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飲水
擴展閱讀
全國各地簡稱 2025-07-11 14:55:45

飲水

發布時間: 2022-01-28 20:03:03

1. 如何正確飲水

飲水的基本常識是:早上洗漱完了一杯溫開水(兩百毫升左右);後邊間隔一小時後喝兩大口,不要等口渴了再大杯飲水(屬於暴飲);另外,睡覺前和起夜後一定要喝兩口,做到以上幾點,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

2. 人一天的飲水量

1、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我國居民每天飲水量建議為1200mL。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從事輕度身體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喝水1500-1700毫升。未成年根據年齡的不同適量減少。

2、當我們活動量較大時丟失的水分增加,應該適當增加飲水量。短時間的運動,可額外補充400~600毫升液體即足以彌補丟失的水分;但若進行持續1小時以上的劇烈運動,則需補充更多的液體。視具體情況而定。

(2)飲水擴展閱讀:

喝水注意事項:

1、最好喝溫開水

一方面,攝入冷飲會使胃腸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來開放的毛細血管收縮,使平滑肌痙攣,可以引起胃腸不適或絞痛甚至是腹瀉。相反,還有人喜歡喝滾燙的水,過燙的飲食進入食道,會破壞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誘發食道癌,這已是醫學界的定論。因此,飲用水的溫度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攝氏度。

2、喝淡不喝甜

夏季流汗損失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熱時應喝些淡鹽水補充鈉,自製綠豆湯、檸檬水等不僅消暑降溫,還能補充維生素等多種營養。

需要提醒的是,各種甜飲料高糖、高能量,營養素也比較單調,並不推薦大量飲用,更不能用來代替白開水。

3、慢喝不快喝

喝水時,不少人習慣「豪飲」一番,但這種飲水方法對健康並無好處。快速大量喝水會迅速稀釋血液,增加心臟負擔,也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脹。

3. 飲水的學問

一天的喝水行程表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一次過)將一整杯水(約200-250毫升)喝完為止,而不是隨便喝兩口便算,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當然,所謂一次過飲水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如果只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根本無濟於事。

飲好水

盡量避免常飲蒸餾水(一般蒸餾水的水性太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臟較弱的人士則更為不利),可選擇優質的礦泉水。 如可以的話,飲用鹼性水對人體最有利;否則,在家用濾水器過濾後煮熟再喝亦無不可。 總的來說,如沒選擇,飲比不飲好!

飲暖水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會選擇飲冰水,又或特意在水中加冰飲用。其實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飲和暖開水更為有益,因為這特別有助身體吸收使用,更有助腸胃消化。

空腹飲水
當然,飲水隨時都可以,口渴時才飲用往往只能解渴,未能濟事。有效的飲水方法乃在空腹時飲用,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吃飽後才飲水,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飲水好,試試看吧!

能放能收

上班一族常常會因工作關系疏忽了飲水,又或者為了避免「借尿」小休的猜疑而寧願不喝水;在此特別奉勸各位朋友切勿以「常去廁所」為理由而避免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只要慢慢養成飲水習慣,膀胱接收慣了,上廁所的頻率自然也漸漸減少。但每天喝八杯水,上廁所七至八次亦屬正常,是新陳代謝必須的更替。切記飲水之道,並不在乎滿足喉干頸渴,口乾時才喝一口水根本毫不濟事。

水之於身體,就好象氧氣般重要。給身體喝水,是延年益壽的不二法門;給身體喝水,是亮麗皮膚的基本原則。為了健康,為了美,水,又那有不喝的道理呢?

喝水行程表

AM6:30

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之際先喝杯250CC的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解毒。別馬上吃早餐,等待半小時讓水融入每個細胞,進行新陳代謝後,再進食!(非常重要!身體排污靠它!)

AM8:30

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總是特別緊湊,情緒也較緊張,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給自己一杯至少250CC的水!

AM11:00

在冷氣房裡工作一段時間後,一定得趁起身動動的時候,再給自己一天里的第三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於放鬆緊張的工作情緒!

