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垃圾應如何處理
醫療垃圾焚燒所使用的是專門的醫療垃圾焚燒爐,針對形狀不同的特點,採用廢物熱解焚燒法的原理,因爐內溫度較高物料在燃燒助燃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如:CO、SO2、HCI、重金屬等,這些氣體如不進行合適的無害化處理危害極大。目前處理醫療垃圾的工藝包括:熱解焚燒爐、余熱鍋爐、脫酸塔、袋式除塵器、活性炭吸附等模式,但因原料的特殊性尾氣的凈化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因此就需要使用針對性的醫療垃圾焚燒除臭劑來進行定點除臭。
直接添加在工藝中的脫酸塔循環水池中,因塔底的吸收液會通過增壓至塔頂進行噴淋,然後在迴流至塔底循環使用,所以長久使用廢水會產生刺激性的惡臭氣體,而添加醫療垃圾焚燒除臭劑後可有效攔截臭氣的擴散,處理後的廢氣不管是廢水方面還是煙筒排出的廢氣方面,都有淡淡的清香味。
添加方式上:初次一噸水加3公斤,之後每3-5天加一公斤即可,醫療垃圾焚燒除臭劑具有去除臭味和抑制臭氣產生的雙重功效,除臭的同時還有殺菌的效果,對硫化氫、氨類等惡臭源都有良好的分解除臭的效果,不會傷害設備,降解臭氣的同時還安全環保,從根源上解決臭氣問題。
❷ 醫療垃圾處理流程包括哪些
醫療垃圾處理流程如下:1、醫務人員按《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2、根據醫療廢物的類別,將醫療廢物分置於專用包裝袋或容器內,包裝袋和容器應符合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准和警示標識的規定;3、醫務人員在盛裝醫療廢物前,應當對包裝物或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認無破損、滲液和其它缺陷;4、盛裝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容器的三分之四時,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緊實、嚴密;5、盛裝醫療廢物的每個包裝物或容器外,表面應當有警示標記和中文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類別等;6、放入包裝物或容器內的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不得任意取出;7、醫療廢物管理專職人員,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路線運送至院內臨時貯存室;運送過程中應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泄漏,並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天運送工作結束後,應當對運送工具及時進行清潔和消毒。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及時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並按照類別分置於防滲漏、防銳器穿透的專用包裝物或者密閉的容器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應當有明顯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准和警示標識的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❸ 哪些屬於醫療垃圾
根據《國家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廢物就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這些醫療廢物在我們去醫院看病的時候會經常出現.最常見的醫療廢物就是指一次性針頭針管,用過的口罩、敷料,一次性塑料盤,各種導流導液的膠皮管,帶菌的紗布紗條,棉球,以及各種病人手術後的切除物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醫療物管理條例》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危險廢物名單,醫療垃圾屬於第一類危險廢物.包括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葯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等五種危險廢棄物.
1,感染性廢物
使用過的棉球,敷料,棉簽,一次性使用的衛生用品,創可貼,口罩,帶菌的紗布紗條,病原體的培養基,樣本,菌種,毒種保存液,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血液,膿液,排泄物,痰液,嘔吐物,及使廢棄的一次性毛細管,手套,便盆,塑料盤,尿袋,被病人吐瀉物污染過的物品.
2,損傷性廢物
指能夠損害或割傷人體的廢物.例如:廢棄的一次性醫用針頭,縫合針,載玻片,玻璃試管,打碎的玻璃器具,玻璃安瓿,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
3,葯物性廢物
1,過期,變質,淘汰,被污染的葯品.如:抗生素,非處方類葯品.
2,廢棄的細胞毒性以及具有遺傳毒性的葯物.1,a致癌性葯物,比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硫替派,司莫司汀,三笨氧氨,苯丙胺酸氮芥,環磷醯胺,環孢黴素,黃麴黴素B1,萘氮芥.
2,b可疑致癌性葯物,如,順鉑,絲裂黴素,阿黴毒,笨巴比妥,c免疫抑制劑.
4,化學性廢物
1,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
2,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
3,廢棄的汞血壓劑,汞溫度計.
5,病理性廢物
1,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屍體.
2,各種病人手術後的切除物.
