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前十名的快閃記憶體製造商是
全球晶元製造業與中國晶元製造現狀
[一]全球范圍內主要存在兩種服務模式:第一種是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rue)模式,另一種是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 IDM 模式的特點是,企業經營范圍涵蓋了晶元設計、生產製造、封裝測試等各環節,甚至延伸至下游終端。美國和日本半導體產業主要採用這一模式,典型的IDM大廠有:IBM 、三星、東芝、 NEC 等。晶圓代工則是專業化分工的產物。在該模式下,晶圓代工廠只專注於 IC 製造環節,不涉足設計和封測,不推出自己的產品,只為設計公司(Fabless)和 IDM (委外訂單)提供代工服務,從而避免了與客戶之間直接的利益沖突。
計算機和手機對半導體商務保持了最大的推動作用, MP3音樂播放器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去年快閃記憶體晶元製造商的銷售收入獲得戲劇性增長。去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收入為2350億美元
2005年全球最高前十名半導體製造商依次是:英特爾公司、三星電子公司、德州儀器公司、東芝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瑞薩科技公司、英飛凌公司、飛利浦公司、現代半導體公司和 NEC公司。
全球半導體的銷售繼續向亞太地區轉移,包括中國、中國台灣、韓國和新加坡在內的亞太地區的半導體銷售收入去年增長了11%,在全球半導體銷售中所佔的比例已經達到44.5%。歐洲、中東和非洲是第二個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同比增長了4%,北美增長了1%,日本僅增長了0.2%。
[二]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420億元人民幣。IC製造方面,目前中國在建的6 英寸線有8 條、5 英寸線有1 條,擬建6 英寸線有8 條。到2006 年底,國內的6 英寸生產線和5 英寸生產線將分別達到21 條和9 條,其中大部分屬於外商投資企業。晶圓尺寸方面,從 2004年起200mm的產能增長率就已經比所有其它尺寸的晶圓要快(除300mm之外)。但從晶圓片數來看,一直到2005年末,中國大陸的晶圓產能仍由100mm和150mm主導。2006年,200mm的產能將超過所有其它尺寸的晶圓,真正成為市場的主流。
---SMIC(中芯國際)、HHNEC(華虹日電)及Grace(宏力)等。8英寸圓片,0.18至0.25微米工藝批量生產水平,國外市場為主;
---全球TSMC及UMC(聯電)外,尚有新加坡的Chartered(全球代工業第三,月產能力12萬片),南韓的東邦/亞南(2003年上半年,全球代工排名第四,營收1.75億美元),SMIC(全球第五,1.15億美元)以及馬來西亞的First Silicon,Silterra和以色列的Tower等。
---ASMC(先進),華潤上華及寧波中偉等,他們多用6英寸圓片,0.35至0.8微米工藝,主要市場也在國外。大多是合資企業。
---杭州士蘭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半導體企業,採用4至6英寸圓片,0.5至2.0微米工藝技術,以國內市場為主。
---沈陽科希-硅技半導體技術第一有限公司(Keysi-STL Semiconctor Manufacturing IstCo.Ltd in Shynyang)是渾南新區注冊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該公司由美國科希國際公司(Keysi International,Inc.)和韓國Silicon Tech Limited聯合創辦,主要從事微電子技術開發,集成電路晶元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
