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孫越琦簡介
你把他的名字寫錯了。
孫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麒,紹興平水銅坑(現平江鎮同康村)人。宣統元年(1909)考入山會初級師范簡易科,畢業後義務教書一年。民國二年(1913),入上海復旦公學,畢業後考入天津北洋大學礦冶科。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愛國民主運動。「五四」運動期間,作為北洋大學學生會會長,滿懷愛國激情,積極參與發動組織天津學生罷課遊行,被校方開除。經蔡元培幫助,轉入北京大學礦冶系學習,十年畢業。十三年應聘創辦北滿穆棱煤礦。十八年至二十一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深造,並到英、法、德、蘇聯等國考察油礦、煤礦。回國後,任國防設計委員會專員兼礦室主任。二十三年,任陝北油礦探勘處處長,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在陝北延長、延川一帶勘探石油,打出中國第一口油井。11月,與翁文灝去焦作整理中福煤礦,任總工程師。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力排中外董事眾議,冒生命危險組織中福煤礦員工將大部分設備拆除搶運至四川,與民生公司、資源委員會、鹽務總局、四川銀行界分別合辦天府、嘉陽、威遠、石燕四個煤礦,兼任四礦總經理,對抗戰後方工業和民用煤炭供應,貢獻很大。三十年,兼任甘肅油礦局總經理,在高寒戈壁,與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建成我國第一座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其產量幾乎是後方產油之全部,被譽為「煤、油大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三十一年8月在中國工程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上,被授予金質獎章。抗日戰爭勝利後,由經濟部派往沈陽為東北區特派員,接收東北重工業,同時兼任河北平津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三十五年任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副委員長,後任委員長。面對蔣介石堅持內戰、獨裁和國民黨貪污腐敗,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站到共產黨、人民革命一邊。三十七年10月,以資源委員會委員長身份,於南京召開重要工礦企業和部門負責人秘密會議,確定「堅守崗位,保護財產,迎接解放,辦理移交」之方針。在中共地下黨幫助下,冒著生命危險,組織員工開展護廠、護礦斗爭,拒絕執行蔣介石關於拆遷資源委員會所屬工廠設備去台灣之命令,將所屬近千個大、中型廠礦企業及三萬科技、管理人員完整地移交給共產黨。三十八年5月,其愛國行動被國民黨察覺,即辭去在國民黨政府中所任職務去香港,公開與國民黨決裂。到香港後,發動資源委員會駐港國外貿易事務所員工開展斗爭,組織「保護礦產品委員會」,並於1949年11月14日通電全國宣告起義,保護大量稀有礦產,得到毛澤東主席復電嘉勉。1949年11月攜眷回到北京,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後任開灤煤礦總管理處副主任、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煤炭工業部顧問等職。是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歷任民革河北省主委、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中央名譽主席。還應聘擔任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名譽理事長等多種社會職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已屆耄耋高齡,仍壯心不已,奔走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獻計出力,提出許多真知灼見,為國家和人民奮斗到最後一息。其忠貞不渝之愛國思想、腳踏實地之敬業精神、清廉樸素之生活作風,堪稱典範。1995年12月9日,病逝北京,終年103歲。
⑵ 如何評價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成立孫越崎學院也是中國礦業大學本科教育優質工程的主體內容之一,旨在充分利用和發揮中國礦業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和學科優勢,通過實施通識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教育,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拔尖人才。成立孫越崎學院是為了進一步完善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為拔尖人才培養、個性化教育建立又一條綠色通道,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校本科與研究生水平,增強學科實力。
