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寧夏中衛市怎麼樣說下它的情況
唐代詩人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曾經傾倒了無數的文人騷客,也令無數的後來者神思心往和苦苦追尋。其實,這一神奇的景觀就位於寧夏中衛市境內。
中衛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黃河前套之首,「東阻大河、西接沙山」,是寧、蒙、甘3省區的交界點,也是黃河自流灌溉第一地。中衛市東臨寧夏吳忠市,南接固原市,西與甘肅省接壤,北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轄原中衛縣、中寧縣、海原縣,全市國土面積
1.7萬平方公里,人口101.2萬人,其中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1.7%。地形復雜多變,南部地貌多屬黃土丘陵溝壑,是我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北部為低山與沙漠(西北部為騰格里大沙漠)。中部黃河沖積平原——衛寧平原得黃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歷史悠久。得黃河之利,依大漠、山地之險,3萬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秦代屬北地郡,西漢為安定郡,北魏屬靈州鳴沙郡,北周置會州,隋置鳴沙縣和豐安縣,元設應理州,明永樂年間(1403年)置寧夏中衛,清雍正年間(1724年)改稱中衛縣(含今中衛、中寧和青銅峽部分地區),屬寧夏府,海原縣屬平涼府。1933年中衛縣分成中衛、中寧兩縣。1954年寧夏並入甘肅省,中衛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後,中衛、中寧先後劃歸銀南地區、吳忠市管轄,海原縣先後劃歸固原地區、固原市管轄。2004年地級中衛市成立,中寧、海原兩縣劃歸中衛市管轄。
資源豐富。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煤炭、石膏、石灰岩、陶土、粘土、大理石、油頁岩、石油、金、銅、鋁、鋅等30多種礦產,是寧夏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石膏儲量約70億噸,粘土儲量50多億噸,硅石儲量1億噸,煤炭資源最為豐富,分布面積近200平方公里,總儲量12億噸,且屬低灰、低磷、低硫,高密度、高強度、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以「三高三低」馳名中外。衛寧平原水資源條件優越,地下水蘊藏豐富,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全長約182公里,年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年均過境流量328.14億立方米,最大自然落差144.13米,水能蘊藏量200多萬千瓦,可利用能量160萬千瓦,是西北可利用水資源最優越的城市。正在建設的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是西部大開發10大項目之一,設計控灌面積107萬畝,每年可供電6.06億千瓦時,2004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不僅可解決衛寧平原120萬畝耕地的灌溉,而且每年可向寧夏電網提供6億千瓦時電能,緩解西北缺電壓力。擬建中的黃河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距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12公里,設計壩高163米,總庫容110億立方米,裝機200萬千瓦,年可發電78億千瓦時。屆時,中衛將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水電基地。正在建設的國家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工程在寧夏過境長度274公里,經過中衛境內100公里,並建有加壓站。
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引黃灌溉歷史悠久,黃灌區農業基礎雄厚,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境內山川同濟,土地肥沃,溝渠縱橫,林茂糧豐,盛產糧油、枸杞、瓜果、畜禽等,是全國有名的商品糧、枸杞、果菜、畜牧水產品生產基地。中衛山羊、灘羊全國馳名。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以灌區為主的糧食生產基地和設施農業區,以南部山區為主的畜草產業區,以衛寧平原為主的枸杞種植區,出現了全區養雞第一鎮、養魚第一村和全區第一個億元村。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使中衛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優勢的造紙、釀酒、建材、化工4大主導產業,主要產品1000餘種,建成了西北地區最大的造紙工業園區、最大的造紙業上市公司——寧夏美利紙業集團公司、中國枸杞之鄉——衛寧平原的優質枸杞基地、全國最大的枸杞保健果酒(寧夏紅)企業——寧夏香山酒業集團公司和全區養雞第一鎮——宣和鎮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品牌,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成為西部地區崛起的又一座中等城市。上市企業美利紙業(集團)股份公司隨著林紙一體化工程的實施,造紙能力將達到60萬噸,產值60億元,利稅13.5億元,並躋身全國造紙企業十強行列。香山酒業(集團)公司是全區21家重點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效益逐年攀升,生產的寧夏紅以其「每天喝一點、健康多一點」而聞名全國,為「中衛自古是酒鄉」增添了新的內涵。
㈡ 寧夏中衛市市情簡介
地理位置
