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五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為什麼葡萄牙人能靠幾百人就擊敗東方很多國家僅僅是因為武器先進嗎
15世紀至17世紀:西葡殖民帝國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同時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由於經好望角前往東方的航路被葡萄牙壟斷,西班牙不得不向西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線。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西班牙展開了對美洲的征服和殖民運動,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了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各個帝國,建立起極其廣大的殖民地。1494年經教皇仲裁,葡萄牙在西經50°以東的美洲大陸也獲得了面積極為龐大的殖民地。 由於西班牙征服地區盛產金銀,大量貴金屬經西班牙流入歐洲,刺激了歐洲其他地區的物價變革和工商業發展。同時,由於咖啡、可可、茶葉、煙草、蔗糖、馬鈴薯等新消費品引入歐洲,歐洲人的飲食習慣也大幅度改變,導致對這些消費品需求的增長,這就促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征服的美洲廣大地區發展經濟作物的種植。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英國和法國從西班牙人手中奪取了加勒比海諸島,荷蘭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巴西東北沿海的納塔爾地區。由葡萄牙人在非洲的馬德拉群島、維德角群島首創的黑奴種植園制度傳入英、法、荷控制的這些地區,對勞動力的需求猛增。而由於殖民者(尤其是西班牙人)對印第安土著的殘酷屠殺,印第安人的數量由15世紀末的5000萬銳減至17世紀的400萬,因此歐洲殖民者不得不從非洲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 從1442年起,葡萄牙人就把柏柏爾人用作奴隸(在葡萄牙本土),西班牙人從1502年起開始把非洲黑人運入美洲。對奴隸貿易的需求促使兩國以及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在西非洲沿海建設了許多商站,販賣奴隸、象牙、黃金和辣椒(當時被稱為「天堂的種子」,象牙海岸(今名象牙海岸)的另一個名稱是種子海岸)。但是由於西非的海岸難以接近,再加上當地的地貌和氣候不適合歐洲人居住,因此在此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只限於少數濱海據點。從歐洲國家對這些殖民地的命名——黃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隸海岸——上可以看出,在西非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屬於資源掠奪型殖民地。
1492年,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諸島。從此,先進的「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開始發生碰撞。伴隨著宗教的狂熱和尋寶的夢想,一批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其中,最富戲劇性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率領169名士兵征服龐大的印加帝國。
天花攪起印加內亂
印加人的祖先是在大約1.1萬年前越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的。印加人到達美洲後的幾十個世紀里,歐亞大陸上的居民與印加人接觸很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第安人在南美洲創造了自己的文明,建立起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印加帝國。現在被人們廣泛食用的玉米、甘薯以及煙葉等農作物,都是印加先民智慧的結晶。美洲盛產的黃金和白銀更讓貪婪的歐洲殖民者趨之若鶩。隨著歐洲人的到來,美洲大陸原本沒有的天花大面積流行。1526年,天花奪去了印加帝國皇帝瓦伊納·卡帕克的生命,隨即又奪去了他的許多大臣和原定皇位繼承人尼南·庫尤奇的生命。這個時候,發生了另一皇位繼承人華斯卡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阿塔瓦爾帕之間的內戰。印加軍隊已經四分五裂,在內戰中損失了十分之一,這種混亂的局面正中殖民者的下懷。1531年,169名西班牙殖民者在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率領下發動了對印加帝國的進攻。
西班牙人度過恐懼之夜
皮薩羅的一名部下曾經在回憶錄中寫道:「皮薩羅希望從來自卡哈馬卡的印加人口中得到情報,就叫人拷打他們。印加人供認,他們聽人說阿塔瓦爾帕正在卡哈馬卡等待皮薩羅的到來。印第安人的營地看上去像一座美麗的城市。他們的帳篷如此之多,使我們充滿了恐懼。」
進入四面有圍牆的卡哈馬卡廣場之前,西班牙人仔細商量對策。畢竟他們的人數太少了,連同皮薩羅在內只有169人,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援。印加帝國的精銳部隊卻有8萬人之多。
當天夜裡,西班牙殖民軍不分職位高低,也不分步兵或騎兵,每人都拿起武器站崗;連皮薩羅本人也不停地跑來跑去為部下打氣。皮薩羅的兄弟埃爾南多為了讓士兵們寬心,欺騙他們說印加士兵只有4萬———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他的士兵們不寒而慄了。
面對印加大軍,西班牙人尿了褲子
1532年11月16日,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卡哈馬卡的第二天,阿塔瓦爾帕的一名信使來到了西班牙人中。皮薩羅對信使說:「請轉告貴國君主,歡迎他大駕光臨。至於何時來和怎樣來,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辦。不管他以什麼方式來,我都會把他當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來,因為我渴望和他見面。他將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或侮辱。」
