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上海社會保障網
擴展閱讀
股票估值高適合買 2025-08-18 22:44:20

上海社會保障網

發布時間: 2022-02-27 11:30:45

⑴ 上海社保在哪裡能查的到

12333官網可以查詢最近12個月的繳費情況,但是如果你要查詢歷年的繳費情況,你需要攜帶身份證去區縣的社保中心查詢。下面是官網的網址:
http://www.12333sh.gov.cn/index.shtml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請採納。

⑵ 上海市的社保怎麼查詢。

一、通過網路渠道查詢

如果你只是想要確定一下自己的繳費情況,還有每個月的社保繳費基數、參保情況等,那麼都是可以直接通過網路渠道來進行查詢。其實2021年上海社保查詢很簡單,我們直接通過上海社保局官網、公眾號、APP等都是可以查詢到參保的具體情況。如果你是通過代繳的方式參保,那麼也可以通過代繳平台來代繳,繳費的情況也都是在APP上查詢到的。

二、通過電話渠道查詢

也可以直接撥打一下上海社保局的電話,這樣就可以直接根據語音提示,填寫自己的身份證號碼,然後就可以進行個人社保賬戶的查詢。只要是能夠正常交社保費用,我們都是可以通過社保局電話來查詢自己的繳費信息。

三、通過線下渠道查詢

可以直接攜帶自己的身份證或者是社保卡到社保局大廳來查詢的,這樣2021年上海社保查詢也是很方便的。直接在社保局大廳的自助終端設備上插入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列印繳費的具體明細。而且也可以通過社保局窗口來查詢繳費記錄。如果有其他方面的手續辦理,也需要到社保局窗口來進行申請的。

⑶ 上海社保中心官方網站

網址:://.12333sh.gov.cn/
社保中心,官方網站,上海
網址:://.12333sh.gov.cn/

⑷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的用戶登錄在哪裡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的用戶登錄界面如下(鏈接):
http://www.12333sh.gov.cn/sbsjb/wzb/226.jsp

如果從「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官網登錄的話,操作如下:
1、打開官網頁面:www.12333sh.gov.cn;
2、點擊首頁上方「網上辦事」→「個人辦事」;
3、在彈出的「個人辦事」頁面下,點擊「社會保險」→「個人帳戶查詢」;
4、再在彈出的「個人賬戶查詢」頁面下,點擊上方「在線受理」即可。
更多信息,可以撥打社保熱線12333咨詢,或直接在上述上海社保官網咨詢。

⑸ 上海社保網查詢人員怎麼查詢

查詢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查詢:
一、電話查詢,可撥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咨詢服務電話:12333
二、窗口查詢,請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及社保卡號至當地社保局辦公大廳窗口查詢。
三、終端查詢。
1、參保市民可通過該終端進行社會保險查詢、社保卡服務、個人權益列印、社會保險參保證明列印等多項功能的操作。
2、市社保中心服務有6台自助服務終端擺放在大廳一側,工作人員會指導市民使用。登錄該終端有兩種方式,一是插入參保人員社保卡,二是刷參保人員居民身份證。
3、登錄後主頁為「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助服務終端」,終端顯示器右側分別為「業務查詢」「業務辦理」「政策咨詢」「便民服務」四個頁面。
4、該終端配置有先進的硬體設備和軟體功能,一是具備連續A4紙張列印功能,並可以套印紅色印章;二是支持軟鍵盤輸入,參保人員可以通過終端修改維護本人的基本信息;此外,該終端還與金融機構聯網運行,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可在自助設備上選取繳費檔次,實現個人自助繳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

你網路搜12333,就是這個網

⑺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的若干意見

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切實做好本市就業促進工作,保證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准

「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指本市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中有一定勞動能力且就業願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差而難以實現市場化就業,連續處於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下列人員:

(一)大齡失業、協保人員(男性年滿45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

(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三)農村低收入家庭成員;

(四)連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個月以上的家庭成員;

(五)經鑒定為中度殘疾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

(六)被征地並領取生活費補貼期滿後仍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

(七)刑釋解教人員等有特殊困難的其他人員。

二、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

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勞務派遣類公司除外)吸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於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10000元;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於協保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以及一次性繳納社會保險費已滿15年的征地人員,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5000元。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所需費用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鼓勵有一定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大齡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就業,並按原規定繼續享受就業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費補貼。

四、加大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的工作力度

各區縣在控制公益性崗位現有規模不擴大的前提下,可根據當前就業狀況,合理調整公益性崗位結構,在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過渡性安置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公益性崗位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市場化就業,拓寬「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門路。凡公益性崗位吸納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保險基金按月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

對滿足本意見第一條「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准中除「連續處於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其他條件,但就業確有特殊困難的人員,可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經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同意,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並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就業,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相關扶持政策。

五、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就業援助,穩定就業局勢的重要性,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強組織協調,明確相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措施。對新出現的困難人員,要及時將其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范疇。要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後一個月內至少一人實現就業,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後三個月內實現就業。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工作,將就業援助常規性工作和專項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困難群體的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就業援助專項活動為契機,依託就業援助員等基層服務資源,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提高相關就業援助政策和服務措施的知曉度。

本市原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見執行。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一○年三月五日

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為切實做好本市就業促進工作,保證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就業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准 「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指本市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中有一定勞動能力且就業願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差而難以實現市場化就業,連續處於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下列人員: (一)大齡失業、協保人員(男性年滿45周歲、女性年滿40周歲); (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 (三)農村低收入家庭成員; (四)連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個月以上的家庭成員; (五)經鑒定為中度殘疾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 (六)被征地並領取生活費補貼期滿後仍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 (七)刑釋解教人員等有特殊困難的其他人員。 二、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 本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勞務派遣類公司除外)吸納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於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10000元;吸納的「就業困難人員」屬於協保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以及一次性繳納社會保險費已滿15年的征地人員,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5000元。 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所需費用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三、鼓勵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 鼓勵有一定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大齡失業人員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等靈活就業的方式實現就業,並按原規定繼續享受就業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費補貼。 四、加大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的工作力度 各區縣在控制公益性崗位現有規模不擴大的前提下,可根據當前就業狀況,合理調整公益性崗位結構,在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過渡性安置作用的同時,積極鼓勵公益性崗位中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市場化就業,拓寬「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門路。凡公益性崗位吸納新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保險基金按月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費補貼。 對滿足本意見第一條「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准中除「連續處於實際失業狀態6個月以上」的其他條件,但就業確有特殊困難的人員,可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經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同意,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並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就業,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相關扶持政策。 五、進一步完善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就業援助,穩定就業局勢的重要性,整合各方面資源,加強組織協調,明確相關責任,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政策措施。對新出現的困難人員,要及時將其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范疇。要確保「零就業家庭」在確認後一個月內至少一人實現就業,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在認定後三個月內實現就業。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工作,將就業援助常規性工作和專項活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困難群體的不同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就業援助服務。 各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就業援助工作的宣傳力度,以就業援助專項活動為契機,依託就業援助員等基層服務資源,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提高相關就業援助政策和服務措施的知曉度。 本市原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照本意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