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寧夏、內蒙古、甘肅交界地帶,東與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同心縣、青銅峽市接壤。南與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相連,西與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交界,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毗鄰,地跨東經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緯36度09分—37度43分,東西長約130公里,南北寬約180公里。全市總面積16986.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5922.4平方公里,中寧4084.5平方公里,海原6979.2平方公里。
基本概況
中衛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黃河西岸,東臨寧夏吳忠市,南接固原市,西與甘肅省白銀市接壤,北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總面積14755平方千米。總人口114萬人(2003年)。
2003年底設立地級市,市府駐沙坡頭區。
市人民政府駐地:沙坡頭區濱河西路,郵編:755000。
代碼:640500。區號:0955。拼音:Zhongwei Shi。機場:中衛香山機場。
地形復雜多變,南部地貌多屬黃土丘陵溝壑,北部為低山與沙漠(西北部為騰格里大沙漠),中部黃河沖積平原——衛寧平原。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衛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
中衛市行政區劃圖中衛市 面積14453平方千米,人口114萬人(2003年)。
沙坡頭區面積4633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郵編755000。
中寧縣面積2841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郵編751200。縣人民政府駐寧安鎮。
海原縣面積6979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郵編751800。縣人民政府駐三河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地形地貌
中衛市地形由西向東、由南向北傾斜。境內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間。地貌類型分為沙漠、黃河沖積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個較大的地貌單元。其中西北部騰格里沙漠邊緣衛寧北山面積12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8.1%,中部衛寧黃河沖積平原10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8%,位於山區與黃河南岸之間的台地6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4.1%,南部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面積119.55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81%。中衛境內有黃河及其支流長流水、清水河三條主要河流。黃河沿市域西北側自西南向東北流過,境內流程約182公里,距市區約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過境水量328.14億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黃河。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中衛市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靠近沙漠,屬半乾旱氣候,具有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和沙漠氣候的特點。春暖遲、秋涼早、夏熱短、冬寒長,風大沙多,乾旱少雨。年平均氣溫在7.3~9.5℃之間,年均無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79.6~367.4毫米,年蒸發量1829.6~1947.1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800小時。 中衛城區年平均氣溫8.8℃,極端最高氣溫34.5℃,年降水量179.6毫米,年蒸發量為1829.6毫米,為降水量的10.2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無霜期平均167天,全年日照時數2870小時。 中寧縣年平均氣溫9.5℃,年平均降水202.1毫米,6~8月的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發量1947.1毫米,為年平均降水量的9.6倍。 海原縣年平均氣溫7.3℃,年平均降水量為367.4毫米,年蒸發量為1884.7毫米,為降水量的5.1倍,境內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平衡,由南向北依次遞減,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季,6~8月的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56%,素有「十年九旱」之稱,是寧夏最乾旱的縣市之一。
交通區位
