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買入價賣出價
擴展閱讀
大家都買股票會漲 2025-09-11 05:04:36
中鐵二局集團股票行情 2025-09-11 03:55:25

買入價賣出價

發布時間: 2022-03-12 03:54:45

1. 怎樣計算匯率 買入價賣出價

外匯報價,採用雙向報價,報價者既報出基準貨幣的買入匯率,又報出基準貨幣的賣出匯率。以A/B=1.1500/10為例,A為基準貨幣,B為報價幣。前者為報價方買入基準貨幣A匯率(買入一基準貨幣支付報價貨幣B的數量),後者為報價方賣出基準貨幣A的匯率(賣出一基準貨幣A收取1.1510報價貨幣B),買與賣的差價則作為報價方中介的收益。

2. 銀行買入價和賣出價

買入,賣出是指銀行的行為,是對銀行而言的。反過了,對客戶就是賣出和買入。
客戶持外匯到銀行,銀行以買入價,跟客戶兌換人民幣。
客戶到銀行,要求兌換外匯,銀行執行賣出價。

3. 銀行的買入價與賣出價是什麼意思

若是招商銀行一卡通:銀行買入外幣現匯或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匯或現鈔的價格分別叫做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反之,銀行賣出外幣,客戶買入外幣的價格叫做賣出價,賣出價部分現匯和現鈔。

4. 銀行的匯率買入價和賣出價是什麼意思和我們換錢有什麼影響

簡而言之,銀行的賣出價是你的買入價,銀行的買入價是你的賣出價,具體說來:銀行的賣出價肯定是高過買入價的。
你去銀行買入外幣,銀行都會有相對應的賣出價,這個賣出價就是你要接受的價格,沒得商量的!~~~~~ 你去銀行用外幣兌換本幣,則適用銀行的買入價。 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價就是銀行所獲得的收益!

5. 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區別

這個是以銀行的角度來看的,兩者的主要區別是交易的匯率不同,分析如下:
1、國外匯來的美金,你取人民幣,需要現在銀行做結匯業務,是根據銀行的現匯買入價。
2、給別人匯美金,同樣也是要購匯,是根據銀行的現匯賣出價。
3、問題中的現鈔買入價和賣出價是你拿美金現鈔去換人民幣或者直接拿人民幣買美金現鈔,大同小異的。
一般情況下,你買美金肯定比你賣美金要貴,銀行賺匯差的錢。 拓展資料:
現鈔買入價由於與買入現匯相比,銀行買入現鈔後要承擔更高的成本費用。您把現匯賣給銀行,就是把您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賣給銀行。這筆外匯存款從您賣給銀行的那一刻起,就從您的名下轉移到銀行的名下。銀行只要做相應帳務處理,就能夠立刻得到這筆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並能夠立刻開始計算利息。
要是銀行買入的是現鈔,由於外幣現鈔不能在交易的當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現鈔運往國外,因此它不但不能立即獲得存款和利息,而且還得支付費用保管現鈔。等到現鈔積累到足夠數量,銀行才能把這些外幣現鈔運送到國外,存在國外的銀行里。直到此時,銀行才能獲得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並開始獲得利息。
國外匯來的美金,你取人民幣,需要現在銀行做結匯業務,是根據銀行的現匯買入價。你給別人匯美金,同樣也是要購匯,是根據銀行的現匯賣出價。
現鈔買入價和現鈔賣出價的區別:
1.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
2.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3.如果銀行買入的是現鈔,由於外幣現鈔不能在交易的當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現鈔運往國外,所以它不僅不能立即獲得存款和利息,而且還得支付費用保管現鈔。
4.等到現鈔積累到足夠數量,銀行才能把這些外幣現鈔運送到國外,存在國外的銀行里。直到此時,銀行才能獲得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並開始獲得利息。
5.銀行收兌外幣現鈔需要支付的具體費用包括:現鈔管理費、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等、這些費用就反映在現鈔買入價低於現匯買入價的差額里。
6.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現鈔買入價和賣出價是你拿美金現鈔去換人民幣或者直接拿人民幣買美金現鈔,大同小異的。一般情況下,你買美金肯定比你賣美金要貴,銀行賺匯差的錢。

現鈔買入價指銀行買入外幣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鈔的價格,結匯匯率。現鈔賣出價是你需要外幣匯出去的時候,銀行把你帳戶里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的匯率。

6. 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區別是什麼

1、買入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買入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賣出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小於等於買入價才能成交;
2、賣出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賣出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買入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大於等於賣出價才能成交;
3、收盤價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7. 什麼叫外匯買入價, 賣出價和中間價

賣出價(Sellprice)就是賣出基礎貨幣,同時買入結算貨幣的價格。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中間價,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點差」。買入價比賣出價要高,原因是您需要從外匯經紀商那裡買賣貨幣,經紀商為您提供了服務,就要收取「服務費」。

外匯中間價亦稱「外匯中間匯率」 。是外匯買賣價的平均數。其計算公式是:(外匯買入價+外匯賣出價) / 2 =外匯中間價。外匯中間價在西方常用於對匯率的分析,報刊報道匯率也用中間價。我國外匯牌價的中間價用於清算貿易和非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不對外公布。

(7)買入價賣出價擴展閱讀:

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通常有現匯戶和現鈔戶之分。

外匯中間價又叫中間匯率,是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平均數。

計算公式為:中間匯率=(買入匯率+賣出匯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