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貧富差距帶來的問題
造成我國貧富差距增大的因素里,包括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的增大。
先來看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在任何社會條件下都是客觀存在的。畢竟每個人的天資、技能、行業不一樣,收入差距適度存在可以形成激勵,促進階級流動和社會競爭,提高社會生產效率。這也是資本主義能夠成立的基礎之一。
但當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地步,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就沒那麼明顯了。這時候決定收入差距的往往不是個人的努力,而是個人選擇的賽道,甚至是出身。這時候的收入差距就輕易無法趕上,只會讓人感到絕望了。
行業差距是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方面,1998年到2001年行業收入差距擴大了近4倍,2002年最高行業收入和最低行業收入的比值為2.99,到了2013年這個比值增大到8。
這當中,城鎮職業和農村職業的差距就非常明顯。雖然城鄉差距在縮小,但還是有許多因素阻礙著農村收入的提高。比如生產是依靠單一的土地作為生產資料,或是務農或是進城打工,其他收入來源較少。
此外,壟斷行業和風口行業的職工收入明顯要高於其他行業的職工收入,再加上員工福利以及各種津貼補貼加班費,這個差距還會更加明顯。
除了收入差距,貧富差距的另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財富差距。這是個人財富累計幾輪甚至幾代之後出現的差距,它不僅表現在金融資產的積累,還包括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中。金庫越充足的人,就擁有越多的理財手段,抗風險周期能力也更強,最終收獲更大的資本回報,也是常理。
當我們把財富差距放在更大的視角下觀察,會發現財富不僅會影響個人和家庭,還會在整個地區造成影響。不同人口對更好生活的需求和付費意願,與地方的教育、醫療等全方位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導致差異在各個方面都廣泛存在,很容易形成貧富差距代際相傳。
再有就是我們熟悉的另一種財富差距,也就是房價上升導致的差距。
一二線城市房價飛速上行,城市打拚的工薪階層每月微薄的工資要被房租吃掉一半,經濟壓力十分沉重,喪失在城市的獲得感。如果咬咬牙貸款幾十年買下一套房,社畜加房奴,就不僅僅是經濟壓力了,還有負債導致的心理壓力。
㈡ 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影響
1、當用「數字」劃分了富裕和貧困兩個階層的時候,就應該預料到可能出現今天這樣的結果,當「富一代和貧一代」共同製造出來的「錢」的差距集中體現在「富二代和貧二代」的身上時,最終就會由量變走向質變——「富二代和貧二代」之間的質變。 2、這個時候的「貧富」差距已經不只是物質了,它還包括精神,是全面、全方位的。 3、隨著知識經濟、網路、信息等的時代發展與進步,這個「差距」將會變得越來越難超越或填平。註: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不僅要用數字去計算,還要用做人的「良心」去感受。
㈢ 貧富差距到底會對一個國家產生怎樣的影響
貧富差距,會引起貧富不均、收入不公平等。
如果一個國家始終有大量的絕對貧困人口存在,其經濟動力發展不足,起伏動盪勢出必然,會造成犯罪率升高等社會潛在危害,最終會波及每個人。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貧富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的畸形集中,必將導致社會的不安定。貧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條件還會讓他們失去勞動積極性,降低生產效率。社會的不公正與不平等還使人們逐漸失去國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資源閑置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威脅社會的長治久安。
貧富差距最小的瑞典,社會福利體制已經逐步建立,全民就業、全民養老金、全民醫療保險、全民免費教育計劃一項一項逐步落實,突出」全民「二字。如其醫療投入和分布,幾乎沒有什麼城鄉差別。而在我國,擁有35%人口的城市,佔有85%的醫療資源。所以,全民醫療保險其實並不完全是一個投入多少的問題。瑞典實行全民醫療保險。在瑞典,如果一年之內看病的費用,包括掛號、買葯、打針、檢查、化驗等等,超過1800瑞典克朗,這一年再看病就全部免費。
瑞典的實踐表明,沒有平等的精神,沒有平等精神指引下的公正分配製度,財富很難持續積累,效率也就很難保證。原因很簡單:不平等不公正的分配會造成社會動亂,制約經濟的發展。
㈣ 貧富差距大的社會有什麼缺點
貧富差距過大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會影響社會矛盾,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嚴重危害民眾的生活與和平。貧富差距過大的直觀表現就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
