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穿破石配葉下珠有什麼功效
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
可解蛇毒,平肝利膽,清熱利尿,利水解毒,清肝明目;用於腎炎水腫,熱淋澀痛,痢疾,肝熱目赤腫痛,小兒疳積,肝熱煩躁,眩暈,熱性高血壓,青竹蛇咬傷,肝炎等症。
葉下珠禁忌
體虛者少用。
單味勿久服。
葉下珠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一般用18.5~35g,水腫者可用75~110g。
葉下珠選方
1、急性黃疸型肝炎
組成:鮮葉下珠30.0克 茵陳18.8克 山梔根18.8克 白馬骨30.0克 紫金牛15.0克 七層塔30.0克 木棉根18.8克
用法:水6碗煎2碗,早晚飯後各服1次。
2、細茵性痢疾、膀胱炎
組成:鮮葉下珠30.0克 車前草11.3克 忍冬葉18.8克 烏糖18.8克
用法:將三味青草洗凈,搗爛,加適量冷開水絞汁,過濾,調烏糖,分2~3次服。服5日。
3、泌尿系統感染
組成:葉下珠30.0克 車前草18.8克 金錢草30.0克 海金沙18.8克 丁豎杇30.0克
用法:水6碗,煎3碗,代茶飲。
4、目赤腫痛(屬肝熱者)
組成:葉下珠30.0克 千里光37.5克 決明子15.0克 紫花地丁30.0克 狗肝菜30.0克
用法:水煎2碗,早晚各服1次。服5日。
5、青竹蛇(竹葉青)咬傷
組成:鮮葉下珠112.5克(清水洗凈) 米酒適量
用法:將鮮葉下珠搗爛絞汁,沖米酒服。渣敷傷口周圍腫脹處。亦可用米湯沖服。
6、夜盲、結膜炎(因疳積引起者)
組成:葉下珠18.8克(鮮品用37.5~750.0克) 豬肝56.3克
用法:共燭熟,飲湯吃豬肝。
7、腎盂腎炎急性期或慢性急發症
組成:鮮葉珠37.5克 白花蛇舌草30.0克 五根草18.8克 冬瓜皮30.0克 丁豎杇37.5克
用法:水6碗煎2~3碗,分3次服。連服5日。
8、乙型肝炎帶原者
組成:鮮葉下珠22.5克 豬瘦肉18.8克
用法:水6碗加豬瘦肉燉服,早晚各服1碗。
9、風火赤眼
組成:鮮葉下珠56.3克 鮮枸杞葉56.3克 六角英37.5克 豬肝150.0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加豬肝燉熟,分2~3次服。
10、膀胱濕熱、小便刺痛
組成:鮮葉下珠37.5克 玉米須37.5克 五斤草37.5克 石韋18.8克 水丁香30.0克
用法:水煎,當茶飲。
2. 中葯葉下珠的作用
經動物實驗證明,葉下珠片對乙肝病毒有抑製作用,具有保護肝細胞及提高細胞免疫力功能作用。 葉下珠體外抗HBV的作用:在比較篩選不同植物抗HBV活性發現,葉下珠抗HBV表現最優秀。 葉下珠體外抗HBV-DNA的作用: 試驗證實了葉下珠具有明顯的抑制HBV-DNA和DNA聚合酶活性,能夠抑制2.2.15細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達,其抑制活性呈劑量依賴關系。 葉下珠片對動物保肝的對用:動物實驗分別研究了葉下珠片對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和四氧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結果葉下珠高低劑量組皆對化學葯物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葉下珠片對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動物試驗分別研究了葉下珠片對E-花結的形成影響和動物免疫器官胸腺增重。兩項試驗結果表明葉下珠對動物的免疫功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提高了肌體抗病毒的能力。
3. 桑樹根與葉下珠同用有何效果
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可解蛇毒,平肝利膽,清熱利尿,利水解毒,清肝明目;用於腎炎水腫,熱淋澀痛,痢疾,肝熱目赤腫痛,小兒疳積,肝熱煩躁,眩暈,熱性高血壓,青竹蛇咬傷,肝炎等症。葉下珠禁忌體虛者少用。單味勿久服。葉下珠日常用法日常用量:一般用18.5~35g,水腫者可用75~110g。葉下珠選方 1、急性黃疸型肝炎組成:鮮葉下珠30.0克 茵陳18.8克 山梔根18.8克 白馬骨30.0克 紫金牛15.0克 七層塔30.0克 木棉根18.8克用法:水6碗煎2碗,早晚飯後各服1次。 2、細茵性痢疾、膀胱炎組成:鮮葉下珠30.0克 車前草11.3克 忍冬葉18.8克 烏糖18.8克用法:將三味青草洗凈,搗爛,加適量冷開水絞汁,過濾,調烏糖,分2~3次服。服5日。 3、泌尿系統感染組成:葉下珠30.0克 車前草18.8克 金錢草30.0克 海金沙18.8克 丁豎杇30.0克用法:水6碗,煎3碗,代茶飲。 4、目赤腫痛(屬肝熱者)組成:葉下珠30.0克 千里光37.5克 決明子15.0克 紫花地丁30.0克 狗肝菜30.0克用法:水煎2碗,早晚各服1次。服5日。 