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2019年低保標准
擴展閱讀
立華股份股票歷史交易 2025-07-22 14:40:43
買漲買跌股票兩分鍾交易 2025-07-22 14:20:34
st東南的股票行情 2025-07-22 13:56:23

2019年低保標准

發布時間: 2022-02-08 11:03:54

Ⅰ 2019年低保評定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關於提高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的通知》(營政辦發【2013】56號)規定,城市低保標準是家庭月人均收入低於370元,農村低保標準是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2600元的視為低保對象。
根據《關於加強和規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營政辦發【2010】16號)規定,申辦城鄉低保的居民首先要在所在村或社區申請,由(社區)村入戶核實,再由村(居)居民代表會議評定,確認後張榜公示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或辦事處民政辦,鄉鎮辦事處民政辦再入戶核查,確定確實符合條件的上報市民政局審批,民政局接到申請後,入戶核查,無異議後方可審批,從批准之日起下個月開始享受,城市每月審批一次,農村每季度審批一次。
根據《營口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營政辦發【2005】14號)的通知和《營口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政發【2007】10號)的通知規定,主要是指喪失勞動能力的無正常經濟收入的,法定扶(撫)養人、贍養人無能力扶(撫)養的而家庭人均收入低於保障標准,政府對其保障對象實行差額救助。

Ⅱ 2019年低保標准天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低保金=(低保標准-家庭總收入/家庭總人口數)*家庭總人口數
今年的天津市最低工資為1310元每月每人,城市低保標准金額為520元每月每人,農村的為320元每月每人

Ⅲ 2019全國低保標准匯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陳日發8月23日表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4833.9萬人,平均城市低保標准達到563元/人月,農村低保標准達到4583元/人年,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5%、13.3%。

Ⅳ 2019年低保標準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還將提高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標准,其中,低保家庭成員有重度殘疾(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二級以上,視力、聽力和言語殘疾一級以上)且無收入的,每人每月(季)增發低保標准10%的低保金;獨生子女致殘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殘疾等級為二級以上)的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季)增發低保標准10%的低保金;低保重度殘疾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助。鼓勵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重度殘疾人參加新農保給予補貼。(喵喵保)

Ⅳ 重慶2019年低保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區域一
主城9區及北部新區360增至385
其中,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等主城9個區及北部新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
月360元,提升至38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05元,提升至225元;城市「三無」人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
445元,提升至480元;農村五保對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05元,提升至350元。
區域二
涪陵區等12個區縣350增至375
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縣、榮昌縣等12個區縣及萬盛經開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
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50元,提升至37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00元,提升至220元;城市「三無」人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
的每人每月430元,提升至465元;農村五保對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00元,提升至345元。
340增至365萬州區、黔江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武隆縣、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
縣等17個區縣(自治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40元,提升至365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95元,
提升至215元;城市「三無」人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415元,提升至450元;農村五保對象最低供養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95元,提升至
340元。
與此同時,在救助管理機構內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生活費標准比照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重慶市政府要求,以上保障標准中,城鄉低保標准、城市流
浪乞討人員生活供養標准為執行標准,各區縣(自治縣)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城市「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准為全市最低標准,各區縣(自治縣)可根
據當地財力適當提高。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Ⅵ 新低保標准2019年

還將提高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標准,其中,低保家庭成員有重度殘疾(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二級以上,視力、聽力和言語殘疾一級以上)且無收入的,每人每月(季)增發低保標准10%的低保金;獨生子女致殘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殘疾等級為二級以上)的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季)增發低保標准10%的低保金;低保重度殘疾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助。鼓勵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對重度殘疾人參加新農保給予補貼。(喵喵保)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低保認定標准2019