中衛是全國鐵路交通大動脈的西部「橋頭堡」,是歐亞大通道「東進西出」的必經之地,包蘭、甘武、寶中鐵路和2006年已開工建設的中太鐵路在中衛交匯,形成「x」形布局,可連通京包線、寶成線、隴海線、蘭新線、蘭青線,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烏魯木齊等12個大中城市,中衛市是聯系西北與華北的重要鐵路交通樞紐。位於市區西郊的迎水橋鐵路編組站是規劃中亞洲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之一。該站的設立使中衛的鐵路樞紐地位直線上升,客流量、物流量逐年增加,已成為西北地區繼蘭州、寶雞之後的第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中營高速公路(中寧—營盤水)從城市南側穿過,可連接gz25(丹東—銀川—蘭州—拉薩)、gz35(青島—銀川)、gz45(連雲港—武威—霍爾果斯)三條國道主幹線,109國道、101、201省道和中營、中郝、中固3條高速公路在境內縱橫交錯,鐵路大橋和2座公路大橋貫通黃河南北,境內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全市公路總里程達3800公里,形成了公路、鐵路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正在建設的西氣東輸工程(新疆—甘肅武威—寧夏中衛—陝西靖邊—上海)的輸氣管道以及2020年前後擬建的俄羅斯、中亞國家到中國的輸氣管道都從中衛通過,因此中衛市作為聯系西北與華北及其它地區的交通樞紐,地位非常重要。此外,根據國家《「十五」西部開發總體規劃》,重點建設四條經濟帶,實施「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重點開發戰略。中衛市位於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與呼包—包蘭—蘭青經濟帶的交匯處,地處西部開發的重點區域,受到銀川、蘭州、寶雞、西安等大城市的輻射,宏觀區位條件良好。
㈢ 寧夏中衛市哪最繁華
朝陽步行街,雍樓步行街這兩條街周圍最繁華。卓越酒店,紅包酒店都挺新的,中衛市區有很多酒店都很不錯,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到時候選擇。
㈣ 寧夏省中衛市的地理位置
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寧夏、內蒙古、甘肅交界地帶,東與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同心縣、青銅峽市接壤。南與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相連,西與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交界,北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毗鄰,東西長約130公里,南北寬約180公里。全市總面積16986.1平方公里。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㈤ 中衛市有那幾個區
中衛市是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西岸,2003年底改為地級市。與甘肅、內蒙古相鄰。面積4633平方千米,人口35萬。下轄沙坡頭區(沙坡頭區為中衛市政治經濟交通中心),中寧縣(中寧縣為農業縣)和海原縣。
㈥ 寧夏中衛市有常住人口多少
人 口
戶籍總人口122.12萬人(2017年)
中衛市,簡稱"衛",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寧夏、內蒙古、甘肅三省區交匯處,是黃河中上游第一個自流灌溉市,總面積1.7萬平方千米。
中衛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市區平均海拔1225米,地貌類型分為黃河沖積平原、台地、沙漠、山地與丘陵五大單元,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受沙漠影響,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中衛市引黃灌區111萬畝,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水產品和設施蔬菜生產基地。
截至2016年,中衛市轄沙坡頭區和中寧縣、海原縣兩縣。
㈦ 中衛市屬於寧夏的哪個市
屬於銀南地區,中衛05年由縣升級到地級市,近期可能又有變動。
㈧ 寧夏中衛市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中衛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市區平均海拔1225米,地貌類型分為黃河沖積平原、台地、沙漠、山地與丘陵五大單元。中衛市西北部騰格里沙漠邊緣衛寧北山面積12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
中部衛寧黃河沖積平原10萬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9%;位於山區與黃河南岸之間的台地6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3.5%;南部隴中山地與黃土丘陵面積142.45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83.6%。
(8)寧夏中衛市擴展閱讀
寧夏中衛市的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底,中衛市已發現礦產30多種,礦產地189處,其中工業礦床62處。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19種,主要有煤、鐵、銅、金、電石灰岩、制鹼灰岩、水泥灰岩、飾面用大理岩、石膏、陶瓷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磚瓦粘土、建築石料、建築用砂等。
遍布四鄉八壑,品位高,易開發,是寧夏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石膏儲量約7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
