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新源縣野果林
擴展閱讀
倍盈股票配資平台 2025-07-30 22:18:19
蘋果20年股票價格 2025-07-30 21:28:23

新源縣野果林

發布時間: 2022-02-15 20:54:21

1. 關於新源縣野果林的作文

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境內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在這里,澗溪交流,河川縱橫,清泉噴涌,雲杉茂密,鮮花盛開,芳草如茵,清風徐來,牧歌抑揚。讓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詩: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樹。每年6月之後,牧民們的草原盛會多在這里舉行,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族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為新疆著名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陽光通達的地方
在絲綢之路北道的伊犁河谷,有一片草原,考古發現,歐亞草原文明的發源地就在這里……漢朝開拓西域時的記載是鹿苑,延伸到《西域水道記》稱其地「數泉噴涌,聚爾成川,其地多鹿,諺名鹿圈。」自高鳥瞰,草原展緩起伏,氈房點點,畜群雲移。清代把那拉提多譯作納喇特(維語,有太陽之意)。
在這里,有人滿腹狐疑地蓋上相機鏡頭,說:「我不相信天山六月雪——花開得如此燦爛。」我笑,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那拉提的豐美和善變。
草原是一種極致,草原是綠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氈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馬群是捲起的浪花。海岸是連綿的山峰,高高的雲嶺雪杉,列成隊,排出行,在懸崖上傲然挺立,護衛這片草原。
「環肥燕瘦」的草原
藍天白雲下,深綠的山巒、翠綠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映在你的眼簾中,有遠處的雪,有近處的花,有新鮮的空氣,有小鳥的啁啾,白雲般的羊群,紫色的薰衣草浸染得草原花香襲人,還有那雪白的哈薩克族的氈房,那悠閑的馬群牛羊,或踱步、或飲水,點綴著這個寧靜世界。
「環肥燕瘦」的草原,夢境一般的那拉提,會使人神迷魂牽,它在熠熠陽光中像一個音符,有一種莫名的力量,誘惑你靠近她,跟隨她,卻又始終摸不清她的步履。
你必須捧著一顆燒焦的心,耐心地尋找,越過一條河,沉默流淌的河水穿過一片樹林,松濤呼應,彷彿萬千騎士出征般的雄壯。面前的楚魯特山沉穩而立,當你追隨萬千騎士登上山頂時,眼前的那拉提草原平展的河谷山峰高峻、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
六月的那拉提,正值「花樣年華」,翡翠般襲人,讓你不做夢也會夢游一次。充滿生機的草原,嫩綠的草色,一片片新綠連在一起,陽光燦爛的天氣,漫步其間,那清晨花草葉上最後的一滴露珠,總會令你熱血沸騰,不由放聲高歌:「東邊牧馬,西邊放羊,熱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就在這時,忽地一下風卷著團團烏雲翻滾而來,你一點也不必驚奇,那拉提就是這樣,她才不會去應和誰的心境。
瞬間大團大團的烏雲卷雨而下,雨點噼哩啪啦地砸下來。無處躲藏的人們抬頭就會看到,翻騰的烏雲在瞬間裂開一條縫,陽光唰地插入雲縫中,直射而下,光柱的烏雲在急雨中透亮而光銳,一架彩虹橫空飛躍,只不過幾分鍾的功夫,烏雲唰啦啦就跑得無影無蹤。在草原陽光的普照下,天仍然無限高無比藍;白雲依然輕飄飄慢悠悠,牧民的氈房飄出濃濃的奶香,煮得牧羊人的夢無比醇甜。
如詩如畫的家園
如果用色彩來概括那拉提,那就是「海天碧綠」得襲人。
碧綠的草原鋪滿了大地,沿著山谷,沿著河岸,沿著森林,沿著高原一直鋪向天邊,是綠戈壁,是綠大漠,是綠大海,是草原帝國呼啦啦的獵獵旌旗,更是萬馬奔騰的綠色旋律……
在牛羊的眼中,草原是它們的生命線,寬容、謙遜、誠實、慷慨、簡單、和藹、吃苦、耐勞、樸素是草的品格。雪吻藍天,霧繞松林,山巒疊嶂,碧草清風,雀飛蝶舞,牛羊悠然,攜河流清泉為玉佩,披雪嶺雲杉為霓裳的那種真善美的意境,那份心靈深處的震撼,只有在那拉提草原這個心靈家園中才能找回。
草原落日,林海日出,山花浪漫,天馬馳騁,是昔日草原帝國游牧宮廷之所在,是塞外江南的縮影,是雪蓮故鄉的傳奇,是一個冬天童話的開始。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天空就變成了布滿了星星的深藍色畫布。不過,那拉提的夜晚比白天還要讓人著迷。圍著明亮的篝火,在薩滿老人的帶領下,我們跳起了熱情奔放的哈薩克族傳統踢踏舞,充滿現代時尚氣息的十字步,還有高貴典雅的小步舞。不管跳得優不優美,標不標准,我們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舞著,舞去了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舞去了心頭所有陰雲。
這就是那拉提,你來過了,就會覺得它奇秀甲天下,這個深閨碧玉、詩境家園的一切才剛剛開始!

