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建強的個人簡介
男
出生日期 1963年
學位 留日博士
職稱 教授博導
主要任職 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日本環境學會會員、日本環境毒性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會會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員、四川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
2. 中國有哪些見義勇為的人.具體說明時間,地點,事跡簡介
英雄就在身邊
--記順達汽修廠郭宏林同志見義勇為先進事跡
郭宏林,一位洪石鄉勝利村三組的農民。2005年鎮坪,以他為驕傲!7月9日,他在濤天巨浪中捨己救人,譜寫了一曲「見義勇為」的英雄之歌。
鎮坪人一齊把目光投向了這個來自農村的「平民英雄」,全城傳唱起這首見義勇為的「英雄之歌」。
7月9日,是郭宏林英勇救人的日子,也是所有鎮坪人認識英雄的日子。當時曾目睹整個情形的69歲的鄭達銀老人說:「郭宏林真是好樣的,了不起!當時那個險啊,真是無法形容,下水後命就不是自己的了!就算給再多的錢,估計一般的人也不敢去救!」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2005年7月9日這天......
2005年7月,鎮坪連日陰雨,而在9日這天更是雷鳴電閃,風雨交加,下起了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以落差大、水流急著稱的竹溪河河水暴漲。中午11點10分,一輛冒雨急駛的客貨兩用車,行至竹溪河順達汽修廠下方大拐彎處,因剎車失靈,再加上雨大路滑,帶著慣性幾個側翻,連車帶人一起栽進洪水中。
車在翻滾過程中,將乘客田金紅、劉定貴和蔣世宏等人相繼從車內拋出,落入湍急的水中。而蔣世宏的妻子譚仁琴則被困在車內,巨大的洪流將車淹沒,幾起幾落後,沖到深潭邊的汽車側立著搖搖欲墜。
被洪水沖走的劉安貴,在水中拚命掙扎,好不容易抓住崖壁,可一個急流,又將他沖走。如此反復了三四次,最後終於摳住岸邊的一塊崖壁。當他用盡全力爬上岸後,十指血肉模糊,指甲全部被摳掉。而蔣世紅的情形並不比劉安貴好到那去,歷經九死一生,爬上岸時渾身是血,臉上、腿上、手臂上到處都被石塊劃傷。
而最先被洪水沖走的田金紅,憑著求生的本能,在離出事地點100米左右的地方,死死抱住一塊洪水中凸起的石頭,遠遠望去,彷彿抱住一朵浪花。她撕心呼救,可巨大的洪流淹沒了她的聲音,淹沒了她的身軀,她只能拚命昂著頭,掙扎著呼吸。
此時,雨越下越大,暴漲的洪水漸漸淹至到田金紅臉部。公路上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奔走呼救,急促的「救人」聲和著巨大的波濤聲,令人感到異常窒息。
岸上不斷有人嘗試著跳進急流中涉水救人,可水流湍急,沖力實在太大,根本就站不穩腳跟。順達汽修廠工人袁仁軍,一下水就飄了起來,險些被沖走。他說人下水就如一片樹葉飄著,根本站不穩。而被人稱為「水上老大」的余國順,自幼與南江河打交道,可他下水還沒走到三步,就被洪水沖走,幸好水性好,才得以爬上岸來。
雨根本沒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來越猛。此時,被困在車里的譚仁琴,也被一位農民用長桿子救了起來。只剩下田金紅,還是困在河中間,已經開始絕望。
就在人們用盡一切辦法,仍然無濟於事的時候,有人喊了聲「讓開!」。
大家回頭一看,是順達汽修廠職工郭宏林。原來郭宏林修完車正准備吃飯,突然聽到急促的「呼救」聲,跑出來一看,一名婦女被困在洪水中,而洶涌的水流,人們根本沒辦法靠近她。而此時,瘋狂的波濤已開始從她的頭頂撲過,眼看婦女性命難保,郭宏林心急如焚。或許是急中生智,他猛然想到繩子,便趕緊叫人找來繩子,同時,喊了聲「讓我上」。郭宏林讓人用繩子的一頭拴緊自己的腰,另一頭栓在電線桿上,跳進洶涌渾濁的洪水中向被困者艱難游去。洪水又急又猛,他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一次次被洪水沖倒,又一次次爬起來,好幾次險些被洪水沖走。每前行一步,大家的心就跟著緊縮一下,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幾經險情到了跟前,郭宏林伸出手讓田金紅抓住,可她臉色慘白,死死抱著石頭,無力配合。經過數次與急流搏鬥,他用盡全身力氣,硬是把田金紅抓了過來,解下自己身上的「救命繩」拴在她的腰上,然後用左臂夾著她,右臂劃水,示意眾人拉繩子。
