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張震逝世
擴展閱讀
怎麼買st的股票 2025-08-29 04:11:20
股票網格交易法改良 2025-08-29 03:23:12

張震逝世

發布時間: 2022-03-07 12:21:26

⑴ 張震是什麼時候去世的

⑵ 張震什麼時候逝世

張震(1973- ) 出生於沈陽,97年3月推出「張震講故事」節目;1998年9月28日主持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張震時間」節目,99年至今創作推出大量精品恐怖故事,風靡長江以北大專院校。
說張震死了,這個消息是N年前一家報社不負責任的報道,早就證明是假消息了!
張震一直是電視台和電台兩面混,不過不講鬼故事了!
2008年12月26日,時值張震從事有聲恐怖故事創作10年之際,張震推出了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失控》,以文字營造驚悚氛圍。最近他現身北京新書首發式,謠言不攻自破。

⑶ ·最後一位開國中將張震逝世 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誰

還健在的只有開國少將(49人)
1955年少將(19人)

李耀文(1918)山東榮城人,88上將,原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國防科委政委、海軍政委
向守志(1917)四川宣漢人,88上將,原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第二炮兵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
任榮(1917)四川蒼溪人,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委第一書記、政協主席、武漢軍區副政委
鄒衍(1915)江西興國人,原中央紀委委員、沈陽軍區副政委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原中央紀委委員、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張秀龍(1915)湖北仙桃人,原全國人大常委、武漢軍區副司令員
王貴德(1914)福建上杭人,原鐵道兵副政委
劉居英(1917)吉林長春人,原鐵道兵副司令員
胡繼成(1915)安徽金寨人,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
賈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原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軍事學院副院長
盛治華(1916)江西永新人,原武警部隊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副司令員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方槐(1917)江西於都人,原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劉中華(1917)山東文登人,原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
楊永松(1918)廣東大埔人,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
李布德(1919)四川營山人,原山西省軍區政委
鍾炳昌(1915)江西興國人,原解放軍軍政委、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廖鼎琳(1914)江西興國人,原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政委、炮兵學院政委
黎光(1914)四川儀隴人,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

1961年少將(9人)
王硯泉(1917)河北雄縣人,88中將,原昆明軍區副政委、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政委
胡煒(1920)河南新蔡人,原中央候補委員、陝西省委書記、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高銳(1919)山東萊陽人,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寧夏區委第二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楊思祿(1917)江西於都人,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
張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原雲南省軍區政委、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州軍區顧問
孫干卿(1919)山東淄博人,原廣州軍區參謀長、昆明軍區參謀長
姜鍾(1919)四川平昌人,原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魏國運(1914)湖北監利人,原空軍政治學校校長兼政委、空軍工程部部長
殷國洪(1911)湖北紅安人,原海軍炮兵學校政委、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政委

1964年少將(21人)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88上將,原中央委員、沈陽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外交部副部長、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玉華(1916)山東文登人,原中央委員、湖北省委書記、武漢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副政委
王扶之(1923)陝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補委員、山西省委書記、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
陳紹昆(1921)江蘇宿遷人,原沈陽軍區副政委、冶金工業部部長
文擊(1918)河北霸州人,原炮兵副司令員、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
姜林東(1918)山東煙台人,原新疆軍區副政委、廣州軍區副政委
賈乾瑞(1916)陝西大荔人,原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顧問
楊斯德(1921)山東滕州人,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全國政協台港澳僑聯絡委員會副主任
劉自雙(1915)四川巴中人,原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張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原國防部外事局政委、河南省軍區政委、總參謀部二部部長
張志勇(1916)湖北紅安人,原國防科委訓練基地司令員、國防科技大學副校長
張實傑(1922)山東鄒平人,原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周建平(1919)江蘇蘇州人,原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王茂全(1910)江西吉安人,原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
方震(1911)江西弋陽人,原第二軍醫大學副政委
陽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原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
李丕功(1910)山東淄博人,原上海警備區參謀長、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張英(1916)遼寧蓋州人,原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軍區政委
顧鴻(1915)安徽廬江人,原南京工程兵學校校長
高先貴(1912)安徽六安人,原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委
塗通今(1914)福建長汀人,原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

⑷ 開國上將張震老將軍是不是真的去世了

首先張震的確是去世了;其次張震不是開國上將,是開國中將,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⑸ 張震將軍去世了嗎