2. 2015年夏季來伊犁旅遊的人有多少

非常多

伊犁是新疆萬頃荒漠中的一片綠洲,她的「綠」絢麗耀眼,令人神弛。伊犁是新疆的一塊天賜寶地,四季分明,每個季節景色不同,層出不窮,伊犁旅遊四季皆可。旅遊的黃金時間為六、七、八、九月份,此時牧區原野碧綠,百花織錦,是觀光旅遊的絕佳時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成立於1954年,轄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和10個直屬縣市,是全國唯一的既轄地區、又轄縣市的自治州。西部緊鄰歐亞國家哈薩克,這里有中國公路最大的通商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全州總面積26.9萬平方公里,因雨量較充沛被稱為中亞濕島或塞外江南。人口468多萬人,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蒙古、錫伯等47個民族成份,其中哈薩克族佔25.5%,漢族佔45.2%,維吾爾族佔15.9%,回族佔8.3%,蒙古族佔1.69%,錫伯族佔0.83%。伊犁在乾旱的新疆是一塊氣候特徵較為獨特的區域, 這里雨水相對充沛、天氣溫潤,被稱為「瀚海濕島」,因而伊犁河谷的物產十分豐富,土地肥沃,草原遼闊,瓜果飄香,這里有許多著名的「伊犁之最」。
這里是漢武帝吟詩贊頌的「西極天馬」(今天的伊犁馬)故鄉,是「烏孫國」故地,是漢朝使節張騫率300人使團到達的地方。公元前108年,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遠嫁烏孫王,播下了民族親情的種子。隨她後來的解憂公主,在這里嫁給軍須靡,翁歸靡,泥靡三代烏孫君王,一共生活了五十多年。這里是中國最早的「軍墾」地,是成吉思汗西徵集結大軍的地方。這里曾留下過林則徐、鄧廷楨、洪亮吉、左宗棠等名士的足跡,也曾留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在這里「下放勞動」的足跡。據考證,伊犁河谷還是母系社會「西王母之都」。
伊犁的母親河-----美麗的伊犁河
伊犁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國際河流,被譽為伊犁的母親河。伊犁河又稱帝帝河、伊水、伊麗水等,位於伊寧市郊2公里處,它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內陸河,河面寬闊、風光秀麗,全長1500公里,自東向西在霍爾果斯河口流入哈薩克境內,最終流入巴爾喀什湖。

美麗的伊犁河畔雪峰聳立、綠樹成蔭,離伊寧河最近的河段處有著名的伊犁大橋、伊犁特大橋,這里都是拍攝伊犁河落日的極佳地點,「伊橋落日」已經成為攝影愛好者的良好題材。
一個流淌著西域風情的地方-----喀贊其民俗景區

