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劉師培
擴展閱讀
買股票的錢全賠 2025-09-06 11:49:32
股票交易優選卓信寶必選 2025-09-06 11:49:30

劉師培

發布時間: 2022-03-09 20:50:43

❶ 劉師培為何背叛革命

作為晚清革命黨陣營里一流的學問家,劉師培本可成為流芳百世

的人物,遺憾的是最終他卻因背叛革命為清廷效命而釘在了歷史的恥

辱柱上。大錯是如何鑄成的呢?解開這個謎團,也許需
要我們回到歷

史的現實情境中,追尋促成這一事件的他個人及其環境的諸因素。

晚清是一個誕生有學問的革命家的時代。進入民國,革命家與學

問家一身二任的時代特點就明顯地淡化了。在革命黨陣營里,第一位

有學問的革命家,當數章太炎。第二位,恐怕就要說到劉師培了。

不過,師培雖與太炎並稱「二叔」,但在許多方面,實在沒辦法

與太炎比。單就革命的堅定性而言,太炎雖也有過放棄革命到印度去

做和尚的想法,而且此事的許多隱情至今還是個謎,然而太炎畢竟貞

操清明,彪炳史冊,而劉師培,卻以背叛革命、充當清廷走狗的不爭

事實為士林所不齒。

不爭是不爭,原因卻未必清楚。講到劉的背叛革命,就筆者所接

觸的資料看,大都語焉不詳,不能使人饜足。讀史至此,也就難免要

問:劉師培作為一位連命都敢於豁出去的「激烈派第一人」,怎麼說

變就變了呢?

「變」當然是那個時代的最大特點,可劉未免也變得太快了——

昨天夜裡還是個好好的人,轉天早上便成了鬼。這里的原因,到底何

在呢?

