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之父是誰啊
應該是圖靈!曾經擔任過馮諾依曼研究助手的美國物理學家弗蘭克爾教授這樣寫道:「許多人都推舉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然而我確信他本人從來不會促成這個錯誤。或許,他可以被恰當地稱為『計算機的助產士』。依我之見,正是馮諾依曼使世界認識了由圖靈引入的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弗蘭克爾教授此言不虛,在1949年,馮諾依曼發表了一篇題為《自動計算機的一般邏輯理論》的論文,客觀而公正地闡述了圖靈在計算機理論上的重大貢獻。他寫道:「大約12年前,英國邏輯學家圖靈就開始研究『可計算問題』,他准確地給出了 『自動計算機』的一般性定義。」馮諾依曼寧願把「計算機之父」的桂冠轉戴在圖靈頭上。
B. 為什麼說阿蘭圖靈是計算機之父
因為圖靈在科學、特別在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的一些科學成果,構成了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C. 馮諾依曼和圖靈誰更稱的上「計算機科學之父」
圖靈是「計算機科學之父」。
當今和未來的計算機都逃不出圖靈機的范籌,即便是機器人時代的來臨,所有機器人都只不過是一台圖靈機而已!
而現在和未來,有很多計算機不再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了,如ARM是哈佛結構,量子計算機遠遠地超出了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未來的分子計算機遠不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能力范籌了。
計算機未出世,圖靈就證明了圖靈機的能力極限!圖靈機的極限就是未來機器人的極限,也是人類的極限
世間所有機器和生物包括人的大腦,都逃不出圖靈機的范籌!
當今和未來,能稱得上「計算機科學之父」的,只有圖靈一人!
D. 圖靈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他的主要貢獻有什麼
圖靈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提出了「圖靈機」和「圖靈測試」等重要概念。
他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許多人工智慧的重要方法也源自於他。他對計算機的重要貢獻在於他提出的有限狀態自動機也就是圖靈機的概念,對於人工智慧,他提出了重要的衡量標准「圖靈測試」。
主要成就
1.人工智慧
2.圖靈試驗
3.圖靈機
E. 三大計算機之父是誰
世界三大計算機科學之父分別是艾倫圖靈、馮諾依曼、查爾斯巴貝奇。
1、圖靈
艾倫圖靈,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5)計算機之父圖靈擴展閱讀:
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主要成就:
艾倫圖靈在科學、特別在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方面,他的一些科學成果,構成了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基礎。圖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事的密碼破譯工作涉及到電子計算機的設計和研製,但此項工作嚴格保密。直到70年代,內情才有所披露。
從一些文件來看,很可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不是ENIAC,而是與圖靈有關的另一台機器,即圖靈在戰時服務的機構於1943年研製成功的CO-LOSSUS(巨人)機,這台機器的設計採用了圖靈提出的某些概念。
它用了1500個電子管,採用了光電管閱讀器;利用穿孔紙帶輸入;並採用了電子管雙穩態線路,執行計數、二進制算術及布爾代數邏輯運算,巨人機共生產了10台,用它們出色地完成了密碼破譯工作,戰後,圖靈任職於泰丁頓國家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自動計算機的邏輯設計和具體研製工作。
1946年,圖靈發表論文闡述存儲程序計算機的設計。他的成就與研究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的約翰馮諾伊曼同期。圖靈的自動計算機與諾伊曼的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都採用了二進制,都以內存儲存程序以運行計算機打破了那個時代的舊有概念。
F. 圖靈被譽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他的主要貢獻有什麼
主要貢獻:
1、提出「圖靈測試」概念
「圖靈測試」指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台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
進行多次測試後,如果有超過30%的測試者不能確定出被測試者是人還是機器,那麼這台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
圖靈測試一詞來源於計算機科學和密碼學的先驅艾倫·麥席森·圖靈寫於1950年的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其中30%是圖靈對2000年時的機器思考能力的一個預測,目前我們已遠遠落後於這個預測。
