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人物誌
擴展閱讀
qq空間怎麼加股票行情 2025-07-12 10:07:58
垂死之家 2025-07-12 10:06:23
買股票基金是賣今天的嗎 2025-07-12 10:06:21

人物誌

發布時間: 2022-01-29 07:11:27

『壹』 人物誌的作者簡介

劉劭,字孔才,魏朝廣平邯鄲(今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168年-172年,卒於魏齊王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漢獻帝時入仕,初為廣平吏,歷官太子舍人、秘書郎等,魏朝之後,曾擔任尚書郎、散騎侍郎、陳留太守等。後曾受爵「關內侯」,死後則追贈光祿勛。
劉劭學問詳博,通覽群書,曾經執經講學。編有類書《皇覽》,參與制定《新律》。著有《樂論》、〈許都賦〉、〈洛都賦〉等,著作多已亡佚。僅見《人物誌》、〈趙都賦〉、〈上都官考課疏〉。

『貳』 人物誌作者簡介的介紹

劉劭,字孔才,魏朝廣平邯鄲(今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生於漢靈帝建寧年間(168年-172年,卒於魏齊王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漢獻帝時入仕,初為廣平吏,歷官太子舍人、秘書郎等,魏朝之後,曾擔任尚書郎、散騎侍郎、陳留太守等。後曾受爵「關內侯」,死後則追贈光祿勛。 劉劭學問詳博,通覽群書,曾經執經講學。編有類書《皇覽》,參與制定《新律》。著有《樂論》、〈許都賦〉、〈洛都賦〉等,著作多已亡佚。僅見《人物誌》、〈趙都賦〉、〈上都官考課疏〉。

『叄』 人物誌怎麼寫

先了解 寫事跡 突出一兩個細節 抓人物性格特徵 忌煽情 過時了

『肆』 三國所有人物的人物誌(給我解釋解釋什麼是人物誌,然後把每個人的人物誌給我)

《人物誌》是一部系統品鑒人物才性的縱橫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晉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書。全書共三卷十八篇,三國魏劉邵所作,南北朝時西涼劉炳曾為之作注。書中講述的識鑒人才之術、量能用人之方及對人性的剖析。
就是一本書的名字
你要人物誌的話 自己去查一下電子書
或者自己去買

『伍』 人物誌全文的介紹

蓋善以不伐為大,賢以自矜為損。是故,舜讓於德而顯義登聞,湯降不遲而聖敬日躋;隙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爭而終於出奔。然則卑讓降下者,茂進之遂路也,矜奮侵陵者,毀塞之險途也。 是以君子舉不敢越儀准,志不敢凌軌等;內勤己以自濟,外謙讓以敬懼。是以怨難不在於身,而榮福通於長久也。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是以在前者然害之,有功者人毀之,毀敗者人幸之。是故,並轡爭先而不能相奪,兩頓俱折而為後者所趨。由是論之,爭讓之途,其別明矣。 然好勝之人,猶謂不然,以在前為速銳,以處後為留滯,以下眾為卑屈,以躡等為異傑,以讓敵為回辱,以陵上為高厲。是故,抗奮遂往,不能自反也。夫以抗遇賢必見遜下,以抗遇暴必構敵難。敵難既構,則是非之理必溷而難明;溷而難明則其與自毀何以異哉?且人之毀己,皆發怨憾,而變生釁也:必依託於事飾成端末;其於聽者,雖不盡信,猶半以為然也。己之校報,亦又如之。終其所歸,亦各有半信著於遠近也。然則,交氣疾爭者,為易口而自毀也;並辭競說者,為貸手以自毆;為惑繆豈不甚哉? 然原其所由,豈有躬自厚責以致變訟者乎?皆由內恕不足,外望不已:或怨彼輕我,或疾彼勝己。夫我薄而彼輕之,則由我曲而彼直也;我賢而彼不知,則見輕非我咎也。若彼賢而處我前;則我德之未至也;若德鈞而彼先我,則我德之近次也。夫何怨哉? 且兩賢未別,則能讓者為雋矣;爭雋未別,則用力者為憊矣。是故,藺相如以回車決勝於廉頗,寇恂以不鬥取賢於賈復。物勢之反,乃君子所謂道也。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為伸,故含辱而不辭;知卑讓之可以勝敵,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終極,乃轉禍為福,屈讎而為友;使怨讎不延於後嗣,而美名宣於無窮;君子之道,豈不裕乎! 且君子能受纖微之小嫌,故無變斗之大訟;小人不能忍小忿之故,終有赫赫之敗辱。怨在微而下之,猶可以為謙德也;變在萌而爭之,則禍成而不救矣。是故,陳余以張耳之變,卒受離身之害;彭寵以朱浮之隙,終有覆亡之禍。禍福之機,可不慎哉! 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讓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櫓;靜則閉嘿泯之玄門,動則由恭順之通路。是以戰勝而爭不形,敵服而怨不構。若然者,悔吝不存於聲色,夫何顯爭之有哉?彼顯爭者,必自以為賢人,而人以為險詖者。實無險德,則無可毀之義。若信有險德,又何可與訟乎?險而與之訟,是柙兕而攖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易》曰:「險而違者,訟。訟必有眾起。」《老子》曰:「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故,君子以爭途之不可由也。 是以越俗乘高,獨行於三等之上。何謂三等? 大無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 愚而好勝,一等;賢而尚人,二等;賢而能讓,三等。 緩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急己寬人,三等。 凡此數者,皆道之奇,物之變也。三變而後得之,故人末能遠也。夫唯知道通變者,然後能處之。是故,孟之反以不伐獲聖人之譽,管叔以辭賞受嘉重之賜;夫豈詭遇以求之哉?乃純德自然之所合也。 彼君子知自損之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為損,故一伐而並失。由此論之,則不伐者伐之也,不爭者爭之也;讓敵者勝之也,下眾者上之也。君子誠能睹爭途之名險,獨乘高於玄路,則光暉煥而日新,德聲倫於古人矣。