信使走後,皮薩羅在卡哈馬卡廣場的周圍迅速布防。他把106名步兵一分為二,分別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領;62名騎兵也分為兩部分,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埃爾南多和德索托指揮。騎兵的使用使得西班牙人受益匪淺。因為此時的印加帝國雖然強大,但在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馴化馬。在他們看來,胸披鎧甲、騎著戰馬的西班牙殖民軍簡直就是天神。
與此同時,皮薩羅又命令坎迪亞和3名步兵帶著喇叭和1尊小炮到卡哈馬卡廣場邊緣的一個小堡壘上埋伏。他們的計劃是:當印加大軍簇擁著阿塔瓦爾帕進入卡哈馬卡廣場時,皮薩羅給坎迪亞一個暗號。得到暗號後,坎迪亞和他的部下便吹喇叭,埋伏在兩翼的西班牙騎兵一同殺出,合圍印加大軍。
當天中午,阿塔瓦爾帕集中他的部隊向西班牙人駐扎的廣場開進。走在最前面的是2000名清掃道路的印第安人,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棋盤花紋衣服,一邊行進一邊撿起路邊的石頭和小草。他們身後是三群身著不同顏色服裝、載歌載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後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們抬著巨大的金屬盤子和金銀打就的皇冠和許多金銀製品。
在眾人的簇擁下,坐在肩輿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出現了。肩輿的木支架用銀皮包裹,四周插滿五顏六色的鸚鵡羽毛,並用金銀飾品裝飾,由80名印加領主扛在肩上。阿塔瓦爾帕本人錦衣綉服,頭戴皇冠,脖子上套著用綠寶石穿成的巨大項鏈,坐在肩輿中的裝飾華麗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輿兩邊的轎子和吊床上,坐著用大量金銀飾品裝飾起來的高級領主,後面又是抬著金銀製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著嘹亮的歌聲進入了卡哈馬卡廣場,擠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埋伏在廣場四周的西班牙人內心充滿恐懼,許多人竟尿了褲子。
卡哈馬卡的大屠殺
在廣場中央,阿塔瓦爾帕正在與皮薩羅派出的托缽會修士文森特·德巴爾維德搭話。德巴爾維德手捧《聖經》,宣稱「以上帝和西班牙國王的名義」要求阿塔瓦爾帕皈依基督教。阿塔瓦爾帕把德巴爾維德修士手中的《聖經》要了過去,想看看這個小冊子里究竟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印加人當時還不知道怎樣造紙,更談不上印刷書籍,所以皇帝並不知道怎樣把書打開。德巴爾維德修士把手伸過去幫忙,阿塔瓦爾帕感覺受到了蔑視,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隨後,阿塔瓦爾帕把書翻開,發現裡面並無神奇之處,一怒之下把書扔出幾米遠,說:「我們只相信太陽,不相信上帝和基督。」
阿塔瓦爾帕的舉動使西班牙人找到了動手的理由。德巴爾維德回到皮薩羅身邊大喊:「出來吧!出來吧!基督徒們!
向這些拒絕上帝福音的敵人沖過去吧!那個暴君竟敢把《聖經》扔在地上!……向他們沖過去,我會寬恕你們的罪孽的!」
與此同時,皮薩羅向坎迪亞發出信號。一時間,喇叭與炮聲齊鳴,全副武裝的西班牙殖民軍叫喊著從兩翼殺出。西班牙人事先在戰馬身上系了許多能發出巨大聲響的響器。皮薩羅的部隊中只裝備了十幾支前
膛槍,這些槍支既難填裝、又難發射,但對印加人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印加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但生產力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印加武士被西班牙人砍成幾段,而印加人的棍棒雖然也能打傷西班牙殖民者的人或馬,卻不能將他們直接殺死。
在西班牙騎兵的沖擊下,印加大軍陷入混亂,彼此踩壓,許多人窒息而死。皮薩羅本人一手拿劍、一手高擎匕首沖進了印第安人群中。他想親自抓住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沖到阿塔瓦爾帕的肩輿旁邊,揮劍斬殺了幾個抬著肩輿的印加領主,但馬上又有幾個人跑過來扛起肩輿。眼見皮薩羅一時難以得手,七八名西班牙騎兵策馬沖過來,撞翻了皇帝的肩輿。印加帝國的皇帝就這樣被活捉。
失去了皇帝的印加人設法推倒了廣場的一段圍牆逃了出去,幾十名西班牙騎兵繼續追殺,山谷中全是印加人的哀號聲。要不是西班牙人因夜幕降臨收兵,恐怕這8萬印加大軍會全軍覆沒。
據統計,卡哈馬卡一戰中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西班牙人卻損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們俘獲了印加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皇帝身邊的那些高級領主和大臣,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悉數殺死。
征服黃金之國
西班牙人讓印加人用黃金堆滿一間長22英尺、寬17英尺、高8英尺的房間。阿塔瓦爾帕盡管身陷囹圄,他的臣民們仍聽從他從獄中發出的命令。當從帝國各地源源不斷運來的黃金堆滿了西班牙人的寶庫後,西班牙殖民者卻背信棄義地殺死了阿塔瓦爾帕。
在阿塔瓦爾帕死前幾個月里,曾經強大的印加帝國未對169名西班牙殖民者發起過有效的抵抗,這使得皮薩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分兵征服印加帝國其他地區,並從巴拿馬調來援軍。直到阿塔瓦爾帕死後,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的戰爭才真正打響,而此時的西班牙殖民軍的實力已大大加強了。
皮薩羅在向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進軍途中,仰仗鋼鐵和騎兵優勢,又先後在豪哈、比爾卡蘇阿曼、比爾卡康加和庫斯科四次戰役中大敗印加軍隊,參加這些戰役的西班牙人分別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戰役擊潰的印加軍隊則往往數以萬計。
⑵ 純血統優勢 克萊斯勒御用部門Mopar簡介
我們都知道「學而優則仕」這個道理,如果將它放在汽車改裝方面也是行得通的。例如很多歐洲的所謂御用改裝部門,他們從前也只是由一個或幾個對這個品牌的車型有著較深了解的人所創立,隨著對車種的不斷深入,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被車廠正式收購為旗下的御用改裝部門。但是除了這種方式外,還有的就是本身就是該車廠旗下的一個不起眼的部門,慢慢發展成後來的御用改裝部門,就好像本文的主角——Mopar,就是這樣一個體制內的部門,一步一步變成克萊斯勒(Chrysler)的官方御用改裝部門。
