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董怎麼收藏
藏古玩需要注意的,學費盡量少交為好 這個帖是幾年前的,給大家提個醒, 陽光老師說:古玩是玩人、收藏重證據 古玩收藏要有好眼力 新華網 ( 2003-02-10 13:15:39) 稿件來源陝西衛視 說起投資理財,各路英雄是各顯神通,各有各的招數。 投身股市,比的是看誰慧眼識「真股」,倘若你總能發現藍籌股和黑馬,鈔票就會流向你的口袋。反之,股價就會跌破你的嘴臉。 古玩市場也一樣,比的是「眼力」。你的眼力好,奇貨珍品經常走進你的寶庫。反之,你會與珍品永世無緣。因此,古玩市場里到處是「撿漏」與「走眼」的故事。 您聽過古董商程瑞卿先生用二兩銀子買得一個50厘米口徑的明萬曆官窯青化五彩大海碗的故事嗎?他就是用這大海碗換回的錢開了清逸閣,興旺了數十年。這就是地地道道的「撿漏」。每個搞古玩的人,不管您是初出茅廬,還是久經沙場,沒有不想「撿漏」的。 在收藏界,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撿漏」的佳話。北京琉璃廠雅文齋古玩鋪掌櫃肖書農,應邀去鑒定一件法花罐。肖書農來到鑼鼓巷一家老宅門看貨,主人王老太太高興地把他接了進去。肖書農拿起罐仔細端詳罐不大,約一尺二高,是「人頭罐」,法花釉,胎是陶的。是山西燒制的東西。但既不是明代的、也不是清代的,而是民國10年前後燒制的仿品。但既然主人把它當寶貝,你肖書農又不能在主人面前鑒定說這件是仿製品,不是真的。而只能說「好!好!您家老爺傳留下來的,就交給兒孫好好保存起來吧!留著作紀念。」說完,肖書農起身告辭。從上房出來,只見廊檐底下堆著一堆花盆和破爛的瓶瓶罐罐。他用眼睛快速掃描了一下,正欲離開,卻又止步,原來他看到這破爛堆里有一件哥窯海棠式筆洗。於是回頭看了看站在門坎送他的王老太太,就沖她笑了笑說「老太太!您這屋檐下這堆破爛賣不賣?堆在這兒也不雅觀。」王老太太說「都是些破爛東西,也沒人給我收拾,你願意要你弄走。」於是,肖書農出了宅院,找到一個收破爛的,把一堆瓶瓶罐罐和花盆都賣給了他,自己則留下那件哥窯海棠式筆洗。然後,在窗檯上放下5塊大洋,在窗外喊了聲「老太太,5塊錢我放在窗檯上啦,我走啦!」 肖書農回到雅文齋,把哥窯用肥皂水刷洗干凈,仔細鑒定後,確認是北宋哥窯器,不是明清時期仿製的,心中很高興。肖書農無意間覓到的這件筆洗,彌足珍貴。當時,在上海的賣價是600銀元,那時的600銀元能買300袋洋白面或置20畝地。 在北京市古玩城3層開店的劉宗晏,搞古玩也已經20多年,他的貨很少是家藏的,更多地是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淘」來的。與他類似,古玩城的經營者都是個體戶,對此業只有很少人是家傳,絕大多數是為了謀求一條自立之路,半路出家。他們的經營經驗是與古玩城的發展一起增長的。他們闖關東、下天津、趟河北,忍飢挨餓、顛簸勞累去民間尋寶。在他們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撿漏」的故事。有一位在天津地攤花150元買回一顆玻璃球大小的碧璽珠子,賣給識貨的珠寶專家,得款2萬元;另一位在東北花5500元收了一個天然木雕,回到北京後經專家鑒定是明代宮廷之物,在拍賣會上一下子拍了12萬元。在古玩城這樣的故事不少,不僅個人富了,而且保護了文物古玩。 人人都希望「撿漏」,但更多時候不免看「走眼」。劉宗晏說,「凡是玩古董的,包括國外在內,沒有不上過當的,都是上當起家,從『交學費開始』,上的當越上越小」。記者問他這20多年是不是狠賺了一大筆,他笑笑說,倒是賠過一大筆。他說曾經有過一塊「唐代玉馬」,賣給別人2萬元,而別人一轉手就是100萬,他當時也是由於缺錢才決定賣出,但沒想到差那麼多,這就是眼力的問題。 在逛古玩城的時候,記者還注意到不少扛著背包「送貨上門」的神秘人物。有時候,店鋪老闆甚至會把惟一的顧客打發走,和神秘人物到裡屋看貨。據商家反映,這種情況一般假貨居多,不過假貨也有一定的市場,現代人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喜歡拿來當飾品。 走馬觀花地看到一些「撿漏」與「走眼」的故事,除感到神奇之外,還有一些令人深思的地方。在收藏界,無論是「撿漏」與「走眼」,憑的都是經驗,而教訓也是積累而來的,因此,作為民間投資者,在動「真金白銀」時,恐怕須三思而行。
『貳』 古董收藏需要辦什麼證件
