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東方之冠
擴展閱讀
凶多吉少 2025-07-12 10:02:35
王德善 2025-07-12 10:02:23
山東企業股票行情 2025-07-12 10:01:38

東方之冠

發布時間: 2022-01-29 11:43:44

❶ 東方之冠為什麼這么紅包含哪兩層含義

東方之冠的話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地方而且她品牌的話他口碑還是不錯的所以就會很紅

❷ 東方之冠的介紹

東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這個館是斗拱形的特點,它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在中國館裡面有31個省區市的展區,港澳地區也來參加中國館的展示。中國館也是上海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將永久地保存。2010年,「東方之冠」這個半懸的紅色斗拱狀巨大建築矗立在上海浦東世博會規劃核心區。2007年12月18日,造價達到15億元、名為「東方之冠」的中國館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❸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被稱為「東方之冠」

1.中國傳統意象:官帽的形狀,所以稱為「東方之冠」,亦有糧倉、寶鼎之意
2.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結合了中國古代木造建築和斗拱,56條橫梁代表56個民族,以及九宮格、南北軸線等經緯分明的對稱式設計,周圍綠化承襲蘇州園林風格

3.中國傳統漢字元素:外側的環廊底部用「古代漢字」(傳統疊篆文字藝術),刻入中國的34字傳統王朝名稱,傳達出中國的人文歷史面貌。環廊底部刻入34個省市區的名字也被刻入,展示了中國的「地大物博」和「民族團結」

4.中國傳統顏色元素:「中國紅」的外牆,體現出熱情洋溢,團結奮進的民族品格

5.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國家館和地區館上下呼應,天人合一,國家館為「天」,如同雕塑高聳於上,宛如天下糧倉;地區館為「地」,如同基座延展於下,寓意福澤神州、富庶四方。

❹ 東方之冠

用吹塑紙,既便宜又實用

❺ 東方之冠的簡介

英國倫敦的水晶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原子球館……都是歷屆世博會為舉辦地留下的標志性建築。而黃浦江畔,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又將留下怎樣的建築呢?
2007年12月18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正式開工建造,中國館的設計方案——東方之冠,也首度公布於眾。「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中國館聯合設計團隊總負責人兼總建築師何鏡堂院士昨天在開工現場講述了中國館的設計理念,豐富多元的中國元素為中國館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中國館是中華智慧的結晶。今年4月25日,中國館建築方案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公告一出,立刻得到積極響應。截至6月15日,共收到344件應征方案,經過層層篩選,最有沖擊力的3件作品脫穎而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難用一個具象來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須從總體意象上提煉。」何鏡堂院士告訴記者。這個綜合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清華安地建築設計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院各家方案之長的中國館,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建築概況:中國館座落於世博會規劃核心區,它將成為世博會園區的點睛之筆。
地理位置:位於世博園區A片區,世博軸東側,從世博園區浦東主入口一進場就能看到這座宏偉的建築。
2008年11月28日土建結構封頂,
建成後的中國館,由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國家館、3萬平方米的地區館以及3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館三部分組成。整體效果形成國家館「居中升起」、地區館「水平展開」,把地區館用基座平台的形態映襯國家館。層層出挑的造型,在夏季可形成上層對下層的自然遮陽;中國館的外牆將選用可利用太陽能的合成材料;景觀設計加入了小規模人工濕地,可實現循環自潔,成為生態景觀。