5、青竹蛇(竹葉青)咬傷組成:鮮葉下珠112.5克(清水洗凈) 米酒適量用法:將鮮葉下珠搗爛絞汁,沖米酒服。渣敷傷口周圍腫脹處。亦可用米湯沖服。 6、夜盲、結膜炎(因疳積引起者) 組成:葉下珠18.8克(鮮品用37.5~750.0克) 豬肝56.3克用法:共燭熟,飲湯吃豬肝。 7、腎盂腎炎急性期或慢性急發症組成:鮮葉珠37.5克 白花蛇舌草30.0克 五根草18.8克 冬瓜皮30.0克 丁豎杇37.5克用法:水6碗煎2~3碗,分3次服。連服5日。 8、乙型肝炎帶原者組成:鮮葉下珠22.5克 豬瘦肉18.8克用法:水6碗加豬瘦肉燉服,早晚各服1碗。 9、風火赤眼組成:鮮葉下珠56.3克 鮮枸杞葉56.3克 六角英37.5克 豬肝150.0克用法:水6碗煎2碗,加豬肝燉熟,分2~3次服。 10、膀胱濕熱、小便刺痛組成:鮮葉下珠37.5克 玉米須37.5克 五斤草37.5克 石韋18.8克 水丁香30.0克用法:水煎,當茶飲。
4. 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
中草葯葉下珠
別名:珍珠草、葉下珍珠、葉後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
來源:為大戟科油柑屬植物葉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葯。夏秋採集全草,去雜質,曬干。
性味歸經:微苦、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明目,消積。用於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結石,腸炎,痢疾,小二疳積,眼角膜炎,黃疸型肝炎;外用治青竹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傷口周圍。
片劑作用差不多!用法用量不一樣吧
5. 葉下珠片能長期吃嗎
大理 葉下珠片¥30.00 大家都知道,葉下珠片適合用於肝膽濕熱一起的慢,急性肝炎。葉下珠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療效好,獲得世界醫學界廣泛認可。正如人們對於每種葯物都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葉下珠片能長期吃嗎? 葉下珠片對乙肝病毒有抑製作用,對免疫功能有明顯的增強作用。而且葉下珠片的毒性小,使用安全。沒有致突變作用。 1998年某研究所以葉下珠片為主進行治療,並開展臨床研究分析該葯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療效。在比較實驗中,根據記錄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使用葉下珠片的患者,其病毒的清除率和轉陰率據高達68%以上。 由此可見,葉下珠片對於肝臟炎症程度的改善,作用十分明顯。而且隨著治療服用葉下珠片的時間的延長,病人的恢復率越高。 總的來說,在不過度服用的情況下,長期服用葉下珠片有助於病人的康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葉下珠片對於處於月經紊亂期的患者來說,應該審慎適用。患者在使用之前可咨詢醫生或到我們康愛多葯店進行咨詢。 購買葉下珠片,到康愛多葯店,讓您享受不一樣的購物體驗。康愛多葯店保證所售賣的為絕對正品的優質葯品,全力為百姓服務,致力於幫助百姓更好,更優惠地用葯。
6. 葉下珠治療乙肝的功效
對乙肝病毒可以起到抑製作用,但不保證能殺滅病毒。成葯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確保治療效果最好還是服中草葯,這樣可以根據你的病情進行調配,中成葯是不可以調配的。
7. 五味子葉下珠泡水有何功效
五味子可生津斂汗,5-10克即可。
8. 珍珠草的功效與作用
⒈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thyagarajan氏等用氯仿提取苦味葉下珠,將所得粗提物,分別配成2%和1%的溶液,再與等量的hbsag陽性入血清,在37c混合培養48h,結果葉下珠粗提物使血清中hbsag全部滅活。徐大文等報道葉下珠的水提取液可抑制hbv-dna轉染的2.2.15細胞,在培養液中對hbsag與hbeag的抑制率分別為64.5%與39.17%,在體外對hbsag與hbeag的抑制率分別為47.62%與49.09%。
⒉抗肝細胞損傷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木脂素類的葉下珠素和葉下珠次素對四氯化碳誘導的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agarwal氏等報道珠子草對烈性酒和ccl4誘發的大鼠肝細胞有明顯保護作用,它可使alt、ast和salp水平下降,脂肪沉積減少,病理組織觀察到肝內實質細胞再生。周世文等報道葉下珠抗肝細胞損傷作用機制,將葉下珠提取物在體外與大鼠肝細胞共同孵育,觀察結果能抑制ccl4所致肝細胞損傷作用可能與其抗脂質過氧化和膜保護作用有關。venkateswara氏等報道將6隻感染whv的土撥鼠分成二組,治療組3隻腹腔注射苦味葉下珠浸出液0.5ml(相當乾重9mg),每周一次,共9次,對照組用安慰劑。療程結束病理組織檢查結果,治療組門靜脈區邊緣炎症浸潤伴少量或無灶性壞死,而對照組門靜脈區廣泛炎症和明顯灶性壞死。