圖:除了汽車用部品,Mopar還有推出周邊產品,除了T恤外,腰帶、U盤等等也有。圖上的宣傳販賣車用上了道奇RamPromaster商用車。
或許是因為主要職責還是在於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國內進口的高性能美系車還非常少的關系,很多車迷並不知道Mopar這個名稱,也更加不知道原來克萊斯勒也有Mopar御用改裝部門。盡管某些專精於一個品牌的改裝商也可以成為該車廠的高性能部門,但無論對車型如何熟悉,也不會比本身就是製造這台車的人熟悉吧。同時Mopar幾乎生產全系列性能提升部件,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現實上,都能給人完整的感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美國最窮的州
密西西比州
家庭收入中位數:$ 36919
人口:2978512(20最低)
失業率:10.7%(4日最高)
百分比低於貧困線:22.6%(最高)
密西西比州是美國最窮的州,只相當於馬里蘭的一半,每年都表現為下降趨勢,2007年達到一個頂峰。最近又下降了2677美元。不僅有最高的貧困率,7.8%的家庭收入少於1萬美元。盡管美國大多數州的失業率在下降,2010年2011年,密西西比州上升了0.2,是增加的兩個州之一。
(3)德索托擴展閱讀
密西西比州的經濟概況
農業
密州土地肥沃遼闊,森林覆蓋率高(50%以上),氣候溫和宜人,四季皆可耕種,傳統上為農業州,曾是美棉花主要產地(美國內戰前因盛產棉花而成為全美第五大最富裕的州)。
現主要農作物包括大豆、棉花、大米等。密州海岸線遼闊,河流縱橫,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漁業、捕蝦業和家禽飼養業發達。石油、天然氣、褐煤、石灰石以及硬木和軟木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
工業
工業主要有木材加工、傢具製造、食品加工、造船、旅遊、工藝品製造和冶金業等,位於墨西哥灣岸區的煉油廠是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之一。密州擁有全美最大的高壓電試驗室,全美僅有的三個林產品應用試驗室之一就設在密州。
密州多方面拓展經濟,大力開發電子、電訊和宇航技術研究等高科技產業,設立了三個對外貿易區,區內優惠政策包括關稅減免、展覽商品、低廉的管理費用及良好的物流和倉儲服務等。
對外貿易
據美商務部統計,2012年,密州對外貿易總額約325億美元,其中出口約118億美元,同比增長7.8%,佔全美總出口額的0.8%。出口額最大的產品依次為:原油煤炭類產品(40億)、化工產品(17億)、計算機及電子產品(10億)、運輸設備(10億)、紙製品(7.6億)等。
2012年進口總額約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佔全美總進口額的0.9%。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油氣產品(114億)、運輸設備(14億)、機械設備(12億)、電器設備及配件(12億)、計算機及電子產品(11億)等。
⑷ 印第安人與美國人的交往及關系
印第安人一直過著美好的部落生活,直到1607年有一天「五月花號」船送來一群英國清教徒人,他們熱情款待,接下來就是農夫和蛇的故事。美式感恩節剛開始還是感謝印第安人的,後來變成感謝上帝,邏輯是上帝在他們落難時,讓他們來到了一片沃土,又剛好遇到了一群傻x。他們剛開始只是看中了印第安人櫃子里的黃金,後來又是一些農產品,流行戴假發後又盯上了印第安人的長頭發,勸人理發太難,也太沒有效率,乾脆騎馬直接見人揮刀就割。你不要問這事是哪國人乾的,他們經常組隊,事後都不承認,更有甚者說是印第安人先動的手。西班牙萄萄牙當老大時,以這兩國為主,英法強大後以英法為主,這一幕在中國也上演過,在非洲也上演過,不用背歷史書。
工業革命後,從以前的挖墳改為挖礦,印第安人珍若生命的神山聖山都是浮雲。一時間山川被毀,河流被污染,瘟疫橫行,有高手解釋說是印度安人免疫力太差;拒絕挖山,拒絕拆遷的則說脾氣太暴虐,也有人說美洲這么好的資源在印第安人手裡是暴殄天物。當然這時都還只是利用印第安人的資源階段,這一時間屠殺印第安人4000多萬。
1774年之後,有一群人乾脆想在這里建國了,不做過客打算萬世永存。作為原住民肯定是不願意的,因此去殺了一些人,不論男女老幼,也不管是誰占的地,有沒有辦理產權證書。為什麼特別提產權呢?因為有許多人認為印第安人落後野蠻,主要理由就是沒有物權的概念。別人種的莊稼他沒打招呼就割了,別人放的羊他一直就以為是野生的。大家一合計還都認為是這個理。1783年美國建國後沒有絲毫收斂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虐待,不分英法美俄人,大家一起行動進行了一場號稱牧歌式的西進運動。
印第安人是一個非常勇敢堅毅的民族,與白人一直打了三百餘年,從不認慫。奈何一直是部落制,沒有形成大一統的民族國家,在無數爭斗中被西方人反復挑撥利用。從來沒有形成正確的民族統一戰線,等美國建國後白人則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逐一收拾。這一時間屠殺印第安人2000多萬,將印第安餘人圈進貧瘠荒涼的保護地。
美國是民主文明國家,給黑人地位不是善心大發現,是需要有工人可以自由的僱傭的資本家佔了上風,而這也是付出了代價的;滅印第安人,是國家的需要,印第安人不接受家園被占的事實,社會秩序無法建立。假如印第安人接受了:反抗不了不如享受的受奸論,是不是處境會好點呢?只能說吃瓜群眾太腦洞大開了點,不理解美國優先的真義,你能反抗他會試一試,掂量一二,你放棄反抗他會肆無忌憚,從不嫌多。
印第安人能征善戰,據說是商朝十五萬遠征軍後人。他們在與白人的民族戰爭中充分利用環境特點相機而動,令白人傷透腦筋。無奈沒有經歷春秋戰國時的思想大洗視禮,不具備民族戰略思維。到了美國立國則一切都成了弱點。美國將印第安人的土地「無償」劃分給美國公民,美國公民則群策群力,將美洲大陸上一切野動物滅絕,特別是印第安人賴以生存的野牛,美國的擁槍史絕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失去了土地,失去了食物,沒了生存物質基礎的印第安人滅絕也就是早晚的事了。得益於印第安人的反抗力,美國一直在試圖劃界息事寧人,盡管言而無信但也無力一下子殺干滅凈。
16世紀,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殺印第安人。到21世紀大約有3000萬印第安人,其混血後代麥士蒂索人大多為男性殖民者與當地女性的後代。而在美國,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斯大林說的好,落後就要挨打。不是我們信奉達爾文主義,而是西方人老在實施達爾文主義。慕洋犬們一直想站在道義的高度,從道德的角度,試圖把種族滅絕合理化。我只能說你們辛苦了!三聚氰胺放在牛奶中,就是優質飲料啦?!