在眾人的幫助下,郭宏林艱難地將田金紅拖到岸邊。這時,汽車被洪流沖走,田金紅攀附的石頭也被洪水完全淹沒,人們驚呼「好險!」。再看郭宏林,雙腿血跡模糊,渾身是傷。
被救的田金紅,左臂右腿嚴重受傷,在醫院住了整整半個月還不能下床行走。
在這場人與洪魔的搏鬥中,郭宏林不顧個人安危,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憑著果敢,憑著機智,憑著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偉大精神支撐,救起了危在旦夕的生命。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普通人的人性光輝,讓我們在和平年代,再次目睹了平凡人的壯舉。
英雄壯舉絕非偶然。順達汽修廠經理王平說:「郭宏林捨己救人,這是他的本性所至!」。
英雄也不可能在瞬間塑造而成。從一個個來自郭宏林老家及和他共過事的人那裡,記者了解了這位來自農村,普普通通的農民一步步成為時代英雄的軌跡。
郭宏林,1970年出生於鎮坪縣洪石鄉勝利村,自幼吃苦,樂於助人。14歲那年,還在上小學五年級的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聽到河裡有人呼救,連衣服都來不及脫,一個猛子就扎進河中救人。第一次摸到了男孩的衣服,可由於水流湍急,手一滑沒抓住,他浮上來深吸一口氣又紮下去。經過數次與急流搏鬥,終於把男孩救上河岸,一看,才知道是同所學校的一年級同學。他的先進事跡受到了縣文教局表彰,當地群眾稱他是「捨己救人的小英雄」。
1997年,為了改變生活,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郭宏林,來到縣城跟叔叔學修理,2001年到順達汽車修理廠當了一名汽車修理工,直到現在,一干就是6年。
在順達汽修廠,從事修理工作的郭宏林愛廠如家、認真負責、熱心待人,得到了企業主與同事、及修理廠周圍鄰居的尊敬。在順達,他被大家推選為工會主席。
2004年7月5日,一輛農用車在順達汽修廠下方十幾米遠的地方,翻入河裡。巨大的聲響被正在修車的郭宏林聽見,跑出去一看,一輛農用車倒栽在河水中。由於剛下雨,洪水咆哮,還不知道人員傷亡情況。郭宏林一邊高喊「救人」,一邊向出事點跑去。在他的號召下,袁仁軍、王德軍、廖頂軍、冉剛等十幾個人先後趕來,幫他把已經昏迷的司機救上岸。
當司機蘇醒過來後卻哭喊著:「完了,我的車輛手續還在水裡,包里還有幾千元現金!」郭宏林二話沒說,再一次跳進洪水中,與工友一道經過二個多小時的搜尋,終於在出事水域100多米處將錢包和車輛手續打撈上來,並於當晚將所有證件和幾千元現金如數還給司機董永坤。
總經理王平告訴記者,從郭宏林進廠的那天起,每年都要營救好幾個人。只要有人打來求救電話,無論是白天或是黑夜,是酷署還是嚴寒,他從來就沒有推辭過,哪怕身上再有重要的事也不例外。記得一個嚴寒的冬天,下著很大的雪,一個姓尹的老闆打來電話,說自己的車油底殼撞穿,困在了化龍山。誰都知道,冬天裡化龍山的道路極其危險,如果再遇上雨雪天氣,稍有不慎,車就會滑下深溝。接到電話後,郭宏林什麼也沒說,就開著車走了。
車到山下就開始打滑,郭宏林給車戴上防滑鏈條,可作用還是不大,他就憑著精湛的技術艱難地向目的地行進。當郭宏林一身冷汗地出現在尹老闆面前時,這位四十多歲的尹老闆緊緊抓住郭宏林的手,哽咽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事後竟然拿出1000元酬金來表示感謝,可郭宏林婉言謝絕了。
同事袁仁軍、廖頂軍告訴記者,郭宏林作為順達汽修廠一員職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技術精湛,大家都稱他為「師傅」;作為企業工會主席,他熱心培養會員的集體意識,自己以身作則,吃虧在先;作為同事,他是其他員工心目中的大哥哥,盡其所能幫助有困難的人;作為鄰居,鄰里親切地稱他為「熱心人」......