圖靈預言,在20世紀末,一定會有電腦通過「圖靈測試」。2014年6月7日在英國皇家學會舉行的「2014圖靈測試」大會上,舉辦方英國雷丁大學發布新聞稿。
宣稱俄羅斯人弗拉基米爾·維西羅夫(Vladimir Veselov)創立的人工智慧軟體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通過了圖靈測試。
雖然「尤金」軟體還遠不能「思考」,但也是人工智慧乃至於計算機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2、圖靈機
圖靈機是由圖靈在1936年提出的,它是一種精確的通用計算機模型,能模擬實際計算機的所有計算行為。
所謂的圖靈機就是指一個抽象的機器,它有一條無限長的紙帶,紙帶分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方格,每個方格有不同的顏色。有一個機器頭在紙帶上移來移去。
機器頭有一組內部狀態,還有一些固定的程序。在每個時刻,機器頭都要從當前紙帶上讀入一個方格信息,然後結合自己的內部狀態查找程序表,根據程序輸出信息到紙帶方格上,並轉換自己的內部狀態,然後進行移動。
3、人工智慧
1949年,圖靈成為曼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計算實驗室的副院長,致力研發運行Manchester Mark 1型號儲存程序式計算機所需的軟體。
1956年圖靈的這篇文章以「機器能夠思維嗎?」為題重新發表,此時,人工智慧也進入了實踐研製階段。圖靈的機器智能思想無疑是人工智慧的直接起源之一。
而且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入研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圖靈思想的深刻性:它們如今仍然是人工智慧的主要思想之一。
4、樹立生物學
從1952年直到去世,圖靈一直在數理生物學方面做研究。他在1952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形態發生的化學基礎》(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
他主要的興趣是斐波那契葉序列,存在於植物結構的斐波那契數。他應用了反應-擴散公式,如今已經成為圖案形成范疇的核心。他後期的論文都沒有發表,一直等到1992年《艾倫·圖靈選集》出版,這些文章才見天日。
5、判定問題
1937年,圖靈用他的方法解決了著名的希爾伯特判定問題:狹謂詞演算(亦稱一階邏輯)公式的可滿足性的判定問題。
他用一階邏輯中的公式對圖靈機進行編碼,再由圖靈機停機問題的不可判定性推出一階邏輯的不可判定性。他在此處創用的「編碼法」成為後來人們證明一階邏輯的公式類的不可判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判定問題上,圖靈的另一成果是1939年提出的帶有外部信息源的圖靈機概念,並由此導出「圖靈可歸約」及相對遞歸的概念。
運用歸約和相對遞歸的概念,可對不可判定性與非遞歸性的程度加以比較。在此基礎上,E.波斯特(Post)提出了不可解度這一重要概念,這方面的工作後來有重大的進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艾倫·麥席森·圖靈
G. 計算機之父是誰為什麼
世界三大計算機科學之父分別是艾倫圖靈、馮諾依曼、查爾斯巴貝奇。
1、圖靈
艾倫圖靈,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2、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美籍匈牙利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物理學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 馮諾依曼是羅蘭大學數學博士,是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博弈論之父。
3、查爾斯巴貝奇
查爾斯巴貝奇是一名英國發明家,科學管理的先驅者,出生於一個富有的銀行家的家庭,曾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巴貝奇在1812~1813年初次想到用機械來計算數學表;後來,製造了一台小型計算機,能進行8位數的某些數學運算,後被譽為通用計算機之父。
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主要成就:
艾倫圖靈在科學、特別在數理邏輯和計算機科學方面,他的一些科學成果,構成了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基礎。圖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事的密碼破譯工作涉及到電子計算機的設計和研製,但此項工作嚴格保密。直到70年代,內情才有所披露。
從一些文件來看,很可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不是ENIAC,而是與圖靈有關的另一台機器,即圖靈在戰時服務的機構於1943年研製成功的CO-LOSSUS(巨人)機,這台機器的設計採用了圖靈提出的某些概念。
H. 計算機之父是馮諾依曼還是圖靈
應該是馮-諾依曼,他提出的計算機組成結構。。。
圖靈是編碼方式和軟體。。。
I. 圖靈,馮諾依曼,誰是計算機之父
圖靈是計算機軟體之父,馮諾依曼是計算機硬體之父,孩子都不一樣,就不要爭誰是父親的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