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朱炳仁大師的銅工藝水平
朱炳仁是中國銅建築之父,是無模可控熔銅藝術的創始人,庚彩藝術的發明人。
是工藝領域的一代宗師
B. 朱炳仁的銅藝傳承
傳承人——朱炳仁
目前國內銅雕技藝中杭州銅雕王、百年老字型大小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仁領銜的杭州銅雕已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項重要傳承技藝。朱炳仁是目前國內銅雕界唯一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銅雕泰斗。
朱炳仁先生擔綱了從雷峰塔到峨眉山金頂的當代十大銅建築的建築藝術創造,同時在視覺藝術創作中,傳作出獨具風採的銅書藝術、千姿百態的熔銅藝術、精微入妙的青銅藏書票藝術、銅雕電話卡藝術。「闕立」是他的藝術新思維的代表作。
銅雕的老字型大小品牌為「朱府銅藝」。他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清朝同治年間。1880年第一代銅藝匠人朱雨相在紹興開設「義大銅錫店」,主要做些日常用品。由於價格公道,服務又好,工藝精湛,生意興隆。
到了朱雨相之子朱寶堂手上「義大銅錫店」更名為「瑞昌銅店」,設在紹興北後街83-85號(原地於2002年被拆),生意更加紅火,並開三店一鋪,產品銷到京城。從此「朱府銅藝」名揚天下。
傳到朱寶堂兒子朱德源這一代,戰亂原因,被迫結束銅生意,並舉家遷往杭州。解放後,公私合營,銅材料受到限制,祖傳工藝仍然未能得到延續。朱德源開始走上專門研究銅藝書法之路,融入了杭州的打銅巷,銅藝又開始走向街頭巷尾。
上世紀80年代,改革的春風吹遍了全中國,「朱氏銅雕」傳到朱德源長子朱炳仁手裡,成為第四代傳承人,從做銅字銅牌開始,重新尋找和再造「朱府銅藝」失落了的銅雕技藝,並發展為「杭州一絕」、「中國一絕」。
朱德源的長子朱炳仁成為「朱府銅藝的」自然傳承人,他七歲隨父遷杭,自幼深受父親的藝術熏陶,一直在書畫社學藝,他善於對傳統銅雕藝術進行挖掘和研究,打破了銅雕「重刻輕雕」的傳統製作方法,並總結出「朱府銅藝」七大祖傳絕活,使該工藝突破了書畫禁忌,真正做到「書、畫、刻、雕、鍛、鑄」六位一體,開創了杭州銅雕發展的新局面,作為新一代杭州銅雕的傳承人,他繼承了「朱府銅藝」的銅雕技藝,從工藝和理論兩個角度,對發展銅雕工藝起到了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給銅雕藝術帶來新的活力,「朱府銅藝」的後代朱炳仁迎來了恢復和發展「朱府銅藝」的絕佳時機。朱炳仁創立了「朱炳仁」銅雕的新品牌,研發出62項銅雕國家專利技術,用現代科技建造了杭州雷峰塔、桂林銅塔、常州市天寧寺寶塔、靈隱銅殿、錢王祠銅獻殿、紹興步行銅橋、武漢琴台大劇院、四川峨眉山金頂銅殿、台灣金陵寺祖師廟等大型「中國當代銅建築藝術」工程30多項,其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組織部以及國家博物館收藏。
進入21世紀,形成了新的銅藝術體系,以「朱府銅藝」和「朱炳仁」銅雕為核心的「杭州銅雕」,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附錄:
企業和傳人獲得了許多社會榮譽,受到全社會關注和國家認定。
傳人:朱炳仁,1944年11日生於紹興,大專文化。
職稱:研究員、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熔銅藝術家
成果:
1、開創中國銅建築藝術新行業;
2、挖掘和研究出「朱府銅藝」七大祖傳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3、率先創建中國銅雕科學理論,出版中國銅建築第一部專著;
4、研究、開發出中國第一套薄型青銅藏書票;
5、中國第一人研發銅雕國家授權專利技術;
6、創辦中國首座銅雕藝術博物館;
7、解決高空、高山、高寒地區銅建築的焊接、著色、防腐等高技術問題;
8、承接試製成功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
9、獨創熔銅藝術和庚彩工藝,為五千年的青銅文化掀開新的一頁;
10、研究、創建出一套完善的銅雕藝術體系,集石、木、玉、銅以及書法為一體的銅書藝術;
11、把當地的歷史、文化、地理、自然以及神話、典古、名人、詩詞溶入銅雕藝術中,並開發出大型無縫、彩色銅壁畫,成為中國一絕。
C. 朱炳仁銅2016年產品線
摘要 朱炳仁是中國銅雕領域界唯一一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他為當代中國創立了十大銅建築:雷峰塔、桂林銅塔、常州天寧寶塔、峨眉山金頂、杭州香積寺廟、大洪山金頂、靈隱銅殿等,是最具世界影響的藝術家之一。2000年被列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二十一世紀封面人物》評語說:「銅雕藝術大師中,朱炳仁先生當之無愧為一代宗師。」