郭宏林妻子王萍說「老郭很有安全感,很值得我去愛,也是我可以依靠的。」而在兒子眼中,他是個慈祥而嚴厲的父親......
從家人、鄰居、領導、同事的敘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著朴實外表卻又充滿內在精神力量的郭宏林,一個富有英雄主義氣質和具有嚴謹自律意識的郭宏林,一個不同凡響的普通群眾,一個渾身閃爍著忠、孝、仁、勇、智等傳統美德的現代青年。
當記者見到郭宏林,談起他勇救被困人的感人事跡時,他卻對這事看得平靜如水,對身邊的榮譽沒有太多的在意:「我是普通人,就是會點水,不去救,良心上不安!」
當問及縱身跳入洪水時是怎樣想的,有沒有想到有生命危險?他笑了笑,坦誠地說:「肯定有危險,水大的很,又很渾濁,更何況激流中亂石翻滾......說實在當時什麼也沒想,只想著去救人!」
當問及傷情,他輕描淡寫:「沒什麼大不了的,傷了四五處,都是些皮外傷。」
當我們問,如果以後再遇到這種事情,還會不會去救人?郭宏林沒有絲毫猶豫:「會,肯定會!」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構建和諧社會,我們需要更多的義舉,當愛的陽光灑到別人身上,自己會更加溫暖。
郭宏林英勇救人的事跡見報後,鎮坪縣廣大幹部群眾被深深感動,對他的見義勇為表達了深深的欽佩之情。
一位市民激動地告訴記者,她看了有關郭宏林的報道,眼睛濕濕的。能在他人生命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伸手援救,真是了不起的舉動,這種精神品質很令人感動,這不僅是鎮坪的驕傲,也是整個社會的財富。
被救者田金紅拉著記者的手,哽咽著說:「救命之恩,無論用什麼也表達不了我的感激之情。如果不是恩人相救,我的墳前怕是早就長滿了草。兩個孩子又還小,我要是走了,真不知這一家還怎麼過。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像好心人郭宏林那樣,多做好事,多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來報答我的救命恩人,來回報這個社會!」
有人說,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愛情,但是玫瑰做到了;
有人說,不是每一種樹都能耐住乾渴,但是白楊做到了;
有人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捨生取義,但是郭宏林做到了!
感動鎮坪,感動2005,一個平凡的偉大的靈魂,一名質朴的鎮坪漢子,為了一個陌生人,在濤天巨浪中展現了「俠義大者」的英雄氣概!面對這個「俠義大者」,任何的語言都是蒼白的,任何豪言壯語都詮釋不了「俠義大者」的英雄氣概。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舉動源自內心品質,一個英雄的真正品質!