『陸』 人物誌txt全集下載

人物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人物誌》隆慶本阮逸序
阮逸撰
人性為之原,而情者性之流也。性發於內,情導於外,而形色隨之。故邪正態度,變露莫狀,溷而奠睹其真也。惟至哲,為能以材,觀情、索性、尋流、照原,而善惡之跡判矣。聖人沒,諸子之言性者各膠一見,以倡惑於後,是俾馳辨斗異者得肆其說,蔓衍天下。故學者莫要其歸,而天理幾乎熄矣。予好閱古書,於史部中得劉劭《人物誌》十二篇,極數萬言。其述性品之上下,材質之兼偏,研幽摘微,一貫於道。若度之長短,權之輕重,無銖發蔽也。大抵考諸行事,而約人於中庸之域。誠一家之善志也,由魏至宋,歷數百載,其用尚晦,而鮮有知者。吁!可惜哉。矧蟲篆淺技,無益於教者,猶刊鏤以行於世。是書也,博而暢,辨而不肆,非眾說之流也。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鑒;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檠栝。其效不為小矣,予安得不序而傳之?媲夫良金美玉,籝櫝一啟,而觀者必知其寶也。
《人物誌》隆慶本文寬夫跋
文寬夫撰
右《人物誌》三卷、十二……

『柒』 《人物誌》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早在西漢建立之初,為了適應日益龐大的官僚機構對吏員的需要,漢王朝逐步的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選拔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具體包括了皇帝徵召、私人薦舉等多種方式,但最制度化的是「察舉」,即由地方或中央各部門長官負責考察和舉薦人才,朝廷予以錄用為官。曹操便是因察舉制度中的「舉孝廉」,得以20歲入洛陽為官的。

察舉各科設置之初,還能體現選賢任能的原則,也的確選拔出不少濟世之材。同時極大地促進了講習儒經的社會風氣的形成和教育的發展。但延續到東漢後期,士人為了沽名釣譽,弄虛作假,或者攀附權貴,賄賂請托。因而士風日下,察舉不實。

尤其是東漢末年,禍亂四起,由官員推薦人才的察舉制度早已經漏洞百出,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可笑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由名士品評人物的做法開始出現。

東漢末年著名賢士許劭和他的堂兄許靖,才識謀略過人,在清河島上開辦了一個講壇「月旦評」,每月初一命題清議,評論鄉黨,褒貶時政,不虛美,不隱惡,不中傷,能辯人之好壞,能分忠奸善惡,不論在朝或在野人物,都在品評之列。評後驗證,大家都非常信服。凡是得到好評的人,無不名聲大震。

當時袁紹名播海內,權貴大臣都不放在眼裡,唯獨畏懼許劭的評價。許劭在曹操年輕時,曾經品藻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見眼光之准。

「月旦評」講壇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來,以能得到「二許」一字之評為榮。後來,「月旦人物」便成為品評人物的一個成語。許氏兄弟利用「月旦評」為時政舉薦了不少人才,對當時取士有著很大影響。

到了漢末魏初,社會上對人物品題由對具體人物的評論,發展到對人物才性高下標準的討論。劉劭的《人物誌》便反映了這一思想特點,書中對評論人物才性的原則和標准進行了比較廣泛深入的討論。

魏文帝曹丕稱帝前,為了拉攏士族,採納魏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使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人物誌》就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評人物、選擇人才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專著,旨在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論上提供依據,在實踐上總結經驗,以推動這一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人物誌》作者劉劭,官至尚書郎、散騎侍郎,賜爵關內侯。受魏文帝詔,搜集「五經」群書,分門別類,纂為《皇覽》。又與議郎庚嶷、荀詵等共同制訂律令,作《新律》18篇,著《律略論》。

劉劭糅合了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各家學說,在《人物誌》中,講述了鑒定人才之術、量能用人之方及對人性的剖析。探討了人才選拔的標准原則問題,並且對人性、才能和形質等分析甚詳,這本書開創了魏晉士大夫品鑒人物的清談風氣,對後世如何觀察甄定人物,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劉邵認為從人的外形氣質,可以觀察他的才乾和性格。人之筋、骨、血、氣、肌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應,而呈顯弘毅、