近日,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18年,實現全省農村低保保障標准和國家扶貧標准「兩線合一」。對符合低保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確保到2019年現行扶貧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分類施保重點保障極困家庭
按照《意見》,我省將精準識別農村貧困人口,給予政策扶持,幫助其脫貧增收;同時,健全農村低保制度,完善農村低保對象認定辦法,加強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堅持應保盡保,保障其基本生活。
我省將實施分類施保,將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生活常年陷入困難的極困家庭,列為重點保障戶(A類);將年老、殘疾、患重特大疾病或長期慢性病等原因,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保障標准且家庭財產符合有關規定的比較困難家庭列為基本保障戶(B類);其他原因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保障標准且家庭財產符合有關規定的一般困難家庭,列為一般保障戶(C類)。
以上三類農村低保戶均須精確識別到戶,做到縣級和鄉鎮(街道)有檔案、村村有表冊、戶戶有卡片。「十三五」期間,農村低保重點向A類和B類對象傾斜,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對於C類對象,應以扶貧幫扶和就業扶持為主,鼓勵其通過發展產業、自主就業和扶持就業,逐步退出或縮小農村低保保障范圍。對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問題造成暫時生活困難的家庭或個人,應主要採取臨時救助和「救急難」等措施進行救助。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將對農村低保對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應退盡退。按照農村低保制度分類施保及動態管理要求,重點保障戶(A類)、基本保障戶(B類)、一般保障戶(C類)分別按照年度、半年或季度進行復核復審,根據低保對象家庭經濟變化情況適時調整補助水平或按照程序予以退出。
要持續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准
「十三五」期間,省級將加大統籌力度,綜合確定全省農村低保指導標准,統一推進提標工作。《意見》要求各地要持續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准,到2018年實現全省農村低保保障標准與國家扶貧標准「兩線合一」,鼓勵經濟條件好的地方農村低保保障標准高於國家扶貧標准。農村低保保障標准已達到國家扶貧標準的縣、市、區,應按動態調整機制科學調整;低於全省農村低保平均保障標準的縣、市、區,應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率先實現脫貧摘帽的縣、市、區,應將農村低保保障標准提高到當年的國家扶貧標准。2019—2020年,繼續鞏固「兩線合一」工作,合理提高保障標准;同時,根據保障標准調整情況,逐年提高低保補助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群眾不因物價上漲影響基本生活。各地農村低保保障標准調整後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基金
在醫療救助方面,《意見》要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給予補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州市統籌和政府主導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基金,建立完善基金管理和運作機制,實行城鄉統籌、州市統一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標准,將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封頂線提高到合理水平。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支付後個人自負費用仍有困難的,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符合條件的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
此外,我省要求,對返貧家庭,應按規定程序審批後,相應納入臨時救助、醫療救助、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覆蓋范圍;對不在建檔立卡范圍內的農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員,應統籌使用有關扶貧開發政策;對靠家庭供養的成年重度殘疾人,按照規定納入低保范圍;對農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重點救助對象,應採取合理分類、上浮補助標准等多種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逐步實現低保和扶貧信息共享
為精準識別保障對象,《意見》要求,加強信息比對,民政、扶貧部門要加快健全完善低保信息系統和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確保信息全面、准確、詳實,逐步實現低保和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今年12月20日前,縣級民政、扶貧部門和殘聯要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全面開展農村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困難殘疾人台賬比對,結合系統信息逐戶核對農村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困難殘疾人,掌握納入建檔立卡范圍內的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數據,摸清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情況。
我省還將依託全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盡快實現民政與扶貧、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金融、工商、稅務、住房公積金、保險等部門和單位的信息互聯共享,提高核查效率和精準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Ⅷ 低保認定標准2019年

城市一般按月發放,農村按半年或年發放。
城市低保金和農村低保金的發放標准不同:
農村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1、黑龍江省:
農村低保標准由2181元/年人提高到2700元/年人,財政補助水平由1483元/年人提高到1627元/年人。
2、江蘇省:
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准達465元/人/月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元,增幅13%。
3、廣東省: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農村低保標准各個地方的標准有很大差異,應以所在縣公布的為准(可上縣政府網站查看)。
城市居民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黑龍江省:
城市低保標准由376元/月人提高到440元/月人,財政補助水平由282元/月人提高到297元/月人。
江蘇省:
全省城市平均低保標准達536元/人/月,比上年同期提高49元,增幅10%。
廣東省: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60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40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370元。
多地統一城鄉低保標准:
2015年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北京城鄉低保標准統一調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
此前,上海城鄉低保標准從4月1日實現一體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鎮低保標准提高11.27%(之前為每人每月710元),農村低保標准提高27.42%(之前為每人每月620元)。
同時,一些地區正在醞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長沙市7月1日開始試行《長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試行辦法》,試點區的城鄉低保標准統一為450元/月;廣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將全市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2019年農村低保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和往年一樣沒有什麼變化,家庭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生活困難的老小病殘,低收入,家庭突發變故和其它符合低保條件的都可以申請低保。
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簡稱。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一)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條件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
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
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
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
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
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
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
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
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申請程序
戶主申請:持有當地農村戶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且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準的戶主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含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並如實提供下列有關證明材料及復印件:
1、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婚姻狀況證明
2、民政部門、勞動部門、殘聯頒發的傷殘證、指定醫院出具的勞動能力狀況證明;
3、用工單位或村委會出具的家庭成員工資性收入證明;
4、村委會出具的家庭經營性收入及承包或承租的擁有使用權或經營權的耕地、山林、水面等生產資料數、質量情況證明;
5、學生證、入學通知及學生就讀學校的有關證明;
6、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戶口不在一地的,應提供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和鄉鎮政府出具的有關證明;
7、其它證明材料(下崗證、退休證、就業狀況證明、養老保險證明、醫療保險證明、失業保險證明、有關裁決判決材料等)

Ⅹ 2019年大原低保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市一般按月發放,農村按半年或年發放。
城市低保金和農村低保金的發放標准不同:
農村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1、黑龍江省:
農村低保標准由2181元/年人提高到2700元/年人,財政補助水平由1483元/年人提高到1627元/年人。
2、江蘇省:
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准達465元/人/月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元,增幅13%。
3、廣東省: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農村低保標准各個地方的標准有很大差異,應以所在縣公布的為准(可上縣政府網站查看)。
城市居民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黑龍江省:
城市低保標准由376元/月人提高到440元/月人,財政補助水平由282元/月人提高到297元/月人。
江蘇省:
全省城市平均低保標准達536元/人/月,比上年同期提高49元,增幅10%。
廣東省: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60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40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370元。
多地統一城鄉低保標准:
2015年7月1日,北京、南京等地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北京城鄉低保標准統一調整至每人每月710元,南京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700元。
此前,上海城鄉低保標准從4月1日實現一體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790元,其中城鎮低保標准提高11.27%(之前為每人每月710元),農村低保標准提高27.42%(之前為每人每月620元)。
同時,一些地區正在醞釀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的統一。其中,長沙市7月1日開始試行《長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試點試行辦法》,試點區的城鄉低保標准統一為450元/月;廣州市民政局近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將全市城鄉低保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