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新飛機失事的新聞
估計是吧 呵呵 但願你的物品不是怕變質的
Ⅱ 近期國內外飛機失事事件
1、2月12日晚,一架美國大陸航空公司的客機在布法羅市附近的水牛城墜毀,並造成50人死亡的事故原因是因為在冰凍環境下飛行員錯誤地啟動了自動駕駛功能導致飛機降落過程中失控。 2、北京時間2月25日下午,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飛機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基浦機場試圖降落時墜毀,機上共有135人。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86人受傷 3、北京時間6月1日14時,一架法航客機(空客A330)起飛後不久與地面失去聯系,飛機原定從巴西里約熱內盧赴巴黎,機上228人(9名華人)全部遇難。至今共打撈起五十一具遇難者遺體。 4、北京時間2009年6月30日6時,葉門一架客機在位於印度洋的科摩洛群島墜毀,機上載有153人。目前發現一名兒童倖存者,失事客機的一個「黑匣子」已被成功定位,打撈工作即將展開。與此同時,人們也開始關心如何才能在空難中尋找生還機會。另一方面,歐盟交通部門已經對葉門航空公司客機失事原因展開調查。飛機老化、維修不善、航空公司服務質量低劣等問題成為焦點。 5、7月15號,當地時間15日11時49分(北京時間15時49分),伊朗裏海航空公司一架俄制圖-154型客機在起飛16分鍾後起火墜落,客機猛烈撞上一片農田,並發生爆炸。伊朗國家媒體說,機上168名乘員已全部遇難。失事客機航班號為7908。當地時間11時33分左右,客機按計劃從伊朗首都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是鄰國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但是,就在起飛16分鍾後,慘劇發生。客機在距離德黑蘭以西大約100公里的加茲溫地區墜毀6我軍一架戰斗轟炸機7.19上午在中俄「和平使命-2009」聯合演習期間墜毀。機上兩名飛行員已經犧牲,而墜毀戰機乃是殲轟-7「飛豹」戰斗轟炸機。7、8月17日參與「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兩架蘇-27殲擊機在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地區上空相撞,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另有五名地面人員受傷。據調查此次事故的調查人員透露,飛行員的人為操作失誤可能是導致此次災難的主要原因 。
Ⅲ 今天又有飛機失事了
8月16日,一架客機在哥倫比亞聖安德烈斯島降落時遭雷擊墜毀,造成有1人死亡,120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飛機機身被斷成3段,飛機損毀嚴重。
參考:http://info.secu.hc360.com/2010/08/171632358660.shtml
Ⅳ 李明文的飛機失事
經確認,在巴西談判完成後,一行六人於6月1日乘坐法航AF447次航班 ,由巴西返航途中遭遇飛機失蹤事件。失事的法航班機上有六名中國乘客為遼寧本溪鋼鐵集團公司員工。目前人員身份已確認,其中包括一名年僅44歲的上市公司高管。本鋼公司表示他們目前已經開始介入家屬安撫工作,並將盡快安排家屬赴法。
本鋼集團公司宣傳部副部長劉大宏昨日向記者介紹,失蹤的這六名員工為四男二女,其中包括一名公司高管。
記者隨後獲悉,此行六人包括,李明文:本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慶波:本鋼集團公司經理助理、製造部部長;孫連有:本鋼煉鐵廠廠長;申作冰:本鋼原燃料處處長;高星(女):本鋼國貿公司商貿公司經理;陳持平(女):本鋼國貿公司遼本公司副經理。
本鋼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巴西談判完成後,此行六人於前日乘坐法航AF447次航班 ,從巴西返國途中失蹤。