想了解更多請閱讀
印第安人_網路 附文
《讓英國人賠款,火燒白宮,印第安人不是戰五渣!》
⑸ 喝人血吃人肉: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最慘烈戰役
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這段時間,歐洲航海家已探航了部分北美大陸的大西洋沿岸海岸線,但在大陸上的殖民活動卻沒有成功。這些失敗的殖民活動給了赫爾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提供了許多關於密西西比地區的寶貴資料。他帶領的小部隊於公元1539年在現佛羅里達州的坦巴(Tamba)灣登陸,在那裡他幸運地找到了一個西班牙人胡安?奧蒂茲(Juan Ortiz)。此人曾在十年前跟隨另一征服者潘菲洛?德?納瓦埃茲(Pánfilo de Narváez)在佛羅里達從事探險活動,但卻被當地的北美原住民俘獲,此後一直生活在密西西比人的城鎮中。奧蒂茲成了德索托遠征隊重要的向導和翻譯。
▲巨人酋長塔斯卡魯薩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⑹ 契卡索人
關於契卡索人
早期曾有人懷疑契卡索人和喬克託人是同一支部落,契卡索人曾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上游,是一支半游牧部落,遊走在其領地內,襲擊北方的部落。在對其他部落掠奪的同時,他們也把那些殘存的俘虜帶回本族。漸漸的,契卡索成為了一支「混血」部落。
契卡索人是偉大的獵人和武士,雖然他們的領地在Tombigbee河的上游,但是他們的勢力影響到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17世紀早期,契卡索部落大約只有5000人,而此時他們的鄰居部落中,喬克託人和切羅基人的人口都超過兩萬。不過,憑借其強大的武力,契卡索人分得了較多的獵場。
契卡索人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他們相信好人升天後有善報,而惡人將永遠與巫婆為伴。人死的時候,族人會在他的房子下放挖一個墓穴,死者的臉被塗成紅色,以坐姿下葬,臉朝西方,因為契卡索人相信通向審判之地的路是朝向西的,而且死者生前的所有財產堆積在他的周圍。在舉行宗教儀式或准備戰爭時,契卡索武士會在臉上塗抹顏色,他們颳去兩側的頭發只留下中間的一拱,並用熊油塗抹浸濕。武士們一般只穿一條圍腰布,冬天時加上鹿皮襖或熊皮大衣,打獵時穿鹿皮靴。契卡索女子穿著漂亮的曬成深棕色鹿皮衣服,她們的長發編成辮子整潔的放在腦後。
1540-41中的那個冬天,契卡索人第一次見到白人——那是一支由何納多·德索托率領的西班牙探險隊。契卡索人發現白人是來尋找財富的,他們無情的將這些不受歡迎的人趕走。其後,契卡索部落再也沒有和白人打交道,直到一個多世紀之後。17世紀晚期,英國人來到密西西比河流域,並與那裡的本土印第安人進行貿易,他們用棉布,金屬工具,刀子,火槍,鐵制的壺和其他工業革命的產品換取印第安人的毛皮。最後契卡索人極端依賴這些工業社會的文明產物,他們擴大了獵場的范圍以獲取更多的毛皮用於交易。對外族獵場利益的侵犯最終導致了和喬克託人和其他臨近部落的戰爭。
英國人來到密西西比河流域不光光是為了毛皮交易,更重要的是他們看中了這里富饒的土地,英國的工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廉價原料,新大陸是種植棉花的理想場所。為了獲得貿易上的利益並藉助英國人的武器或得對喬克託人的軍事優勢,契卡索人和英國人達成了一項不那麼光彩的交易。英國人向契卡索人提供武器,而契卡索人用從臨近部落掠來的婦女和兒童作為交換槍支彈葯的條件。由於契卡索人的棲居地和「女王的棉花田」不存在土地上的糾紛,所以這筆買賣雙方一拍即合。而且雙方都需要使用奴隸作為人夫把鹿皮從印第安領地與送到查爾斯頓。
這一合作的過程中,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利益矛盾、契卡索人和周邊部落的矛盾始終不可調和,當雙方的矛盾激化時,兩個集團間的武裝沖突就在所難免了。
18世紀早期,法國人從墨西哥灣向北拓展他們的殖民地范圍,試圖控制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英國人自然不會讓步,他們不願中斷和契卡索人的聯合貿易,而且法國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力量很弱,法國和西班牙的聯盟也是江河日下。不過法國人很聰明,他們沒有急於和英國人撕破臉皮。法國人利用契卡索和其周邊部落的矛盾,和那些整日活在契卡索人淫威下的部落修好,並「慷慨地」向他們提供武器來反抗其他部落的脅迫和統治。不過說和做不是一碼事,因為當時各個小部落只有不超過百支「還能用的」火槍,而契卡索人從英國人那裡獲得的火槍已經超過了800支。法國人如果真要向印第安朋友們伸出反抗壓迫的國際主義援手的話,他們自己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槍械儲備了(燧發槍的壽命是不長的,因為早期槍械身管燒蝕得厲害)。所以法國人又想引誘契卡索人脫離和英國人的聯盟,一方面,要求契卡索人中斷與英國人的奴隸貿易否則就聯合各部落抵抗契卡索人;另一方面,他又冒險許諾將以比英國人更優惠的價格向契卡索人提供歐洲商品。英國人察覺後立即加強了與契卡索人的聯系,下調了交易的價格。英國人還要求親英的契卡索人繼續奴隸掠奪活動,於是,這一地區脆弱的和平最終消失。大規模沖突的起因是喬克託人襲擊了契卡索人派往莫比爾和法國談判的代表團。