古董收藏不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1、收藏通過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一)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二)從文物商店購買;(三)從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購買;(四)公民個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五)國家規定的其他合法方式。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五章、民間收藏文物第三十八條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其依法收藏的文物的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2、私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擁有文物的出處(來源)及其證明文件,越來越成為人們判定是否合法、甚至真偽的重要依據。
3、國家《關於加強文物市場管理的通知》規定,受國家保護的文物,只能由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的單位在准許的范圍內專營,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經營。
一、1911年以前中國和外國製作、生產、出版的陶瓷器、金銀器、銅器和其他金屬器、玉石器、漆器、玻璃器皿、各種質料的雕刻品以及雕塑品、傢具、書畫、碑帖、拓片、圖書、文獻資料、織綉、文化用品、郵票、貨幣、器具、工藝美術品等。
二、1911年至1949年間中國和外 國製作、生產、出版的上款所列物品中具有一定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者。具體品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確定,報國家文物局備案。
『叄』 中國古玩十大收藏家
收藏古董敗局?當年3750萬買古董2820萬賣!慘痛教訓曝光
我只能說,我是一名古董界觀察者,我不收藏古董。
魔幻的古董世界,到底收藏古董是樂園還是墳墓?
每年看著佳士得、蘇富比春拍、秋拍同類古董拍出動則上億元的喜悅,但當自己出手時,卻很艱難,有人賣出去古董成功即賺800萬,有人卻血虧在了古董價格暴漲的當口。
上海的張先生從1995年開始搞古董收藏,花費3750萬元(按照今年2018年相當於1億2000多萬元)接手了上海一位94歲一位姓劉的古董收藏家的古董,一共547件,當時張先生想,這其中只要找到好的買主,賣出去幾件就可以回本,據說其中有幾件,上海的蔡國聲有借過這位劉姓收藏家手裡東西,並寫在自己的著作里,後來找蔡國聲核實,確有此事,此為後話,當然,從這一刻開始,張先生走上了漫漫長征路。
2007年開始,張先生退休,雖然說家裡有三套房子,吃穿不愁,女兒在德國工作,不需要操心,但女兒不喜歡古董,因而張先生希望把收藏10餘年的古董賣出去一些,因而,張先生找到了上海朵雲軒拍賣行,老字型大小信得過,當然,張先生找熟人,托關系,並花費了一定的好處費10萬元(古董潛規則之一:雖說拍賣行合同不收費,但是也不收民間藏品,只有送禮才會辦事)才送進朵雲軒拍賣行,但是由於朵雲軒拍賣行主要經營字畫,而張先生主要是收藏陶瓷,因而2011年的春拍對於張先生來說並不順利,一件獸紐芙蓉石方章,一件周節之的刻章,一件高山瑪瑙刻章,三件沒有一件成交。
雖然流拍,這點張先生並沒有要責怪朵雲軒拍賣行的意思,而後,張先生通過網路上尋找,2012年張先生和上海古今通寶拍賣行合作,繳納前期費用30萬元,送進去5件古董,全部流拍,2013年張先生參加上海國時拍賣和金堂拍賣,一共繳納45萬元費用,也全部流拍,在這期間,張先生曾懷疑過是否是自己古董有問題,因而參加了20餘次古董鑒寶活動,丘小君、葉佩蘭、李知宴、馬秀銀、歐陽朝霞、吳少華、楊伯達、耿寶昌、趙青雲、雷從雲、張浦生、李宗揚、許明等專家的鑒寶會,每件古董有專家說真,也有專家說假,在這期間我僅僅為了鑒定就花掉120餘萬,後來和張先生聊起,他覺得自己十分可笑。
為了賣古董,張先生足足跑了9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跑不動了,也不想跑了,張先生只想把自己的古董賣出去,把錢給自己遠在德國的女兒匯過去,希望幫助下女兒,而後在朋友的介紹下,2018年認識了上海古董經紀人李鑒宸,給了李鑒宸前期68萬元的好處費(原本70萬元,講下來68萬元),包括成交傭金的35%,張先生希望以打包的形式(539件)出售(其中8件送給親戚了),正如23年張先生從劉先生那裡打包過來一樣,用張先生話說,玩過了,該放手了,而後在李鑒宸的幫助下,一位浙江杭州的王總以2820萬元打包購買,至此解決了張先生身上巨大的包袱。