科希-硅技的晶元製造一廠主要生產6英寸手機用FBAR通訊晶元和兩英寸藍白光二級管W/B LED。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和韓國能生產FBAR,該項目的建設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FBAR的國家。
科希-硅技沈陽晶元製造二廠將生產8英寸晶圓項目(美中日韓合作)。主要產品為LCD Mole(液晶顯示模塊),廣泛應用於電腦和手機。
---英特爾預計投資20億美元的12英寸廠已經選址大連
[三]整體而言,我國半導體硅材料行業規模還很小,自給能力嚴重不足,生產單晶硅所需要的多晶硅90%尚需從國外進口;單晶硅產量雖然呈逐年穩步上升趨勢,但跟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市場缺口仍然很大。IC製造所需要的拋光片和外延片則絕大部分需要進口。我國生產的單晶硅58%是太陽能級。目前國內企業主要以生產4~6英寸矽片為主,還不能批量供應8英寸以上硅拋光片。研發實力較強的研硅股也只能少量生產8英寸陪片,12英寸拋光片處於研製階段。多晶硅產品則僅有峨嵋半導體廠和洛陽中硅能少量供應,還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② 世界第一大內存顆粒生產商是三星,金士頓還是閃迪
三星是目前世界第一大內存顆粒生產廠商,後面應該是鎂光、海力士(以前叫現代)。金士頓、閃迪更本就不生產內存顆粒,金士頓就是組織內存廠商,閃迪也就生產快閃記憶體顆粒吧。
③ 目前內存條、內存顆粒廠都有哪些
內存顆粒目前由美光(Micron),三星(SAMSUNG),現代(Hynix),英飛凌(Infineon),勤茂(TwinMOS),南亞(NANYA),華邦(Winbond),茂矽(MOSEL),ELPIDA等半導體大廠提供。內存條大多隻是內存條牌子而不是內存顆粒,也有內存顆粒廠商出自己的內存牌子,例如美光Micron,就有英睿達Crucial以及鉑勝Ballistix內存。
④ 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商有哪幾家,他們分別是哪家
現代
三星
英飛凌!
三大廠商!!!!!!!!!!!
⑤ 內存顆粒排行 誰能列出來
2003年世界最大十家DRAM廠商排名:
從中可以看出,排名前十的廠商是三星(SAMSUNG,韓國)、美光(Micron,美國)、英飛凌(Infineon,德國)、Hynix(韓國)、南亞(Nanya,中國台灣)、爾必達(ELPIDA,日本)、茂矽(Mosel Vitelic,中國台灣),力晶(Powerchip,中國台灣)、華邦(Winbond,中國台灣)、沖電氣(Oki,日本)。
最後要強調的是,所謂的主流廠商,就是指DRAM銷售額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廠商,有不少模組廠商也會自己生產內存晶元。但請注意,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生產,而只是封裝!像勝創(KingMax)、金士頓(Kingston)、威剛(ADATA、VDATA)、宇瞻(Apacer)、勤茂(TwinMOS)等都出過打著自己品牌的晶元,不過它們自己並不生產內存晶圓,而是從那些大廠購買晶圓再自己或找代工廠封裝
⑥ 中國有哪些著名內存廠商
1.現代
個人認為,原廠現代和三星內存是目前兼容性和穩定性最好的內存條,其比許多廣告吹得生猛的內存條要來得實在得多,此外,現代"Hynix(更專業的稱呼是海力士半導體Hynix Semiconctor Inc.)"的D43等顆粒也是目前很多高頻內存所普遍採用的內存晶元。目前,市場上比劃超值的現代高頻條有現代原廠DDR500內存,採用了TSOP封裝的HY5DU56822CT-D5內存晶元,其性價比很不錯。
2.金士頓
作為世界第一大內存生產廠商的Kingston,其金士頓內存產品在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憑借優秀的產品質量和一流的售後服務,贏得了眾多中國消費者的心。
