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關鍵點」
六大會議主題 本次會議主要內容歸納為三大類(全國統籌+硬體建設+軟體建設)六個層面,內容梳理如下: 第一,統籌全國城市布局: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第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 第三,改善城市規劃: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防止「攤大餅」式擴張,化解各種「城市病」;增強內部布局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第四,完善城市基建: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做好建築節能。 第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配套改革;以實施居住證制度為抓手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六,城市管理改革: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台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打造智慧城市。 投資機會看五條主線 新時期城市工作的推進,可能帶來如下五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一、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城市和安防。本次會議有大段文字專門論述了城市管理改革。措施主要有打造智慧城市和加強城市安全兩個方面。智慧城市和城市安防相關標的符合產業升級方向和政策扶持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智慧城市相關標的包括賽為智能、延華智能、達實智能、數字政通等。城市安防相關標的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英飛拓、中安消等。 二、新型基建: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新時期城市工作強調生態保護、城市宜居性、規劃合理性,並具體指明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個方向:地下基礎設施、海綿城市、舊城改造。這其中,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是重要主題,屬於兼具「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效應的「有效投資」,將常態化為城市新型基建的關鍵建設點。 地下綜合管廊是重要市政管線相關標的包括:青龍管業、納川股份等。海綿城市相關標的包括:*ST華賽、重慶水務、興蓉環境、東方園林等。 三、房地產行業。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政策意圖,可關注後續政策動向。一方面,農民工在城市或將享受平等的醫療、養老、住房等一系列保障,提高農民工定居城市意願;另一方面,關注農村宅基地抵押貸款等農村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提高農民工的住房購買力。 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房地產去庫存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如鼓勵開發商適時降價、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等,有望為房企經營狀況帶來邊際改善。可關注後續房地產行業去庫存情況是否超預期。 四、建材行業:鋼結構、玻璃、水泥。無論是新型基建投資擴容,還是房地產行業邊際改善,都將刺激對上游建材的需求。可關注鋼結構、玻璃、水泥板塊。其中,鋼結構建築以其工期短、綠色環保等優勢,或將對水泥建材形成一定替代趨勢。相關標的包括:精工鋼構、杭蕭鋼構、東南網架等。 五、區域經濟主題共振:「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本次會議對全國城市布局提出了統籌設想: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中西部城市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新疆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天山股份、國統股份、北新路橋等。東部城市群結合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河北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廊坊發展、華夏幸福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較多,建議重點關注重慶。繼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間第三個合作項目落戶重慶之後,重慶或將入圍第三批自貿區。
B. 國內經濟學會議 哪些
對普通人影響很大的國內經濟會議就是政治局會議,在2018年底的會議上提出:要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形成國內的強大市場。然後2019年2月份到4月份的那一撥大牛市,大家都有目共睹。
2019年剛開的會議上沒有2018年底的那種提振市場信心的提法了。不過提到了加快建設先嗲話經濟體系。
會議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而在今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提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C. 歷屆中央經濟會議時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自1994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尾11月到12月舉行,一般開會時間不超過四天。它的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情況形勢,制定來年宏觀經濟發展規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同時也是每年級別最高的經濟工作會議。
應答時間:2021-04-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中央經濟會議的主要內容及精神
會議確定,要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1、一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適應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必然要求,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
把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上。要樹立全面、整體的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調整要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把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尺度。
2、二是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要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全面完成,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
要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要重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相關治理機制,抓好源頭防控。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3、三是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做好關鍵時點、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有效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上學難問題。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要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要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四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
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
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
5、五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
6、六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要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會議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多措並舉保持就業形勢穩定。要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4)經濟會議擴展閱讀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精準脫貧成效顯著,金融風險有效防控,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會議指出,成績來之不易,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工作中,我們形成一些重要認識:必須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貫穿於宏觀調控全過程;