這是一條各民族聚居的百年老街,是多民族色彩流動的街,是西域風情盪漾的街,是最能體現伊犁城精神特質和文化內蘊的街。走進漢人街,伴隨著店鋪里飄盪出悠長而委婉的民族音樂,人頭攢動的漢人街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賣奶皮子的婦人、賣烏斯曼草的少女、賣花帽的中年男人、賣英吉薩小刀的巴郎、賣烤肉的的老者、逛巴扎的男女老少......你會被這里濃郁的生活氣息所感染,情不自禁地迷戀、陶醉於他內涵豐蘊的民族風情中。
霍城縣惠遠古城----- 一個承載百年歷史的西域輝煌
歷史上惠遠城清朝政府於1763年在伊犁河北岸擇地築城,乾隆皇帝賜名「惠遠」,即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遠方」之意。自此,惠遠成為全疆的政治、軍事中心一直到1881年新疆建省、設省會於迪化(今烏魯木齊)為止。當時的惠遠老城,城高一丈四尺,周長九里,規模宏大,為新疆第一大城。同時,惠遠城內商號遍布,道觀林立,極為繁榮。史載,當時的惠遠城內「商鋪林立,百貨雲屯,市肆極稱繁華」,有「小北京」之美譽。
惠遠老城於1871年沙俄侵佔伊犁後遭毀。新城於1882年收復伊犁後重新修建,就是現今的惠遠城鎮。城中現存保護完好的文物有鍾鼓樓、伊犁將軍府、衙署、孔廟和城牆等,都已經被列入國家和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雄偉的鍾鼓樓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十分精美。一代名士林則徐、鄧廷楨、洪亮吉、左宗棠,都曾在這里登高望遠過。
如今的惠遠新城,新舊城交錯融合,古城牆、護城河隱約其中,凸顯惠遠鎮的古韻遺風。城鎮以鍾鼓樓為中心,南北東西四座城門聯接成「十」字軸線,城內大街小巷48條。目前,惠遠鎮加大對古城的保護與修復,以鍾鼓樓為中心,加大對四條街的綠化、美化建設及店鋪和地面的仿古恢復,極大地改善了惠遠鎮的旅遊窗口形象。
霍爾果斯口岸----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驛站
霍爾果斯口岸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境內,地處東經80°29′,北緯44°14′。霍爾果斯口岸距伊寧市90公里,距烏魯木齊市670公里。對方口岸為哈薩克霍爾果斯口岸,距中方口岸僅15公里,距哈薩克雅爾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薩克原首都阿拉木圖378公里。中國與哈薩克的邊界以霍爾果斯河為界,霍爾果斯口岸因其而得名。
霍爾果斯口岸的歷史十分悠久,遠在隋唐時,便是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驛站。新中國成立後,霍爾果斯口岸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國西部貿易最大的公路口岸。1983年,國際形勢好轉起來,中國也迎來了改革開放的熱潮,自此,沉寂了近20年的霍爾果斯口岸又恢復了生機。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近年來,通過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的商品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口岸年進出境人數、過貨量逐年增加。
伊犁第一景-----霍城縣果子溝
果子溝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稱,古人賦詩贊其「山水之奇,媲於桂林,崖石之怪,勝於雁岩」。從烏魯木齊乘車到伊寧,果子溝是必經之路,312國道就在山谷中曲折盤旋的延伸。到了春夏,這里是新疆西部最美麗的山谷。果子溝的另一個名字是「塔勒奇達坂」,是一條北上賽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峽谷孔道,全長28千米。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命次子察合台台率軍,鑿石理道,刊木為橋,始成車道。該溝古為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絲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鐵關」之稱。現為312國道(烏伊公路一級公路段)所經。果子溝以野果多而得名,溝內峰巒聳峙、峽谷回轉、松樺繁茂、果樹叢生、野花競放、飛瀑湧泉、風光秀麗,婉如 「奇絕仙境」一般。清代林則徐流放新疆,進入溝中時,感嘆「如入萬花谷中」, 可見果子溝在夏花絢爛之時的艷麗。
新源縣吐爾根鄉-----中國最原生態的野生杏林
吐爾根鄉杏樹溝位於新疆伊犁新源縣吐爾根鄉,山坡滿是野杏樹!這是一片中世紀遺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或集中、或散落於鞏及斯河北岸,距218國道3公里處,佔地有3萬多畝,是我國野杏林集中地之一。 4月上旬的新源縣吐爾根鄉杏花溝,雖寒意未盡,卻已是杏花的海洋。當遠方的雪峰還有皚皚白雪時,滿山遍野的杏花卻已如醉霞緋雲般地爭相鬥艷。春天是花兒的節日,百花綻放的季節,總是能引起人遐想。雖然河谷的春天遠沒有到呼喚大地萬物復甦到繁花似錦、萬紫千紅的地步,但在新源縣這個特定地域和特殊環境中卻可以看到這個時節很多地方見不到的滿山春色。走進吐爾根溝,幾公里之外,都能聞到清新的杏花香味。放眼望去,高低起伏的山脈、錯落有致的美景、集中密布的野杏林一一映入眼簾,與大自然零距離的接近、與中世紀見證者零距離的親吻,頓時感覺心曠神怡、萬物飄渺。綿延十幾公里的山坡上,成千上萬的杏樹在春風的撫慰下競相綻放。一朵朵杏花潔白如雲,一簇簇燦爛如霞,剎那間,整個天空也都被它們輝映的明媚起來,生動起來。