之後,法國開始秘密向喬克託人提供武器,於是英法在之後的六十多年裡,契卡索人在英國的支持下與法國人及其印第安盟友之間的戰事不斷,先後爆發了「雅馬西戰爭(Yamasee War1715-1717)」、兩次「福克斯戰爭(Fox Wars1712-16 ,1728-36)」、第一次契卡索戰爭Chickasaw War 1720-25)、「第一次那齊茲戰爭(First Natchez War 1723,也稱四日戰爭Four Day War)」、「喬治王戰爭King George's War (1744-48)」、「切羅基戰爭(Cherokee War 1760-62)」。大多數時候契卡索人佔了上風。但是連年的戰斗卻為這個曾經強大的不可一世的部落敲響了喪鍾,無數的武士在戰場上倒下。雖然損失的數量能用戰爭中被征服部落的男子填補,但是隨著外族武士的加入,原來契卡索人尚武的精神和靈魂卻被逐漸的磨滅了。1729年,法國人滅絕了那齊茲人(NATCHEZ),契卡索人收留了最後的約200名那齊茲人。但是其他一些新鮮血液也隨著與英國人貿易的擴大而進入契卡索部落。一些英國商人娶契卡索女子為妻,這些人的後代從母親那裡繼承了在氏族中的地位和聲望,從父親那裡獲得與白人交流的方式方法。由於他們具備處理印第安和英國雙方事務的能力,因此在部落事務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18世紀晚期,情況發生了變化。1776年美國獨立,契卡索人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捲入了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的利益爭斗中,這場白人之間爭斗的核心就是路易斯安娜的歸屬權。提一下路易斯安娜的所有權的轉移史,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法國失敗,英國成為新的海上霸主,戰爭結束前,法國將其在北美的殖民地路易斯安娜地區,轉給了西班牙。但是西班牙對於路易斯安娜的統治是完全失敗的。1799年拿破崙掌權,在他的要挾下,昔日殖民帝國西班牙在1800年將路易斯安娜交給法國。最後,為了避免路易斯安娜被英國軍事佔領,同時為了解決法國的財政窘況,1803年,拿破崙以1500萬美元的廉價,將路易斯安娜賣給了新獨立的美國,美國領土因此擴張了一倍。路易斯安娜通過路易斯安娜購買案成為美國領土之後,西班牙人又被迫以500萬美元的低價向美國出售了整個佛羅里達半島。美國的擴張和其他殖民國家的退出使契卡索人和東部的其他部落開始要面對一個全新的對象。
隨著美國的西進,在1801年至1836年期間,契卡索人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割讓土地的條約並逐漸遷進印第安保留地。其間特姆庫塞曾來到契卡索人,喬克託人,切羅基人中間要他們盡釋前嫌,加入他的隊伍一起抵抗白人的西進,由於契卡索人無法忘記與肖尼人和喬克託人的歷次戰爭,他們拒絕了特姆庫塞的請求。而到了1813-14年契卡索人反而幫助美國人對付克里克人,後果可想而知,美國人將還在抵抗的印第安人各個擊破後,回馬對付契卡索人,1816年孤立無援的契卡索人被迫簽訂放棄土地的條約。安德魯傑克遜當美國總統後,廢除了契卡索人和喬克託人的法律和長老會,禁止有聲望的印第安人在政府內供職,並鼓勵威士忌商人向印第安人賣酒以瓦解鬥志。兩年以後,印第安人遷移法案出台,契卡索人被自己的美國朋友從自己密西西比河的家鄉一腳踢了出來。
至於克勞萊鎮,應該是虛構的。
⑺ 費爾南多·德索托的個人履歷
德索托出生於地理大發現的偉大時代,從小就嚮往到海外探險。在他率領探險隊出征並因此而成名之前,已經過著充滿冒險的生活 。青年時代他在西班牙中美洲殖民總督德拉里亞斯手下任職。1516~1520年他隨總督先探險美洲沿海,再勘察內地。1523年,參加征服尼加拉瓜的戰爭,並在那裡當了幾年軍事長官。1531年,他參加皮薩羅率領的遠征隊,到達了那時尚未人知的秘魯。他奉派為使節去見印加王,成為印加王阿塔華爾帕的朋友。德索托目睹皮薩羅殺害印加王的罪行和西班牙人統治秘魯後的胡作非為,深感厭惡,1536年返回西班牙。
⑻ 費爾南多·德索托的探險
德索托聽說了在佛羅里達發現了黃金的傳說後,便於1538年4月率領1000人和350多匹馬,分乘10艘船自西班牙出發。1539年5月,他們在佛羅里達的坦帕灣登陸,並向北行進,搜尋黃金。
德索托一行溯喬治亞河而上,越過藍嶺山脈,並沿亞拉巴馬河長途跋涉。在這期間,他們與印第安人不時有小沖突,在南亞拉巴馬地區甚至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雖然最後印第安人敗退,但德索托的許多手下人在戰斗中喪生。在漫長的征程中,德索托一行中許多人將因疾病或飢餓而死去。
1540年5月,德索托的探險隊來到了密西西比河,在靠近今天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地方渡河。渡河後經過阿肯色,穿越俄克拉荷馬平原,一路上與印第安人多次苦戰。通過進一步的探測,這批西班牙人並沒有發現黃金,於是轉向南行,沿著密西西比河踏上了歸途。德索托成為密西西北沼澤區熱病的的受害者,1542年5月,德索託病死於今天路易斯安那的費里迪附近,他的夥伴把他埋葬在密西西比。探險隊的其餘人繼續沿著河岸行進,最後回到了古巴。
⑼ 請問印第安人是不是一點脾氣也沒有,他們是心甘情願地被西方人屠殺嗎
沒有,實力的差距。
盡管西班牙人到達的時候,印加帝國仍然在擴張,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印加帝國已經接近了一系列的地理政治的極限,這些極限的接近排斥著擴張。印加統治者一直認為,相對穩定的土生土長的生活方式不僅提供了政治統治體系,而且也成為了用於維持帝國組織所需產品生產的基礎。印加人侵入東部叢林和其它的移民區的嘗試從來沒有成功過,對那些移民進行統治所需的努力十分巨大,而且這樣並不利於資源的充分集中和動員。