必須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必須善於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必須強化風險意識,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E.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年十二月上旬召開,
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它的任務是:總結一年來的經濟工作成績;應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情況的變化;制定宏觀經濟發展規劃;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中央領導同志要花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深入全國各地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經濟政策。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這次會議將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總結2009年經濟工作,對2010年經濟發展作出部署。
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人員包括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同志;全國人大、政協的黨員領導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人民團體主要負責同志;軍隊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中央直屬有關企業主要負責同志。
F. 2021中央經濟會議的主要內容及精神是什麼
1、內容一: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
會議要求「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穩就業正是題中之義。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2、內容二:堅持「房住不炒」
會議要求,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3、內容三: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兜住兜牢民生底線格外重要。會議要求,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4、內容四: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
會議要求,推動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見效。目前,我國多地已陸續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上海將生育假由30天延長到60天;青海給予男方看護假15天……增設育兒假、延長產假、發放補貼等舉措成為亮點。
5、內容五:實現共同富裕
會議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6、內容六: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會議認為,要確保能源供應,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帶頭保供穩價,關於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會議認為,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7、精神要點一: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會議強調,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8、精神要點二:七項政策部署
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增強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民生底線。
9、精神要點三:五個正確認識和把握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則,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10、精神要點四:一個號召
會議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運用好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G. 關於中國有關經濟方面的會議有哪些,每年或幾年召開
兩會:對國家政策影響,三月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經濟,布局經濟,不定時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年底經濟總結
H. 中國政府重要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
中國經濟工作會議一般都在每年12月份,開會多是總結該年的經濟工作並相應布置下一年的經濟工作。
I. 國際性的經濟會議有哪些,政治方面的呢
世界區域經濟組織包括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 獨聯體經濟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澳新自由貿易;黑海經濟合作區;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海灣合作委員會;阿拉伯合作委員會;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經濟合作組織;安第斯集團;維謝格拉德集團;中美洲自由貿易區; 南錐體共同市場;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22個組織
J. 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有哪六大亮點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專家認為,當前,當前一線城市的房產所得,遠遠超過了經營主業所得,加速資金流向非實體經濟。
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關鍵在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行為。要徹底解決樓市中存在的矛盾,最根本的還是推進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建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穩定市場預期,預期穩則供求穩,供求穩則房價穩,房價穩則市場穩。
此次政治局會議再次顯示決策層對房地產調控的思路,即從依賴行政指令向側重市場的長效機制轉變。可以預見,土地供應制度、住房金融體系、房地產稅收等一系列制度建設將步入快車道,以長效機制引導市場穩預期,這無疑是抓住了樓市調控的真諦。
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長效機制的推出和建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建立必然會有一個過程。因此,應圍繞中央“去庫存、去杠桿”的總目標,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在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因勢利導把政策細化為“一城一策”甚至“一區一策”,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空間,從而為長效機制的建立贏得時間和空間。
下一步,房地產稅收、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等將是重要看點,長效機制的建立將有效防止樓市故態復萌,真正促使住房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項安波認為,新的一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很可能取得新的突破:“對於混合所有制改革,文件已經齊備,接下來是與重要領域的行業體制改革相結合,如何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這方面需要有實質性的新的進展,比如說,科技型的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能不能搞一些員工持股試點,因為政策比較明確,優先支持等等,所以應該有一些工作。”
項安波表示,在經過2016年試點之後,國企改革如果能夠在市場化方向進一步推進和拓寬,比如市場化選定經營管理者等,那麼國有企業的活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從而釋放更多紅利。
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抓緊編纂民法典,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
對此,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認為,這個是老問題,有產者有恆心,產權保護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大家對未來更有預期,更敢去投資、消費,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大家都去投資消費,才能促進經濟的活力和發展。不過難點是舊的問題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出來了,政府官員不理舊事,導致問題越來越積累。越積累就越難解決,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這個政策如果能夠實施,將會對明年經濟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會給經濟的發展帶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