新源野果林-----世界第二大原生態野果林
世俗的生活,難得沉醉,卻在暮春時節,在一個叫做野果林的地方,深醉而不想醒來。
新源縣野果林的大部分處於新源縣阿勒瑪勒鄉,「阿勒瑪勒」在哈薩克族的語言里是「蘋果」的意思。新源縣野果林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歐亞面積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面積約10萬畝,主要以野蘋果為主要建群種,還有野杏、山楂、忍冬、薔薇、木枸子、小檗、天山衛茅、懸鉤子等喬木、灌木。在闊葉林帶低窪和陰濕地段,野蘋果林發育最為完好,樹高10米-13米,為短矩鳳仙~新疆野蘋果群叢組,郁閉度可達0.9,林下草木層中70%-80%為短矩風仙草,通常樹齡大都在100~500年不等。
新源縣野果林約佔全世界野生果林面積的70%,屬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亞洲野果之鄉。這片野果林自發現至今500年來一直沒有遭到人為破壞,也沒有進行旅遊開發,原生態環境保存完好,是全疆乃至全國的原種基因庫。每年5月1日前後的兩周是野果花的花期,正常情況下,野果林的盛花期為一周左右,根據天氣冷暖情況,年年有不同。由於今年伊犁河谷降雪較多,雪融期可能會長一些。根據時間的推算,今年盛花期應該在5月10日左右。
特克斯縣阿克塔斯草原----紫色的夢幻天堂
特克斯縣自古以「烏孫屬地」載入史冊。阿克塔斯旅遊景點位於八卦城以南著名烏孫山上,臨近省道220線,距離縣城25公里,距伊寧市120公里。因山石光白而得名(「阿克塔斯」哈薩克語意為「白石山」),有原始森林、泉水溪流、天然草原和民間美麗愛情產物---姑娘墳;濃郁的草原牧民生活氣息,自然天成的綠色環境令人心曠神怡。
6--7月,阿克塔斯是鮮花盛開的季節,走進阿克塔斯草原,印入眼簾的成片成片的紫色雪地報春花和滿山遍野的小黃花開滿了整個草原,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草原上紫色報春花和小黃花競相綻放,放眼望去看去,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彩色的花紋。 阿克塔斯草原的廣袤與遼闊讓人盪氣抒懷,那滿眼的碧綠和無邊的花海總能讓人覺得愜意清爽。眼前的一切讓人如此旋目、如此夢迷、如此神往。靜靜地站在阿克塔斯草原上,沐浴著暖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身心悠悠然徜徉於遠離喧囂萬籟俱寂的天地之間,這一刻,你會彷彿置身於一個如夢如幻的人間天堂。
尼勒克縣仙女湖--- 一處可以忘記塵人間仙境
仙女湖位於尼勒克縣的闊爾克山上,距伊寧市260公里,距縣城公里。山上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高山湖泊,它們是由雪山上的融化的雪水匯流集而成的。其中最美的要算仙女湖了。當地人稱它為「闊爾克湖」,它位於闊爾克雪山2100--2500米的峰巒之間。湖水清澈見底的,水質甘甜。周圍雲杉、冷杉等珍稀樹木環湖生長,樹型挺拔俊秀,湖光與岸邊雪峰積雪相映,嫵媚迷人。盛夏的仙女湖沿岸的野花織錦,金蓮花怒放,走進其間,令人心曠神怡。仙女湖天生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純美,她美的讓人忘記塵世紛擾,純的讓人的心靈也被她凈化了。站在煙波浩淼的湖畔,那滿眼的碧綠和無邊的花海總能讓紛亂的心靈變的寧靜。眼前的一切讓人如此旋目、如此夢迷、如此神往。靜靜地站在仙女湖湖畔,呼吸著醉人的花香,沐浴著清涼的山風,身心悠悠然徜徉於遠離喧囂萬籟俱寂的天地之間,使人如臨仙境。
鞏留縣庫爾德寧---- 一處尋奇探幽的絕色佳境
庫爾德寧景區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東南山區,西天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距縣城68公里,距伊寧市150公里,距那拉提機場80公里。距鞏留東部山區莫乎爾鄉東19公里,大吉爾格朗河支流庫爾德寧河畔,為大吉爾格朗峽谷南側山間闊谷,海拔1500米,擁有國內最大的原始雲杉林。國家級雲杉自然保護區即位於此地。庫爾德寧是著名風景區和旅遊避暑勝地。秋去葉似火,春來花滿山。景色迷人,氣象萬千,雄奇中透著秀美,多彩多姿,超凡脫俗,非身臨其境,難以筆墨形容。主要景觀有荷蒼隘口,荷蒼峽谷瀑布,提克喀拉尕依林海,喀班巴腑峰遠眺,草原落日,林海日出等。這里不僅是遊客尋奇探幽的佳境,還是畫家和攝影家進行創作的源泉和樂園。
鞏留縣恰西----令人嚮往的人間仙境
塞外江南在伊犁,伊犁最秀是恰西。6月-7月是恰西風景區最美的季節,多彩絢爛的美景吸引的無數遊客前來一睹她的芳容。恰西風景區位於鞏留東南部山區,距縣城72公里,恰西闊谷呈南北走向,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背靠雪山,群山環抱,古樹參天,綠水環繞,其景觀雄奇中透著秀麗,素有恰西山水美如畫之稱,有不少文人墨客為其詠和潑墨作畫。主要景觀有林海松濤、燕子橋等。
昭蘇縣夏塔古道-----中國10大經典穿越線路之一
