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1年秋分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根據國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歷》,今年秋分准確時間是9月23日17時05分。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慢慢進入深秋。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春分、秋分分別是幾月幾日之幾月幾日作業來的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
③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別是幾月幾日
1、歷年春分時間
春分日一般在每年的3月19日、20日、21日、22日到來。 春分和秋分相對,是立春後的第九十天,屬於春天的中分點,有平分春天的意思,春分時,太陽位置來到黃經0°的位置,是為春分點,此時日夜等長,開始進入溫暖宜人的春天季候,是全年最為舒適的一段時間。
2、歷年夏至日期
夏至日在每年的6月20、21、22日到來。 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子,夏至日是全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日後氣溫會開始增加、炎熱的天氣即將到來,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將進入初伏,進入暑伏天氣,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梅雨天氣。
3、歷年冬至的日期
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1日、22日、23日到來。 冬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立的節氣,冬至節氣時是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正午太陽高度也非常低,太陽輻射小,從冬至日開始進九了,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等到立春後才回歸溫暖。
4、歷年秋分的日期
秋分日一般在每年的9月22日、23日、24日來臨,以當年的太陽公轉為准,太陽公轉到黃經180°的位置就表示來到了秋分點,正式進入秋分節氣,來來去去就三天可以選擇,重復個兩年就很容易讓人覺得是每年秋分都是9月23日了。
④ 春分、秋分分別是幾月幾日之幾月幾日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
⑤ 今年秋分是幾月幾日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但今年秋分是22號 而不是23號或24號,因為今年是閏年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
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氣象專家介紹說,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獲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准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⑥ 春分和秋分的具體時間是幾月幾日
春分時間是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秋分時間是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
每年公歷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為春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幾乎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長夜短,即一天中白晝長於黑夜;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中白晝短於黑夜。故春分也稱升分。
而在南北兩極,春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此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范圍逐漸擴大;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范圍逐漸擴大。
⑦ 秋至是幾月幾日
秋至是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也就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後,秋至就是說秋天的味最濃的時候,而且秋至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濕度等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
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溫帶的秋季在8月23日(處暑)~11月22日(小雪);南溫帶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滿)。
秋至節氣的意義:
「秋至」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再次相等,從這一天後,北半球日短夜長。
秋至是表徵季節變化的節氣。秋分這天,太陽位於黃經180度,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等長。這時,南方地區候溫普遍降至22℃以下,進入了涼爽的秋季。
「一場秋雨一場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降雨,氣溫也一次次下降。在西北高原北部,日最低氣溫降到0℃以下,已經可見到漫天絮飛舞、大地銀裝素裹的壯麗雪景。
⑧ 春分是幾月幾日 夏至幾月幾日 秋分幾月幾日 冬至幾月幾日拜託了各位 謝謝
2012年春分是3月20日,夏至是6月21日,秋分是9月22日,冬至是12月21日。
⑨ 2017秋分是幾月幾日 秋分節氣是什麼時候,哪一天
2017年秋分節氣:此時,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即晝夜平分,故稱秋分。
2017年秋分時間(2017年9月23日 04:01 - 2017年10月8日 10:22)
2017秋分是幾月幾日幾點:2017年9月23日 4:01:44
陰歷日期:八月(大) 初四 星期六
2017秋分節氣是什麼時候:每年9月22日~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