皮薩羅的一名部下曾經在回憶錄中寫道:「皮薩羅希望從來自卡哈馬卡的印加人口中得到情報,就叫人拷打他們。印加人供認,他們聽人說阿塔瓦爾帕正在卡哈馬卡等待皮薩羅的到來。印第安人的營地看上去像一座美麗的城市。他們的帳篷如此之多,使我們充滿了恐懼。」 進入四面有圍牆的卡哈馬卡廣場之前,西班牙人仔細商量對策。畢竟他們的人數太少了,連同皮薩羅在內只有169人,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援。印加帝國的精銳部隊卻有8萬人之多。 當天夜裡,西班牙殖民軍不分職位高低,也不分步兵或騎兵,每人都拿起武器站崗;連皮薩羅本人也不停地跑來跑去為部下打氣。皮薩羅的兄弟埃爾南多為了讓士兵們寬心,欺騙他們說印加士兵只有4萬———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他的士兵們不寒而慄了。
1532年11月16日,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卡哈馬卡的第二天,阿塔瓦爾帕的一名信使來到了西班牙人中。皮薩羅對信使說:「請轉告貴國君主,歡迎他大駕光臨。至於何時來和怎樣來,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辦。不管他以什麼方式來,我都會把他當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來,因為我渴望和他見面。他將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或侮辱。」 信使走後,皮薩羅在卡哈馬卡廣場的周圍迅速布防。他把106名步兵一分為二,分別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領;62名騎兵也分為兩部分,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埃爾南多和德索托指揮。騎兵的使用使得西班牙人受益匪淺。因為此時的印加帝國雖然強大,但在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馴化馬。在他們看來,胸披鎧甲、騎著戰馬的西班牙殖民軍簡直就是天神。 與此同時,皮薩羅又命令坎迪亞和3名步兵帶著喇叭和1尊小炮到卡哈馬卡廣場邊緣的一個小堡壘上埋伏。他們的計劃是:當印加大軍簇擁著阿塔瓦爾帕進入卡哈馬卡廣場時,皮薩羅給坎迪亞一個暗號。得到暗號後,坎迪亞和他的部下便吹喇叭,埋伏在兩翼的西班牙騎兵一同殺出,合圍印加大軍。 當天中午,阿塔瓦爾帕集中他的部隊向西班牙人駐扎的廣場開進。走在最前面的是2000名清掃道路的印第安人,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棋盤花紋衣服,一邊行進一邊撿起路邊的石頭和小草。他們身後是三群身著不同顏色服裝、載歌載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後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們抬著巨大的金屬盤子和金銀打就的皇冠和許多金銀製品。 在眾人的簇擁下,坐在肩輿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出現了。肩輿的木支架用銀皮包裹,四周插滿五顏六色的鸚鵡羽毛,並用金銀飾品裝飾,由80名印加領主扛在肩上。阿塔瓦爾帕本人錦衣綉服,頭戴皇冠,脖子上套著用綠寶石穿成的巨大項鏈,坐在肩輿中的裝飾華麗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輿兩邊的轎子和吊床上,坐著用大量金銀飾品裝飾起來的高級領主,後面又是抬著金銀製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著嘹亮的歌聲進入了卡哈馬卡廣場,擠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埋伏在廣場四周的西班牙人內心充滿恐懼,許多人竟尿了褲子。
在廣場中央,阿塔瓦爾帕正在與皮薩羅派出的托缽會修士文森特·德巴爾維德搭話。德巴爾維德手捧《聖經》,宣稱「以上帝和西班牙國王的名義」要求阿塔瓦爾帕皈依基督教。阿塔瓦爾帕把德巴爾維德修士手中的《聖經》要了過去,想看看這個小冊子里究竟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印加人當時還不知道怎樣造紙,更談不上印刷書籍,所以皇帝並不知道怎樣把書打開。德巴爾維德修士把手伸過去幫忙,阿塔瓦爾帕感覺受到了蔑視,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隨後,阿塔瓦爾帕把書翻開,發現裡面並無神奇之處,一怒之下把書扔出幾米遠,說:「我們只相信太陽,不相信上帝和基督。」 阿塔瓦爾帕的舉動使西班牙人找到了動手的理由。德巴爾維德回到皮薩羅身邊大喊:「出來吧!出來吧!基督徒們!向這些拒絕上帝福音的敵人沖過去吧!那個暴君竟敢把《聖經》扔在地上!……向他們沖過去,我會寬恕你們的罪孽的!」 與此同時,皮薩羅向坎迪亞發出信號。一時間,喇叭與炮聲齊鳴,全副武裝的西班牙殖民軍叫喊著從兩翼殺出。西班牙人事先在戰馬身上系了許多能發出巨大聲響的響器。皮薩羅的部隊中只裝備了十幾支前膛槍,這些槍支既難填裝、又難發射,但對印加人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印加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但生產力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印加武士被西班牙人砍成幾段,而印加人的棍棒雖然也能打傷西班牙殖民者的人或馬,卻不能將他們直接殺死。 在西班牙騎兵的沖擊下,印加大軍陷入混亂,彼此踩壓,許多人窒息而死。