夏塔古道風景區,距縣城約70公里。起始於昭蘇縣的夏塔鄉境內,向南沿夏塔河谷,翻越冰達坂,終至溫蘇縣境內,因其道路開始於優美壯麗的夏塔草原,故稱為夏塔古道,也稱夏特、夏台。夏塔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勝地。這里瀕臨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脈,由叢山峻嶺中一瀉而出的夏塔河劃開平坦的草原。隨後,夏塔河再匯入煙波浩渺的特克斯河,加之一攬無余、坦盪如砥的平原,可以說這里阡陌縱橫,田園錯落。夏塔古道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高危的一條著名古隘道,又名唐僧古道。它翻越天山主脊上海拔3600m的哈塔木孜達坂,溝通天山南北,乃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徑。因爾得名「沙圖」,夏塔是沙圖的轉音,意為「階梯」、「台階」、「梯道」,也有稱之為「夏特」的。沿夏塔河岸上行,便到了雲霧繚繞、氣勢磅礴的木扎爾特雪峰之下。木扎爾特就是《大唐西域記》所載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也是夏塔古道的「瓶頸」。沿途多見石階梯,時斷時續,均為當年古道之遺存。
尼勒克縣蒙瑪拉爾草原--- 一個離雲最近的空中草原
蒙瑪拉爾草原位於尼勒克縣,距縣城100公里,距伊寧市100公里,最高海拔約2700米。屬典型的高山草原,每當盛夏,草原上開滿五顏六色的小花,又素有"五色草甸"之稱。這片草原不同於內蒙古大草原,這里的牧草比內蒙古大草原的要高三至五倍,色彩鮮嫩翠綠。在這神奇的草原上,盛開著各色各樣的鮮花,當你踏上這片草原,心情頓時變的豁然開朗。走在這樣的風景里,有走過塵世的感覺。內心沒有絲毫的浮躁,平靜地猶若一潭湖水。每一個腳步都是無比地輕盈,可以想像成走在人間天堂里,也可以將自己想像成一個初臨人世的新生兒。就連山風也感性了起來,忘記了凜冽的個性,溫柔地撫過發絲將我的凡塵瑣事吹得很遠很遠。
特克斯縣喀拉峻大草原--- 世界最美的高山天然優質大草原之一
喀拉峻大草原景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八卦城東南56公里處,距伊寧市175公里,是伊犁州旅遊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東西長89公里、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2848平方公里,海拔在2000-3600米之間。南接達根別勒山,北望哈克爾山雪峰、瓊庫什台大草原,庫爾代河大峽谷由東向西蜿蜒近百公里,在喀拉峻大草原與瓊庫什台大草原之間形成一道天然綠色屏障。喀拉峻是哈薩克牧民的夏牧場,生長104種天然優質牧草,屬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草原,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世界上少有的高山天然優質大草原」。
每年春夏季節上百種天然牧草在不同時間依次綻放色彩、形態、香氣各異的花朵,被綠茵絨絨的草原襯托的更加絢麗多彩。喀拉峻山巒連綿起伏,在晨曦落霞映照下線條柔美、層次分明、五花綻放,雪山雲杉相映成輝,猶如一幅大氣磅礴的天然畫卷,草原盡頭是一道天然峽谷,極為險峻,峽谷內森林密布、溪水潺潺、松濤鳥鳴,遠處藍天白雲、雪山皚皚,與博大、遼闊、俊美的草原美景形成極大的反差,成為一道神奇的點綴之景,其景觀與州直其他草原相比,極具特點,是欣賞草原美景、體驗牧民生活的最佳之地,同時也是攝影、觀光、寫生、探險愛好的嚮往的聖地。
伊犁65團薰衣草基地-----中國薰衣草之鄉
世界上四大薰衣草產地,中國新疆伊犁就是其中之一,卻少為人知。以至我們不用到法國,在中國地盤上,也能欣賞到另人陶醉的美景。新疆伊犁河谷地區位於天山北麓,三面環山,屬半乾旱氣候區,與世界著名薰衣草產地法國普羅旺斯地處同一緯度帶,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非常相似。上世紀60年代,兵團農四師六十五團和七十團首次從北京植物園移植薰衣草到伊犁地區並獲得成功。由於所產薰衣草株高花繁,油質清純,香味濃郁,伊犁地區已成為世界薰衣草四大知名產地之一,2003年,農四師六十五團還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薰衣草之鄉。2005年,伊犁地區的薰衣草種植面積達到2.1萬畝,產量突破100噸,佔到全國種植薰衣草面積和產量的95%以上。
景色如畫的霍城縣大西溝
大西溝座落在霍城縣西北的大西溝鄉境內,距伊寧市90公里,距縣城50公里。溝內河流蜿蜒曲折,夾岸重巒疊峰,山上生長各類野果,以野酸梅、野蘋果、野核桃、杏、山楂為多,共有野生果樹幾十萬株。野酸梅是亞洲獨有的、唯一分布在伊犁河谷的罕見物種,其學名為櫻桃李,屬喬木,果實呈圓球形、橢圓形,果實顏色分紅、黑、紫、黃四種,味酸甜可食,製成的飲料、果醬具有保健作用。春天,溝內果花爛漫,香氣怡人;秋天,漫山紅葉絢麗,景色如畫。
烏孫古道---徒步愛好者嚮往的天堂
烏孫古道與狼塔C線、夏特古道並列為新疆最為知名的三條頂級的徒步線路,是徒步愛好者嚮往的經典線路。烏孫古道是貫通南疆與伊犁之間的交通便道,起始於新疆昭蘇縣夏塔鄉境內、向南沿夏塔河谷、翻越冰達坂、終至南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境內,民間傳說稱唐玄奘曾穿越此古道。
烏孫古道沿途的自然風格非常迷人。這里有新疆地區比較少見的大型湖泊(阿克庫勒湖),還有草原、雪嶺雲杉林、雪山、冰川。美麗的阿克庫勒湖緊依著阿克布拉克達坂(天山主脈),給人感覺就像是到了「東天山」———博格達峰腳下的天山天池一樣,而且風景更勝天池一籌。
伊寧縣阿吾贊森林公園的絕色金秋
阿吾贊森林公園位於伊寧縣卡拉亞尕奇鄉北部山區,距伊寧縣城約22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總面積180平方公里,林木總蓄量124萬立方米。該地海拔1005米,屬山區小氣候,冬暖夏涼。地形開闊,山石奇特,林區資源豐富,野生動物眾多,是徒步、攝影、野營的理想場所。
秋色醉人的鞏留縣莫乎爾