資料顯示,作為上市公司高管,失蹤的公司副總李明文年僅44歲,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本鋼集團公司資產運營部部長兼財務部副部長、本鋼集團公司財務部代理部長兼資產運營部部長等職務,公開年薪為178700元。
Ⅳ 現在哈爾濱是中風險地區請問一下的飛機停航了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7
Ⅵ 哈爾濱直升飛機墜毀
武直10」計劃主要由哈爾濱飛機製造總公司(HAMC)負責,同時也有西方國家參與研製,比如義大利,德國,法國等等,其中吳希明擔任第一副總師,協助型號總師進行該型號研製的技術協調、組織和管理。武直10發展自Z-9B的中型專職武裝直升機,全機凈重是5,543公斤。其主要任務為樹梢高度戰場遮斷,消滅包括敵地面固定和機動的有生力量,並兼具一定的空戰能力。該機一共製造了6架,首飛是2003年的4月份,艦載型研製始於2003年的2月,其中的一架於在試飛時因發動機的油管破損起火並墜毀。剩餘的5架原形機目前正在南昌直升機研究中心進行試飛。資料是: 機長: 14.10米 機高: 3.84米 空重: 5100公斤 旋翼直徑: 13.00米 航程: 1120公里 最大起飛重: 6000公斤 尾槳直徑: 2.58米 爬升率: 11/秒 實用升限: 6400米 有地效懸停升限: ?米 巡航時速: 115公里 無地效懸停升限: 2000米 最大時速: 258?295公里 續航時間(25分鍾余油)3小時45分。 武直-10的總體布局採用的是4片槳葉的半剛性鉸接式旋翼,槳葉用碳纖維纏繞梁和蜂窩復合材料夾層結構蒙皮製成,前緣附有鈦防蝕帶,後緣有金屬調整片。機身中部裝有懸臂梁式短翼,展弦比較小,前緣後掠,偶個人覺得和俄羅斯的mi-28是一樣的。武直-10還繼承了Z-9式的涵道式尾槳和飛行傳動系統。主槳由4片全復合材料槳葉構成,直徑約為12米,尾槳為11片彈性玻璃纖維寬葉。不可收放的後三點式起落架,而機體最大限度地採用了復合材料。縱列式前後駕駛艙布局,座椅採用了能吸收撞擊能量的座椅,(材料好象以前報告過),座椅兩側和後方均裝有防護裝甲,風檔和座艙之間的隔板均採用防彈玻璃,厚度是38毫米左右,可以承受12.7毫米槍炮的遠距離攻擊,但是近距離就不行了。油箱置於機身中央,油箱外有復合材料加以保護,旋翼葉片上也有絲狀玻璃纖維包裹,以抵抗彈片的攻擊,另外還有最新研製的「浴火96」,該裝置由垂尾前後端的一組雷達警告接收器和發動機上方的激光告警接收器與機載有源,無源干擾器自成一體,有自動保護程式,也可由駕駛員人為控制。其它電戰裝置還包括安裝在座艙前的IFF敵我識別器等等因為空重的增加,所以新的武直-10取消了原武直-9上的2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1C渦軸發動機,取而代之的是兩台渦輪軸發動機,也就是歐洲MTR出品的MTR390渦軸發動機(turboshaft),發動機裝在每側短翼翼根上方(這個布局可以說是是現代武裝直升機的時髦布局了),最大功率2*1640千瓦(2*2230軸馬力)兩台發動機相互位置離得較遠,中間由減速器隔開,可以防止一彈擊中兩台發動機。在部件配置上也作了巧妙安排:讓不太重要的部件作為屏障,以遮擋和保護關鍵部件,這樣便可在不用裝甲的情況下提高直升機的抗彈能力。發動機還裝有向上轉折的尾噴管,進氣口裝有導流板,以避免砂石、灰塵和外來物吸入發動機。 其重量比AH?64D輕三分之一,所以更顯機動靈活,爬升率通常為6.4米/秒,最快可增加到11.5米/秒。在電子設備方面,武直-10主要機載設備包括了自動導航系統,晝夜目視系統,火控系統,誘騙系統和干擾系統,紅外抑制系統等等,這些主要是由北方公司研製。大家是否還記得,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在一九九七年時組織專家代表團,對以色列及義大利的直升機光電瞄準吊艙、頭盔瞄準顯示系統和機載火控雷達進行考察。其中,代表團對以色列拉費爾公司研製的塔巴沙(TOPAZ)夜視瞄準吊艙最為關注。該瞄準吊艙體積小、重量輕,可全天候和在不良氣象條件下工作,執行偵察和監測任務以及對目標的探測、截獲和跟蹤。吊艙為一個四框架穩定平台,由吊艙組件、電子組件和操作控制三部分組成,總重45公斤,直逕300毫米,高度400毫米,輕便小巧,不僅可裝在直升機上作夜視瞄準吊艙,也可裝在無人機上作偵察吊艙使用。整個系統重量輕,對直升機的重量和重心,以及飛行速度、爬升率與航程等影響可降低到最低限度;採用先進的前視紅外探測器件,即第二代240元FPP處理碲鎘汞器件,對坦克一類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同類吊艙;具有完善的跟蹤器材,可對目標進行精密跟蹤,觀察視場方位360度,俯仰角度+15度至-110度,轉動速度每秒60度,采自動跟蹤模式,穩定精度25毫弧度,對坦克目標的發現距離11.9公