不過Kingston雖然作為世界第一大內存生產廠商,然而Kingston品牌的內存產品,其使用的內存顆粒確是五花八門,既有Kingston自己顆粒的產品,更多的則是現代(Hynix)、三星(Samsung)、南亞(Nanya)、華邦(Winbond)、英飛凌(Infinoen)、美光(Micron)等等眾多廠商的內存顆粒。
Kingston的高頻內存有採用"Hynix"D43顆粒和Winbond的內存顆粒的金士頓DDR400、DDR433-DDR500內存等,其分屬ValueRam系列(經濟型)和HyperX系列。
HyperX系列
Kingston的ValueRam系列,價格與普通的DDR400一樣,但其可以超頻到DDR500使用。而Kingston的HyperX系列其超頻性也不錯,Kingston 500MHz的HyperX超頻內存(HyperX PC4000)有容量256MB、512MB單片包裝與容量512MB與1GB雙片的包裝上市,其電壓為2.6伏特,採用鋁制散熱片加強散熱,使用三星K4H560838E-TCCC晶元,在DDR400下的CAS值為2.5,DDR500下的CAS值為3,所以性能也一般。
3.利屏
利屏是進來新近崛起的一個內存新秀。利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部設在美國西部風景如畫的世界高科技重鎮舊金山。公司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利屏LPT極限高端內存條產品。公司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產品研發團隊和足跡遍及中、外的專業銷售隊伍。產品深受廣大游戲玩家和超頻愛好者的喜愛。同時被冠以"超頻之神"的美譽。
另外還有Kinghourse,NANYA,Micron等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利屏"眼鏡蛇DDR400系列內存也是專門為追求性能的玩家所設計,它採用的也是D43的顆粒,但是時序更高,為了加強散熱更是加上了金屬散熱片,其超頻能力相當強勁,在加0.1V左右的電壓下可以超頻到DDR520。而利屏的DDR466內存,它採用的是編號為K4H560838E-TCCC的三星顆粒,運行在DDR466的時候內存時序為3-4-4-8,但其256MB容量接近500元的報價就顯得太高了。
而利屏的高端極限內存DDR560,提供單片256MB和512MB包裝,同時雙片裝的512MB和1024MB支持雙通道架構,每條內存的表面均有銅質散熱片進行散熱及確保運行的穩定性,其CAS值均為3,只能說剛好能用而已。
4.勤茂
勤茂(TwinMOS)CAS為2的DDR433內存,採用CSP技術封裝—這款,勤茂DDR433內存的CAS Latency控制在2,Burst Length控制在2、4、8,性能指數不錯。此外,內存外麵包裹著金黃色內存罩,能起到散熱和屏蔽的作用,內存顆粒與散熱片之間則填充了導熱的墊片。價格在350元左右,其可超性也不含糊,性價比不錯。
5.Kingmax 勝創
成立於1989年的勝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名列中國台灣省前200強的生產企業(Commonwealth Magazine,May 2000),同時也是內存模組的引領生產廠商。
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完善的研發實力,勝創科技獲得了ISO-9001證書,同時和IT行業中最優秀的企業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公司以不斷創新的設計工藝和追求完美的信念生產出了高性能的尖端科技產品,不斷向移動計算領域提供價廉物美的最出色的內存模組。
在SDRAM時期,Kingmax就曾成功的建造了PC150帝國,開啟了內存產品的高速時代,也奠定了Kingmax在內存領域領先的地位。而今DDR來了,從266到300,再到現在的500,Kingmax始終保持著領先的位置,繼續引領著內存發展的方向。說到KingMax內存,就不能不說到它獨特的 "TinyBGA" 封裝技術專利——作為全球領先的DRAM生產廠商,勝創科技在1997年宣布了第一款基於TinyBGA封裝技術的內存模組,這項屢獲殊榮的封裝技術能以同樣的體積大小封裝3倍於普通技術所達到的內存容量。同時,勝創科技還研製了為高端伺服器和工作站應用設計的1GB StackBGA模組、為DDR應用設計的FBGA模組以及為Rambus RIMM應用設計的速度高達1.6GB/秒的flip-chip BGA/DCA模組。