鞏留縣莫乎爾是伊犁最美的秋色之一,景色別有風韻。到了金秋10月,綿延幾公里的野果林落英繽紛,經過秋霜濾過的草原、樹木、河水絢麗多姿,嫵媚誘人。金秋時節的莫乎八連,遠處的山峰層林疊嶂,高低錯落,綠色的背景上點疊著紅色、金黃色。色彩從四面八方聚攏來,紅的野杏葉、黃的野蘋果葉、綠的沙柳葉……層層疊疊,一片一片,山裡山外,處處洋溢著鮮活而絢麗的秋色。秋風拂過,一株株野果樹隨風搖曳,那一樹樹秋葉毫不遮掩地宣洩著生命色彩,黃的似金、紅的似火、綠的似玉,每種色彩都是由淡至濃,淡的清雅,濃的熱烈。
新源縣鞏乃斯溝---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鞏乃斯溝於新源縣東部,這里有美麗的大草原,鬱郁蔥蔥的森林,奔騰不息的河流。從新源縣此向南行進約一小時,便能達到風景如畫的鞏乃斯溝。一路上撲入車窗的景色,讓你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觸。那碧天的雲,高聳雲天的雪山,鬱郁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儼然像一位美麗的少女,裸露著誘人的胴體,在風中展現著消魂的倩姿。
在這一方美麗的凈土,平日那些緊張與浮躁的心緒漸漸沉靜下來。清新的空氣,遼闊的草原,廣袤的森林,草原深處那移動如雲的羊群,猶如置身於仙境與夢幻中。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清新,陣陣山風輕輕拂過天地間。一縷縷霧從草原上升騰而出,林間乳白色的霧氣像素紗在樹叢中纏繞著,飄動著。晨霧似乳白色的薄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揮不走,扯不開,斬不斷,使人有種飄飄然乘雲欲歸的感覺。
百里畫卷--唐布拉大草原
唐布拉是尼勒克縣境內喀什河峽穀草原景觀的統稱,得名於縣城東南 105 公里處的一個山溝,因其溝東測山樑上有幾塊碩大無比的岩塊,恰似玉璽印章,故名唐布拉,哈薩克語即大印章。唐布拉風景秀美,有森林、草原、飛流、山石等,電影《天山紅花》曾在此地取外景,唐布拉從此馳名。通常,人們將喀什河上游的廣闊山地草場稱為唐布拉草原,是伊犁頗負盛名的五大草原之一。唐布拉草原有 113 條溝,形成 113 個景點,喀什河東西貫通,南北山嶺高懸,斜流頻出,狀如羽翅,水轉景移,頗多秘谷。不少溝谷有天然溫泉,分布密度其他山系少見的,具有礦泉浴開發的美好前景。
中國最美的空中草原--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於新源縣那拉提鎮境內,位於楚魯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鎮旅遊接待站為核心,包括周圍草原、賽馬場等眾多景點。這里充滿山村的寧靜與祥和。河谷階地發育明顯,山勢和緩,坡度約11—12度,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種類主要有糙蘇、假龍膽、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種野花開遍山崗,紅、黃、藍、紫五顏六色,將草原點綴得絢麗多姿。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八卦城----特克斯縣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獨具特色,有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八卦城,有保存完整,數量最大的烏孫古墓群,烏孫國"夏都"故址,漢代經君公主在此開烏孫國宏大殿建築先河;有草原石人、塞人古墓、古代岩畫、岩石風洞,有獨特的垂直氣候帶、垂直景觀,"一山四季景,十里不同天";大峽谷集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有詩贊:"借問仙境何處覓,牧童遙指八卦城。"
一入縣城,就能看到一個叫城標的雕塑,上鑲嵌有兩個象徵陰陽魚眼睛的黑白圓球,其四周用花崗岩修建,上面印有八個不同的卦。城標外圍還由64根鐵柱組成,象徵易經的64卦。在城的中心聳立著50多米高的八卦觀光塔。據介紹,該觀光塔始建於1968年文革時期,當時塔體四面刻有毛主席語錄,稱為語錄塔。但當年其只有22.5米高,為三層八面柱體磚混結構。1993年經過抗震加固和改造後,更名為觀光塔。從此,它就成了觀黨八卦城全景的最佳地點。
八卦城以中主八卦文化廣場為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射線般向外伸出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待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一環路環繞中心八卦文化廣場,路的外側是商店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築群,樓宇首尾相接;二環路兩側主要分布的是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建築密度較低,小樓被綠蔭遮掩;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及周圍地帶,則是城鎮居住小區,且大多為獨家小院,其間保留有大面積果園。其中,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並充分地反映了64掛386爻的易經數理。為了不讓人們迷路,各街都旋轉有方位說明牌。整個縣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邊宮般,路路相通、街街相連。它是現今世界上惟一一座保存良好、卦爻完整、規模最大的八卦城。