PM12:50

用完午餐半小時後,喝一些水,取代讓你發胖的人工飲料,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不僅對健康有益,也能助你維持身材。

PM3:00

以一杯健康礦泉水代替午茶與咖啡等提神飲料吧! 喝上一大杯水,除了補充在冷氣房裡流失的水份之外,還能幫助頭腦清醒。

PM5: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想要運用喝水減重的,可以多喝幾杯,增加飽足感,待會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PM10:00

睡前一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目標達成!今天已攝取2000CC水量了。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晚上得上洗手間影響睡眠品質。

喝多少水?

正常人每天所需水分大約為一點五公升左右,若以多少杯來計算的話,大約等於八杯二百毫升左右的水。不過這也視乎個人日常活動量而定。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一百毫升至一百五十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二十至三十分鍾。

什麼時候喝?

喝水應該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為原則,不要在單一小時內連續喝太多水。睡前少喝、睡後多喝也是正確飲水的原則,因為睡前喝太多的水,會造成眼皮浮腫、及夜尿多,令睡眠質素受影響。而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體流失的水分約有四百五十毫升,早上起來需要及時補充,因此早上起床後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環,及促進大腦清醒。

多喝水,要適可而止.
身體的每個系統都需要喝水 - 事實上,我們身體內大部份都是水。人的肌肉、血液和大腦中有超過70%是水分。這是維持一個人每天生理需求的重點之一,而大部份的人都沒有攝取足夠的水分。下面有10項有關水功能的摘要:

1. 絕對不要低估水的價值
水有調節身體溫度,輸送氧和養分,帶走廢棄物,協助肝、腎功能,溶解維他命和礦物質的功能。每個人每天需要消耗10到12杯的水來維持身體的液體平衡。

2. 注意脫水現象的產生
根據 Mayo 診所和其它居於領導地位的健康管理組織所提出的,就算是輕度的脫水也會造成例如昏睡和便秘等健康問題。脫水症狀包括食慾的減低、輕微頭痛、頭暈和全面性的缺乏鈣質。這個同時也證明了適當的補充水分可以預防一些疾病,例如腎結石以及降低結腸癌的發生率。

3.8並不是永遠的神奇數字
每天要喝8杯8盎司的水已經是一種標准規則了,但至你需要的可能更多,特別是當你在運動的時候。計算身體對液體的需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體重除以2。所得到的數字就是你每天需要攝取的水分。

4. 如果懷疑的話,再去裝一杯水
人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以避免因為炎熱、潮濕或是太冷的氣候以及高海拔所造成的脫水狀況。尤其是感冒生病的時候,特別是發燒的時候更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另外,有一些體重管理的專家也相信在每參用餐錢喝一杯水可以減少對食物的攝取量並幫助消化。

5. 注意看不到的液體
白開水是最好的,不過牛奶、果汁和其它的飲料類也都有約90%的水分含量,所以可以幫助你達到對水分的需求。含咖啡因的飲料和酒精類是屬於利尿劑的一種所以會增加液體的流失,所以他們不能算。事實上,在你每喝一杯含咖啡因和酒精賴的飲料時,再喝一杯白開水。

6. 在症狀出現前先喝水
很多專家相信如果你等到有口渴的感覺時再喝水的話,你已經出現輕微的脫水狀態了。起床後先喝一杯水,睡前也要喝一杯水。

7. 不要改變水分攝取的計劃
每天要有定時喝水的計劃。放一個水杯或是水壺在身邊當作是提醒,或是把喝水的時間放入每天的行程表內。

8. 運動時要多喝水
為避免因運動和流汗所造成的脫水現象,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水分的補充。美國營養學協會(ADA)建議在開始運動的前兩個小時喝兩杯水,之後在開始肌耐力運動前15到20分鍾再喝2杯水。在運動當中每15到20分鍾需要補充一次水分。

9. 運動時間長的時候要攝取運動飲料
根據 ADA,傳統的北美式體重控制模式會提供大量的鈉、鉀、氯和鎂來替代汗水的流失。不過,如果運動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或是在氣候極端的環境下就需要考慮攝取運動性飲料來維持電解質的平衡以提高身體對液體的吸收和碳水化合物來支持能量的提供。

10. 注意額外的不正常症狀
如果你出現不正常的口渴狀態或是頻尿,尋求醫生的協助來找出問題。口渴感覺和尿液的增加(份量和頻率)可能是疾病的征狀,包括不同程度的糖尿病