劉之背叛,與對孫中山的不滿有很大關系。

照我看,劉之背叛,與對孫中山的不滿有很大關系。劉與孫沒有

任何私人交情,也從沒有被孫真正信任過。這一點,甚至連太炎都不

能免。而作為文人氣甚重的章太炎和劉師培,都多少有一點瞧不起孫

中山。當然,劉年輕,瞧不起的成分要更多些。所以,劉師培一踏上

日本,便立刻參與了試圖推倒孫中山的風波。

那是1907年2月13日,剛好大年初一,劉師培帶著母親、老婆,和

蘇曼殊一起,開始東渡扶桑。同行的,還有劉的姻弟汪公權,一個狹

隘、自私、陰險的小人。

此時的日本,正可謂是革命黨人的水泊梁山。劉師培上得山來,

屁股還沒坐暖,就趕上了日本政府勸逐孫中山的事件,自大膨脹而容

易激動的心靈立即迸裂開來,立馬便捲入了革命陣營的內訌,對孫中

山大舉圍攻。

2月25日,日本外務省次官內田康哉舉行宴會,為中山餞行。參加

宴會的有黃興、章太炎、胡漢民、汪精衛、宋教仁、張繼、汪東等人,

剛剛踏足於此的劉師培也在其中。可見,劉實已為革命黨最上層領導

圈子中的一員。此時,他年僅24歲。但是,他顯然不是孫中山的嫡系。

此次中山離日,日本政府贈送五千元路費,日商鈴木久五郎另捐

送一萬元。孫考慮到組織武裝起義需要經費,就收下了。正由於這筆

錢,導致了革命陣營的內亂和分裂。一部分人唱高調,拿錢等於受賄,

會損害同盟會的威信。另一些人則認為,錢可以拿,但要公平分配。

爭來爭去,終於演變成「倒孫風波」。

3月4日,孫中山帶著汪精衛、胡漢民兩大親信離開日本。他這一

走,革命黨炸了營。此時,太炎主持《民報》,已窮得揭不開鍋,因

此提出,要將鈴木所贈一萬元留作報社經費。孫中山本來就對章太炎

辦《民報》的風格有意見,覺得老章不充分利用這個陣地宣傳革命,

卻迂腐地大談什麼國粹,實在不合適。而且,南方再舉起義更急需錢,

因此只給撥了兩千元。章太炎則認為孫中山不理解,更不支持他的工

作,表白自己談國學,無非是為革命實踐奠定更深厚的理論根基。這

種思想與風格上的分歧已經影響到兩人的感情,偏偏孫中山又沒把日

本政府贈款的事通報章太炎等人,太炎感覺受了侮辱和愚弄,不禁怒

氣中燒,也就真的成了一個「瘋子」。他三把兩把扯下《民報》社中

所懸中山像,寫上「出賣《民報》之孫文,應即撕去」等語,寄到香

港,對孫給予嚴厲抨擊。他提議,罷免孫的總理職務,由黃興接替。

張繼、譚人鳳、田桐等人表示同意。

這時的劉師培,正處在與章太炎的熱戀期,於是完全倒向章的一

系。從思想感情到私人交往,他都不能不倒向章。而他與孫中山,則

完全談不上什麼交往或感情:「蓋孫文本不學之徒,貪淫性成,不知

道德為何物。」此話雖出之於爾後,但情緒的潛伏卻不可謂短暫。有

了這種情緒,再加上他原本就過多的狂妄,復加之判斷錯誤,所以推

波助瀾,火上加油。他找到當時代行總理職權的庶務總幹事劉揆一,

要求他召集會議,進行表決。劉揆一斷然拒絕,這就更惹惱了老章和

小劉,心說你劉揆一何功何能,算個什麼東西!居然鐵牛當官拿起架

子來了!於是一場激烈的爭吵在《民報》社內展開,張繼盛怒之下,

竟與劉揆一揪打起來。最終,劉師培的目的沒有達到,但同盟會領導

階層卻因此發生了很難平復的裂痕,孫中山與章太炎兩位革命黨的泰

山北斗,一時間也竟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爾後的兩三年裡,又發生

一連串不幸事件,以至孫中山等罵章太炎是「喪心病狂」的「陋儒」,

章太炎等罵孫中山是「背本忘初」的「小人」,差不多爺爺奶奶都帶

上了,而劉師培呢,當然也就由瞧不起而更種下了對孫中山的仇恨。

劉師培在東京搞社會主義講習會,與孫中山奏起了不協調音。中

山講民族主義,要建立新國家,劉師培卻宣揚超越民族主義的社會主

義和無政府主義

仇恨的種子埋下了!接下去,劉師培在東京搞社會主義講習會,

與孫中山奏起了不協調音。中山講民族主義,要建立新國家,劉師培

卻說:「有志之士漸知民族主義,然僅辨種族之異同,不復計民生之

休戚,即使光復之說果可實行,亦恐以暴易暴,不知其非。」我們大

可以說,僅就思想的路向而言,劉師培此時所宣揚的社會主義也好,

無政府主義也罷,確乎超越民族主義,值得肯定,同時又多有與三民

主義重疊之處,如民權、民生二端,故景梅九《罪案》說,社會主義

「就是三民主義里邊的民生主義,與同盟會不相違背。」而且,就民

生問題論,劉師培當時的關注程度與研究深度在革命者中當首屈一指。

但是,從政治層面看,恐怕就不這么簡單了。這種思想如果不與正確

的政治路向配合,便很容易走偏。而劉師培後來恰恰在政治上翻了船,

於是,回過頭來再去觀察他的不協調音,便不再僅僅是什麼思想問題,

而是立馬顯露出其政治上的危害來了:「中國革命黨所持之旨,不外