3. 新疆是如何保護亞洲最大野果林的呢

在新疆天山腳下,生長著一片亞洲面積最大、最密集的原始野生果林。然而,被「外來生物」蘋果小吉丁蟲啃食20多年後,如今這片珍稀野果林80%已死亡。

「外來生物」蘋果小吉丁蟲的「入侵」對野果林的危害是毀滅性的。新源縣林業局黨組書記汪貴山介紹,蘋果小吉丁蟲是一種蛀干型害蟲,危害比較隱蔽,人工防治非常困難。目前,80%的野蘋果樹枝幹已被「蠶蝕」死亡,野蘋果面積逐年減少,自然更新與恢復較為困難,亟待加大保護。

4. 新源縣野果林改良場郵編郵編是多少

省 份: 直轄市 城 市:伊犁哈薩克
區/縣: 新源縣 機構名: 新源縣野果林改良場
郵 編: 835815 區 號:

5. 亞洲最大的野果林,靜謐的花海有多美麗

不知道用電腦這么久了,大家有沒有一些疑惑,那就是電腦桌面上的那些美景是如此的漂亮,一片綠色草原中長滿各種的花,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樣的美景到底是在哪裡,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美景嗎?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了這個地方,並確定這樣的美景不是虛構的,是真實存在的。


據悉這片野果林原本的佔地面積是擴張到了附近的村莊的,但在短短的幾年中就萎縮到了山腳下,可見大家對這里的破壞還是非常大的,說到這里小編都有些不忍心去這里旅遊看看,不想讓大家打擾這一片凈土,如果這里變成了著名的旅遊風景區,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甚至這片土地上的野果樹都會就此消失。

6. 亞洲最大的「野果林」在哪裡

不知道用電腦這么久了,大家有沒有一些疑惑,那就是電腦桌面上的那些美景是如此的漂亮,一片綠色草原中長滿各種的花,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樣的美景到底是在哪裡,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美景嗎?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了這個地方,並確定這樣的美景不是虛構的,是真實存在的。今天小編就把這個地方介紹給大家。

據悉這片野果林原本的佔地面積是擴張到了附近的村莊的,但在短短的幾年中就萎縮到了山腳下,可見大家對這里的破壞還是非常大的,說到這里小編都有些不忍心去這里旅遊看看,不想讓大家打擾這一片凈土,如果這里變成了著名的旅遊風景區,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甚至這片土地上的野果樹都會就此消失。

7. 中國新疆山區的野生果樹很多,如野蘋果分布在() a.鞏留縣 b.新源縣 c.塔城

C、塔城。

8. 新疆鞏乃斯 資料

新疆鞏乃斯
鞏乃斯,蒙語意為「太陽坡」 位於巴音布魯克草原北部,長40公里,寬1 公里。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也是「天馬--伊犁馬」的著名產地。該地草原地勢跌宕起伏,氣象萬千。山地草原,河穀草原並存,春夏秋冬牧場齊備,河湖泉澗,野果山花,珍奇異獸,應有盡有,放眼鞏乃斯,盡是迷人好去處。