4. 如何健康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的身體離不開水的滋潤,但是很多人卻不知喝水的最佳時間,之前有說每天必須8杯水,後來又說喝多了水對腎臟不好,大家也越來越迷惑,到底如何健康喝水?什麼時候喝水?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工具/材料

方法/步驟

很多人,都習慣睡前喝一大杯水,這里建議有這個習慣的人,盡量調整一下,因為睡前喝水的話,第一,會引起晚上頻繁起夜,影響睡眠質量;第二,晚上喝水多的話,第二天眼睛會浮腫。建議大家晚上喝水少一些。

特別提示

水是生命之源,只有合理的喝水,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5. 正確飲水的方法有哪些

正確的喝水方式
1、先含在嘴裡一口水,浸潤口腔之後再喝下去
這樣可以通過生物機制來傳達身體缺水的方法,讓身體內的細胞知道要有液體進入體內,以便於身體可以充分的吸收水分。

2、飯前飯後如何喝水
通常都是飯前飯後都會喝水,水可以有利於消化。其實並不是這樣,有些專家認為,飯前飯後喝水的時候也要注意時間,飯前半小時或者十五分鍾可以喝水,水分會被吸收,轉變為身體內的所需液體,確實是會有利於食物的消化;但是在飯後不可以馬上就喝水,要在吃完飯半個小時後才可以進水,這樣能促進身體的腸道消化。

3、喝溫水,更止渴
溫水相對於冷水來水更容易讓身體溫和,不刺激。身體不再需要額外的反應就可以完成較好的吸收給口渴中樞,因此比較有利於身體的吸收利用,從而更解渴。

喝水是一門學問,為了身體健康,也要學好這門學問,健康飲水,適量飲水,多注意飲水事項,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當然,不僅要正確飲水,而且要飲用健康的直飲水。

6. 關於飲水

這里有好多啊:http://www..com/s?wd=%D2%FB%CB%AE%B9%FD%C1%BF&tn=360se_3_dg

7. 怎樣正確飲水

正確的喝水方式
1、先含在嘴裡一口水,浸潤口腔之後再喝下去
這樣可以通過生物機制來傳達身體缺水的方法,讓身體內的細胞知道要有液體進入體內,以便於身體可以充分的吸收水分。

2、飯前飯後如何喝水
通常都是飯前飯後都會喝水,水可以有利於消化。其實並不是這樣,有些專家認為,飯前飯後喝水的時候也要注意時間,飯前半小時或者十五分鍾可以喝水,水分會被吸收,轉變為身體內的所需液體,確實是會有利於食物的消化;但是在飯後不可以馬上就喝水,要在吃完飯半個小時後才可以進水,這樣能促進身體的腸道消化。

3、喝溫水,更止渴
溫水相對於冷水來水更容易讓身體溫和,不刺激。身體不再需要額外的反應就可以完成較好的吸收給口渴中樞,因此比較有利於身體的吸收利用,從而更解渴。

8. 飲水的作用或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一切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對於人體而言,水在身體內不但是運送各種營養物質的載體,而且還直接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保證充足的攝水量對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我們每天究竟該喝多少水呢?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
正常人喝太多水對健康不會有太大影響,只是可能造成排尿量增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但是對於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須特別注意,比如浮腫病人、心臟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這些人該喝多少水,應視病情接受醫生的具體建議。而對於中暑、膀胱炎、便秘和皮膚乾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則可緩解病情。此外,人在感冒發燒時也應多喝水,因為體溫上升會使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起到降低體內體溫、防止水分流失過多的作用。
喝水時間表

1.起床後早晨起床後適量多飲些水,可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對預防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2.三餐前約1個小時餐前約1小時空腹喝水,可使水分補充到全身組織細胞,供應體內對水的需要,保證分泌必要的、足夠的消化液,來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同時可以不影響組織細胞中的生理含水量,還可以避免臨睡前口渴飲水,導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腫等。

3.上午、下午工作間休工作期間喝水,可以補充由於工作流汗及經尿排出的水分,而且體內囤積的廢物也會因此順利排出。

4.下班時離開辦公室前喝一杯水,能夠增加飽足感。

5.睡前2~3個小時 這個時間飲水可以沖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環。

當然,時間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的,只要掌握及時補充水分的大原則,不要讓身體缺水即可