用張先生自己的話說:「沒事找罪受」。前前後後花費超過200萬元,但是如果不賣掉,一分錢也拿不到。
血淋淋的啟示:古董不是普通人家玩的,醒醒吧,皆以此文提醒那些想一夜暴富的收藏群體。
『肆』 古董的收藏常識
有人認為古玩圈玩的就是「估玩」,考的是鑒別的眼力。東西買錯了就自認倒霉。甚至有人列舉歷史上個別名人造假販假的事例,試圖說明古玩收藏造假販假存在的合理性,使不少人對古玩行制假販假的行為熟視無睹。其實不然。古玩行不是不打假。買錯東西對任何人都是痛。這種痛對追逐獵奇收藏的人來說不僅只是意味金錢的損失,這種痛曾使知名收藏家喪失名譽,丟盡顏面,落下心病,最後抑鬱而終。這種痛也曾使無數興致勃勃的愛好者初涉門檻就被滅殺興致。作為制假販假的受害者,古玩收藏界對任何制假販假的行為都深惡痛絕。既然是這樣,為什麼這些制假販假的行為在古玩行業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呢?除了利益的驅動,使制假販假延續不絕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消費者姑息縱容。過去的歲月里,行家們買貨走了眼是羞於顏面,歸咎於術業不精,不敢張揚,秘而不宣,自動放棄了追究賠償的權利。當今社會,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在買賣過程中,只要經營者提供虛假不誠實的陳述、允諾,以欺瞞手段,造成了購買人的經濟損失,購買了假貨贗品,購買人就有索賠的權利,古玩行也沒有例外。所以,對惡意欺騙行為就應該積極採取索賠行動。一方面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凈化市場行為出一份力量,讓蓄意坑蒙欺騙不誠實者有所顧忌,無地容身。御府工坊提示,購買者在交易完成之後,要索取註明相關承諾內容的交易憑證。國營文物店等經營單位通常有古籍文物銷售統一發票給顧客。私人間的交易如果銷售人曾作出承諾,穩重起見就應該向其取得相應承諾的憑據或交易記錄以備日後不測之需。
古玩的收藏與鑒賞,是一項高雅的玩,一種有品味的玩,一種有文化的玩,一種背負歷史、尋舊懷古的玩。古玩投資,屬於藝術品投資的范疇。琢藝軒和田玉表示古玩的涉獵面十分廣泛,門類十分龐雜。從材質來看,有木質古玩、陶瓷古玩、玉石古玩、珠寶古玩、金屬古玩等等;從使用價值看,有古典傢俱、有文房四室、有器皿用具、有梳妝飾品、有古代錢幣、有書籍報刊、有煙標海報等等。古玩,猶如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市場,東西多得很,博得很,雜得很,玩法多得很。「盛世文物,亂世飢民」。國家繁榮向上,老百姓豐衣足食,古玩有市場。國家蕭條混亂,老百姓衣食無著,沒人有那個閑心來搞古玩。
古玩,作為一種商品,它的特質集中地表現在兩點:一點是古,具有歷史重負的滄桑感,往往這些東西,是一個社會發展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最好見證;一點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藝術性。正是因為古玩作為商品的這兩個最鮮明的特點,決定了在古玩某一領域淘金的專門人才,有可能在龐雜的良莠不齊的古玩市場中,贏它個罐滿缽盈。
『伍』 人們為什麼要收藏古董
1 確實是出於喜歡
很多企業家有濃重的文化情結,有些人甚至就是文化人。繁忙的企業經營過程中,收藏是一種調劑放鬆的好手段。
2 出於附庸風雅考慮
改革開放以後的第一代企業家,很多沒有太高文化水平,收藏藝術品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得到了提升。
3 作為一門投資
藝術品投資繼股市、房產、黃金後,成為重要的投資選項,並且看起來,藝術品的抗跌性也比較強。馬雲最近成立了大井頭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他顧問團程壽康、李鑒宸、仇國仕都是收藏圈裡知名人物,本身就有投資成分。
4 作為家庭遺產
賺了這么多錢,總要留下一點什麼給子女。車子、房子都有了,但都是損耗品,只有藝術品隨著歲月流逝不斷增值。
5 藝術品是動產
這筆巨大的財富可以遷移到世界上任何國家,而企業和房產是不能遷移的。
我認為,最後一個原因是現階段企業家收藏藝術品最根本的原因,收藏不僅可以積累財富,還可以提升自身的修養,陶冶自己的性情。不僅企業家,也有越來越多的明星也加入了收藏的行列!