3,病理切片後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❹ 醫療垃圾一般怎麼處理
焚燒
❺ 醫療垃圾包括哪些
醫療垃圾是指接觸過病人血液、肉體等,而由醫院生產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過的棉球、沙布、膠布、廢水、一次性醫療器具、術後的廢棄品、過期的葯品等等。據國家衛生部門的醫療檢測報告表明,由於醫療垃圾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徵,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如果處理不當,將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也可能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醫療垃圾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具體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損傷性、葯物性、化學性廢物。這些廢物含有大量的細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間污染、急性病毒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徵,如不加強管理、隨意丟棄,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們生活環境中,就會污染大氣、水源、土地以及動植物,造成疾病傳播,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所有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絕對不可以混放。[1][2]
醫療廢物的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在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方面,許多國家和地區對醫療廢物的減量化、分類收集、儲存、運輸和處理處置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有嚴格明確的規定。在技術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醫療廢物的處理處置進行深入研究, 主要方法有焚燒、高壓滅菌、化學處理、微波輻射、高溫分解、等離子體和電弧爐等。與此相對比,中國在法律法規制定、監管體系完善、社會公眾意識增強和科研投入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
❻ 醫療垃圾是什麼
醫療垃圾是什麼? 國家環保總局對於醫療垃圾的定義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包括廢棄物和病人的排泄物等。這些廢棄物均屬高危險性、高污染性廢物, 其所含病菌或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在疾病的傳播、流行過程中起到擴散的作用,如果不進行恰當的處理,勢必將危害人們的健康。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許多醫療衛生單位並不重視醫療垃圾的危害性,仍然不斷地隨意排放和處理醫療垃圾;有些醫療單位和醫務人員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將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賣給廢品回收站或個體商販,再由廢品回收站和個體商販將其處理,包裝成偽劣的一次性醫療器具,再次賣給小型醫療單位和個體診所使用,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
圖片來源網路
因此,為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必須對醫療垃圾的處理採取有效措施
❼ 醫療垃圾的處理方法
醫療廢物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院廢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疾病擴散的重要環節和途徑。為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療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的危害,現將我院對醫療廢物,重點是一次性醫療用品廢物的處置方法報告如下。1 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1.1 設置三種以上顏色的污物袋 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利器盒裝損傷性廢物,醫院建立嚴格的污物分類收集制度,所有廢棄物都放入標有相應顏色的污物袋中,在裝滿3/4時有專職回收人負責封袋運送。1.2 銳器不應與其他廢棄物混放 銳器用後必須穩妥安全地置入利器盒中,3/4滿時封蓋由專職回收人送到焚化爐焚燒和無害化處理。1.3 分散的污物袋按時收集集中 污物袋每日運出病房或科室,並運往指定的貯存點,收集運送時採用隔離轉移,以有效防止污染物對人員的危害及對環境的污染。2 醫療廢物的處理2.1 一次性輸血器、引流袋 采血後的一次性注射器,因具有高度傳染性且浸泡消毒效果不理想,故應放入專用收集袋直接焚燒。2.2 一次性輸液器 使用後先剪下針頭部分,放入利器盒中,其餘部分只要分離金屬的瓶塞穿刺器後,中間剪一刀,放入專用收集袋即可。2.3 使用後的一次性注射器 針頭放入利器盒;注射器針筒放入收集袋,集中回收後採用集中消毒方法。2.4 建立單位計量回收制度 設專人負責定點回收工作,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不進行「一對一」清點交換,盡量減少人員與使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的過多接觸,我們將常用的注射器、輸液器進行計量,以該單位計量與醫院的全年進貨數量相乘,所得總量與回收數量進行對比,我院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總量低於回收量15%~20%,其原因在於回收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部分帶有殘留的液體,故重量可能超過醫院的進貨量。3 討論WHO於1983年由歐洲19個國家提議,並強調系統地研究醫療廢物處理的重要性;1986年美國環保機構提出有關感染性廢物處理的方針;1998年WHO將醫療廢物規定為8大類,繼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相繼出台醫療廢物處理的方針和法規等[1,2]。我國在本次SARS流行之後,在較短的時間內,先後由國務院、衛生部和環境保護總局等部委員頒布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從而加快了我國醫療廢物規范管理進程。我國衛生行政管理辦法中對使用後一次性醫療用品處理提出了兩項既帶指導性又帶指令性的任務,即:(1)將用畢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在各醫療單元內用高效消毒劑進行分類消毒;(2)使用後的一次性注射器先進行毀形,然後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以上指令的實行是以醫療垃圾具有傳染性為根據的,但是,到目前為止,無論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給污物的分類,還是我國現有的有關法規中找不到一次性醫療用品廢棄物屬「傳染性垃圾」的准確答案。將所有用後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在各醫療單元內用高效消毒劑浸泡消毒以示無害化處理忽視了醫療單元內還存在相當一部分不是傳染性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現實,違背了消毒滅菌方法選擇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消毒劑應用的負面影響[3],另有文獻表明對一次性塑料輸液管採用浸泡消毒後毀形的方法處理,並沒有達到使污染的細菌減少的效果,相反還使細菌污染加重[4]。由於絕大多數醫院一次性醫療器具的毀形工作靠人工分檢進行,因此,分檢量大、難度大,分檢者因此而產生的醫院感染危險性大[5,6],且毀形標准難以界定,質量沒保證。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❽ 醫療垃圾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1.直接產生者:做一級處理,既簡單處理。如:用消毒水浸泡等。
2.醫院指定責任人:做二級處理。如:分裝打包等。
3.專職人員:可以是環衛部門或衛生部門指定人員,其職責是做徹底無害化處理。
專用物品
1.專門的塑料袋:黃色的,禁止裝生活垃圾,只能裝醫用垃圾,如敷料等
裝醫用廢物的物品(2張)
2.專門的垃圾桶:黃色的,禁止扔生活垃圾,只能扔醫用垃圾,如注射器等
3.專門的容器:禁止存放其他物品,只能盛裝醫用垃圾,如化學試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