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軍和五大戰區司令員有什麼區別
1、「三軍」,現代的概念是指陸、海、空三軍。而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個兵種,前軍一般是先鋒營負責開路(架橋、修路)、偵察、應付小規模的戰斗,帶部分軍需物資;中軍就是統帥所處的大軍有當時作戰的大部分作戰兵種(騎兵 步兵);後軍主要就是全軍的主要軍用物資、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這與現代陸、海、空三軍的實質意義完全不同。
2、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五個戰區的總稱,為正戰區級,由中央軍委建制領導。2017年4月27日宣布大調整,從18個集團軍改為13個集團軍,並採用新番號。這五大戰區的司令員分別是劉粵軍、王教成 、趙宗岐、宋普選、宋普選。
㈡ 北方戰區司令是什麼級別
北部戰區司令員軍隊級別是「正大戰區級」領導,上將軍銜對應行政級別是正部級領導
㈢ 軍區司令員是什麼級別
軍分區司令負責指揮軍分區所屬部隊的首長。其直接上級單位是省軍區司令,所屬部隊就是各區縣人民武裝部。軍分區司令的職務是正師級,軍銜為大校。
在省軍區范圍內劃分的軍事區域所設立的中國軍隊一級組織。軍分區設立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
來源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設立軍分區。抗日戰爭時期,曾由旅或團兼負軍分區的任務。解放戰爭時期,自1948年起,統一按行政地區設立軍分區,並以領導機關駐地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除台灣省外,在各地區(省轄市、自治州、盟)設立了軍分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分區屬省軍區建制,負責所在地區(省轄市、自治州、盟)的軍事工作,主要是民兵、兵役 、動員工作,有的還擔負邊防守備任務。世界上有些國家把省(州)軍區范圍內劃分的軍事區域稱為軍分區。
㈣ 各大軍區司令員是誰
現在已經沒有大軍區這個軍事單位了,目前只有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
北部戰區司令員:宋 普 選
西北戰區司令員:趙 宗 岐
東部戰區司令員:劉 粵 軍
南部戰區司令員:王 教 成
中部戰區司令員:韓 衛 國
㈤ 新五大戰區司令
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政治委員鄭衛平,
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政治委員魏亮,
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政治委員朱福熙,
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政治委員褚益民,
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政治委員殷方龍。
㈥ 北部戰區領導班子組成
司令員 李橋銘 陸軍上將
政委 范驍駿 空軍上將
㈦ 五大戰區司令員老家都哪的
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山東省榮成市橋頭鎮馬井泊村人。
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安徽來安人,
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 黑龍江賓縣人,
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山東博興人,
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政治委員殷方龍。
㈧ 東北戰區司令員是誰
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政治委員鄭衛平, 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政治委員褚益民,
㈨ 五大戰區司令員大,還是陸軍司令員大
陸軍司令員大。
1、部隊還是在各軍種司令員的手裡,戰時由兵種司令員分配軍隊到各戰區司令,比如有一個任務,軍種司令員認為只需要一個團的兵力,那麼戰區司令只能得到一個團的兵力。
2、各戰區設立戰區軍種司令員(有5位,歸各自的軍種總司令管。)與戰區司令員是合作關系,因為人事權不在戰區司令的手裡,在軍種司令員手裡,最終在主席手裡。
3、總結下來,軍種司令員是國家級別的,戰區軍種司令員是地方級的,戰區司令員是地方級的老大,和國家級不在一個層面上。
㈩ 五大戰區與兵種司令之間是什麼關系
戰區和兵種司令屬於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