3. 辛亥革命人物簡介
辛亥革命中人物很多,最主要的是孫中山、袁世凱。
孫中山出生的時間是1866年11月12日,去世的時間是1925年3月12日。他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也是創始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人。第一面徹底對抗封建的旗幟就是由他舉起的。在1905年的時候他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在他領導了辛亥革命後他被選舉為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在1940年的時候他被尊為「中華民國國父」。
袁世凱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很受爭議的人,他出生的時間是1859年9月16日,去世的時間是1916年6月6日,是中國近代史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辛亥革命的時候他逼宣統皇帝退位,清朝由此被推翻了,他也成了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後來他宣布自己為皇帝,並且把中國的國號改成了中華帝國。
袁世凱的這個舉措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後來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的皇帝。雖然袁世凱被稱為「盜國大盜」,可是他還是有很多的成就的,比如他創建了新式的軍隊,為國家培養了很多的軍事人才。但是他的功在很多人眼中少於他的過,所以這也讓他成了受到爭議的人。
4. 論文中需要一個實行人性化管理而且非常成功的企業實例,急需,謝謝了
如此人性化管理----實屬罕見!
山東濱州有家個人承包的集體企業的一個加工廠,名稱是山東濱州佩然科技飼料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創業之初,老闆張建強所採用的用人之道就是「完全人性化管理」,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第一人性化管理的企業,最後又是非常的成功。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1、所用人員一律是熟人或熟人介紹的人,因為他沒有任何實力招聘當時企業所需要的銷售人才。只要是「人才」,就不問出處,也不要任何簡歷、證書,也沒什麼面試之類的麻煩。
2、上班時間做什麼呢?老闆領著大家打撲克。打了撲克呢?集體上飯店吃飯,除了在打撲剋期間有約定誰輸了應該請客之外,其他的情形一律都是老闆請客。這種請客可是不得了,每次必是喝得大家爬不起來,而且是中午、晚上連續喝。喝了酒呢?回去睡覺。睡好了再聚到辦公室,干什麼呢?再打撲克!打撲剋期間,張老闆會接到客戶要貨的電話,他會一邊拿著撲克一邊說「小王,你去發一下貨,回來後你們再繼續玩!」於是,那伙局就會停下來一會兒。
3、工資怎麼算呢?有底薪、提成。只要來公司辦公室不論做什麼,都是上班,不論是否有銷售業績都給底薪,底薪可是不少的,員工個人光靠底薪就夠養家糊口的了。提成呢,也不少!一年下來做好了買台私家車是不成問題的。
4、出差怎麼算?除了報銷所有車費、住宿費外,再給出差補貼,反正夠你吃喝的了。
5、客戶要貨怎麼辦?一律先發貨後付款!甚至有的客戶可以在用完了後再付款。最遠的可以發到甘肅等地,沒人去那裡要款,只等著人家把款匯過來。有人擔心說「人家不給錢怎麼辦?」他說:「這世界還是好人多!」「如果人家不給,說明人家有困難嘛!」等等。
6、到了年底,他還要給大家發獎金、發年貨。有次人家沒錢給貨款,給了他一批雞,他就把這批雞分給大家,那次過年每人竟然分了二十隻雞!
張老闆就是這樣創業起家的,他手下後來聚集了來自東北、西北、山東等地的一批大學生人才。這個公司原來只有兩名管理人員,一是他本人,二是他請了個記帳的「辦公室主任」;車間操作工人只有一人,就是他的老婆,她幾乎一直在車間進行生產配料,很少到辦公室。
關於他的這種沒有管理的「管理」,我一直都無法給予合適的定位。
5. 辛亥革命時期的主要歷史人物簡介
孫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孫文,字載之,號逸仙。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傳統上認為他的本質是反動、落後的,並且是圖謀復辟的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維持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建立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陸軍(新軍),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開始主張建強國、創建強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後來在楊度等立憲人士的鼓惑下復辟稱帝,最終以失敗收場。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6. 誰知道吳凱燕的生平簡介
生命就是拼搏
作者:吳凱燕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於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麼,世界上就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死寂。願一切生命不至飄落在石縫間而凄凄艾艾,願一切生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
--引題
林希的《石縫間的生命》,讓我為之震憾,為之感動,為之思緒萬千。我不得不贊美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意義的深遠。他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多麼偉大的生命跡象,同時也沖擊著我們的心靈,於是從我的內心深處發出一個聲音:「你是否為生命而拼搏過,是否像這石縫間的生命一樣,為了給自己尋求一片立足的天地,不顧環境的險惡,為之奮斗過?