D. 銅雕藝術家朱炳仁熔銅280噸,給雷峰塔披上綵衣,如今怎樣
提起白娘子,大家都知道白娘子與許仙在美麗的西湖邊上相遇,以傘定情,分離於雷峰塔前。白娘子與許仙凄美動人的愛情傳說,世人皆曉,大家無不為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到動容,為最終的結局感到傷心落淚。雷峰塔也成為一段美麗愛情故事的見證者。白娘子與許仙的凄美愛情故事雖然是杜撰的,但雷峰塔卻是真實存在於世間的。
現在矗立在西湖邊上的雷峰塔是一座近幾年建造的新塔,舊塔因為是木質建築,經過千餘年的風吹雨打早已經破敗不堪、搖搖欲墜。舊塔坍塌,美景不在,這成為了多少人心中的痛,大家都為此感到遺憾。
為了不會重蹈覆轍,一位來自杭州當地、有著76歲高齡的銅雕藝術家朱炳仁決定親自動手設計一座不會坍塌的雷峰塔。
不僅如此,為了最大程度地還原雷峰塔原來的樣貌,朱炳仁查了不少的資料,進行了無數次的實驗。
最終朱炳仁建造出了一座與原塔樣貌相似、顏色絢爛的彩色銅雕寶塔,其中黑青色的瓦、紫色的門、暗紅色的拱都很大程度地還原了舊塔的樣貌和色彩。
建立銅塔
新雷峰塔的建立總共耗費了280噸的銅,兩萬片的銅瓦,用彩銅作為青磚塔的外衣的材料,光這一項就花費了2000萬元人民幣,還不說其他的費用。
但是這么做都是值得的,現在新的雷峰塔不僅五光十色、美麗絢爛,更重要的是,披上綵衣的新塔不會受到風吹雨打的侵蝕,還可以防火,防雷,防蟲蛀。新雷峰塔至少能完整地保存上千年的時間。
朱炳仁一生都在堅持著他熱愛的銅雕工藝,如今已經76高齡的他談起銅雕工藝時臉上露出的是自信,神采奕奕的笑容。三十四年裡,他一直不停熔銅、給銅著色、燒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停歇。
這么多年,銅雕已經根深蒂固地紮根在他心裡,不會有任何的困難讓他放棄他熱愛的銅雕工藝。因為朱炳仁的堅持,這份傳承百年因戰亂而暫時沉寂的銅雕工藝在他手裡重新獲得了新生。只要堅持,傳承就不會中斷。
E. 朱炳仁銅售後電話
摘要 您稍等,我正在為您查找相關准確的信息,馬上就好。
F. 朱炳仁銅工作怎麼樣
朱炳仁是中國銅建築之父,是無模可控熔銅藝術的創始人,庚彩藝術的發明人。是工藝領域的一代宗師
G. 朱炳仁銅毛筆值得收藏嗎
朱炳仁銅毛筆,真品值得收藏;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H. 朱炳仁:用銅重建雷峰塔,千年只腐蝕1毫米,一手打造江南銅屋,真的嗎
達爾文說:「我之所以可以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而工匠精神,就是執著於某一件事,刻苦專研,並精益求精,力達完美。
朱府銅藝,歷經五代,發揚光大,成為百年老字型大小。
朱炳仁,將一生的時間致力於將銅藝發揚光大,他成功了,也是因為他熱愛銅藝,並且日復一日地鑽研銅藝。他執著著,並且享受這項工作、這項藝術。
I. 朱炳仁的江南銅屋在哪裡
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啊,全銅民居,2000多平米,從大門到裡面的一個小擺件,到桌椅板凳,全用銅做的,而且顏色豐富,在城隍山腳下,杭州歷史博物館的前方,河坊街207號
J. 朱炳仁的江南銅屋
2002年開始,朱炳仁及子朱軍岷集五代人的藝術精華、傾其所能,澄清心慮,規天矩地、鐵魂銅魄,畫棟雕梁,以銅為精華將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的繪畫、雕塑、建築、書法、交融和合,承建了三千平方米的居民大宅,即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窮金石之麗、纖粗盡凝脂之密,這座世上僅有的江南銅屋,必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傳世瑰寶。此銅雕博物館內陳設朱炳仁大師的藝術作品,有銅書畫、銅壁畫、熔銅藝術、銅建築藝術、佛教文化等等,廊韻無邊,藝海浩瀚。沿著華美的廊道,進入江南朱家銅屋,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銅藝術世界。
博物館規模宏大,總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除地面外,門、窗、屋面、立柱、傢具等全部採用銅質結構和裝飾,共耗費原料銅數百噸。博物館整體風格以明清時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加以呈現,迴廊穿連,廳樓疊築,銅光閃爍,古樸華貴,被譽為「江南銅屋」。
銅的海洋,藝術的天堂。一代宗師,方寸銅板上,點點滴滴蝕刻的是自己的藝術人生,鍛打鞭策的是自己的靈魂,鑄造了人類史上又一豐功偉績。人類的事業中,數藝術最為經久不衰。藝術的門類中,數銅雕最為亘古不變。精美絕倫如是,無以復加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