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8年中國gdp是多少
2018年中國GDP總量919281.1億元
年度GDP核算按照94個行業分別計算。農業包含的5個行業採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包含的39個行業同時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包含的50個行業則採用收入法計算。在94個行業中,對基礎資料較充分的行業直接計算增加值,對基礎資料不夠充分的行業,通過比例系數推演算法和相關指標推演算法間接計算增加值。年度GDP生產核算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根據各種類型的資料加工計算得出。主要資料來源有: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住戶調查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統計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三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如財政部全國預算收入執行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資料等。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㈡ 2018上半年全國財政支出多少億
7月13日,財政部發布了上半年全國財政支出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了11萬億,其中,民生相關支出佔比最多。
錢都花在哪兒?仔細來盤算。教育(16400億元)、科學技術(364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6482億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9472億元)、節能環保(2627億元)、城鄉社區(12542億元)、農林水利(8355億元)、交通運輸(5534億元),這些都是支出超過2000億元的重點民生領域,算下來(共75056億元)已經佔到了總支出的近70%(67.3%)。
㈢ 2009年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GDP、財政收入、人均收入排名
2009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名次 省份 2009GDP 名義增長
1 廣東 37775.49 5.83%
2 山東 33621.32 8.20%
3 江蘇 33478.76 10.45%
4 浙江 22716.98 5.73%
5 河南 19724.73 7.16%
6 河北 17067.99 5.44%
7 遼寧 14696.23 9.18%
8 上海 14344.73 4.72%
9 四川 14050.78 12.35%
10 湖北 12566.05 10.91%
11 湖南 12299.85 10.25%
12 福建 11855.08 9.14%
13 北 京 11469.28 9.36%
14 安 徽 10191.48 14.85%
15 內蒙古 8967.52 15.55%
16 黑龍江 8257.24 -0.63%
17 廣 西 7903.47 10.21%
18 陝 西 7752.20 13.8%
19 吉 林 7072.25 10.09%
20 天 津 7068.56 9.52%
21 山 西 7050.38 1.62%
22 江 西 6954.12 7.32%
23 雲 南 6178.25 8.39%
24 重 慶 5693.58 11.73%
25 新 疆 4005.41 -4.70%
26 貴 州 3662.43 9.88%
27 甘 肅 3373.78 6.23%
28 海 南 1585.19 8.65%
29 寧 夏 1198.15 11.98%
30 青 海 1012.69 5.38%
31 西 藏 434.34 10.80%
2009各省財政收入排名
6省無數據
廣東 8620
山東
江蘇
浙江
上海 7761
北京
7 河北 2018.1
8 河南 1921.6
9 四川 1876.51
10 天津 1805
11 福建 1,694
12 遼寧 1591
13 安徽 1551.2
14 山西 1537.46
15 湖北 1534
16 湖南 1504.5
17 雲南 1490.7
18 陝西 1389.5
19 內蒙古 1378.1
20 重慶 1165.7
21 廣西 966.89
22 江西 928.7
23 黑龍江 885.6
24 吉林 844
25 貴州 779.58
26 甘肅 604.01
27 新疆 388.8
28 寧夏 213.6
29 海南 178.2
30 青海 166.5
31 西藏 最低約30
人均收入排名
1 上海 17831
2 北京 16553
3 浙江 15881
4 廣東 13405
5 江蘇 12412
6 天津 11806
7 福建 11799
8 山東 10546
9 重慶 9408
10湖南 9257
11內蒙古 9146
12廣西 9116
13遼寧 9065
14雲南 8686
15湖北 8665
16河南 8626
17河北 8599
18江西 8581
19安徽 8560
20吉林 8449
21海南 8391
22四川 8391
23山西 8388
24西藏 8269
25陝西 8104
26貴州 7969
27寧夏 7707
28新疆 7684
29黑龍江 7595
30甘肅 7376
31青海 7195
㈣ 請問數學: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億元,年均增長12.5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算的。
第二個問題,現在的財政收入是新中國成立是時的2957倍,那麼現在一天的收入相當於當時2957天,大約合8年。
希望能幫到您。
㈤ 請問數學: 70年來,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
如圖所示
㈥ 1980~2018中國財政收入增長多少倍
增長約213倍。
1980年我國財政收入1228.83億元網頁鏈接,2018年我國財政收入261657億元網頁鏈接。