皮薩羅本人一手拿劍、一手高擎匕首沖進了印第安人群中。他想親自抓住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沖到阿塔瓦爾帕的肩輿旁邊,揮劍斬殺了幾個抬著肩輿的印加領主,但馬上又有幾個人跑過來扛起肩輿。眼見皮薩羅一時難以得手,七八名西班牙騎兵策馬沖過來,撞翻了皇帝的肩輿。印加帝國的皇帝就這樣被活捉。失去了皇帝的印加人設法推倒了廣場的一段圍牆逃了出去,幾十名西班牙騎兵繼續追殺,山谷中全是印加人的哀號聲。要不是西班牙人因夜幕降臨收兵,恐怕這8萬印加大軍會全軍覆沒。 據統計,卡哈馬卡一戰中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西班牙人卻損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們俘獲了印加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皇帝身邊的那些高級領主和大臣,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悉數殺死。
⑽ 西班牙人駐扎美國的動機是什麼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
公元1492年,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諸島。從此,先進的「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開始發生碰撞。伴隨著宗教的狂熱和尋寶的夢想,一批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其中,最富戲劇性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率領169名士兵征服龐大的印加帝國。
天花攪起印加內亂
印加人的祖先是在大約1.1萬年前越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的。印加人到達美洲後的幾十個世紀里,歐亞大陸上的居民與印加人接觸很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第安人在南美洲創造了自己的文明,建立起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印加帝國。現在被人們廣泛食用的玉米、甘薯以及煙葉等農作物,都是印加先民智慧的結晶。美洲盛產的黃金和白銀更讓貪婪的歐洲殖民者趨之若鶩。隨著歐洲人的到來,美洲大陸原本沒有的天花大面積流行。1526年,天花奪去了印加帝國皇帝瓦伊納·卡帕克的生命,隨即又奪去了他的許多大臣和原定皇位繼承人尼南·庫尤奇的生命。這個時候,發生了另一皇位繼承人華斯卡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阿塔瓦爾帕之間的內戰。印加軍隊已經四分五裂,在內戰中損失了十分之一,這種混亂的局面正中殖民者的下懷。1531年,169名西班牙殖民者在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的率領下發動了對印加帝國的進攻。
西班牙人度過恐懼之夜
皮薩羅的一名部下曾經在回憶錄中寫道:「皮薩羅希望從來自卡哈馬卡的印加人口中得到情報,就叫人拷打他們。印加人供認,他們聽人說阿塔瓦爾帕正在卡哈馬卡等待皮薩羅的到來。印第安人的營地看上去像一座美麗的城市。他們的帳篷如此之多,使我們充滿了恐懼。」
進入四面有圍牆的卡哈馬卡廣場之前,西班牙人仔細商量對策。畢竟他們的人數太少了,連同皮薩羅在內只有169人,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援。印加帝國的精銳部隊卻有8萬人之多。
當天夜裡,西班牙殖民軍不分職位高低,也不分步兵或騎兵,每人都拿起武器站崗;連皮薩羅本人也不停地跑來跑去為部下打氣。皮薩羅的兄弟埃爾南多為了讓士兵們寬心,欺騙他們說印加士兵只有4萬———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他的士兵們不寒而慄了。
面對印加大軍,西班牙人尿了褲子
1532年11月16日,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卡哈馬卡的第二天,阿塔瓦爾帕的一名信使來到了西班牙人中。皮薩羅對信使說:「請轉告貴國君主,歡迎他大駕光臨。至於何時來和怎樣來,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辦。不管他以什麼方式來,我都會把他當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來,因為我渴望和他見面。他將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或侮辱。」
信使走後,皮薩羅在卡哈馬卡廣場的周圍迅速布防。他把106名步兵一分為二,分別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領;62名騎兵也分為兩部分,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埃爾南多和德索托指揮。騎兵的使用使得西班牙人受益匪淺。因為此時的印加帝國雖然強大,但在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馴化馬。在他們看來,胸披鎧甲、騎著戰馬的西班牙殖民軍簡直就是天神。
與此同時,皮薩羅又命令坎迪亞和3名步兵帶著喇叭和1尊小炮到卡哈馬卡廣場邊緣的一個小堡壘上埋伏。他們的計劃是:當印加大軍簇擁著阿塔瓦爾帕進入卡哈馬卡廣場時,皮薩羅給坎迪亞一個暗號。得到暗號後,坎迪亞和他的部下便吹喇叭,埋伏在兩翼的西班牙騎兵一同殺出,合圍印加大軍。
