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病死率
擴展閱讀
怎樣看股票歷史成交量 2025-09-13 03:59:30
股票中怎麼看量價關系 2025-09-13 03:58:26

病死率

發布時間: 2022-03-15 06:56:44

『壹』 國內常見疾病死亡率排行

檢舉 「十年間,我國人群的疾病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楊功煥說。按照國際疾病分類標准,死因譜中共有103類疾病,在我國,存在重大變化的疾病有42種,有的死亡率上升很明顯,有的下降很明顯。對這42種變化較大的疾病,科研人員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傳染性疾病的下降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腸道傳染病、病毒性疾病、瘧疾和梅毒等傳染病,在過去50年中一直下降,至2000年,急性傳染病死亡在總死亡中所佔比例非常小,僅為1.8%。 但與此同時,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卻以驚人的速度在上升。據1998年全球疾病調查顯示,43%歸結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中國這一數字已達到60%。以糖尿病為例,從「死亡地圖」研究中可見,從1991至2000年,我國人群的糖尿病死亡每年以9.8%的比率上升,男性和女性上升趨勢相同,女性略高於男性,而且在農村、城市人群中均呈上升趨勢。 腫瘤死亡的情況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1973至1975年全國腫瘤普查中,中國人群的腫瘤死亡構成以胃癌、肝癌、食道癌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腫瘤死亡譜不斷發生變化。到2000年,肺癌、肝癌位居前兩位,胃癌下降至第三位。尤其是肺癌,近年死亡率上升速度非常快,1996年以來開始在腫瘤死因順序中排第一,98.1%的肺癌死亡病例發生在35歲以上,74.1%是60歲以上病例。主要以男性肺癌死亡率上升為主,城市上升趨勢明顯高於農村,過去10年,東部、中部肺癌死亡率上升非常顯著。 另外,心腦血管、女性乳腺癌、肺結核等疾病也對中國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脅。 提出諸多新的問題 有待深入挖掘研究 「死亡地圖」研究中,有一個現象引起研究人員的思考:肝癌死亡率以前在華東一帶比較高,據推測與該地區水質、黃麴黴素污染等因素有一定關系,但原來肝癌死亡率並不高的中部一些地區,現在也變成肝癌死亡高發區,什麼原因呢?楊功煥教授估計,可能與肝炎感染率提高有關,但是否確實,尚需更深入的研究。 由「死亡地圖」引出的類似新問題數不勝數。楊功煥說,「死亡地圖」提供的雖是十分基礎的公共醫學信息,但這些信息並不是孤立的,而與社會、經濟、環境、人的行為等諸多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死亡地圖」帶出的許多線索,值得深入挖掘。 「死亡地圖」記錄的十年,中國人口已開始走向老齡化,人口因素與非人口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從而掌握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以利於疾病控制。據介紹,人口因素的影響指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導致死亡率的上升或下降,非人口因素指人口因素之外的社會、經濟、環境、行為等各種因素。以女性乳腺癌引起的死亡為例,按「死亡地圖」項目的統計,非人口因素的貢獻率較大,婦女婚姻狀況、哺乳情況等都算是非人口因素,但哪些非人口因素更容易誘發乳腺癌,值得專門研究。 糖尿病在城市人群和農村人群中,死亡率上升幅度都很大。城市人群中,人口因素導致其上升的比重不足40%,非人口因素起了更大作用;農村人群中非人口因素的作用更大,男性高達82%,女性高達85%。為何城鄉人群存在這樣的差異?在城市和農村,哪些非人口因素是導致糖尿病死亡率急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張「死亡地圖」,似乎只對十年中不同疾病在不同地區的死亡率分布進行了靜態的展示,但支撐地圖繪制的數據的動態變化過程同樣值得關注和深入研究。