確實是逝世了,是在2015年9月3日17時,只不過當天有人在中午發消息說張震逝世,後來辟謠了

⑹ 最後一位開國中將張震逝世 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誰張震

截至2018年1月,開國將帥(1964年前)僅剩21位。 1955年至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授銜將軍以上1614人,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殊勛,我們稱之為開國將帥。隨著時間的流逝,將星們也一一隕落,目前上將、中將以上全部逝世,開國少將僅21位,當年的著名戰將已廖若晨星。
一、55開國少將(55年少將共806人,健在7人)
開國將軍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開國將帥共1614人,而狹義的開國將帥則不包括遲至1964年才晉升的少將,55少將無論如何都是無可爭議的開國將軍。55開國少將幾乎成了「百歲將軍」的搖籃。
方槐(1917)原空軍第2軍軍長。江西於都人,原名賴芳槐(曾用名賴世祿),1932年參加工農紅軍;1949年任軍委航空局作戰教育處處長。
楊永松 (1918)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廣東大埔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戰車師政委。
鄒 衍 (1915) 原沈陽軍區副政委。江西興國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四野47軍160師政治委員。
詹大南 (1914) 原27軍軍長,蘭州、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安徽金寨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華北軍區第209師長。
熊兆仁 (1912) 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永定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時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
黎 光 (1914) 原68軍軍長、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四川南部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20兵團66軍198師師長。
李耀文(1918)原名張錫坤,出生於山東榮成,曾任海軍政委,海軍上將。十二屆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
在以上開國將軍中,熊兆仁從軍最早,1929年即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而李耀文遲至抗日時才入伍,但解放時已經擔任野戰軍政委職務,比起其它將軍的職務更高。在解放前擔任野戰軍高級指揮員的戰將有李耀文(三野26軍政委)、黎光(198師師長)、詹大南(第209師師長)。
二、1961年授銜少將(當年晉升少將218人,健在5人)
孫干卿 (1919) 原昆明軍區參謀長。山東淄博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43軍128師383團團長、師參謀長。
楊思祿 (1917) 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江西於都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解放時任二野直屬教導隊2師師長。
張力雄 (1913) 原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建上杭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49年任二野特種兵縱隊政治部主任。
胡煒(1920)原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辦公廳主任。河南新蔡人,1937年參加抗日。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1977年被解除職務。
姜 鍾 (1919) 原總參三部部長。四川平昌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註:1962年、1963年兩批授銜少將16人,無人健在。
三、1964年授銜少將(共320人,健在8人)
64開國少將中,有一些是身經百戰的資歷很老的老紅軍,有些是抗戰以後才參加革命的(以山東籍為多),1955年授銜時大多為大校,甚至是上校,能躋身開國將軍行列是十分榮幸的。目前地位最高的是1988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劉振華,王扶之將軍則是所有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原沈陽、北京軍區政委,12、13屆中央委員,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
王扶之(1923)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別名王碩,陝西延安人,1935年參加工農紅軍,解放時系四野39軍115師343團團長。開國將軍中最年輕的少將。
文擊(1918)原炮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原名劉樹棠,河北霸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時任四野炮兵一師副師長。
楊斯德(1921)原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山東滕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9年任3野34軍100師副政政治委員。
張中如(1919)原總參二部部長。山西原平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
陳紹昆(1921)原沈陽軍區副政委,冶金工業部部長。江蘇宿遷人,1939年參加八路軍。
高先貴(1912)原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顧問。安徽六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塗通今(1914)原總後衛生部副部長。福建長汀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我軍三位「博士將軍」之一,健在的唯一「博士將軍」。
2018年逝世將軍:
劉中華(1917-2018.1.16) 55少將。原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山東文登人,1932年入黨,1937年入伍;解放時任三野9兵團30軍政治部主任。

⑺ 最後一位開國中將張震逝世健在的開國將軍還有誰

1955年前後授銜的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都已經謝世。1955年授銜的中將175人,現在健在的只有8人:羅元發、阿沛 阿旺晉美、曾思玉 、孔慶德、方 強、黃志勇、張 震、范朝利;

⑻ 張震是否逝世

張震(1914- )湖南省平江縣人。1926年任本地勞動童子團副團長。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五軍第二縱隊特務大隊宣傳員,第一師一團連政治委員,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營長,紅一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參謀、科長,新四軍第六支隊參謀長兼豫皖蘇保安司令部司令員,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十一旅旅長兼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一兵團參謀長,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華東軍區兼第三野戰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第二十四軍代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總後勤部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大學校長,國防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1985年、1987年分別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和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均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在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將軍諱祖壽,字震,化孫公第二十九世孫,其先祖日昌公清咸豐年間從梅縣桃源堡移居湖南平江縣,1914年10月5日誕生於平江縣長壽鎮黃塅一手工業家庭,賦性穎慧。1927年夏,高小畢業後,到一家店鋪當學徒。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湖南發生「馬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參加了糾察隊,任平江縣勞動童子團副團長,拿起梭標、鳥槍跟「清鄉」軍作垂死戰斗。1928年3月,參加了著名的平江20萬農軍攻打縣城之役。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彭德懷的紅五軍團第二縱隊特務大隊任宣傳員,後任紅三軍團第一師第一團四連政治委員,長征前夕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營長。歷任紅軍宣傳員、連政委、營長、團參謀長。曾參加一、二次和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及兩萬五千里長征。

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第四師第十二團參謀長,參加吳起鎮、直羅鎮、山城堡與東征、西征等戰役。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參謀、科長,新四軍游擊支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六支隊參謀長、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兼淮北軍區參謀長,參與開辟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協助彭雪楓率部挫敗日偽軍一九四二年冬季「掃盪」,並參與指揮山子頭戰役。後兼新四軍第四師第十旅旅長兼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率部參加華中抗日根據地一九四五年攻勢作戰。曾兼抗日軍政大學四分校副校長。
至今仍在世!

⑼ 張震悼詞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同志,因病於2015年9月3日1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張震同志193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這個?

⑽ 張震到底去世了沒有詳細報道之類的嗎

張震沒有去世,至今仍在世!

張震(1914.10.05—),原名張見生,別名張祖壽,又名張中天。湖南省平江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代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校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