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突發公共事件
擴展閱讀
如何說服買股票 2025-08-13 17:01:29
大連智能交通網 2025-08-13 15:08:58

突發公共事件

發布時間: 2022-02-22 12:09:39

Ⅰ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突發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二、突發事件的分類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我國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類:
◆自然災害類: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事故災難類:主要包括工礦商貿企業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核輻射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故等。
◆公共衛生事件類: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類: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事件、群體性事件以及其它刑事案件等。
三、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和預警
突發公共事件按照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預警級別分為四級,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
四、緊急呼救
1、110報警電話
發現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與人身安全、擾亂公眾正常工作、學習與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時,應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110電話免收電話費,投幣、磁卡等公用電話或手機、小靈通均可直接撥打。

Ⅱ 突發公共事件有哪些

都是敏感詞!打不出來!

Ⅲ 突發公共事件的內涵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⑴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⑵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⑶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

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

Ⅳ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

丁寧寧:「首先,我們要理清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確。當然,如果由於政府本身的執政能力而發生問題,使一般事故擴大為突發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問題。一般情況下,政府對於一般情況下的各種自然、人為的相關事故都有一套處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處理程序,一般情況下不會變成突發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業化初期,火災曾經是突發公共事件一個重要的隱患和誘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隊和聯防機制之後,火災就不再成為一個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誘因了。實際上,在整個人類和自然界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原來沒有遇到過,或者原來遇過但影響沒有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災害,還有由於中國人多,在某些建築物或者大型活動中產生的踐踏事件等等。」
丁寧寧,男。1947年4月22日出生於河北省武安縣。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部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

Ⅳ 突發公共事件的相關舉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是自2001年昆侖大地震(8.1級)後的第二大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這次汶川地震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人民幣。四川最嚴重,佔到總損失的91.3%,甘肅佔到總損失的5.8%,陝西佔總損失的2.9%。國家統計局將損失指標分三類,第一類是人員傷亡問題,第二類是財產損失問題,第三類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問題。在財產損失中,房屋的損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7.4%。包括學校、醫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損失占總損失的20.4%。另外還有基礎設施,道路、橋梁和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失,佔到總損失的21.9%,這三類是損失比例比較大的,70%以上的損失是由這三方面造成的。 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間接損失同樣不可忽視。比如說,事故災害發生之後,公眾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公眾心理也會受到巨大沖擊。
此外,有一些突發公共事件是由於管理不當、玩忽職守所引發,在處理過程中當地政府又存在「捂蓋子」的行為,例如廣西南丹縣的礦井事故。當此類事件塵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後,政府的公信力會遭受嚴重損傷。總而言之,這類損失雖然是軟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傷害和長遠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直接損失。

Ⅵ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幾類共有幾個級別

突發公共事件: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目的是落實應急管理的責任和提高應急處置的效能。

Ⅰ級(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由負責組織處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凍災害,Ⅱ級(重大)突發事件由省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Ⅲ級(較大)突發事件由市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Ⅳ級(一般)突發事件由縣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

應急要點:

1、飲食宜清淡;多喝涼白開水、冷鹽水、白菊花水、綠豆湯等防暑飲品。

2、保證睡眠;准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葯品,如清涼油、十滴水。

3、在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採取防護措施或停止作業。

4、白天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要打傘、戴遮陽帽、塗抹防曬霜,避免強光灼傷皮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突發公共事件、人民網-人民日報: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Ⅶ 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幾級

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級。

突發公共事件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目的是落實應急管理的責任和提高應急處置的效能。

Ⅰ級(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由國務院負責組織處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凍災害;Ⅱ級(重大)突發事件由省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Ⅲ級(較大)突發事件由市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Ⅳ級(一般)突發事件由縣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

我國每年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驚人:2003年中國因生產事故損失2500億,各種自然災害損失1500億元,交通事故損失2000億元,衛生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損失500億元,共計6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損失我國GDP的6%。

2004年中國發生各類突發事件561萬起,造成21萬人死亡,175萬人受傷。全年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50億元。

2005年發生災害突發公共事件540萬起,比上年減少21萬多起;造成大約20萬人死亡,比上年減少了1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253億元,比上年有較大幅度降低。

Ⅷ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包括哪些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為4類:

1.重大傳染病疫情:

是指傳染病的爆發和流行,包括鼠疫、肺炭疽和霍亂的爆發、動物間鼠疫、布氏菌病、炭疽等流行、乙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罕見或已消失的傳染病、新傳染病的疑似病例等。

2.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是指一定時間內(通常指2周內)在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如同一醫院、自然村、社區、建築工地、學校等集體單位)內同時或相繼出現3例以上相同臨床表現,經縣級及以上醫院組織專家會診,不能診斷或解釋病因,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發生的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

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包括中毒人數超過30人或出現死亡1例以上的飲用水和食物中毒;短期內發生3人以上或出現死亡1例以上的職業中毒。

4.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包括醫源性感染暴發;葯品或免疫接種引起的群體性反應或死亡事件,嚴重威脅或危害公眾健康的水、環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學性物質丟失、泄露等事件,生物、化學、核輻射等恐怖襲擊事件;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體性急性中毒事件。

有潛在威脅的傳染病動物宿主、媒介生物發生異常,和學生因意外事故自殺或他殺出現1例以上的死亡以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其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Ⅸ 什麼是突發公共事件突發公共事件的特徵有哪些

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這些事件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1、客觀性和復雜性。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由多種原因、多種因素、多種條件構成,而且這些原因、因素和條件往往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甚至相互轉化。因此,既要進行科學分類管理,又要加強相互協調和溝通,採取科學、系統、綜合的措施應對。
2、長期潛伏性。事件的發生有一個量變過程,具有隱蔽性。所以,應當極其重視這一階段,加強科學研究,盡可能地化解這種量的積累,防止量的擴張和質的突變。這就是國家一貫倡導的預防為主的方針。
3、突發性。這些事件會在何時、何地或何種情況下發生,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為我們防止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和選擇採取應對措施的時機,增加了難度。因此,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應急體制具有特殊意義。
4、災難性。這些事件對社會大眾的財產和生命有時會帶來災難和毀滅,這種損害是剛性的,不可逆轉的。一旦發生,必須動員必要的力量和資源進行緊急救援,力爭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5、廣泛性。如1976年發生在唐山的大地震,波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多個省市區。2002年底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擴散到中國20多個省市區,並波及歐美。為此,有必要建立區域性或全國性的應急機制,並與其他國家或有關國際組織建立聯系,共同抗擊突發事件。
6、共振性。公共安全事件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連鎖反應。如大洪水不僅影響農業,而且影響教育、交通運輸、工業生產、商業流通等。洪水退後還可能造成大面積的流行病疫情爆發,房屋和基礎設施損毀影響建築業等。為此,必須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Ⅹ 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幾類

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2、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

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

1、突發性和緊急性:即政府所面臨的環境達到了一個臨界值和既定的閥值,政府急需在高度壓力下快速做出決策,但通常缺乏必要的訓練有素的人員、物資和時間。

2、高度不確定性:即在突發公共事件的開端,經常無法用常規性規則進行判斷,信息嚴重不充分、不及時、不全面,並且其後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響沒有經驗性知識可供指導,一切似乎都在瞬息萬變。

3、影響的社會性:即突發公共事件對一個社會系統的基本價值和行為准則架構產生嚴重威脅,其影響和涉及的主體具有社群性。

4、非程序化決策:即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必須在有限的信息、資源和時間的條件下尋求「滿意」的處理方案,迅速地從正常情況轉換到緊急情況是政府應急管理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