⑶ 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是干什麼的
中國礦業大學建立孫越崎學院,旨在充分利用和發揮我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學科優勢,通過實施通識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教育,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
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拔尖人才。孫越崎學院也是我校實施本科教育優質工程的主體內容之一。
學生在完成學院的培養計劃,修完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畢業,修業年限可在3至5年內彈性調整。但每年學院將淘汰不能適應孫越崎學院學習的學生,退回原學院學習。
(3)孫越崎擴展閱讀:
孫越崎學院的特點
孫越崎學院不同於其他學院。還在於該學院將不再設立專門的學生輔導員,學生成立自我管理委員會,自主處理學習、生活中的相關事務,真正體現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
孫越崎學院雖然是以近代工礦泰斗、名譽校董孫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但學院的招生並不限於煤礦專業,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專業,也有少部分文科專業。
孫越崎學院的成立,是中國礦業大學轉變教學管理模式的一次全新嘗試,該學院將成為培養優秀拔尖人才的特區。
⑷ 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特色班和實驗班有什麼區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7
⑸ 孫越崎的介紹
孫越崎(1893~1995),男,原名毓麒,浙江紹興平水銅坑(現平江鎮同康村)人。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共產黨的錚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他一生抱著科技興國的理念,艱苦奮斗,為我國煤炭、石油事業的開發建設和人民革命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能源工業的奠基者之一。領導開發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油礦--延長油礦。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座較具規模的石油城--玉門油礦,為祖國的石油工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⑹ 孫越崎獎學金是多少錢
學生獎學金不到一千,那位聞孫越琦的只能去地下了,以為1995年人家就去世了。雖然獎金少,但分量很重!
⑺ 中國礦大孫越崎學院的事
我是礦大大三學生,這個我打聽到的有關孫越崎學院的信息。其實礦大建這個學院就像是尖子班差不錯!能夠進到這個學院的學生或者是高考分高,或者素質很強的。下面是一些文件上的信息!
凡被選拔進入孫越崎學院學習的學生,在完成規定的學分後,均可獲得免試碩士研究生資格,其中優秀者可以本、碩、博連讀,或出國留學。
學校對進入孫越崎學院學習的學生,在獎、助學金,科研訓練項目,科技競賽,出國留學生選拔等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以激勵拔尖人才成長。
彈性學制
孫越崎學院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生完成孫越崎學院的培養計劃、修完規定的學分後,即可畢業。修業年限可在3~5年彈性變化。
自主選擇專業
前兩年加強基礎教育,選聘我校最優秀的教師授課,外語主要由外教任課,部分課程採用雙語教學。兩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擇專業,到所選專業學院實行導師制和個性化培養。
導師制
孫越崎學院的導師是來自學校各院系,具有豐富教學、科研和指導經驗的優秀教師。導師負責學生的學業、科研訓練等個性化指導,幫助學生制定符合個性發展的培養計劃,學生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在導師的指導下選修個性化課程。
滾動淘汰制
每年淘汰一定比例不能適應孫越崎學院學習的學生,退回原學院學習,並補充選拔相應比例的其他學院的優秀學生轉入孫越崎學院學習。
其實從常用來看,lz最好選這個學院讀,畢竟機會好處太多,雖然學費多,但是礦大的助學金獎學金很完備,不用太多考慮經濟!學到真本事,四年畢業後,工作工資拿到多,貸款好還。不懂的留言!回答完畢!