㈨ 中衛市有幾個縣幾個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衛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
中衛市行政區劃圖中衛市 面積14453平方千米,人口114萬人(2003年)。
沙坡頭區面積4633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郵編755000。
中寧縣面積2841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郵編751200。縣人民政府駐寧安鎮。
海原縣面積6979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郵編751800。縣人民政府駐三河鎮。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行政代碼 面積 簡介
寧安鎮 640521100 73km2 中寧縣轄鄉。1958年設寧安公社,1961年更名城關公社,1980年設寧安公社,1983年置鄉。位於縣城周圍。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3萬。包(頭)蘭……[詳細]
鳴沙鎮 640521101 31.2km2 中寧縣轄鎮。1955年置鳴沙鄉,1958年改鳴沙公社,1986年建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21公里。面積31.2平方公里,人口1.7萬。2801省道與中……[詳細]
石空鎮 640521102 2km2 中寧縣轄鎮。1955年置關帝鄉,1961年改關帝公社,曾更名反帝公社,1983年恢復原名,1986年建石空鎮。位於縣境北部,與縣城隔河相望。距縣府8公里……[詳細]
新堡鎮 640521103 33.6km2 中寧縣轄鄉。1955年置新堡鄉,1961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東方紅公社,1980年改稱新堡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於縣城東南部,距縣府2公里。面積……[詳細]
恩和鎮 640521104 恩和鎮位於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下轄: 640521104200 122 秦庄村 640521104201 220 上庄村 64052110420……[詳細]
大戰場鎮 640521105 大戰場鎮屬於古絲綢之路的一段,是由中原進入邊塞的交通要道,古時常有商隊來往,其地名的歷史淵源可以上溯到宋代元豐五年。這里曾經森林茂密,草長鶯飛,後因歷代……[詳細]
舟塔鄉 640521200 舟塔鄉地處中寧縣城以西,是名副其實的枸杞之鄉。全鄉現有農戶6602戶,總人口28175人,在冊耕地面積2.5萬畝,其中僅枸杞種植面積就達2.2萬畝,人均……[詳細]
白馬鄉 640521201 白馬鄉位於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下轄: 640521201200 220 白馬村 640521201201 220 朱路村 64052120120……[詳細]
余丁鄉 640521202 余丁鄉距中寧縣城西北15公里。下轄6個村,62個村民小組,共15443人,耕地17756畝。該鄉北部多為丘陵地帶,煤炭、石灰石等礦產儲量豐富,鐵、錫、……[詳細]
喊叫水鄉 640521204 1233.4km2 喊叫水鄉地處中寧縣東南部,全鄉總面積12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2285萬畝,有2.9023萬人。 喊叫水鄉自2004年劃歸中寧縣管轄後……[詳細]
徐套鄉 640521205 徐套鄉位於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下轄: 640521205200 220 小灣村 640521205201 220 李士村 64052120520……[詳細]
太陽梁鄉 640521206 2005年5月,自治區農墾集團在渠口農場區劃范圍內成立了太陽梁移民管委會,轄區面積共47.46平方公里。目前,太陽梁移民區共安置搬遷移民4882戶211……[詳細]
長山頭農場 640521400 長山頭農場始建於1978年,地處中寧縣與同心縣交界處,位居中寧縣境內。中寶鐵路、109國道,中郝高速公路,從農場經過,交通運輸道路四通八達。一年四季春……[詳細]
渠口農場 640521401 寧夏農墾國有渠口農場位於中寧縣和青銅峽市之間,西靠接賀蘭山余脈東麓,東臨黃河,「109」國道、包蘭鐵路橫貫農場南北,交通便捷,設施齊全。全場佔地總面積……
㈩ 寧夏的中衛市是個怎樣的城市
不錯的好地方 風沙不大 夏天有點乾燥 但還受得了 好吃的很多呀 中衛得黃河自流灌溉之利,鍾靈毓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糧、畜產品、水產品和果菜生產基地,被譽為「塞上江南」、「魚米之鄉」。而今現代農業向精品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形成了枸杞、設施蔬菜、西甜瓜種植、家禽養殖、草畜、馬鈴薯、優質米、生豬、水產養殖和紅棗林果等優勢特色產業, 「中國枸杞之鄉」、「世界枸杞之都」、「中國壓砂硒砂瓜第一市」、「西部養雞第一市」的美名享譽全國;現代工業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區位交通優勢蓬勃發展,形成了造紙、釀酒及農副產品加工、冶金化工、建築建材、機械製造、電力及能源工業等優勢產業群體,培育壯大了中冶美利紙業集團公司、寧夏紅集團公司、寧夏發電集團中寧分公司、賽馬水泥中寧分公司等優勢骨幹企業,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2家。機制紙、枸杞酒、珩磨機床、水泥、電石、鐵合金等主要產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美利、寧新、石空工業園區及寧夏紅科技園、常樂陶瓷園等工業基地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入園企業逐步增多,增強了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