Kingmax勝創推出的低價版的DDR433內存產品,該產品採用傳統的TSOP封裝內存晶元,工作頻率433MHz。Kingmax推出的這個SuperRam PC3500系列的售價和PC3200處於同一檔次,這為那些熱衷超頻又手頭不寬裕的用戶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Kingmax也推出了CL-3的DDR500內存產品,其性能和其它廠家的同類產品大同小異。
6.Corsair(海盜旗)
Corsair(海盜旗)是一家較有特點的內存品牌,其內存條都包裹著一層黑色金屬外殼,這層金屬殼緊貼在內存顆粒上,一方面可以屏蔽其他的電磁干擾。其代表產品如Corsair TwinX PC3200(CMX512-3200XL)內存,其在DDR400下,可以穩定運行在CL2-2-2-5-T1下,將潛伏期和定址時間縮短為原來的一半,這款內存並不比一些DDR500產品差,而且Corsair為這種內存提供終身保修。
而Corsair DDR500內存採用Hynix晶元,這款XMS4000能穩定運行在DDR500,並且可以超頻到DDR530,在DDR500下其CAS值為2.5,性能還算不錯。
7.Apacer(宇瞻)
在內存市場,Apacer一直以來都有著較好的聲譽,其SDRAM時代的WBGA封裝也響徹一時,在DDR內存上也樹立了良好形象。宇瞻科技隸屬宏基集團,實力非常雄厚。初期專注於內存模組行銷,並已經成為全球前四大內存模組供應商之一。據權威人士透露,在國際上,宇瞻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產品銷量與目在前國內排名第一的品牌持平甚至超過,之所以在國內目前沒有坐到龍頭位置,是因為宇瞻對於品牌宣傳一直比較低調,精力更多投入到產品研發生產而不是品牌推廣當中。
最近,宇瞻相應推出的"宇瞻金牌內存"系列。宇瞻金牌內存產品線特別為追求高穩定性、高兼容性的內存用戶而設計。宇瞻金牌內存堅持使用100%原廠測試顆粒(決不使用OEM顆粒)是基於現有最新的DDR內存技術標准設計而成,經過ISO 9002認證之工廠完整流程生產製造。採用20微米金手指高品質6層PCB板,每條內存都覆蓋有美觀精質的黃金色金屬銘牌,而且通過了最高端的Advantest測試系統檢測後,採用高速SMT機台打造,經過高低壓、高低溫、長時間的密封式空間嚴苛測試,並經過全球知名系統及主板大廠完全兼容性測試,品質與兼容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
宇瞻的DDR500內存(PC4000內存)採用金黃色的散熱片和綠色的PCB板搭配。金屬散熱片的材質相當不錯,在手中有種沉甸甸的感覺,為了防止氧化,其表面被鍍成了金色。內存顆粒方面,這款內存採用了三星的內存顆粒,具體型號為:K4H560838E-TCC5,為32Mx8規格DDR466@CL=3的TSOPII封裝顆粒,標准工作電壓2.6V+-0.1V,標准運行時序CL-tRCD-tRP為3-4-4。在DDR500下其CL值為3,性能將就。
⑦ 現今內存顆粒廠商排名情況
第一三星。內存4巨頭。三星。鎂光。海力士。日本爾必達.
⑧ 請問全球生產內存顆粒的廠家有哪些
不完全攻略:頂級內存顆粒:三星:TCCD/UCCC、華邦:BH5/UTT
其他:現代:D43/D5、英飛凌:CE-5/BE-5、三星:TCCC/TCC5
當然,還有鎂光,南亞易勝,等等品牌
⑨ 內存條內存顆粒廠家都有那些
Samsung 三星 韓國
Hynix 現代 韓國
Micron 美光 美國
NEC 恩益禧 日本
Hitachi 日立 日本
ELPIDA 爾必達 日本(由NEC和Hitachi內存部門合並)
Nanya 南亞 台灣
Winbond 華邦 台灣
PSC 力晶 台灣
siemens 西門子 德國
Infineon 英飛凌 德國(由西門子內存重組)
Qimonda 奇夢達 德國(由英飛凌內存重組)
⑩ 全球三大內存顆粒生產廠家是哪個
三星 現代 英飛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