曾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50年代以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80年代被認為已基本徵服,但「死亡地圖」研究顯示,90年代肺結核又卷土重來,易感人群的數量也在增加。在城市人群肺結核死亡率持續下降的同時,農村人群死亡率1994年後一直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沒有進一步下降。從肺結核的「死亡地圖」看,標注為高死亡區的一些地區,如廣西、貴州、湖南、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等地,大多艾滋病的感染也較嚴重,這是否意味著肺結核的死亡率與艾滋病的感染存在關聯?楊功煥認為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提示危險行為因素引起人們足夠重視 許多危險行為因素,如吸煙、不健康的飲食、靜坐生活方式的比例上升,與疾病的發生和死亡率的上升直接相關,但仍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楊功煥說,他們不僅希望「死亡地圖」為決策者、研究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希望百姓了解自己身邊的疾病及傷害問題,了解哪些個人行為與疾病相關,從而調整生活方式,降低患病概率。 「死亡地圖」研究再次證明了吸煙的危害。在吸煙上,男性與女性存在明顯的行為差異。據調查,2002年,男性吸煙率為66.9%,平均日吸煙量為15支;女性吸煙率3.2%,平均日吸煙量為10支。「死亡地圖」數據顯示,男性和女性雖生活在同一環境中,但男性肺癌死亡率每年上升6%,女性的比率則是平穩的,這說明行為差異是主要原因,吸煙者得肺癌的概率更大。 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人群中,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明顯偏高。研究人員認為,這與靜坐生活方式的比例上升有關。靜坐生活方式指不參加任何體力活動或體育活動,或活動每周少於3次,每次少於20分鍾。據悉,採取靜坐生活方式雖然不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直接因素,但其容易導致肥胖,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心腦血管等慢性病本來在城市人群死亡譜中居於重要地位,「死亡地圖」研究顯示,農村人群中慢性病的死亡率也在上升。楊功煥說,除了一些偏遠貧困地區,總體上看,農村的死亡模式正與城市日益接近,時間上差不多晚十年,即上世紀90年代初城市的死亡模式恰恰是2000年農村的死亡模式,這與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頗有關聯。例如,在廣東等地,一些農民將土地租出去,自己不再當農民,極少從事體力勞動,如果不加以注意,也會患上各種「城市病」。 「死亡地圖」研究還顯示,十年間,因傷害導致的死亡基本上是平穩的,但有些類別的傷害死亡率上升較快。例如,交通事故死亡率每年6.1%的速度迅速上升,到2000年,其死亡率超過了一直居於傷害死亡首位的自殺。楊功煥告訴記者,交通事故的發生雖與車況、路況有關,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違章行為,無論司機還是行人,違章的現象相當普遍。 在傷害死亡中,自殺死亡率雖未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但也觀察到一些變化。相當一段時期,我國農村人群自殺高於城市,農村女性自殺高於男性。但現在,農村與城市自殺死亡率日益接近,農村女性自殺死亡率呈下降趨勢。據介紹,在西方國家,絕大部分自殺是由精神疾患引起的,我國的情況則不同,因精神疾患自殺的比例只有60%,相當一部分自殺者,尤其是農村女性,主要因教育水平不高、缺乏處理問題能力,一時沖動而自殺。楊功煥認為,隨著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這一類自殺會逐步減少,但因焦慮、抑鬱、緊張、恐懼等各種精神衛生問題導致的自殺可能會上升,尤其在壓力日益增大的城市人群中,因此,針對這類問題的精神預防工作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1 惡性腫瘤 22.17% 2 腦血管病 22.63% 3 心臟病 16.77% 4 呼吸系統疾病 14.09% 5 損傷、中毒 6.18% 6 消化系統疾病 3.10% 7 內分泌 , 營養代謝系統 2.66% 8 泌尿、生殖系病 1.49% 9 精神病 1.16% 10 神經病 0.97%

