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央電視台新總部大樓的信息。
為成功舉辦奧運會,中國政府希望能讓北京這座古老城市,變成一座現代化大都會。在所有新建築中,設計造價8億美元的CCTV新大樓,帶給公眾的視覺沖擊最強烈。建成後,它將成為中央電視台這個中國惟一全國性電視台的象徵,同時,它也是規模僅次於美國五角大樓的世界第二大辦公樓。
CCTV大樓主體連接工程將從這個月底開始動工,其中懸空的橫結構最終將在明年2月前完工。當年曾擔任CCTV大樓設計競賽評委的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說,起初他對這個「極其瘋狂的設計方案」持相當保留的態度,但到後來,他感覺這個設計能代表「某種精神,這種精神也正是中國在新時期展現出來的東西:不懼權威,敢於嘗試,無所畏懼,高度自信」。
塔樓連接部分的結構借鑒了橋梁建築技術,不同的是,如果把那部分看作「橋」,它將是一座大得出奇、非常笨重的橋。這個橋的某些部分有整整11層樓高,橋上還包括一段伸出75米的懸臂,前端沒有任何支撐。
按照慣例,設計階段結束後,施工監督通常由當地建築師承擔。但為確保設計方案得到更好落實,今年36歲的舍人2004年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搬到北京親自監督施工。
北京建築行業對建造這個設計方案並無現成的規范可用,於是,北京市政府組織13位結構專家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在設計競賽兩年後,CCTV新總部大樓獲准開工建設。接下來,專家組做了一個3層樓高的復製品用來研究。它被放在一個能模擬地震的液壓平台上,上面安裝了數百個感測器,用來監控「塔樓」上1萬多條鋼梁的位移,並測量在不同情況下哪個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CCTV大樓外面由大面積玻璃窗與菱形鋼網格結合而成,作為大樓主體架構,這些鋼網格暴露在建築最外面,而不是像大多數建築那樣深藏其中。舍人說,這樣壓力基本都能沿著系統傳遞下去,並找到導入地面的最佳路徑。從外觀上看,大樓有一部分鋼網結構(包括拐角等壓力較大部位)比較密集,它們也是整體設計思想的一部分。
此外,大樓外面將採用特種玻璃,其表面被燒製成灰色瓷釉,能更有效遮蔽日曬。舍人說,這也更適應北京的空氣質量。實際上,在空氣污染很嚴重的日子裡,這種玻璃就像融化在空氣中似的,人們只能看到大樓的網狀結構,彷佛閃電被凝固在空中。
去年,建築評論家英格·薩弗容曾撰文指出,庫哈斯和舍人或許會「將作為讓CCTV大樓成為建築界『重磅炸彈』的人」而被載入史冊。薩弗容說,「設計傳達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懾力,想想看,大樓頂部的橫結構懸在離地面那麼高的架子上。」再加上整個建築龐大的佔地面積,CCTV大樓時刻在提醒你是多麼渺小,而它背後代表的這個國家是多麼強大。
舍人說,他自己在這個設計項目中投入了很多。大多數外國建築師到這個階段都會完全脫身,把設計交給當地工程師和建築師去落實,但他說,這么做通常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對他來說,他不想這樣。
Ⅱ CCTV新大樓最叫什麼名字
個人認為大褲衩叫合適,呵呵!
【正文】坐落在北京東三環外的中央電視台新樓,今年Ao yun會期間已經開始部分地投入使用,但是很長時間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其實,從它幾年前公布設計到後來拔地而起,老百姓就給它起了名字,而且不止一個:「大褲衩」、「歪曲的媒體」、「鳥籠」、「欲飛」、「雄起」、「猛男」、「斜跨」、「高空對吻」等。
央視*認為新樓目前流傳的「大褲衩」這些稱謂都不雅觀,而且還有點別有用心,所以決定在央視員工中間徵集新樓的名字。
從立項到設計,從設計到施工,現在輪到了起名,這個建築一直備受爭議。由於相關*追求標新立異,這個由老外設計的建築外形確實是酷斃帥呆,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據說它在國際上已經獲得了好幾個獎項。
一些中央電視台的員工告訴記者說:目前,央視高層已從眾多名稱中選定一個,叫「智窗」大廈。它的主要寓意是:首先,央視是國家電視台,是對全國對全世界傳播信息,傳播智慧的重要窗口。其二,新大樓中部形成的多邊形鏤空,酷似一個巨大的窗口,與「智窗」一說相映成趣。其三,大樓實體部分酷似一個半蹲著的人的雙腿和臀 部。新大樓是百年大計,如此長時間地擺這么一個拉巴巴的姿式,只有得了痔瘡的人才會如此。「智窗」與「痔瘡」諧音。高層強調,「痔瘡」並無貶意。
Ⅲ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的命名
2008年,央視內部曾為新大樓征名,但沒有確切結果。
當新央視大樓在種種議論聲中動工時,是善於調侃的北京市民用一種平易近人的民間詞彙「大褲衩」,將這座特立獨行的實驗式建築廣泛傳播。
2012年,一則消息在網上廣為傳播。網友稱,央視作為國家電視台,是對外傳播智慧的重要窗口,而新大樓中部形成的多邊形鏤空,酷似一個巨大的窗口,定名為「智窗」十分合適。
2012年6月,央視總編室公共關系科工作人員否認了網上的傳聞,稱新大樓命名為智窗是不可能的,目前新大樓的最終名稱暫未公布 。
Ⅳ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的建築構造
北京建築行業對建造這個設計方案並無現成的規范可用,於是,北京市政府組織13位結構專家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在設計競賽兩年後,央視新總部大樓獲准開工建設。接下來,專家組做了一個3層樓高的復製品用來研究。它被放在一個能模擬地震的液壓平台上,上面安裝了數百個感測器,用來監控「塔樓」上1萬多條鋼梁的位移,並測量在不同情況下哪個部位承受的壓力最大。
Ⅳ 央視大樓設計者是誰
央視大樓設計者是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1944年出生於荷蘭鹿特丹,荷蘭建築師,OMA的首席設計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築與城市規劃學教授。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
1968至1972年間,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築協會學院學習建築,之後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2000年庫哈斯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中央電視台的新大樓便是由他所設計。