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特質。此5種特質又分別象徵仁、義、禮、智、信「五常」,表現為五德。換言之,自然的血氣生命,具體展現為精神、形貌、聲色、才具、德行。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徵象有所聯系,呈顯為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是為九征,這相當於所謂氣質的層次。

依照不同的才性,劉邵將人物分為兼德、兼才、偏才等3種。透過德、法、術等3個層面,依其偏向,又可分為12才,即清節家、法家、術家、國體、器能、臧否、伎倆、智意、文章、儒學、口辯、雄傑,依其才能不同,適合擔任的官職也不同。

劉劭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是為了找到這些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倫理道德和修養學說以實現人才的政治目標。

『捌』 人物誌質作文600字寫老師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您講的課,是那樣豐富多采,每一個章節都彷彿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一個斑斕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
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無聞的樹根,使小樹茁壯成長,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並不要求任何報酬。
您給了我們一桿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給了我們一面模範行為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
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的靈芝和人參。 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老師,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種理想,播種力量……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師生涯,有無數驕傲和幸福的回憶,但您把它們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視著一待開拓的園地。
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誌不忘。 您講課的語言,悅耳像叮咚的山泉,親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瀉的江流……
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
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螢火蟲的可貴,在於用那盞掛在後尾的燈,專照別人;您的可敬,則在於總是給別人提供方便。
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丁!看這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

『玖』 《人物誌》讀後感 2000字

《人物誌》 魏 劉郡 著

涼 劉昞 注

如果說《論語》為處世之書,《孫子兵法》為戰伐之書,《韓非子》為統治之書,那麼,《人物誌》即可當之而無愧為識人之書。

修已者得之以自觀,用人者持之以照物。王者得之,為知人之龜鑒,士君子得之,為治性修身之檠栝,其效不為小矣。反躬自省者讀之,可以知運命,心繫天下者,讀之可以成大局,淡然自者讀之,可以明清濁,游戲人間者讀之可以正進退。

處理人際關系時,必須遵守的心理原則是:謙讓,不爭。

對於領導人來說,是否了解以合理地使用各種人才,是其事業成敗的關鍵。只有了解各種人才特點,按才使用,量才授官居,才能使「眾才得其序,而庶績之業興矣。」

平淡是人格性情的最高境界。所謂「平淡」即談泊處世,沒有偏好,不伐不爭,不出風頭。不僅是道德操守最為高尚的人,也是多才之人,所謂「兼德而至謂之中庸」。將儒家的「中庸」與道家的「平談」結合一起,為人物才性鑒定的最高准則。

如何識人?

觀察他安於什麼,從事什麼,可以知道他的為人。

「知人」是聖賢聰明智慧的顯著標志和最為可貴的品質。人的素質以中和為貴,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察人觀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聰明。聖人之可貴,就是能兼平淡與聰明。精明強乾的人通曉進趨應變的關鍵,而缺乏深思遠慮;深思遠慮的人,識別靜默安處的道理,而不知迅捷機變。

弘大剛毅是「仁」的本質。禮文伩節是「禮」的根本,堅貞不移是「信」的基礎。勇敢果斷是「文」的決斷。通策知著是「智」的本源。

正直而不柔和就失於呆滯,強勁而不精細就失於魯莽,固執而不端正就失於愚閶。氣充而不清朗就會偏激無成;通物而不平正就會放縱失度,而具有中庸品質的人就能色溶一切。

為人質性平靜淡泊,內心敏慧,處表清朗,筋腱強勁,骨骼堅挺,聲音清潤,神色悅懌,儀表莊重,容貌端正,九種類型的表徵都具備,就是才德精美的人才。誠實的人推想別人也誠實,詭詐的人猜測別人也詭詐。具有中庸品德的人,望之儼然,即之而濁,既能辨說無礙,也能緘默不語,變化無窮,唯以通達為關節。所以,高亢進趨的,過之;拘謹退守主,不及。

正直剛堅毅的人人,才能在於矯正邪曲,正直不阿,不足在於激烈攻擊對方;柔和恭順安詳寬厚的人,長處在於寬忍能容,不足在於缺少決斷;勇武強悍勁健豪邁的人,堪稱膽力剛烈,不足在於無所忌憚;精細溫良慎重畏縮的人,好處在於謙恭謹慎,不行距在於多仰疑慮;強硬剛正堅定勁直的人,所用在於支撐穩固,不足在於專橫固執;善於論辯推究事理的人,能力在於能釋疑難,不足在於飄浮不定;普濟博絕周給廣泛的人,所長在於胸襟宏大,覆蓋寬廣,不足在於交遊混雜;清高耿介廉正無私之人,節操儉素堅篤,不足在於拘謹局促;行動果斷光明磊落之人,成功在於攀登向上勇於進取,不足在於空疏迂闊;深沉冷靜機警縝密的人,精於擺玄入微,不足在於遲滯緩慢;質朴率直性格外身的人,可貴在於心忠厚,為人誠懇,不足在於淺露不藏;足智多謀厚貌深情的人,長於權術計謀,譎詐韜略,不足在於模稜兩可,猶疑不決。

『拾』 《人物誌》中的「志」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傳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