所以,面對貧富差距過大帶來的眾多不良影響,是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去改變的,應該由政府、企業、個人一起攜手解決的發展問題,只有萬眾一心解決好貧富差距過大,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㈤ 貧富差距的影響
1,貧富差距過大會制約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國收入總體水平偏低,已經對國內需求產生了影響。而貧富懸殊更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這種不平衡的財富分配結構嚴重弱化了社會總消費能力,因為高收入階層消費傾向低,低收入階層消費傾向高,社會收入過分集在高收入階層的結果是,「錢多的不去買,錢少的沒錢買。」
其次,貧富差距讓我國財富的佔有形態結構向「金字塔型」過 渡。
任何社會分層體系都可能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但是,不 同社會等級體系的形狀結構卻是不同的,一般可以劃分為「金字 塔 型」、「啞鈴型」和「橄欖型」三種類型。「金字塔型」結 構是總人口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處於塔的底部,屬於貧困階層。 「啞鈴 型」結構是兩頭大中間小,在社會總人口中貧富者和富 裕者佔有多數,但中間階層則比較弱小。「金字塔型」和「啞鈴 型」社會結構都呈現明顯的階級或階層的對抗,因此,屬於非穩定型的社會結 構。所謂的「橄欖型」,就是兩頭大,中間小,即 貧困者和極端富裕者只是占社會人口的少數,而絕大多數是處在中間的比較富裕者的階層。社會結構分層理論認為,「橄欖型」屬於穩定型的社會結構。因為中間階層在技能、職能、收入和財富佔有狀況,社會地位或權力等方面都處於中間狀態,這些處於中間狀態的人群,對社會的主導價值觀有較強的認同感,對社會對立和社會矛盾起著緩解作用,從而奠定穩定社會結構的基 礎。
c,貧富差距還將加劇了城鄉經濟結構的矛盾與沖 突。
在改革開放之初,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帶來的經濟發展使歷史上就已存在的城鄉差距有所縮小。但到80年代中後期以來,這一差距又迅速拉大,甚至是大大超過了改革開放之初。近年來,農村的增產不增收,使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加劇了城鄉結構性的矛盾與沖突
2,貧富差距過大會給建設和諧社會帶來諸多不穩定因 素。
目前我國的貧富差距已達到第二嚴重的"黃燈"警戒水平,如果 不能盡快地阻
㈥ 社會上存在的貧富差距給學生帶來什麼影響
1、受教育機會不平等。窮人家的孩子往往苦於生計被迫放棄學習,現在農村裡面這樣的情形多的是,初中畢業就進工廠做廉價勞動力,為老闆流血流汗,創造的價值讓富人更富有,所以讓子女讀書求學一直被有志父母看重。
2、就業權利不平等。有能力不是萬能的,沒有關系和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同是一批國家公務員,有關系、捨得花錢的富人子弟就能謀得好崗位,日後升遷的快,但是不是勝任工作在領導眼裡不重要。
3、扭曲青少年心理。看見富人家的子女有汽車、有手機、有電腦等等,不由產生攀比心理,虛榮、貪婪、享樂等思想長期存在,導致性格惡化,進而扭曲青少年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
4、引發青少年犯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面對貧富差距的日益拉大,物慾橫流的社會誘惑及不良社會文化影響,部分青少年失足捲入漩渦,強奸、搶劫、殺人的痛心之事枚不勝舉。
5、不學無術,禍國殃民。人人想當百萬富翁,人人想追求金錢名利,導致國家的下一代無能人志士治理,屆時禍國殃民必定發生。
㈦ 貧富差距過大的危害是什麼
貧富差距過大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會影響社會矛盾,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嚴重危害民眾的生活與和平。貧富差距過大的直觀表現就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
貧富差距過大會導致窮人增加,社會經濟動力發展不足,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貧富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的畸形集中,必將導致社會的不安定,從而制約經濟的發展,破壞經濟建設的基礎。
應對政策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多數人如農民、城鎮下崗職工及國家公務員等並沒有從中國的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取得多少實惠,這部分人的收入增長甚至還趕不上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必須大幅提高這些人的收入水平。如,除完全免除農民的各種稅費以外,還要給農民尤其是種地農民大量的補貼;大幅提高城鎮職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線;大幅提高國家公務員及事業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