央視大樓的建築格局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表面是以不規則幾何圖案的玻璃幕牆組成,視覺沖擊力巨大。玻璃幕牆不僅有自重輕,施工便利的優點,其反光性能更能使建築與周圍風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主樓)為兩棟分別為52層234米高和44層194米高的塔樓組成,設10層裙樓,並由在162米高空大跨度外伸,高14層重1.8萬噸的鋼結構大懸臂相交對接,總用鋼量達14萬噸,兩座塔樓雙向內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懸臂結構連為一體,建築外表面的玻璃幕牆由強烈的不規則幾何圖案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雷姆·庫哈斯
Ⅵ 央視新大樓在哪
中央電視台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汽摩廠址"),緊臨東三環,地處CBD核心區,佔地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安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主樓(CCTV)、電視文化中心(TVCC)、服務樓及媒體公園。項目建成後,中央電視台將具備200個節目頻道的播出能力。
新央視大樓面積很大跨3個路
東三環中路 光華中路 呼家樓
做地鐵10號線金台夕照站下就是,做公交的話9.405.403.686.特8,運通107,976.特3都到。
Ⅶ 新央視大樓的施工單位又那些
新央視大樓的施工單位有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上海現代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鋼結構公司、建設部全國超限高層建築審查委員會。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CCTV Headquarters),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32號,地處北京商務中心區(CBD),比鄰北京國貿大廈。園區共由三個建築物組成:位於西南側的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主樓)、位於西北側的電視文化中心(北配樓)以及位於東北角的能源服務中心。
建築特色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由雷姆·庫哈斯和奧雷·舍人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所設計。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表面是以不規則幾何圖案的玻璃幕牆組成,視覺沖擊力巨大。玻璃幕牆不僅有自重輕,施工便利的優點,其反光性能更能使建築與周圍風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Ⅷ 中央電視台新址大樓的介紹
中央電視台新台址,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德國人奧雷·舍人和荷蘭人庫哈斯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用地面積總計18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0000平方米,最高建築約230米,鋼結構總重120000噸,工程建設總投資約50億元。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跡。......
Ⅸ 中央電視台新台大樓誰設計的
為北京奧運會提供電視轉播服務的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築設計方案經過公開招標後,最終選中出自荷蘭大都會建築事務所首席設計師庫哈斯擔綱的方案,這個方案被專家評委會認為,既有鮮明個性,又無排他性,其結構方案新穎、可實施,不僅能樹立中央電視台的形象,也將推動中國高層建築的結構體系和結構思想的創造。建成後的新台址,由主樓、電視文化中心和附屬配套設施組成,總建築面積為55萬平方米。這個造價50億人民幣的龐然大物,竣工後將成為北京的標志性建築,屆時,央視將從現在的12個頻道,增加為60個頻道,成為亞洲最大的「電視航空母艦」。
重要數據:230米高,總建築面積為55萬平方米
Ⅹ 央視大樓 賞析
新央視大樓的獨特設計成就其簡潔設計的榜樣,沒有過多元素的干擾形成了獨特視覺語言。
自從英國提出創意產業概念開始,設計作為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也慢慢成熟起來,人們對於設計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從早期的盲目追求形式和視覺上的刺激,已經轉變到關注設計的本質以及設計所承載功能,而這些,也正是設計的核心。在拋離了設計所附帶的繁重視覺化語言,設計作品的功能性本質才會凸現出來,尤其是現當代的設計發展,無論是產品設計、平面設計、交互媒介設計或是其他門類,都在經歷了重重花哨的視覺語言之後走向了簡約明快的理性回歸。
大樓設計側面S正面O形,「扭曲的造型可以產生豐富的空間變換感覺,讓人產生各種想像,不會單調」。
央視大樓也是最為典型的後現代主義建築。
主樓的兩座塔樓雙向內傾斜達到令人驚異的6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比薩斜塔的5.5度傾斜。建築外部由約3萬塊菱形玻璃窗與疏密相同的菱形鋼網格結合而成,從而會使人們失去視覺平衡的坐標系,造成一種錯覺,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新央視大樓都是傾斜的,而事實上它卻以中心對稱的形式達到了力的平衡,是很安全的。作為大樓的主體結構,這些鋼網格沒有像很大多數建築那樣深藏其中,而是直接的暴露在建築最外面,凸顯後現代建築崇尚力量、速度之美的未來主義的審美趣味。
建築設計者庫哈斯認為,人們通常認為摩天大樓就應該高聳入雲,而他的設計無疑是對這種觀念的一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