民族主義,故舍排滿而外,別無革命。師培自斯以後,凡遇撰述及講

演之事,均設詞反對民族主義,援引故實,以折其非。蓋事實均由學

理而生,若人人知民族主義不合於學理,則排滿之事實,自消彌於無

形。此即古人正本清源之說也。」請看,這是多麼可怕的自白。

這時,我們真想說,劉師培的高奏不協調音原來就是想存心破壞

革命。不過,誰也不是天生的叛徒。師培後來對端方的自白,固屬出

賣靈魂,可也未嘗沒有事後追封、邀功討好的意思。因此,我們還不

能說劉師培雜交社會主義與無政府主義,原是預設好來破壞革命的。

但是,不論對錯,他在思想上、行動上都開始了與孫中山的不和與背

離,卻是沒有疑問的了。

導致劉師培背叛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汪、何的先下水後鼓動。

背離不等於背叛,卻是背叛的前奏。只要逢上機緣,背離往往會

發展為背叛。不幸得很,機緣很快便降臨到劉師培的身上來了。

「倒孫運動」運動後,章太炎處在極度的物質匱乏和精神煩惱中。

這件事給他和劉師培所帶來的精神傷害,向來都沒有引起史學家們的

足夠重視。太炎後來所謂「見同盟會漸趨腐敗,憤欲為僧」,師培所

謂「東渡以後,察其隱情,遂大悟往日革命之非」,都反映了他們當

時的憤懣心情。而革命陣營內部的不團結以至相互傾軋,更使他們覺

得烏七八糟,心情抑鬱。然而,最讓他們不能容忍的,還是孫中山的

不理解不支持乃至同室操戈。——當然,這僅僅是他們的一偏之見。

在失望與失落的心理背景下,清廷派來的特務可沒閑著,而是在

東京展開了激烈的策反活動。綜合陶成章、宋教仁以及馮自由的記載,

1907年,清廷派程某來東京向革命黨求和,願出一萬元,求革命黨不

要搞暗殺。可這程氏實際上是打入敵人內部的革命者,所以,總庶務

劉揆一便和他商量,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不如「以術取」之。但程

的身份劉師培並不知道。在他看來,程既為清廷所派,當然是朝廷的

人。所以,他找了兩個日本人,與程商量,希望用這筆錢來買他們所

憎惡的孫中山的人頭。程氏聽此,深感詫異,立即偷告劉揆一、宋教

仁、吳昆、何天炯。劉師培陰謀未得逞,不禁對程恨恨不已。為泄憤,

他指使日本人把程誘拐到僻隱之所,狠狠地把程打了一頓。只因為程

氏大聲喊叫,警察聞聲趕到,才未被打死,但腦被擊傷,時常疼痛,

記憶力銳減。

端方此時也在運用金錢,在東京收買偵探,離間革命黨。而汪公

權、何震,也就於此時被收買,成了偵探。這兩個人又回過頭來「日

夜慫恿光漢入官場」。劉師培在「外恨黨人,內懼艷妻」的心理作用

下,於是「漸動其心」,也被拉下了水。

這樣說來,導致劉師培背叛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汪、何的先下水

後鼓動。而汪、何背叛革命的原因,據說是由於對物質享受的追求。

有人這樣寫道:「何震在東京頗有艷名,與其所謂姻弟汪公權有曖昧

關系。一個人討了漂亮老婆,算不得一件好事。漂亮人總不免有些嗜

好,第一好修飾,第二好交際,這兩種嗜好都需要有較多的金錢供其

揮霍。由於丈夫不能滿足其慾望,便容易受到外間的誘惑。何震首先

變節,被兩江總督端方收買,隨後劉師培也上了這條黑船,居間穿針

引線的就是汪公權。」

那麼,汪、何二人是否真有曖昧關系呢?據當時身在東京的汪東

回憶:劉終日埋頭著作,又有肺病,何震則既好名又多欲。她一面利

用劉能寫文章,替她出名辦刊物,一面又對劉不滿足,行為放盪。汪

公權趁此勾引,便與何發生了關系。周作人也說:由於蘇曼殊住在劉

家,已有佚事傳出,龔未生、錢玄同、劉叔雅都講過。

看來,汪、何有染,確屬空穴來風,不為無根。但相染的具體程

度,卻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權威記載。不過,僅憑著一些隱隱綽綽的

模糊影象,許多人便早已相信,實際上是何震害了丈夫。可憐何震一

位狂熱的女權主義者,終於敗倒在「女人禍水論」的傳統勢力之下。

如蔡元培即說:「有小人乘間運動何震,劫持君為端方用。」徐自華

說:「陳其美過余,謂何震實媒孽之焉。」

師培歸來,端方曾大排筵宴,歡迎其改變信仰。從此,他便踏上

了一條為人所不齒的不歸路。

至於投敵的具體實施過程與途徑,卻又有其機緣和條件。據劉師

培的外甥梅鶴孫說,端方為兩江總督時,李瑞清做兩江師范學堂監督,

聘請歷史教授,有人建議延聘劉師培,但李瑞清以劉為革命黨,不敢

做主。恰好陳慶年給端方做首席幕僚,李便商之於陳,陳聽了非常贊

成,第二天便與端談到儀征劉氏三世傳經的家學淵源,說劉師培「雖