㈧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
貧富差距也被稱為貧富不均、收入不公平等,是指一個群體或社會中個人擁有的財富的差距。
現在中國的經濟不斷飛速的發展,越來越靠近西方國家,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碰到很多的問題。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貧富差距過大,我們知道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社會的動盪以及國家根基不穩的社會問題,但是其實貧富差距過大,也會造成一定的經濟問題。
所以其實貧富差距是政府目前不得不重視的一個問題,如何採取有效的政策來縮小貧富差距,實現雙贏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希望早些出台一些好的福利政策來引導社會的正確發展!
㈨ 貧富差距大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危害
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貧富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的畸形集中,必將導致社會的不安定。過度的貧富差距將導致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問題,體現在以下方方面面,如社會價值觀的撕裂、階級固化、個人不再相信奮斗可改變人生,社會動亂、國家民粹主義的興起等。
1.價值觀的撕裂
在《理想國》中,蘇格拉底曾問克法洛斯:「在你看來,擁有大量的金錢給你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什麼?」他回答:「最大的好處,說出來未必有人相信,那就是,金錢可以讓一個人更良善。」
2.社會階層的固化
曾有數據統計了2009年50萬大學生的就讀和就業情況,發現農民工的子女較多就讀於高職高專學校,而管理階層子女則較多就讀於「211」院校。從學生畢業後半年的就業情況來看,農民工子女中有35%未能就業,而管理階層子女中僅有15%。
中國社科院出具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的報告中指出,幹部、企業管理人員和企業主家庭出身的人進入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的比例是總體結構中比例的6倍(15.4%/2.6%),而農民家庭出身的人進入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的比例則只是其總體結構中比例的2/3(46.2%/72.9%)。
3.個人價值觀的改變
當階層固化加劇,一個人的發展需要「拼爹」、「拼媽」、「拼房子」的時候,普通年輕人發現無論如何奮斗都很難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平起平坐時,慢慢地就失去了通過個人努力改善自身生活的動力。而頂層富人生活的窮奢極侈勾起了普通民眾對金錢的慾望,在慾望的刺激以及現實生活的無奈中,個人難免會產生對富人階層的不滿,甚至可能演變為「仇富心理」。
4.社會動亂和國家民粹主義的興起
當貧富差距過大,社會失去奮斗動力,群眾對未來感到迷茫,對現狀感到不滿,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日益顯著時,民眾必將通過各方面向社會表達自己的不滿,2011年發生在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近兩年來的英國脫歐和美特朗普當選,在一定程度上是民眾情緒的宣洩。在當今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社會動亂和國家民粹主義正在興起。
5.貧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條件會讓他們失去勞動積極性,降低生產效率。社會的不公正與不平等還使人們逐漸失去國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資源閑置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威脅了社會的長治久安。
(9)貧富差距的影響擴展閱讀:
貧富差距也被稱為貧富不均、收入不公平等,是指一個群體或社會中個人擁有的財富的差距。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犯罪率升高等社會潛在危害。
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有多種,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各個國家和地區還有個人之間都有貧富差距,貧富差距並非都是不合理的現象,但也有個人和政府利用壟斷以及漏洞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不合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