家統計局數據看,3月份中國銅產量59.41萬噸,4月份58.42萬噸,均低於去年11-12月份的61-65萬噸水平。可見國內銅企是真實地減產了,據報道銅陵有色和金川集團是減產的主力,二者以檢修為名減少了產量。而且報道也顯示江銅也實實在在地增加了精銅的出口。所有這些使國內現貨市場銅供給緊張,現貨銅升水大幅飆升,在4月中旬以後大部分時間在700-1000元/噸之間。

此外國際市場上lme銅庫存由3月的26-27萬噸減少至20萬噸以下,同時一些跡象表明似乎有國際機構在控盤LME銅市,在5月14日即5月第三個周三的月度集中交割日當天更是有意拉高。這些也都給銅多頭一些拉升銅價的理由。分析以上的看多因素,我們認為它們更多地是一種短期因素:技術性反彈動力本身就是一種長期下跌過程中的短期市場表現,而國內銅企非正當原因的減少供給也不可能長期持續,不符合企業長期經營規則,目前市場上銅精礦供給充足、銅冶煉能力不斷增加也決定減少供給不可能長期持續。

LME銅庫存減少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因素。但是LME銅庫存自去年年中開始從67.8萬噸的歷史高點逐步減少,至目前的20萬噸以下,更應理解為一個庫存轉移的過程,這些減少的銅大部分進入中國保稅區倉庫甚至可能是中國國儲局的倉庫。國際機構在月度集中交割日的多逼空行為經常出現,不足以成為長期上漲動力

⑵ 滬銅下跌是偶然還是必然

滬銅下跌是必然,因為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足,滬銅處於回落周期。

⑶ 人名幣貶值影響銅價嗎

周三國內外銅價繼續走低,滬銅(44900, 340.00, 0.76%)主力1405合約最終收盤價49680元/噸,成交量略有萎縮至366326手,持倉減少12374手至283850手。夜間滬銅指數的總成交量萎縮至163136手,但依然處於成交量較大的狀體。

隔夜美元上漲,主要受益於最新公布的美國1月新屋銷售環比上升9.6%,高於前值-7%,1月新屋銷售總數為46.8萬戶,遠高於預估值40萬戶,創了近五年新高。新屋銷售數據走強或許將會成為此後美國 經濟數據全面反彈的開始,因此美元反應較為激烈,由此銅價繼續走低。

國內市場較為關注人民幣連續貶值的情況,從一月底至今人民幣已經連續貶值了1.5%,至6.1307。而外管局的態度認為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決定性作用的發揮,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市場主體應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態度偏積極,由此可以看出此次人民幣貶值是政府有意而為之,其背後的意義在於針對1月較高的進出口數據,通過提高融資成本來抑制合法的融資貿易,這在融資銅方面或將逐步體現,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後期融資銅需求難有增長或有所萎縮,對銅現貨形成直接的供應沖擊。

無論從宏觀還是基本面角度來看,銅價下跌仍未結束。

⑷ 融資銅的介紹

融資銅,進口來的銅,藉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銅也有了一個專屬名字「融資銅」。中國國內企業通過授信銀行開立遠期信用證給境外貿易商,到單T/R (信託收據)得到貨權單證,「轉賣」其他貿易商(通常就是原境外貿易商)或通關後國內市場銷售,即期獲得相應貨款,信用證到期後再償還銀行資金,此做法給企業帶來了幾個月的流動資金,這就是所謂的融資銅、融資鋁、融資鋅、融資橡膠、融資油等等。