261657÷1228.83≈212.93
㈦ 2018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運行情況如何
財政部7月13日發布消息稱,2018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支運行情況良好。財政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支出進度總體加快,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1至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592億元,同比增長7.8%,為年初預算的53.2%,比去年同期進度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5371億元,同比增長8.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6221億元,同比增長7.8%。
從主要支出項目來看,教育支出16400億元,增長6.9%。科學技術支出3644億元,增長25.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346億元,增長5.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482億元,增長11.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9472億元,增長9.8%。節能環保支出2627億元,增長16.3%。城鄉社區支出12542億元,增長5.5%。
來源:新華網
㈧ 2018年我國財政收入是多少萬億元
各種的財政收入是265157億在網頁上一搜索就能顯示出來相關的這些數據。
㈨ 中國2018年的國內GDP是多少
1.初步核算數據為:568845億元人民幣;折算成美元為:9185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168030億美元的54.66%;中國人均gdp6767美元,美國為53152美元,中國人均gdp相當於美國的12.73%
2.2014年6~8月份有初步核實數據!
2015年1月上旬會有最終核實數據!2013年是經濟普查年,所以,2015年1月份公布的最終核實數據將會大幅提高!個人預計2013年gdp最終核實數據為58.5萬億人民幣。
㈩ 中國經濟城市排名
中國百強城市(不含港、澳、台)排行榜由經濟和非經濟(軟經濟)兩大系列指標綜合而成,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其中,經濟指標由GDP和居民儲蓄兩部分構成,佔比61.8%,非經濟(軟經濟)指標由科教、文化、衛生、生態環境四部分構成,佔比38.2%。與單一維度的經濟指標相比,這一指標體系可更加全面、科學地衡量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個文明」的建設科技發展水平[1] [2] 。
共51張
廣州
榜單
2016年
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北京、上海、廣州以93.48分、89.73分、84.06分再度蟬聯前三甲,深圳、天津、成都、蘇州、杭州、重慶、武漢列第4至第10位。
共8張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與2015年相比,前五位未發生改變,但深圳、天津與北上廣的差距在縮小。第6至10位的5個城市未發生變化,但位次有變動,成都由第10位升至第6位,杭州由第9位升至第8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依舊列第100位。[3]
2017年
2017年11月12日,在「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分別以92.88、90.38的高分蟬聯冠亞軍,廣州以84.34分蟬聯季軍,深圳、天津、成都、杭州、蘇州、重慶、武漢分列第4至第10位。前10位城市連續三年保持不變,表明城市十強格局趨於穩定。
在單項榜中,居民儲蓄最高的十大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佛山、蘇州、西安、天津。財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為:上海、北京、深圳、天津、蘇州、重慶、杭州、武漢、廣州、寧波。消費力最強的十大城市為:廣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深圳、長沙、蘇州、沈陽。工資水平最高的十大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杭州、蘇州、南京、重慶、成都。固定資產投資最高的十大城市為:天津、重慶、武漢、長沙、青島、合肥、鄭州、東營、無錫、南京。[4]
2018年
在「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以93.74的高分穩居榜首,上海、廣州分別以88.23分和83.40分列二、三位。70分以上的城市還包括第4位到第10位的深圳、杭州、成都、蘇州、天津、武漢和重慶。南京以67.45分列第11位。前10位城市連續四年保持不變,與上年相比部分城市位次有所變動。杭州由第7位升至第5位,蘇州由第8位升至第7位,武漢由第10位升至第9位,天津由第5位降至第8位。新晉百強城市贛州市列第88位。[5]
2018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名單
排名[6]
城市
綜合分值
1
北京市
92.88
2
上海市
90.38
展開全部
參考資料
[1]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在上海發布 - 中國日報網.中國日報網 [引用日期2018-02-23]
[2] 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出爐 成都上升4位排名全國第6.網易 [引用日期2016-10-22]
[3] 2016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出爐 北上廣蟬聯前三甲.騰訊 [引用日期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