⑻ 請問孫越崎算名人嗎我覺得沒有他孫女孫維有名啊
孫越崎(1893~1995),原名毓麒,浙江紹興平水銅坑(現平江鎮同康村)人。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實業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共產黨的錚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他一生抱著科技興國的理念,艱苦奮斗,為我國煤炭、石油事業的開發建設和人民革命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能源工業的奠基者之一。領導開發了中國大陸第一個油礦--延長油礦。領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座較具規模的石油城--玉門油礦,為祖國的石油工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人物生平1 909年考入山會初級師范簡易科,畢業後義務教書一年。1913年,入上海復旦公學,1916年畢業後考入天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礦冶科。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反帝、反封建愛國民主運動。「五四」運動期間,作為北洋大學學生會會長,滿懷愛國激情,積極參與發動組織天津學生罷課遊行,被校方開除。經蔡元培幫助,轉入北京大學礦冶系學習,十年畢業。1924年應聘創辦北滿穆棱煤礦。1929年至1933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深造,並到英、法、德、蘇聯等國考察油礦、煤礦。回國後,任國防設計委員會專員兼礦室主任。1934年,任陝北油礦探勘處處長,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在陝北延長、延川一帶勘探石油,打出中國第一口油井。11月,與翁文灝去焦作整理中福煤礦,任總工程師。1937年,「七七事變」後,力排中外董事眾議,冒生命危險組織中福煤礦員工將大部分設備拆除搶運至四川,與民生公司、資源委員會、鹽務總局、四川銀行界分別合辦天府、嘉陽、威遠、石燕四個煤礦,兼任四礦總經理,對抗戰後方工業和民用煤炭供應,貢獻很大。1941年,兼任甘肅油礦局總經理,在高寒戈壁,與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建成我國第一座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其產量幾乎是後方產油之全部,被譽為「煤、油大王」,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1942年8月在中國工程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上,被授予金質獎章。抗日戰爭勝利後,由經濟部派往沈陽為東北區特派員,接收東北重工業,同時兼任河北平津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三十五年任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副委員長,後任委員長。面對蔣介石堅持內戰、獨裁和國民黨貪污腐敗,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站到共產黨、人民革命一邊。1948年10月,以資源委員會委員長身份,於南京召開重要工礦企業和部門負責人秘密會議,確定「堅守崗位,保護財產,迎接解放,辦理移交」之方針。在中共地下黨幫助下,冒著生命危險,組織員工開展護廠、護礦斗爭,拒絕執行蔣介石關於拆遷資源委員會所屬工廠設備去台灣之命令,將所屬近千個大、中型廠礦企業及三萬科技、管理人員完整地移交給共產黨。1949年5月,其愛國行動被國民黨察覺,即辭去在國民黨政府中所任職務去香港,公開與國民黨決裂。到香港後,發動資源委員會駐港國外貿易事務所員工開展斗爭,組織「保護礦產品委員會」,並於1949年11月14日通電全國宣告起義,保護大量稀有礦產,得到毛澤東主席復電嘉勉。1949年11月攜眷回到北京,任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局副局長,後任開灤煤礦總管理處副主任、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煤炭工業部顧問等職。是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歷任民革河北省主委、中央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中央名譽主席。還應聘擔任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名譽理事長等多種社會職務。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已屆耄耋高齡,仍壯心不已,奔走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獻計出力,提出許多真知灼見,為國家和人民奮斗到最後一息。其忠貞不渝之愛國思想、腳踏實地之敬業精神、清廉樸素之生活作風,堪稱典範。
⑼ 孫越崎是誰
孫越崎是我國現代能源工業的創辦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稱為「工礦泰斗」,為我國煤炭、石油事業的開發建設和人民革命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曾任焦作工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及河南理工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⑽ 關於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成立於2008年7月3日。成立孫越崎學院是中國礦業大學本科教育優質工程的主體內容之一,旨在充分利用和發揮中國礦業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和學科優勢,通過實施通識教育、創新教育和個性教育,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拔尖人才。
進一步完善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為拔尖人才培養、個性化教育建立又一條綠色通道,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秉承「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個性培養、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 ,提升學校本科與研究生水平,增強學科實力。
學院概況
中國礦業大學自辦學以來,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師資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A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理工提高班等。 2008年7月3日,為紀念近代工礦泰斗、名譽校董孫越崎先生為中國礦業大學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的重大貢獻,中國礦業大學下文(中礦委[2008]28號)以孫越崎先生的名字命名成立二級實體性學院—孫越崎學院。
2008年10月16日上午,在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會第十七屆頒獎大會上,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孫孚凌,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會副主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濮洪九為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正式揭牌。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介紹了孫越崎學院概況和學院有關機構組成名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