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伏貼一次貼多久
三伏貼一般成人貼敷6-8小時,兒童2-4小時,貼敷時間宜在晴天上午,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
盡量保持塗葯處的乾燥,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在貼敷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蝦蟹類海鮮。貼葯當天不能游泳,4-6個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
(1)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擴展閱讀:
三伏貼的用葯也很講究。它是先將辛溫的葯材,如生薑、白芥子、麝香、細辛等中葯打成粉,然後用薑汁調制而成。因為其中大部分葯物都屬溫性,而姜為辛串之物,能幫助葯物滲透皮膚。
葯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葯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葯物歸經和功能,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葯理效應。
需要注意的是,三伏貼雖好,但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用葯。像熱證、咳血、純陰虛肺燥的病人不能貼敷。3歲以下的兒童和孕婦也不能貼敷,因為三伏貼是讓身體的陽氣鼓動起來,孕婦貼敷容易影響胎氣,太小的孩子皮膚過於稚嫩,容易起皰感染。
㈡ 冬病夏治「三伏貼」,今年的開始時間是什麼時候
冬病夏治三伏貼今年的開始時間2019年7月12日(陰歷六月初十)。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三伏天」)將中葯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
(2)冬病夏治三伏貼時間擴展閱讀:
一、今年(2019年)三伏貼的時間安排如下:
1、初伏:2019年7月12日(陰歷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陰歷六月十九);
2、中伏:2019年7月22日(陰歷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陰歷七月初十);
3、末伏:2019年8月11日(陰歷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陰歷七月二十);
二、三伏貼原理及使用方法:
1、三伏貼作為中醫療法,在時間及使用方法有一些限制,因為在中醫看來,一年中的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此時人體的陽氣最為旺盛,肌膚腠理開泄,氣血趨於肌表,皮膚鬆弛,毛孔張開,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旺盛,通過特殊調配的葯物貼敷於特定穴位,可使葯物持續刺激穴位,此時葯物最易從皮膚滲入穴位經絡,並通過經絡血脈直達病處,有助於葯物的滲透及邪氣的外驅,因此,在三伏天里進行穴位貼葯,可通過經絡內傳、氣候、穴位、葯物共同作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對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效果。
2、三伏貼配方主要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生薑、麝香、麻黃、肉桂、小茴香、黃芪、蒼術、沉香、肉桂、冰片、川貝等葯物,多採用辛溫葯物,達到溫陽散寒之功。不過,具體配方及比例要依據病症而定。三伏貼針對於不同的人群,不一樣的病症,都有不同的配方。
3、在三伏天, 每位患者每一個伏天貼伏約為4-6貼,成人可貼4-6小時,小兒2-4小時,但根據每位患者個體差異、病情輕重,醫生對貼伏次數及穴位可做適當調整。
三、以下幾類情況的人不宜做「三伏貼」治療。
1、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處於發作期;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葯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
2、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孕婦、有嚴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冬病夏治貼敷膏中的很多中葯都是熱性的,因此陰虛火旺的人是不適合的;
3、咳嗽、腹瀉者最好也不急於做貼敷治療。
㈢ 冬天貼三伏貼是什麼時候貼
三伏貼一般是在盛夏的時候貼。
三伏貼也稱為三伏天灸,是起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在三伏天(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的時候貼,效果最好。
所謂「冬病夏治」 就是冬天容易發生的慢性疾病,通過夏天(暑天)的一些特殊治療,從而達到、減輕或消除症狀的目的。包括「穴位貼敷」、「艾灸」、「火龍灸」、「督灸」、「毫針」、「拔罐」、「理療」、「葯物」等多種方法,其中「穴位貼敷」(三伏貼)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拓展資料:
「冬病夏治」一般需堅持3年,很多患者冬季易發疾病在夏季的症狀並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治療後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
貼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為確保三伏貼的療效,一般要貼4-6小時,貼葯時局部會產生發癢發熱等不適症狀,皮膚較為敏感患者,貼葯時要仔細留意皮膚狀態。實際操作時應當聽從醫生指導。
2、貼葯時不建議進入空調房,皮膚毛孔遇冷收縮會影響葯效。也不建議運動和洗澡。
3、此外,6個月以內的小兒、孕婦、急性病治療期、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有過敏性濕疹、蕁麻疹等皮膚問題的人、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比如高血壓控制不穩定,或者是感冒發燒了,也都是不能貼的。
㈣ 2010年三伏貼的開始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0年三伏時間表
初伏:2010年7月19日(農歷六月初八) ——2010年7月28日(農歷六月十七)
中伏:2010年7月29日(農歷六月十八) ——2010年8月7日 (農歷六月二十七)
末伏:2010年8月8日(農歷六月二十八)——2010年8月17日(農歷七月初八)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經絡是運行氣血及調節臟腑功能的通道。三伏貼中的有益成分屬熱性、陽性,貼敷於治療穴位可激發陽氣、鼓舞正氣、祛除病邪、平衡陰陽、清肺益腎、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體內陳寒,並為肌體儲備陽氣。陽氣充足則疾病多發季節不易被外邪所傷。
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個庚日,在時間治療學上,庚日屬金,為驅散內伏寒邪最好節氣日期。三伏貼穴位療法具有哪些優勢呢?一是天然綠色療法,無副作用。二是防治相結合。三是內病外治,操作簡便。四是價錢相對比較低廉。五是療效好。
哮喘病人以及在冬季易咳嗽、咯痰、咳喘者和患咽炎、鼻炎等症的病人適合通過三伏貼進行冬病夏治。目前有一些患者希望三伏貼穴位療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是他們對三伏貼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首先,病人貼敷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疾病的發作、延緩病情的發展。有的病人想今天貼敷了明天病就好了,這是不可能的,貼敷的目的不是通過貼一次,把咳嗽止住了、把喘止住了,而是為了增加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作。有些反復發作的疾病,是要有一個療程的,一般三年為一個小的周期,要取得滿意的效果還是要堅持按療程治療。
冬病夏治及三伏貼背景知識解讀
1、冬病夏治理論依據
冬病夏治始於《黃帝內經》時代,是經典中醫理論「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養陽」、「擇時施治」在臨床的具體運用,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臨床實踐所驗證。
《內經》上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的疾病,可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可預防其在冬季復發或減輕其發作症狀。
2、三伏貼治病的原理
三伏貼,是中醫的獨特療法,是冬病夏治療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將該帖敷貼於有效穴位,達到增強機體功能、有效預防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個庚日,在時間治療學上,庚日屬金,為驅散內伏寒邪最好節氣日期。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整體,經絡是運行氣血及調節臟腑功能的通道。三伏貼中的有益成分屬熱性、陽性,貼敷於治療穴位可激發陽氣、鼓舞正氣、祛除病邪、平衡陰陽、清肺益腎、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體內陳寒,並為肌體儲備陽氣。陽氣充足則疾病多發季節不易被外邪所傷。
3、三伏貼適應症
1、咳嗽、咯痰、咳喘
2、哮喘、慢性支氣管炎
3、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
4、兒童早期咽炎、其他各類咽炎、鼻炎
5、風濕骨痛(敷貼疼痛患處)
4、三伏貼使用方法(穴點陣圖)
1、清潔皮膚,局部穴位常規消毒,把葯貼在大杼、肺俞、心俞雙側共六個穴位。
2、時間:在農歷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敷貼,每次4-8小時左右。
3、根據「天人合一」的理論,每伏的第一天陽氣最旺,是最佳貼敷時機。
5、三伏貼注意事項
1、不要吃生冷、海鮮、魚蝦或辛辣的東西;
2、孕婦、活動性肺結核患者、過敏性體質者,禁止貼敷。
3、皮膚過敏者、支氣管擴張咯血者、帶有心臟起搏器者,禁止貼敷。
4、傷口及潰爛部位,禁止貼敷。