『貳』 病死率達到多少才算高

要講病死率,特別是新型病,實事求是應該是90——100%,這個病死率,是指患病人數的比數,因此,甲型H1N1的病死率為6%,這是很低很低的,不可怕,明白吧?但也不能忽視,總之這也是一種傳染病毒,原理最好

『叄』 病死率的概念

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的定義:表示一定時期內,因患某種疾病死亡的人或動物數量占患病人或動物總數的比例。一定時期對於病程較長的疾病可以是一年,病程短的可以是月、天。

『肆』 SARS病死率是多少

根據世衛組織對數據進行仔細分析,發現SARS病人病死率主要取決於年齡,25歲以下的病人的病死率低於1%,25歲到65歲之間病人的病死率在5%左右,65歲以上則達到50%以上。

『伍』 死亡率和病死率的區別

死亡率的定義: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人群中,死於某病(或死於所有原因)的頻率,

死亡率=某期間內(因某病)死亡總數/同期平均人口數×100%.

病死率的定義:表示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該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某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數×100%.
病死率有點意思,有時候大家看到衛生部的報道,去年狂犬病的病死率為97.7%(數據是假設的).大家有會有疑問,沒看到得狂犬病的人活過來拉,但是怎麼病死率不是100%.
死扣定義你就明白,
如果一個人12月31號發病,到1月7號掛了.這個病人要算進分母但不算在分子裡面,知道了狂犬病的病死率為什麼不是100%了吧.大家以後看到衛生部網站上,什麼第一季度愛滋病的病死率為百分之二十幾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陸』 什麼是感染率、發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

感染率是指用臨床診斷法和各種實驗室檢驗的方法檢查出來的所有感染犬的條數占被檢查的犬總條數的百分比。

發病率是指犬群中在一定時間內某種疾病的新病例發生的頻率。

患病率是指在某一時間內犬群中存在某種疾病的病例數的比率。

病死率是指因某種疾病死亡的犬的條數占該病患病犬的總數的百分比。

死亡率是指犬患某疾病死亡數占犬總數的百分比。

『柒』 病死率與死亡率的區別患病率與發病率的區別 最好以例子說明一下

一、病死率與死亡率的區別

(一)含義不同

1、死亡率表示每年每千人中的死亡人數,通常是指普通死亡率(即總死亡率)。如某地2017年死亡率為每千人死亡1人。

2、病死率表示受治病人中死亡的頻率。如:狂犬病病死率100%,即感染狂犬病病人中100%死亡。


(二)計算方式不同

1、死亡率=某年內死亡總人數/同年平均人口數×1 000‰。

2、某病病死率=死於某病人數/某病治療人數*100%


(三)評價指標不同

1、死亡率作為評價公眾健康狀況的一種指標。

2、病死率是用來反映醫療質量無效性的指標之一。

二、發病率和患病率區別

(一)含義不同

1、發病率表示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某人群中發生某病新病例的頻率。如某地2018年流感6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為1%,即 某地65歲以上人口中,2018年新發生流感的頻率為1%。

2、患病率又稱現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時間內某病的現象(新、舊)病例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如某地2018年慢性病患病率達23%,指2018年某地慢性病新舊病例之和占人口數的比例為23%。


(二)計算方式不同

1、某病的發病率=(一年內累積報告某病發病的人數÷該年內暴露該致病因素可能發病的平均人口數)× 100%。

2、時點患病率=某一時點一定人群中現患某病新舊病例數/該時點人口數(被觀察人數) × 100%。

期間患病率=某觀察期間一定人群中現患某病的新舊病例數/同期的平均人口數(被觀察人數) × 100%。


(三)獲得方式不同

1、發病率主要是根據病例報告而獲得。如報告制度不健全,診斷技術不高,則誤診、漏診病例很多時,影響其准確度。

2、患病率是橫斷面調查得出的疾病頻率,調查時間不能拖得太長,一般應在一至數月內完成,不得超過一年。


『捌』 如何計算病死率

患病率就是所有調查的人中患病的人數的比例,病死率是所有患病的人中死亡的人數的比例。所以你的問題的患病率是0.6%,病死率是50%

『玖』 病死率的計算方法

病死率=某時期內因某病死亡人數或動物數/同期患某病的人數或動物數×100%

『拾』 什麼是病死率

有100個人得某某病,有1個死了,那 病死率就是 1%
2個死了就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