為革命黨人,近年已不談種族革命。他若能來,實為上選。」端方於

是命江寧藩司樊雲門具函禮聘,由李、陳電約返國。劉師培接電後尚

在猶豫,而何震久厭居東,聽小人之言,並符合她的名利思想,以為

能與官場聯系,自然另有出路,遂極力慫恿要挾。劉師培不能堅定立

場,權其得失,於是貿然返國。

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記載,提供了最足珍視的歷史線索,與尹炎

武《劉師培外傳》的相關記述正好相互印證。

兩江師范學堂為1903年張之洞奏建。端方於1906年任兩江總督,

對這所學校非常重視。學校中原有許多日本教師,為培養中國教員,

端方又選送21位老師到日本留學。所以,學校本來就與日本有瓜葛。

繆荃孫、陳三立以及陳慶年的學生柳詒徵,也曾在此任教。這樣,李

瑞清通過端方的幕僚陳慶年向端方推薦劉師培,端方權衡利弊,命江

寧布政使、詩人樊增祥(雲門)具函禮聘,由李、陳電約劉師培返國,

確屬可能之事。聯系劉師培此時在東京的狀態,加之何震、汪公權的

慫恿,所以回國任職,也就不足為怪了。果然,時過不久,便在兩江

師范的教師名單中看到了「歷史教員劉師培」的記載。

劉師培1907年12月到上海,遇到詩人柳亞子。轉眼便到了1908年

初。1月5日,柳亞子與陳去病、高天梅、沈道非設宴為劉洗塵。席上,

陳去病提議組織文社。這就是南社的最初動議。12日,陳去病再邀劉

師培夫婦與高旭、柳亞子等11人在國華樓小酌。參加者除原有五人外,

增加了楊篤生,還有鄧實、黃節、朱少屏、張聘齋以及何震等六人。

席上大家相約結社,即名南社。宴會後,還合照了一張相片,高旭、

柳亞子並即席賦詩。可嘆的是,柳亞子詩中贊美師培夫婦為「慷慨蘇

菲亞,艱難布魯東;佳人真絕世,餘子亦英雄。」卻渾然不知,此時

的小兩口兒已經投靠清廷,並給端方寫了一封極其卑劣的自白書。

據說,師培歸來,端方曾大排筵宴,歡迎其改變信仰。僚屬士紳,

相關名流約一百餘人,紛紛向劉師培敬酒慶賀。劉師培有些陶醉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從此,他便踏上了一條為人所不齒的

不歸路。

❷ 章太炎與劉師培:誰的學問大

——民國時期國學大師瑣記之一劉克敵
黃侃——這位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大師,小學功夫(特別是音韻學)在那個時代幾可獨步天下,卻為學術上能夠更加淵博精深,先後拜章太炎和劉師培為師,並對二者終生恭敬有加。特別是劉師培,僅僅比黃侃年長兩歲,兩人早在日本時就是好友,但黃侃為了能夠向劉師培學到經學真諦,決心拜其為師,行叩拜大禮,之後始終以師禮待之,即便其學術成就早已被世人稱為「章黃之學」,依然不改尊師之道,傳為佳話。
且說這黃侃在北大任教時,有一天早上備課時看到陶淵明的一句詩,卻不知典故出在何處。黃侃便去問劉師培,劉師培說,那讓我想想,等一會再告訴你。黃侃說來不及了,我等下上課要用到的,就急忙去問章太炎,章太炎正在刷牙,聽後當即說出此典出處。黃侃從章太炎處回來時,又繞道看劉師培,劉師培也想起來了,所說出處與章太炎完全相同。從此,黃侃對兩位老師更加敬重了。
劉師培以研究《春秋左氏傳》名揚天下,且系家傳絕學,因此,即便是章太炎也要讓其幾分。可惜,如此博學者,書法竟極差,當年參加科舉考試時被主考官形容為「字如花紋腳,丑細不成書」。本不欲錄取,但見其詩中有「木蘭已老吾猶殘,笑指花枝空自疑」這樣的佳句,最後居然被列為第一名。對劉師培寫字之差,周作人也有評價:說劉氏雖然文章極好,但字卻寫得「實在可怕,幾乎與小孩子描紅相似,而且不講筆順」。
至於章太炎,不僅學問博大精深,弟子門人眾多,在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章門弟子」早已是遍布域內,其成為大家者幾乎數不勝數,只要提提黃侃、錢玄同、周氏兄弟這幾個的名字,哪個不是如雷貫耳。其治學的博大與精深並重,在20世紀學術界也是很少有人可以比肩。至於書法,更是自成一格。至於那部連魯迅也看不懂的《訄書》,自然艱深,平庸如我們,看不懂是自然的,不提也罷。
那麼,他們二人,或者再加上其共同的弟子黃侃,誰的學問更大呢?是否因為章太炎對於黃侃的問題張口就答而認定他更有學問?恐怕不能這樣說。總之學問之事,不僅要看知道多少,更要看理解和發明多少。黃侃就認為研究中國學術,發明比發現更重要,也更難。理由很簡單,發現是以前沒有的,如今出現了,也剛好被你發現,自然是你的成就。但發明則是在人們早已熟悉之處,利用常見的材料,看到前人沒有看出的問題,做出新的結論,自然更為難得。(草撰此文,只為引起一些學生的興趣而已,亡羊補牢,聊勝於無呢)