友情提示:現在三伏貼醫院賣的太貴,60元一貼,其實成本應該不到30%,剩下的都讓人吃了回扣和加成了利潤,患者每個人每次起碼都要買9貼,大家想想需要多付多少自己的血汗錢。 建議大家去淘寶上看看,那上面賣的大部分也都是真貨的。介紹一個我光顧的一個TAOBAO店吧,我剛剛買完和之前醫院給我開的一樣的,但是價格卻便宜很多:淘寶店主ID:正版軟體專賣店
㈤ 三伏貼 冬天什麼時候貼
三伏貼要在三伏天的時候貼。
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葯效均可得到充分發揮和吸收。上午11點左右貼最佳。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陽氣最盛,三伏貼正是要藉助這種陽氣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陽氣最盛,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伏」 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疏通,有利於葯物的滲透與吸收。
雖然一些疾病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選擇在夏季治療,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為來年冬天儲存陽氣。
㈥ 三伏貼一般貼多長時間
三伏貼的貼敷時間一般是4到6個小時,具體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皮膚敏感的人貼敷時間較短,皮膚耐受力較好的人貼敷時間可適當延長。貼敷處葯膏用清水清洗即可。
貼三伏貼的注意事項:
1、嚴重皮膚敏感者不適合貼敷,貼敷後皮膚易過敏起泡;
2、正在患病的急性期不適合使用,如感冒、發燒時都不適合貼敷;孕婦也不適合貼敷;有其他疾病的合並症時也需要提前告知醫生,聽從醫生建議,不可盲目貼;
3、三伏貼治療范圍有限,並非萬能貼,主要治療虛寒性疾病。兒童雖然容易出現反復呼吸系統感染,但也不能盲目貼敷,要根據兒童的具體疾病來判斷。貼敷前會進行體質鑒別;
4、婦科疾病與虛寒類呼吸系統疾病使用三伏貼治療的時間稍有不同,除此之外,婦科疾病多與腎經及沖脈任脈相關,主要貼敷於相應經絡上的穴位。
最後要注意,貼敷需長期堅持,一般建議堅持貼敷三年。每家醫院三伏貼的成分與配比不同,建議選擇固定的醫院進行貼敷。
三伏貼不是萬能貼,虛寒型肺部疾病最適宜:
說起冬病夏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伏貼,每年入伏後,三伏貼也如同這夏季高溫一般火熱起來,各個中醫醫院里都是人滿為患。邊永君主任醫師強調,「實際上,三伏貼並非萬能貼,它也有適應症,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調理效果最好。」
「判斷三伏貼適用於哪種疾病主要依據古籍記載與臨床經驗。三伏貼最早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2010年後三伏貼逐漸應用於其他疾病的防治。根據清朝張璐所著的《張氏醫通》,記載一種治療『冷哮病』的三伏貼,『冷哮』簡單來說就是寒性哮喘病,即是一種在冬季受寒冷刺激後引發或加重的哮喘病。」邊主任解釋。
從古代驗方逐漸發展到現在的三伏貼,實踐證明,三伏貼應用於虛寒型的哮喘、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反復感冒和冬季鼻炎等疾病治療效果很好。從五行和干支紀日的基本規律來看,三伏天屬於庚日,對應的人體器官是肺臟,所以三伏天是調理肺部疾病的最佳時機。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三伏貼不是萬能貼七大問題需要注意
㈦ 今年三伏貼什麼時候開始
2010年三伏貼具體時間: 一伏 2010年7月19號----2010年7月28號 二伏 2010年7月29號----2010年8月7號 三伏 2010年8月 8 號 -----2010年8月17號 冬病夏治三伏貼 祖國醫學認為「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期,亦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機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葯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因此在三伏天里運用特配的中葯敷貼於特定的穴位,刺激經絡,通過經絡的循行和氣血的輸送可將葯物直達病所,達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本療法在治病的同時可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共奏治病、強身雙重功效!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療法最為盛行的一種,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節目, 《中華醫葯》及各省市電視台或各大報刊雜志廣有報道,它不打針不吃葯,作用安全,療效可靠,一般患者均能接受(病情嚴重者,建議與內服中葯協同調理治療)。 三伏貼的適應症: 1、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體虛容易感冒。 2、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 3、婦產科疾病:痛經、產後頭痛、產後風等寒症。 