Ⅶ 哈爾濱飛伊春的飛機墜毀了
中新網8月24日電綜合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報道,河南航空公司的哈爾濱飛往伊春的E190型飛機在抵達伊春林都機場降落時,墜毀山中,傷亡情況不詳。
據了解,飛機今晚20:45分從哈爾濱太平機場起飛,機載96人。
新華網快訊:記者從黑龍江省民航管理局問詢處了解到,在伊春失事的飛機航班號為VD8387,從哈爾濱起飛,起飛時間20:51,乘客91人。
Ⅷ 中國近幾年飛機失事記錄
中國民航3303號班機空難(又稱四·二六空難、1982年桂林空難)發生於1982年4月26日,飛機於當日16時10分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出發,預定前往桂林奇峰嶺機場[3]。16時45分,塔台與飛機失去聯系,飛機在離桂林45公里的恭城縣(今恭城瑤族自治縣)慕城山區撞山墜毀,飛機機體除尾部外大部分均已解體,機上104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這起空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發生的第一起民航重大傷亡事件,亦是當時最嚴重的空難
中國民航2311號班機是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執行的由蘭州經西安、長沙至廣州的定期航班。1982年12月24日,該班機在廣州白雲機場進近時發生火災,雖然成功降落,但旅客撤離時機艙內煙霧轉為明火,導致25名未能及時逃生的乘客死亡。
中國西南航空4146號班機(SZ4146)是一架中國西南航空公司所屬,蘇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的伊爾-18型客機(機身編號:222),飛機於1988年1月18日由北京首都機場飛往四川省重慶市(現重慶直轄市)白市驛機場。北京時間22時17分,在距白市驛機場直線距離約5公里的龍鳳新民村迫降失敗墜毀。機上10名機組人員、98名乘客(其中3名日本、1名英國乘客)全部遇難。
中國通用航空2755號班機空難(又名7·31空難或南京7·31空難)指1992年7月31日,一架由南京大校場機場飛往廈門國際機場的、機型為雅克-42Y的航班在起飛時墜毀,機上126人中有107或108人(也有估計為106或109人)罹難。
中國東方航空5398號班機(MU5398)是一班由深圳寶安機場飛往福州義序機場的定期航班。1993年10月26日,一架編號為B-2103的MD-82型飛機執行該航班,在降落福州機場時墜毀,造成2人死亡。
中國西南航空4509號班機(SZ4509/CXN4509)是一班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飛往浙江省溫州永強國際機場的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班機。1999年2月24日,在溫州地區瑞安市發生飛機粉碎性解體事故,機上61人全部遇難,其中旅客50名、空勤人員11名。
中國東方航空5210號班機(CES5210,MU5210)於2004年11月21日從中國內蒙古包頭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起飛不久後失事墜毀於一個公園內,機上53名乘客全部罹難並造成地面2人死亡。該班航機於當地時間早上8時20分起飛,比預定時間提早15分鍾,但起飛不到1分鍾後於離機場2公里外的包頭市南海公園失控墜毀。
河南航空8387號班機空難(又名伊春空難),是指2010年8月24日,發生於黑龍江省伊春市的空難事件。這是繼2004年11月21日東方航空5210號班機失事後,中國民航發生的另一起空難,終結了中國民航2102天安全飛行紀錄,也是ERJ-190客機投入服務以來,首宗致命空難