《石縫間的生命》是一篇有著強烈哲理的狀物散文,文章將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給我們奏出了一首震憾人心的生命曲。弱小的生命隨風飄向天崖海角,為了尋找生存的土壤歷盡堅險。它們把生的希望寄存在石縫里,盡管石縫是貧瘠的,但它們卻將自己的生命創造得輝煌壯麗。從石縫間的小花小草到參天松柏,拼搏的生命愈演愈烈。從生活環境的惡劣到在惡劣中創造精彩,生命的意義層層遞進。從生物學到生物學與哲學的統一,向你提示出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文章就是那麼的過渡自然,一點點的向我們闡述一個生命的意義--生命就是拼搏。
或許我們曾對石縫間的生命不屑一顧,或許我們曾對高山上的樹木無動於衷,或許我們曾對貧困居民輕視……但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而使我們這個大千世界充滿生機,才使它放射璀璨的光芒!以前,我也不曾對他們產生過敬意,但當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開始認識到自己目光的短淺,我甚至覺得自己是多麼渺小。他們為了生存而創造著一次次奇跡,而我呢?曾是那麼的懦弱,為了一次失敗而凄凄艾艾,卻不知應馬上站起來繼續尋求成功的曙光。生命也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這是作者對生命的感觸,我想這應該成為我們鞭策自己的一句座右銘。
回顧歷史,有多少世人在生活這條曲折的人生路上拼搏過,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先輩,在水深火熱的舊社會,通過拼搏,為我們開創了如此美好的今天;貝多芬失聰後,依然在創作著,為我們譜寫了那麼多美妙的音樂;張海迪癱瘓後,繼續走著求學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誰能說他們的生活沒有痛苦,沒有挫折,他們不都是在石縫間尋求輝煌嗎?
石縫間的生命是頑強的,作為我們人類,更應頑強不息。我讀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就是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為生命而拼搏。
7. 陽泉呂建強的簡歷
中文:張建強
韓語:장건강
發音:zang gen gang
8. 辛亥革命歷史人物簡介是什麼
1、孫中山
(1)孫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孫文,字載之,號逸仙。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
(2)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2、袁世凱
(1)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2)傳統上認為他的本質是反動、落後的,並且是圖謀復辟的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後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維持了中國對蒙古和西藏的主權。建立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陸軍(新軍),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開始主張建強國、創建強大的中央政府等,但後來在楊度等立憲人士的鼓惑下復辟稱帝,最終以失敗收場。
3、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2)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9. 演員陳蓉的個人資料
蓉卓原名陳蓉,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7年,蓉卓出演了個人熒幕處女作《青春之歌》,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隨後,出演家庭倫理劇《紅梅花開》,憑借該劇獲得了北京電視台年度影視盛典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2009年7月6日,主演由徐慶東執導的警匪劇《重案六組3》播出;10月14日,與尤勇、李幼斌等合作出演的年代情感劇《滄海》播出。
2010年1月11日,與丁志誠、劉威等合作出演的年代愛情劇《銅鑼巷》播出;5月24日,與邢佳棟、王茜等合作主演的歷史劇《烈火紅岩》播出。
2011年2月19日,與高雲翔、趙子惠等合作主演的抗戰劇《斷喉弩》播出;10月,出演由林建中、張建強執導的戰爭劇《鐵血使命》。
2017年,主演根據小春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穿越劇《不負如來不負卿》,在劇中飾演活潑開朗、勇敢無畏,多次參與時空穿梭技術的艾晴。
2019年12月28日,蓉卓自編自導並主演的青春成長電影《藍色百褶裙》在全國公映。
蓉卓的人物評價:
蓉卓在電視劇《滄海》中,憑借自己的努力和用心,極好的把握住了人物的內心,將一個時間跨度超過二十年的角色演繹的非常有層次。
蓉卓以其獨到的體悟從劇本中拉扯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打破了次元的壁壘。蓉卓在拍攝寫真時,一改玉女的清純和活潑,用性感的身材和露骨的服裝演繹出了少女所擁有的那份純真、性感和神秘。(網易、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