天寒雪飄,鞏乃斯河水因為流速太快,故無法結冰,只是在河岸的左側和平緩處才讓積雪覆蓋住向里擴展。

在鞏乃斯草原環顧四周,藍天、綠地、青山、綠水,一色的北疆風情,令人心曠神怡。還有鞏乃斯河在眼前蜿蜒流過,可謂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圍玉帶河縱橫」。四周山巒起伏,碧草如毯,既有草原的遼闊,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濤的氣勢。

浩盪而清澈的鞏乃斯河水,沒有泡沫,只在拐彎沖擊岩石的急流處,一圈一圈的漩渦平靜地向外展開,爾後向西平鋪而去,如同平坦的布幅 …….這就是鞏乃斯河的夏季。

河穀草場景色十分動人,特別是仲春時節,在各色野花競相爭艷之中,尤以火紅的克孜哈勒達合,星星點點地點綴其間,如浮雲落霞成片織錦,拂風輕搖,牛羊蠕動,遠山白雪皚皚,動靜相映,被人稱為鞏乃斯草原的勝景之一。

夏季鞏乃斯草原恰似五彩織成的地毯,綠底銀邊花帶,在藍天映襯下尤顯華麗且氣勢恢宏。

鞏乃斯微風吹拂,林濤震耳,樺榆嫵美,雲杉多姿,曲柳婀娜。蜂蝶過處,草青葉雅,金英子耀金,黨參花濺香,烏拉貴花吐芳,山丹丹花流艷。溫泉騰紫霧,熱氣拂人面,白雲身邊繞,天使眼前飛,猶如置身於花的海洋,草的世界。

冬天的鞏乃斯,整個草原都閃著銀光,山巒連綿起伏千餘里,皚皚白雪覆蓋千餘里,碧草如茵的草原被白雪裝點成銀白色的世界。白雪掩飾了自然的本色,千里壁毯的山坡不再顯得油綠如茵,嶙峋的岩石輪廓也不再顯得那麼分明。山上的牛羊溫順地轉場到冬窩子里,悠閑地嚼著玉米秸稈……

隆冬,厚厚的白雪覆蓋了鞏乃斯草原的大地,天地間蒼蒼一片。此時,一切都現得那樣的單調無味,就連熙熙攘攘的小木屋也靜靜的享受冬日的暖陽,再遙看山川,山巒在雪的映襯下更是顯得銀裝素裹。

雖然時空輪回,但鞏乃斯草原上的哈薩克牧民身上流淌著的仍是游牧民族的純正血統,他們依舊保留著疝氣剽悍的民族特性,依舊能馳騁於千里草原。在鞏乃斯草原,上至耄耋老翁,下至垂髫少年都是騎馬能手。此外,夏日的草原牧場又多了陣陣牧歌,片片牧群,盛裝少女,騾悍騎手,為壯美的大草原增添了盎然生機。

每年六月至九月間,這里碧草茵茵,山花漫野,五顏六色,將草原點綴得絢爛多姿。在草原上散布的哈薩克氈房如雨後春筍,使草原更富生機與活力。伊犁哈薩克自治洲和新源縣的草原盛會多在這里舉行。

氣候:
鞏乃斯草原年平均氣溫-4.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僅0.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6.0℃,7月平均最高氣溫17.7℃,年降水量276.2mm,日照時數282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3%,年平均風速2.6m/s,最多風向為靜風,風頻28%,其次為東風,風頻為12%,每年9月 7日初雪降臨,到來年 6月 2日才停止降雪。

交通:
去鞏乃斯草原可從烏魯木齊乘汽車,沿烏伊公路轉獨庫公路,驅車460公里抵和靜縣。也可從吐魯番乘火車到達和靜縣,再從和靜縣城沿著崎嶇的山路行300公里,便可進軍鞏乃斯草原。

飲食:
由於哈薩克族主要以牛、羊、馬肉為主,其次是用麵粉製成的饢和面條以及抓飯等。他們最喜歡的食物有「金特」:用奶油混合幼畜的肉,裝進馬腸里,蒸熟後食用。喝的主要是牛奶、馬奶、奶茶、更喜馬奶酒。

民俗民風:
哈薩克族的喜慶日,有「肉孜節」(通稱小年)、「古爾邦節」(通稱大年) 以及帶有濃厚民族風味的「拿吾魯孜節」等。此外,哈薩克族的姑娘們也是能歌善舞的,如擠奶舞、剪羊毛舞 、綉巾舞、制氈舞、走馬舞、斗熊舞以及婚禮舞等多和游牧生活有關。青年男子喜歡摔跤、賽馬、刁羊,還有青年男女共同取樂的「姑娘追」。

地方風味:
脆香而薄的烤饢、烤包子、拉麵、油饊子、油塔子 、薄皮包子、奶茶,則是哈薩克族的傳統食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能將牛奶、羊奶加工成八九種奶製品,或香或甜或酸,都帶有濃郁的奶味,營養豐富,可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