⑸ 融資銅的融資銅整頓

高盛2013年5月發布的報告指出,融資銅的整頓堪稱中國的「雷曼兄弟事件」。高盛的統計認為,2012年初以來中國短期外匯貸款中約10%可能與銅融資相關。更廣泛地說,近2013年的這幾年來,中國保稅區庫存與短期外匯貸款一直存在正相關關系。不過,高盛認為這種好光景即將結束。
隨著中國外管局《關於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即將實施,銅貿企業壓力正在與日俱增,這些企業的調整甚至會帶動全球銅市的震盪。
鑒於本輪外匯局要整頓的重點目標就是信用證的發放和貿易公司的活動,為滿足政策規定,高盛認為銅融資的各方都需要調整原有做法,而調整的結果有可能是銅結清,銅融資的全面結清可能為銅價帶來下行壓力,因為用於利差套利的銅從正回報/利差資產轉為負利差資產。
對於虛擬銅貿而言,整個交易環節,至少需要一家境內具有進出口資質的發起企業甲、境外的出口企業乙(以香港為主)、甲境外分支機構丙以及境內銀行丁。為了避免被外匯局列為B類公司,參與交易的母公司及其境外分支機構可能會通過以下方法削減美元信用證負債:甲賣出流動資產來為美元信用證提供資金,而丙在境外借入美元為境外美元債務辦理信用證展期。
這時的整體影響在於減少可用信用證的規模,進而可能影響融資銅交易。截至2013年5月,我們還不清楚一旦這些公司被劃歸B類將會有什麼具體變化。不過,如果B類公司被禁止進行信用證展期,那麼可能會加快融資銅結清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貿易公司可能被迫出售包括銅在內的流動資產,以償還此前融資銅交易中積累的信用證債務。
對於銀行丁而言,高盛認為為了滿足外匯局規定,其可能會通過削減信用證發放及增加外匯(主要是美元)凈多頭的方式來調整資金頭寸,這兩種方式都可能會直接削減銅融資交易的總規模,並提高信用證融資成本。
而對於離岸企業乙而言,在沒有較大收益的情況下,其可能沒有理由支持讓保稅銅停留於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之上。高盛認為,如果上述調整發生會導致大量保稅港或到港銅流向境外市場,導致2014年境外銅供過於求。
高盛的報告指出,未來1-3個月中國市場向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市場湧入的額外現貨銅可能至少將達20萬-25萬噸,佔全球季度供應量的4%-5%,從而引發期貨升水擴大並可能對現貨銅價帶來下行壓力,而且現貨市場也會倒逼期貨市場。高盛進一步調整其原有估價,認為8,000美元/噸的6個月銅價面臨下行風險。未來12個月來看,銅價短期內的進一步上漲將是良好的賣出時機。

⑹ 什麼叫 融資銅

信物寶了解到:

進口來的銅,藉助一張銀行遠期信用證,搖身成為部分國內企業獲取低息資金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銅也有了一個專屬名字「融資銅」。一參與進口銅融資的進出口企業人士,向記者具體解析了融資過程。
首先,當倫敦以及上海兩地銅比價合適時,先在倫敦金屬市場上做一個買入交易,業內人通常將其稱為「點價」。所謂兩地比價合適,對於不同的企業尺度不同。通常情況下,上海銅價格與倫敦銅價格的比值在8.3以上,就是合理比價,有利於進口。不過由於存在無風險套匯和套利,一些企業融資後去投資的項目收益率很高,這一比價可以向下調整,進口的比價可以根據企業的目標收益做出一定的調整。

在倫敦點價的同時,企業需要在滬期銅市場上做一個相應的空頭頭寸,也可以稱做「保值頭寸」。這樣就可以鎖定進口、賣貨整個融資過程中的價格波動風險和收益。比如,一批在去年12月點價買入的1000噸貨,運輸需要1個多月,在今年1月底被賣出。整個過程中,國內期銅價格從12月的54000元/噸漲至1月時的60000元/噸附近,在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大約虧了600萬;不過在現貨市場上,進口銅的成本大約為54000元/噸,1個多月後在現貨市場上約以61500元/噸的價格拋出,在這當中,企業賺了約750萬元,風險和收益基本都被兩地的期貨市場鎖定。

其次,企業在同外方簽訂了進口合同之後,就可以向銀行開立信用證。所謂信用證,企業可以先不交付給外方貨款,由銀行先墊付,直到信用證承兌日到期後,企業才將貨款支付給銀行。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信用證承兌日可以分兩種:90天和180天。銀行根據企業不同的信用,會在開立信用證時,讓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信用證保證金。一般信譽好的企業,保證金比例大約在15%至30%之間。

再次,企業將這些進口銅在國內市場上按照市場價拋出,將資金套現。這部分資金由於可以在90天或者180天後才償還,在此期間,企業的這部分貨款就相當於一個短期的貸款。如果企業投資的項目收益很高的話,可以將以上的流程在接近90天或180天時,再操作一次,這樣新獲得信用證的資金可以償還之前的信用證資金,前後銜接,就相當於一個更長時間的融資貸款。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除了進口融資以外,由於人民幣升值和內外貨幣利差的存在,有不少企業還可以從中進行套利交易。開立進口信用證後,銀行是以外幣(大部分情況都為美元)交付給國外賣方,而買方可以在承兌期後以外幣支付給銀行,同樣也可以通過購匯以人民幣支付。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之下,90天後或者180天後的匯率肯定是有利於購匯方的,因此企業都選擇後者,即以購匯方式還款。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兌美元已經升值7%,按照這樣預期,90天後,這些融資者從匯率兌換套利中也能獲得1.75%的收益,180天這種收益則為3.5%。

信用證承兌日之前買方需承擔的利息為:Libor+100點,1月份美元的Libor利率大約在4%左右,那麼這筆資金半年使用的成本大約在年利率5%左右,而我國目前人民幣貸款年利率在6.57%,這之間又存在著1.57%的利差收益。隨著美元的繼續降息,這一利差套利空間將會更大。