9. 如何科學合理飲水

1、定時飲水

很多人喝水的唯一原因是口渴,但口渴是一種生理反應,與身體缺水不同步。飲用水口渴時是「被動飲水」,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將長期處於「潛在」缺水狀態。經常飲用的水是積極的飲用水,也就是說,按時喝水不必等待口渴,這有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

2、定量飲水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約2500毫升的水。人體主要有三種水源:50%的飲用水、40%的食物水和10%的身體代謝水。成人一般每天喝1500-1700毫升的水,老年人的日飲水量可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夏季出汗過多,可相應增加飲水量。

3、培養正確的飲水方式

口渴時不要喝很多水(一次喝500毫升以上的水)。多飲少量水,每次約200毫升為宜。

4、制定飲水時間表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個合適的飲用水時間表,並堅持下去。

5、早上喝水

晚上睡覺,長時間不喝酒,結合身體的顯性和隱性出汗和尿形成等生理脫水,導致身體相對缺水,血液粘度增加,血流減慢,導致代謝產物的積累。在身體里。

6、飯前1小時飲水

飯前一小時喝一杯水,水能迅速進入人體血液,補充到全身,也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增強食慾。


7、控制飲水溫度

適宜的水溫將水煮沸3分鍾,自然冷卻至20~25℃時,不宜飲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水。熱水易灼傷創面腔、食管及胃粘膜,冰水易引起胃腸痙攣。

8、不喝生水

未經處理的原水可能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細菌和有機化合物。因此,不飲用生水應是飲用水的安全標准。

9、不喝陳水

水煮沸或煮沸後放置時間過長,會引起水的老化,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水中的有毒物質。經常飲用老化的水,不僅會使血液喪失輸血的能力,而且有潛在的致癌風險。實驗表明,飲用自然冷卻、保質期不超過6小時的開水對人體健康最為有益。

10、不喝反復煮沸的水

在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中硝酸鹽可轉化為亞硝酸鹽,水中重金屬含量也會增加。長期飲用此水會干擾胃腸功能,引起腹瀉、腹脹等。

11、飲暖水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會選擇喝冰水,又或者是特意在熱水中加冰飲用。其實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飲和暖開水更為有益,因為這特別有助身體吸收使用,更有助腸胃消化。

12、運動後要補水

運動後體內極容易缺水,所以一定要補水。

10. 飲用水的分類有哪幾種

飲用水的分類有四種,分別為純凈水、礦泉水、自來水、偽科學的水

一、純凈水

純凈水與人類傳統飲用水有原則上的差別,它的優點在於:沒有細菌、沒有病毒、干凈衛生;純凈水中含有極少量的微量元素,但是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補充主要來源於食物,從水中吸收的只佔有1%。

二、礦泉水

礦物質適中才是健康水。例如:飲水中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時對人體有益,大於0.05毫克/升時則會引發碘中毒。

三、自來水

自來水是天然水的一種,是安全水,還含有天然飲水中的有益礦物質,是符合人體生理功能的水。但存在管網老化、余氯等二次污染。

四、偽科學的水

「弱鹼性水、小分子水、活性水、富氧水、電解水、離子水」這些都是商家臆造的或故作玄虛的偽科學概念。

(10)飲水擴展閱讀:

其他用水

一、純凈水

純凈水一般是蒸餾水,不含任何礦物質,沒有細菌,雜質。純凈水只是水,是水分子的集合,ph值=7。主要是給微電子、宇航員等高端環境使用。

二、礦物質水

加了礦物質的純水 通過在純凈水裡人工添加礦物質的方法,已經被許多飲用水產家使用。但有些產家通過添加氫氧化鈉等化學品來釋放鈉鉀陽離子,這樣的水,其PH值會比純凈水高,但是氫氧化鈉的添加不符合安全飲水的要求,這是強鹼性物質,不是食品也不屬於食品添加劑。

三、白開水

白開水的來源是市政自來水,因當地的水質不同而有不同的PH值。我們建議:在水燒開後要把壺蓋打開燒3分鍾左右,讓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質隨蒸氣蒸發掉。而且燒開的水最好當天喝,不要隔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