⒊抗原發性肝細胞癌
從葉下珠中分離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腫瘤、抗有絲分裂、抗病毒等活性。blunmberg低其向肝癌發展的危險。將32隻慢性whv感染的土撥鼠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23隻接受葉下珠治療,對照組9隻用安慰劑,連續觀察100天以上,死後肝組織病理檢查,治療組4隻(17%)發生原發性肝癌,而對照組6隻(67%)發生原發性肝癌。王昌俊等研究報道葉下珠提取物(1-20mg/ml)對人肝癌細胞smmc7721的活力有明顯減弱作用,卻具較強細胞毒作用和殺傷效果,並對該細胞的dna合成和增生有抑製作用,抑制率與葯物濃度呈正相關。結論:葉下珠具有殺傷人肝癌細胞smmc7721和抑制其增生作用。
⒋抗愛滋病毒
對愛滋病毒逆轉錄酶(hiv-irt)的抑製作用。被認為是預防愛滋病的新進展,天然產物已應用於hiv-irt的抑制劑。verkanteswaran氏報道珠子草的水提取物濃度為50μg/ml和500μg/ml時對hiv-irt的抑制率分別為50%與96%。諸形孝弘氏等從珠子草中分離的化合物杠香藤酸a,顯示對hiv-irt有阻礙活性。
⒌抗細菌作用
抑菌試驗表明,100%葉下珠煎劑用平板紙法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糖、大腸、福氏痢疾、傷寒及綠膿等有抑製作用。
9. 乾的葉下珠怎樣泡水喝
把乾的葉下珠泡在開水或者80度以上的熱水中,等15分鍾左右就可以喝了。
1.葉下珠的功效確實不錯,但並不代表葉下珠能長期泡茶喝。
2.葉下珠是屬於中草葯的一種,「是葯三分毒」這個說法自古以來皆有,代表著草葯對身體進行治療的同時,也難免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
3.通常將葉下珠長期泡茶喝的行為,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刺激和影響,因此要學會合理飲用的方式。這樣才能保證身體不會遭受影響的同時,也能夠使體質有效改善。
4.在飲用葉下珠的過程中,必須要發現身體有關疾病或體質上有所異常時,即能夠通過3到7天飲用方式。對於身體做相關干預之後,自然能更好地取得治療效果,並減少某些不利情況的發生。
(9)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去雜質,鮮用或曬干。
二、炮製方法
取原葯材,除去雜質,洗凈,稍潤至軟,切段,乾燥。
葯理作用
1、保護肝臟的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腫瘤作用。
4、對人肝癌細胞的影響,具有殺傷人肝癌細胞和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5、對血栓的影響,延長凝血活酶時間和尾靜脈出血時間,對凝血酶原時間無顯著影響。
6、對人胃癌細胞的影響,能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
7、抗內毒素作用。
8、鎮痛作用。
9、毒性,毒副作用低微。
10. 珍珠草有什麼功效作用
珍珠草內服清熱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外用解毒消腫。葉微苦甘,性涼,無毒,入肝脾經。
珍珠草也叫珠仔草、假油甘、潮汕、龍珠草、企枝葉下珠、碧涼草,分布於江西、福建、廣東、貴州、江蘇、安徽、浙江、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10)葉下珠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1、要求地塊土壤肥沃疏鬆透氣,以森林棕壤和沙質壤土為好,土壤pH5.8至7。
2、清明過後4月中旬播種,將種子與細土拌勻後撒入溝內,用釘耙背輕輕將畦面整平覆蓋即可。
3、葉下珠種子出芽較慢,播種後需25d左右出苗,當苗高5cm的時候進行定苗,株距以5~7cm為宜,發現缺苗應及時移栽補苗,葉下珠移栽應在下午進行,成活率極高。
4、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劑,每年集中除草3次,5月底拔草1次,6月下旬和8月中旬集中用小鋤除草各1次,深度3cm,平時視雜草情況隨時拔除。
5、7~8月份是葉下珠旺盛生長期,結合除草每公頃可施入磷酸二銨復合肥300kg,尿素150kg。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葉下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珍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