❸ 革命黨「激烈派第一人」劉師培為什麼要投降清朝

❹ 劉師培為什麼叫他北大校花

因為外形很精緻,所以被贊為美人。又因曾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所以叫他北大校花。

1917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先後開設「六朝文學」、「文選學」等課程,有《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傳世,為近現代中國文學史研究首屈一指之巨著。1919年1月,與黃侃等成立「國故月刊社」, 成為國粹派,在北大主導發起《國故學刊》。

人物生平:

在母親李汝諼的教授下,他8歲就開始學《周易》辨卦,12歲讀完四書五經,並開始學習試帖詩,有《水仙花賦》《鳳仙花詩一百首》等。1897年起開始研究《晏子春秋》。

1902年劉師培中舉,次年在上海結識章太炎,並改名光漢,歸途經過上海,結識了章太炎,撰寫《攘書》等,參入反清宣傳。1904年春,劉師培參加開封會試。

❺ 劉師培為什麼叫美人

劉師培(1884年—1919年11月20日),字申叔,號左盦,漢族,江蘇儀徵人,經學家。劉貴曾之子、劉文淇曾孫。著有《左盦集》八卷、《左盦外集》二十卷、《左盦詩錄》四卷、《詞錄》一卷。

著有論經學(以小學、左傳學為主)、史學(開創近代中國學術史體)、文學(主張「六朝文」,維護揚州學派駢文之文統)專著七十四種。收入民國二十三年(1934)寧武南氏刊本《劉申叔先生遺書》。該本號稱最善,然時值日本扶植滿洲國,劉師培於《民報》時期所撰論滿洲非中國種族之文字俱被刊落,又早期刊發於報刊之文字,失收亦頗多。

簡介:

在母親李汝諼的教授下,他8歲就開始學《周易》辨卦,12歲讀完四書五經,並開始學習試帖詩,有《水仙花賦》《鳳仙花詩一百首》等。1897年起開始研究《晏子春秋》。

1902年劉師培中舉,次年在上海結識章太炎,並改名光漢,歸途經過上海,結識了章太炎,撰寫《攘書》等,參入反清宣傳。1904年春,劉師培參加開封會試。

❻ 何震:18歲嫁國學大師劉師培,21歲愛上了表弟,為何丈夫死後33歲就瘋了

何震雖然一輩子愛了很多人,但是她丈夫的確是讓她愛的刻入骨子裡的人,當時她丈夫已去世她就有些承受不了了,後來三年後終於支撐不住,就瘋了。

當時劉世培去世的時候,何震在北大門口伏地而哭。後來沒過三年就患上了精神疾病。人這一生愛的人很多,但是深愛的只有一個。

❼ 劉師培的生平簡介

在母親李汝諼的教授下,他8歲就開始學《周易》辨卦,12歲讀完四書五經,並開始學習試帖詩,有《水仙花賦》、《鳳仙花詩一百首》等。1897年起開始研究《晏子春秋》。
1902年劉師培中舉,次年在上海結識章太炎,並改名光漢,歸途經過上海,結識了章太炎,撰寫《攘書》等,參入反清宣傳。1904年春,劉師培參加開封會試。臨行前,作《留別揚州人士書》,呼籲創辦新式學堂、鼓勵出洋留學。落第回鄉後回揚州,創辦師范學會和協助揚州鄉人出洋留學社,發表《論留學生之非叛逆》,支持學生運動;又作《黃帝紀年論》,提出以黃帝紀年取代封建帝王紀年。同年秋,劉師培受王無生(字郁仁)的影響,到上海與章太炎、蔡元培、謝無量等一起參加反清革命,參與《俄事警聞》、《警鍾日報》和《國粹學報》的編輯工作,積極為《中國白話報》撰稿,用通俗的語言,向民眾宣傳普及革命主張,作《中國民族志》。當年《警鍾日報》遭清政府查封,至浙江平湖避難。
1905年,劉師培參與編輯的《警鍾日報》,為之撰稿,先後刊發《周末學術史序》、《南北學術不同論》、《論文雜記》等著作,為近代學科意義上中國史學、文學、學術史研究之先驅。又受章太炎啟發,撰寫《小學發微》,引用西方社會學學理,重新闡釋清儒文字音韻之學。由於公開辱罵德國人遭通緝,化名金少甫,逃亡嘉興,協助敖嘉熊處理同盟會溫台處會館事務。
1906年春,劉師培至蕪湖,與陳獨秀在安徽公學組織岳王會和黃氏學校,宣傳革命,同時編輯出版了《中國文學教科書》、《倫理學教科書》、《經學教科書》和江蘇、安徽、江寧《鄉土歷史教科書》等。
1907年春節,應章太炎等邀請,劉師培夫婦東渡日本,結識孫中山、黃興、陶成章等革命黨人,參加同盟會東京本部的工作,與章太炎等參與民起亞洲和親會,先後發表了《普告漢人》、《悲佃篇》、《辨滿人非中國之臣民》等。
同年6月,受日本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劉師培夫婦發起成立「女子復權會」和「社會主義講習會」,創辦《天義報》和《衡報》,宣傳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提倡廢除等級制度,實現人權平等,實行無政府主義,鼓吹女權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組織翻譯《共產黨宣言》和苦魯鮑特金《麵包掠奪》、《總同盟罷工》等,在同盟會之外另立旗幟。因為留日期間費用巨大,迫於經濟壓力,加上日本警方監視日嚴,《衡報》因經費困難被迫停辦。
因為留日期間費用巨大,迫於經濟壓力,加上章太炎擬赴印度學佛,1907年底由何震出面,被端方收買,作《上端方書》,獻「弭亂之策十條」,背叛革命,充當端方暗探。於是組織齊民社,舉辦世界語講習所,並與章太炎關系破裂。加上日本警方監視日嚴,《衡報》因經費困難被迫停辦,於1908年11月全家回國。
1909年,劉師培夫婦在上海充當端方暗探,因出賣張恭,姻弟汪公權被王金發擊斃。於是劉師培公開入幕,為端方考訂金石,兼任兩江師范學堂教習。又拜徐紹楨為師,研究天文歷法。端方調任直隸總督,劉師培隨任直隸督轅文案、學部諮議官等職。1911年隨端方南下四川,鎮壓保路運動,在資州被革命軍拘捕。辛亥革命勝利後,由孫中山保釋。後任成都國學院副院長,兼四川國學學校課,講授《左傳》、《說文解字》等,與謝無量、廖季平(廖平)、吳虞等共同發起成立四川國學會。作《廢舊歷論》等。
1913年6月與南下尋夫的何震沿江北上山西,二人均任友人南桂馨的家庭教師。後由南氏介紹,劉師培投靠閻錫山,任高等顧問。又由閻錫山推薦給袁世凱,任參政、上大夫。
1915年8月,與楊度等發起成立籌安會,作《君政復古論》、《聯邦駁議》,為袁世凱稱帝鼓吹。洪憲帝制失敗後,流落天津。
1917年,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先後開設「六朝文學」、「文選學」等課程,有《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傳世,為近現代中國文學史研究首屈一指之巨著。1919年1月,與黃侃等成立「國故月刊社」, 成為國粹派,在北大主導發起《國故學刊》。
1919年11月20日因肺結核病逝於北京,年僅36歲。

❽ 劉師培是誰演的

21版《覺醒年代》中劉師培的飾演者:張浩天

張浩天,1982年6月7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21年,參演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播出,飾演劉師培。

張浩天所扮演的申叔的顏值,白凈的皮膚,輕薄而又發白的唇,清澈憂郁的眼神,梳得一絲不苟的頭發,圓圓的娃娃臉配上修建齊整的鬍子,骨節分明緊握手杖的雙手,和那永遠挺的筆直腰身。

張浩天的發展:

2014年4月,搭檔婁藝瀟、孫驍驍等主演的都市愛情劇《愛情珠寶》播出,在片中飾演玩世不恭卻又不失深情的宮宇燦;同年,由毛衛寧導演欽點參與《平凡的世界》飾演顧養民。

2015年3月,拍攝了由焦永亮執導,黃宗澤、闞清子共同主演的家庭情感喜劇《奶爸當家》。

2019年11月21日,主演的都市情感勵志劇《喬安你好》播出。

❾ 劉師培怎麼死的

原因是劉師培患有嚴重的肺病,這種病在當時是屬於無法醫治的烈性傳染病。

❿ 覺醒年代裡的劉師培是好的嗎

是好的,覺醒年代劉師培的扮演者是張浩天。 張浩天 1982年6月7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