⑺ 融資銅為什麼會造成銅價的下跌

銅價的下跌不是單單因為融資而下跌,銅價的下跌是根據各個地區的囤積量,和建設用量有關的,所以銅價下跌不能認為是融資這方面造成的

⑻ 融資銅的融資銅與融資礦的三點差異

首先,融資銅的主體多數是貿易商,而融資礦的主體是鋼廠和貿易商,但鋼廠佔比略高。據我們了解,很多鋼廠通過有信用額度的礦貿商來開立信用證。銅貿易商進口銅需要馬上賣出或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價格下跌過程不易出現現貨集中拋壓的局面。而對鋼廠來說,進口鐵礦石既可以用來生產,也可以用來融資,因此我們看到2013年12月份BDI指數、鐵礦石的進口量均開始出現攀升。如果2014年鋼材下游需求能如期釋放,那麼融資需求產生多餘的鐵礦石或會通過增加開工率消耗掉,但是今年鋼材下游需求釋放程度明顯遜於往年。在銀行收緊貸款資金和信用證額度的情況下,信用證到期了鋼廠多餘的鐵礦石只能通過現貨市場賣出兌現來給銀行還錢,這加劇了對鐵礦石價格的拋壓,去年11-12月份鐵礦石融資的信用證恰好今年3-4月份需要還錢給銀行,這就不難理解近期鐵礦石現貨價格跌跌不休的原因了。
其次,和融資銅多數參與了套期保值不同,融資礦通過期貨市場保值的比例或不大。由於融資銅市場和銅期貨市場發展時間較長且成熟度較高,很多融資銅的貿易商會對現貨銅進行賣出保值。國內融資礦市場和鐵礦石期貨市場發展時間均不長,成熟度都不太夠。同時,鐵礦石期貨市場總體量能比較小,截至3月7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指數空頭持倉約2500萬噸,而融資礦量約4500萬噸,期貨持倉中再扣除部分投機的頭寸,可見融資鐵礦在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的量很小。這意味著,在鐵礦石現貨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融資的鐵礦石價值在不斷下降,沒有保值的結果必然逼迫融資方通過拋售鐵礦石減少損失。
最後,鐵礦石現貨市場的流動性遠不如銅,倉儲運輸成本高,沒有銅容易保存。銅市場成熟度較高、現貨流動性較好,而鐵礦石作為大宗干散貨,很多買賣都是雙方長期建立起來關系的延續,違約成本高決定了新的商家不易介入,鐵礦石流動性很差。與銅相比鐵礦石的單價比較低,這意味著單位價值的倉儲和運輸成本遠高於銅,目前日照港港雜加上港建費29.6元/噸,2個月的免費存放期,2個月後每天0.1元/噸,一年後增加至0.2元/噸,若持有等待行情反彈,單位價值的成本高昂。

⑼ 融資銅的授信方式

融資銅授信方式分為貿易融資和傳統融資兩種。中國的融資銅是傳統融資模式,即國內融資客和國內融資銀行之間的融資,融資企業主要是通過各類擔保、不動產抵押等形式向國內銀行申請授信額度,實質是傳統融資。
國外的融資銅是做真正的貿易融資,「融資銅」莊家和境外融資銀行之間的融資,主要是通過對倉儲管理公司的捆綁,對融資項下貨權進行監管,最終對回款實施封閉管理,典型的貿易融資。
「融資銅」的一手莊家,多為大型貿易商,國有、民營企業為主,如五礦、邁科、萬向等公司,在境外有成熟的融資結算平台。國內融資客主要是通過這幾家主要進口商進行融資銅操作。貿易融資和傳統融資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融資體系,銅價的漲跌對國內融資客沒有任何影響。

⑽ LME庫存變化有什麼用

當某一商品出現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則上揚,同時價格反過來又會影響供求,即當價格上漲時,供應會增加而需求減少,反之就會出現需求上升而供給減少,因此價格和供求互為影響,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

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即交易所庫存。

非報告庫存是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上首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通常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10)融資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LME庫存變化因融資銅吸納穩定的庫存使得價格仍偏高,當持續下降的庫存不足以改變銅價下跌趨勢,但近期正接近可能引發銅價局部反彈的水平,需注意防範。

2、當LME庫存變化由於仍存在較大的中美利差,使得融資銅能夠維持較大且穩定的庫存,從而使得盡管當前銅處於中庫存時代,但剔除這部分庫存後,真實庫存應該接近較低。

3、LME庫存如果繼續維持超低利率水平,那麼總體上中美利差還將穩定較長時間,這意味未來的銅在中庫存水平上,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被融資銅所吸納,使得銅價高於與中庫存水平相適應的區間。

4、長期以逢高拋空操作為宜,而中短期來看近期應關注附近的水平,如果跌破則需注意防範局部反彈,反之則維持偏空操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倫敦金屬交易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庫存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銅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