4、其他:痹證--風濕類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 5、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發作之前提前治療,定會療效翻倍,減少發病頻率,減輕發病症狀,以達到治癒的良效,望廣大患者莫失良機,前來貼治。 2010年 "冬病夏治三伏貼"具體時間: 一伏 2010年7月19號----2010年7月28號 二伏 2010年7月29號----2010年8月7號 三伏 2010年8月 8 號----2010年8月17號 注意事項: 1、 三伏貼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個伏天都可收到滿意療效 2、敷貼對象:2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婦、1歲以下兒童、敷貼局部有破損者不宜敷貼;疾病發作期:如正在發燒,咳喘等 4、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 5、貼葯後,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屬於葯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大多可以忍受
㈧ 三伏貼的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葯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可以說「冬病夏治」配合體現了中醫學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對於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採取三伏天外貼敷葯方法,是祖國幾千年傳統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患者能起到調節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現代規范治療的一項重要輔助治療手段。
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夏天是一個不應放過的最佳治療時機。冬季因為氣溫、氣壓偏低,這類病特別容易復發。冬季治療以治標為主,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於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症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以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達到痊癒的目的。
疾病雖在夏季少有發作,但其宿根常存體內,「夏治」是選擇夏天炎熱季節,採用適當葯物進行治療。因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人體陽氣浮越,此時對陽虛者用助陽葯,可更好的發揮扶陽祛寒、扶助正氣、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並可為秋冬儲存陽氣,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冬病夏治」屬於中醫緩則治其本的治病原則。
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些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以辛溫祛寒葯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亦可配合針刺、湯葯、磁葯疊加等方法,可以減輕冬季發病的症狀。
㈨ 三伏貼可以驅除體內寒氣,什麼時間貼它最好呢
三伏貼最好的去濕氣、排寒氣的時間就是在三伏天了,所謂的冬病夏治,也是源於這個道理。
進入到了炎熱的夏天,人們體內的濕氣反而是越來越重。在濕氣越來越重的時候,需要選擇三伏貼,可以去除自身體內的濕氣。進入了三伏天,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段,這對於許多體內有濕氣和寒氣的人來說,在這個天氣炎熱時候反而容易手腳冰涼,甚至晚上吹空調時候還會盜汗,這里提示人們需要做的就是驅除濕氣,排寒氣了。
三伏貼可以通過食療?
三伏貼是根據天人相應,內病外治,還有冬病夏治的觀念,也可以通過多吃某種食物來解決濕氣寒氣。
如可以選擇吃羊肉,吃薑,拔火罐也可以,去幫助排除寒氣、濕氣。
㈩ 三伏貼指的是什麼時候怎麼貼
三伏貼肯定有固定時間,三伏天一般指夏至之後的第三、第四個庚日,還有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大家對庚日可能不太理解,理解成十天就行了,夏至之後的第30天、第4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十天是三伏天。三伏貼是在三伏天來進行貼治的,主要起到激發人體陽氣,冬病夏治的作用。建議患者,如果貼三伏貼的話,連續的治療3到5年效果會較好,因為一年才治療3到5次,時間太短,刺激強度不夠。
一次貼治的時間,成人大概2-4個鍾頭,因為使用的葯物,主要是對皮膚刺激較大的辛溫走竄中葯,貼的時間太長會使局部的皮膚起水泡;另外小朋友的話時間建議縮短一點,通常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夠了,有一些人皮膚特別敏感,像白雪公主一樣,貼治的時間以自己感受為度,很癢,很痛,受不了,就把它撕下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