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
擴展閱讀
倍盈股票配資平台 2025-07-30 22:18:19
蘋果20年股票價格 2025-07-30 21:28:23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 2022-02-15 19:38:53

① 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是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編制。經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12月印發實施。

實施方案:

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上海要主動承擔國家使命,強化在國家發展格局中的戰略支點地位,充分發揮改革開放前沿和集聚輻射優勢,引領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深入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發揮上海核心城市功能和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國家戰略更好貫徹落實,制訂本實施方案。

(1)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發展背景:

早在1982年,國務院就決定建立上海經濟區,包括當時的蘇錫常和杭嘉湖等地。

1997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正式成立,首批成員包括長三角15個城市。

2005年12月,首次長三角兩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杭州召開。2008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擴容」,安徽省領導應邀出席會議。

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安徽合肥、蕪湖等8個城市正式納入。

2018年初,由三省一市聯合組建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掛牌成立,《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隨之發布。

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長三角一體化真正按下了「快進鍵」。這塊經濟總量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利數約佔全國三分之一,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約佔全國三分之一的開放熱土,迎來了國家政策的高度聚焦。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範作用,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和華東地區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

6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在上海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討論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②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體現的 新發展理念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對上海、對整個長三角地區乃至長江流域都是一個極大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作進一步明確。
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這是新時期上海的三項新任務。1月31日,在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上海市市長應勇在記者招待會上對上述三大新任務逐一回應,並表示對上海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應勇表示,要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實行有差別的探索,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③ 長三角一體化具體指哪些內容

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編制本規劃綱要。
應答時間:2020-1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④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為什麼沒有崑山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提到的城市都是地級以上的城市,崑山屬於蘇州管轄的縣級市,有蘇州就包括了崑山市。

⑤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意思

推進區域內部統一的社會文化市場建設,必須強化區域共同的社會文化理念、社會文化認同,以區域社會文化協定、社會文化規劃、社會文化建設行動計劃和社會文化框架等系統化政策模式推動區域社會文化認同與合作交流。推進長三角社會文化市場區域合作與一體化,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發力。

1.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

繼續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國有資本佔比過高所造成的長三角內資本准入門檻過高、社會文化企業競爭活力不足等問題,加快社會文化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社會文化企業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市場准入監管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社會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對社會文化產業進行投資經營,實現所有制結構和投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充分發揮市場對社會文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解放與釋放社會文化發展活力。

另一方面,要加強長三角各地社會文化管理部門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社會文化領域大部制改革,促進政府轉變管理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創建新型政府社會文化治理模式。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有關政策意見,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改審批制為備案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消除地區間貿易壁壘,降低社會文化市場交易成本,為社會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6.加強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組織

開展實施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具有長三角特色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機制,創造自由寬松人才發展環境,讓優秀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留得住、進得來,用得好」。

一是加快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共同制定《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引進辦法》,建立引進人才的專門組織,以項目補貼、技術入股、柔性流動等方式,吸引全球各類社會文化產業類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功能區開設工作室、創意坊、設計所,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頂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集聚區。

二是重視社會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三省一市達成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育計劃,推動產、學、研深入融合,優化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針對社會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及關鍵技術開展專項教育。

三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環境。健全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建立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供需網和高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資料庫。鼓勵社會文化企業實施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參與價值分配的辦法,對具有重大貢獻的社會文化創意人才給予重獎,對帶技術、帶項目、帶創意來長三角創辦企業的文創人才給予重點扶持。(郭新茹,陳天宇,2020)

⑥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

長三角一體化包含三省一市,實際上一體化不一定要從這么大空間來講,可以從區域內部進行規劃,若干個都市圈裡的一體化就是長三角一體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長三角內部推動都市圈規劃。

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也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推動,中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形成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長三角是例外。一個都市圈的創新生態、產業體系、產業鏈和營商環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奔走於1小時通勤圈的廣大從業者,他們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6)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堅持主流價值引領,築牢精神支柱,建設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豐富和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撐。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現實淬煉,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機敏、敦行、堅韌、崇文、重商、開放、進取、精緻、雅逸等文化基因和開放求新、明達致遠、精進圖強的區域精神。

江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區域精神,必將會以其人文光輝照亮江南地區繼續前行的方向和路徑,對江南地區在新時代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起到激發精神動力、引領發展方向的作用。

⑦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新路線圖編制完成了

6月1日以《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稱三年行動計劃)編制完成為標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已經明確。

根據該計劃,到2020年,長三角地區要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建成樞紐型、功能性、網路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引領的區域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綠色美麗長三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區域公共服務供給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

具體而言,三年行動計劃覆蓋12個合作專題,聚焦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濟互保、產業協同創新、信息網路高速泛在、環境整治聯防聯控、公共服務普惠便利、市場開放有序等7個重點領域,近期將重點推進「六個一批」:抓緊編制一批專項規劃,啟動實施一批專項行動,率先制定一批實施方案,推動落實一批重大項目,積極搭建一批合作平台,全力推進一批民生工程建設。

2018年1月成立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重在區域合作的戰略研究、總體策劃、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通過項目來推進具體的協作。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透露,下一步合作辦要重點圍繞行動計劃的實施,在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多方參與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參與合作;同時創新方式方法,善於運用多元化政策手段和工具,促進一體化發展向縱深推進。

⑧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范圍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塊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從此承載起非同尋常的國家使命。

(8)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建設方案

應勇表示,要繼續推進長三角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業協同、生態環境、市場體系等合作項目建設,健全區域養老服務、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合作機制。

應勇還指出,要深入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積極推動崇明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加快建設世界級生態島。

⑨ 長三角未來五年將新開11個高鐵項目,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建成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通暢、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的現代化鐵路網,使長三角的聯系更加緊密。

展望“十四五”,長三角鐵路將加快推進“八縱八橫”主通道建設步伐,加速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為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運力支撐。期間,將陸續建成徐連、安九、滬蘇通二期等鐵路,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上海至合肥至武漢段、濰坊至新沂、滬乍杭等鐵路;推進高鐵平行線路及區域連接線建設,建成昌景黃、湖杭、滬蘇湖、杭紹台、杭溫、合新等鐵路,開工建設通蘇嘉甬、杭臨績等鐵路。

⑩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明確了長江三角洲(以下簡稱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范圍、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為這一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綱要指南。
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將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綱要》指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等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綱要》確定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五大戰略定位,分別是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對於發展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同時,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5G網路覆蓋率達到80%等多項細分領域目標。
《綱要》共分十二章,是指導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