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懸飲
擴展閱讀
廣電國際股票價格 2025-09-02 19:31:08
中國恆大淘寶股票行情 2025-09-02 19:27:12
大名城600094 2025-09-02 18:21:40

懸飲

發布時間: 2022-03-08 17:55:21

『壹』 懸飲如何治療

小青龍湯加味 【方名】 小青龍湯
【出處】 《傷寒論》
【分類】 解表劑-辛溫解表
【組成】 炙麻黃(去節,9克) 白芍(9克) 細辛(6克) 乾薑(6克) 甘草炙 (6克) 桂枝(去皮,9克) 五味子(6克) 法半夏(9克)陳皮6克 魚腥草15克 浙貝6克 百部10克

【功用】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 外寒里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里飲證者。)[亦可作為處方葯減輕花粉症病狀]

『貳』 懸飲的介紹

懸飲是病名,四飲之一,飲邪停留脅肋部而見咳唾引痛的病證。

『叄』 痰飲,懸飲,溢飲和支飲停留的部位在哪

痰飲:水飲停留於胃腸。表現為胃中有振水聲,嘔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欲飲。

懸飲:水飲流注於脅間。可見胸脅脹痛,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劇,氣短息促,舌苔白,脈沉弦。

溢飲:水飲流溢於四肢肌肉,表現為當汗出而不汗出,肢體疼痛而沉重,肢體浮腫,小便不利。

支飲:水飲停留於胸肺,肺氣上逆。可見咳喘胸滿,甚則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等症。

痰和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其次它們又可能成為新的致病因素。

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飲,即水液停留於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3)懸飲擴展閱讀

《金匱要略》在「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中,記載了關於「四飲」在不同臟腑的致病特點: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肆』 。「上焦如霧」,霧不散而聚水,上焦之水積聚,留於肺外積於脅於則為懸飲,留於心外積於包絡內則為心包飲.

好像不是出自喻嘉言的《醫門法律》。只是那篇關於紅斑狼瘡的論文的作者寫的自己的認識。

『伍』 懸飲是怎樣的病

四飲之一。飲邪停留脅肋部而見咳唾引痛的病證。《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證見脅下脹滿,咳嗽或唾涎時兩脅引痛,甚則轉身及呼吸均牽引作痛,或兼干嘔、短氣等。治腚攻逐水飲,方用十棗湯、三花神佑丸等。本證類似胸腔積液。

『陸』 仲景對痰飲病室如何分類的並寫出四飲的主症及代表方劑

仲景對痰飲病按其飲在不同部位而出現的各種不同主症分為痰飲(狹義)、懸飲、溢飲、支飲四類,提出「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
狹義痰飲的主症是素盛今瘦,腸間瀝瀝有聲,胸脅支滿,目眩,或見背寒冷如手大,主治方劑為苓桂術甘湯;懸飲的主症為咳嗽,吐痰,脅下疼痛牽引缺盆,脈沉玄,主治方劑為十棗湯;溢飲的主症為惡寒發熱,身體疼痛沉重,無汗,治以大、小青龍湯;支飲的主症是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腫,主治方劑為葶藶大棗瀉肺湯。

『柒』 古醫書中說,支飲和懸飲,分別指什麼

1.痰飲
患病位置:水飲停留胃腸。
臨床表現特點:胃中有振水音,惡心,嘔吐,清水痰涎,胃脘痞滿,自利,利後反快,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等。
2.懸飲
患病位置:水流脅下。
臨床表現特點:胸脅刺痛,呼吸、轉側疼痛加重,咳唾引痛,胸廓飽滿隆起等。
3.溢飲
患病位置:淫溢肢體。
臨床表現特點:身體疼痛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兼發熱,無汗等。
4.支飲
患病位置:飲停胸肺。
臨床表現特點: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其形如腫。

『捌』 痰飲、懸飲、支飲、溢飲 求解釋

痰飲:飲留於胃腸,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懸飲:飲留於胸脅,咳唾引痛
支飲:飲留於四肢,四肢腫,四肢疼重
溢飲:飲留於肌膚腠理,咳逆依息,氣短,全身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