當天中午,阿塔瓦爾帕集中他的部隊向西班牙人駐扎的廣場開進。走在最前面的是2000名清掃道路的印第安人,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棋盤花紋衣服,一邊行進一邊撿起路邊的石頭和小草。他們身後是三群身著不同顏色服裝、載歌載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後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們抬著巨大的金屬盤子和金銀打就的皇冠和許多金銀製品。
在眾人的簇擁下,坐在肩輿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出現了。肩輿的木支架用銀皮包裹,四周插滿五顏六色的鸚鵡羽毛,並用金銀飾品裝飾,由80名印加領主扛在肩上。阿塔瓦爾帕本人錦衣綉服,頭戴皇冠,脖子上套著用綠寶石穿成的巨大項鏈,坐在肩輿中的裝飾華麗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輿兩邊的轎子和吊床上,坐著用大量金銀飾品裝飾起來的高級領主,後面又是抬著金銀製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著嘹亮的歌聲進入了卡哈馬卡廣場,擠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埋伏在廣場四周的西班牙人內心充滿恐懼,許多人竟尿了褲子。
卡哈馬卡的大屠殺
在廣場中央,阿塔瓦爾帕正在與皮薩羅派出的托缽會修士文森特·德巴爾維德搭話。德巴爾維德手捧《聖經》,宣稱「以上帝和西班牙國王的名義」要求阿塔瓦爾帕皈依基督教。阿塔瓦爾帕把德巴爾維德修士手中的《聖經》要了過去,想看看這個小冊子里究竟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印加人當時還不知道怎樣造紙,更談不上印刷書籍,所以皇帝並不知道怎樣把書打開。德巴爾維德修士把手伸過去幫忙,阿塔瓦爾帕感覺受到了蔑視,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隨後,阿塔瓦爾帕把書翻開,發現裡面並無神奇之處,一怒之下把書扔出幾米遠,說:「我們只相信太陽,不相信上帝和基督。」
阿塔瓦爾帕的舉動使西班牙人找到了動手的理由。德巴爾維德回到皮薩羅身邊大喊:「出來吧!出來吧!基督徒們!
向這些拒絕上帝福音的敵人沖過去吧!那個暴君竟敢把《聖經》扔在地上!……向他們沖過去,我會寬恕你們的罪孽的!」
與此同時,皮薩羅向坎迪亞發出信號。一時間,喇叭與炮聲齊鳴,全副武裝的西班牙殖民軍叫喊著從兩翼殺出。西班牙人事先在戰馬身上系了許多能發出巨大聲響的響器。皮薩羅的部隊中只裝備了十幾支前
膛槍,這些槍支既難填裝、又難發射,但對印加人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印加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但生產力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印加武士被西班牙人砍成幾段,而印加人的棍棒雖然也能打傷西班牙殖民者的人或馬,卻不能將他們直接殺死。
在西班牙騎兵的沖擊下,印加大軍陷入混亂,彼此踩壓,許多人窒息而死。皮薩羅本人一手拿劍、一手高擎匕首沖進了印第安人群中。他想親自抓住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沖到阿塔瓦爾帕的肩輿旁邊,揮劍斬殺了幾個抬著肩輿的印加領主,但馬上又有幾個人跑過來扛起肩輿。眼見皮薩羅一時難以得手,七八名西班牙騎兵策馬沖過來,撞翻了皇帝的肩輿。印加帝國的皇帝就這樣被活捉。
失去了皇帝的印加人設法推倒了廣場的一段圍牆逃了出去,幾十名西班牙騎兵繼續追殺,山谷中全是印加人的哀號聲。要不是西班牙人因夜幕降臨收兵,恐怕這8萬印加大軍會全軍覆沒。
據統計,卡哈馬卡一戰中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西班牙人卻損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們俘獲了印加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皇帝身邊的那些高級領主和大臣,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悉數殺死。
征服黃金之國
西班牙人讓印加人用黃金堆滿一間長22英尺、寬17英尺、高8英尺的房間。阿塔瓦爾帕盡管身陷囹圄,他的臣民們仍聽從他從獄中發出的命令。當從帝國各地源源不斷運來的黃金堆滿了西班牙人的寶庫後,西班牙殖民者卻背信棄義地殺死了阿塔瓦爾帕。
在阿塔瓦爾帕死前幾個月里,曾經強大的印加帝國未對169名西班牙殖民者發起過有效的抵抗,這使得皮薩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分兵征服印加帝國其他地區,並從巴拿馬調來援軍。直到阿塔瓦爾帕死後,印加人反抗西班牙人的戰爭才真正打響,而此時的西班牙殖民軍的實力已大大加強了。
皮薩羅在向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進軍途中,仰仗鋼鐵和騎兵優勢,又先後在豪哈、比爾卡蘇阿曼、比爾卡康加和庫斯科四次戰役中大敗印加軍隊,參加這些戰役的西班牙人分別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戰役擊潰的印加軍隊則往往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