❻ 東方之冠的建築特點

1、建築結構合理
國家館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體現中國館的標志性;地方館高14米,水平展開,形成建築物穩定的基座,構造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中國館建築總體採用不對稱平衡結構,體現和諧、穩定之意。
2、建築功能完善
國家館地上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三個層次,33米標高處為國家館門廳和服務區等,39米標高以上為國家館展廳,以平面展館(1.3萬平方米)為主,輔以坡道和連接踏步,能滿足多種手段展示中華文明的布展需要。省區市聯合館地上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2.4萬平方米,凈高10.5米,滿足31個省、區、市各600平方米展覽面積的需要。除展覽空間外,中國館還配置了入口大廳、多功能廳,及會議室、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
3、交通組織便捷
中國館四面均有出入口。多部自動扶梯、垂直電梯通達國家館展廳及屋頂公共活動平台。地方館周邊設置貨運通道,四邊開門,便於布展時集中貨流的出入。地方館頂部平台通過台階通道與北面貫穿世博園的高架步道相連,便於人流疏散。
4、景觀設計典雅
中國館的景觀設計採用中國江南園林風格,建築周邊營造數個景觀園林。地方館屋頂公共活動平台採用九宮格和江南園林相結合的景觀設計,上承國家館斗冠頂部九宮格布局,下接景觀園林典雅風韻,使中國館景觀設計更具層次豐富的立體感。地面景觀園林通過南北廣場分別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綠地,融入世博園整體景觀之中。
5、中國元素豐富
(1)設計運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樑柱結構塑造出標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東方之冠,鼎盛中華
(2)地區館外牆和內部裝飾運用疊篆手法,以地名點綴,體現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景觀設計亦體現中國文化意境。
6、節能環保技術
中國館建築設計中融入了多種節能環保技術,結合被動式節能措施,如自遮陽體形、自然通風、採光等,和主動式生態節能技術,如太陽能屋面、冰蓄冷技術等,全面提高中國館的環保意識和科技含量。

❼ 東方之冠的冠怎麼讀

讀GUAN,一聲。
相似的詞有「怒發沖冠」,意思是帽子,最高的。
只有「冠軍」的時候才讀四聲。

❽ 什麼是東方之冠

你之的是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嗎? 上面那位兄弟說的就是! 我補充五大特點 1、建築結構合理
國家館高63米,形成城市雕塑,體現中國館的標志性;地方館高14米,水平展開,形成建築物穩定的基座,構造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中國館建築總體採用不對稱平衡結構,體現和諧、穩定之意。
2、建築功能完善
國家館地上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分三個層次,33米標高處為國家館門廳和服務區等,39米標高以上為國家館展廳,以平面展館(1.3萬平方米)為主,輔以坡道和連接踏步,能滿足多種手段展示中華文明的布展需要。省區市聯合館地上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2.4萬平方米,凈高10.5米,滿足31個省、區、市各600平方米展覽面積的需要。除展覽空間外,中國館還配置了入口大廳、多功能廳,及會議室、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
3、交通組織便捷
中國館四面均有出入口。多部自動扶梯、垂直電梯通達國家館展廳及屋頂公共活動平台。地方館周邊設置貨運通道,四邊開門,便於布展時集中貨流的出入。地方館頂部平台通過台階通道與北面貫穿世博園的高架步道相連,便於人流疏散。
4、景觀設計典雅
中國館的景觀設計採用中國江南園林風格,建築周邊營造數個景觀園林。地方館屋頂公共活動平台採用九宮格和江南園林相結合的景觀設計,上承國家館斗冠頂部九宮格布局,下接景觀園林典雅風韻,使中國館景觀設計更具層次豐富的立體感。地面景觀園林通過南北廣場分別延伸到基地南北面的公共綠地,融入世博園整體景觀之中。
5、中國元素豐富
設計運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樑柱結構塑造出標志性的斗冠形象,寓意
"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地區館外牆和內部裝飾運用疊篆手法,以地名點綴,體現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景觀設計亦體現中國文化意境。
6、節能環保技術
中國館建築設計中融入了多種節能環保技術,結合被動式節能措施,如自遮陽體形、自然通風、採光等,和主動式生態節能技術,如太陽能屋面、冰蓄冷技術等,全面提高中國館的環保意識和科技含量。

❾ 東方之冠有什麼含意

東方之冠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 這個館是斗拱形的特點,它具有濃厚
的中國特色

❿ 中國東方之冠的特色

一是「中國印象」,主要是從繪畫、戲劇、文字、顏色等藝術形式中捕捉中國形象,中國館的整體就選用了極具中國特色的「中國紅」;二是「出土文物」,如從斗冠、寶鼎等器皿中汲取靈感,中國館分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其中國家館的造型,就是通過對斗拱這一傳統建築構件進行挖掘與提煉後設計出的;三是「城市園林」,從中國的城市建築、園林中吸收營養,例如九宮格、南北軸線等,形成經緯分明的建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