『陸』 古代古董收藏品
「文物」是指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建築、碑刻及各種藝術品等。 「古董」,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參考。「古董」也稱「骨董」,所謂「骨」取肉腐而骨存之義,意思是保存過去之精華;所謂「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曉古人多遺之精華。 至於[古文],實際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叫法不同而已。 從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較來看,文物在時間的涵蓋上要大於古董或古玩,因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現代或當代,只要是優秀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范疇。而古董和古玩則不然,現代和當代的東西不能稱為古董和古玩。由於許多文物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所以收藏愛好者又將其泛稱為收藏藝術品。一件古代藝術品,對文物部門來說就是文物,因為它有文化保護價值;對者來說就是古董,因為它有增值價值;對收藏家來說就是古玩藝術品,因為它有藝術鑒賞價值。國家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對於非國寶級的文物,鼓勵「藏寶於民」,並且允許民間依法流通,這為民間收藏事業的發展和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興起鋪平了道路。
『柒』 關於古董收藏的書籍
50以下就只能是盜版了!現在收藏熱火,書也大熱啊!當然,還得看你父親主要喜歡哪一類的收藏,如果是小類收藏,也可以買上一本的!
『捌』 古玩古董收藏
我推薦你金保利古玩古董店。實體店在徐家匯萬體館地段。華石路上面。具體幾號不清楚。就在宜家家居旁邊20幾步路的樣子。古玩古董他們做的很好。東西很正宗。你稍微懂點的話 看一眼就懂的。其他品牌的話。古雲和浚河也可以。但是實體店太亂。給人感覺沒那麼好。古玩古董店還是牢靠點比較靠譜。
『玖』 怎樣尋找古董
如果有古墓都應該有封土堆的,不知道你說的3米深是多大的面積,你可以到跟前觀察一下土層,如果某個地方的顏色明顯與其他地方不同(俗稱:熟土,反之:生土),而且成幾何形狀,那麼至此可大致斷定下面非同一般。那麼接下來就只有等他們清理完土層,再下手了,自己弄是需要膽量和技術的,而且是犯法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古墓不是隨隨便便就會冒出來的,即使真有處理起來也是相當棘手,一般大型墓葬都是依山而建或直接以山為陵,其結構堅實、嚴密,不是專業人事能進的去的,再說小型的,此類墓葬形式不一,陪葬品(古董)也懸殊不齊,更現實點的是他們都在棺材裡面,這個即使給你條件你有這個勇氣去打開它嗎?
我想你現在的年齡應該是20歲左右,如果真的想搞而且是喜歡這一行(我是說收藏),那麼首先要給你自己定個位,看清實際狀況,切忌妄想,就是說即使哪一天你親自從地底下挖出來個東西,對它的真實度也應該持一份懷疑的態度,切不可輕易聽信別人說的,可以借鑒但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有可能吃虧的也只有你自己。現在搞收藏的實在太多,想歪主意騙人的更多。最後如果你真的想搞這個那我在這里祝你成功!
『拾』 哪些名人喜歡收集古玩
張信哲曾坦言,收藏就是一再淘洗自己生命的過程,從決定收集某個東西開始,它就成為生命部分的印記。「收藏最大的樂趣是,可以還原過去時光的景緻。」收藏建議張信哲鍾情於小型拍賣會,小拍偶有叫人驚艷的小玩意,幸運的話還可以用很劃算的價格撿到別人漏掉的好貨。
投資家:成龍藏品:油畫、古董傢具成龍有多少身家難以估計,但單是計算擺滿他在香港清水灣片場貨倉里的紫檀木珍藏,成龍就無不得意地說:「我想沒有數十億那麼多,數億啦!」據了解,成龍那數以萬計的紫檀木珍藏,已收藏了20多年,大部分源自九間明朝古屋古廟及古戲台,可謂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